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党史学习> 正文

党史宣传教育读本

益聚文秘网 发表于2022-08-22 14:35: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史宣传教育读本,供大家参考。

党史宣传教育读本

 

  1 党史知识教育读本

 1、

 五四运动是 1919 年 5 月 4 日爆发的? 答:

  2、

 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

 答:

 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 1922 年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来的。

 3、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实行国共合作、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在共产党的哪次会议上? 答: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4、

 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起义是什么? 答:

 1927 年 8 月 1 日的南昌起义。

 5、

 第一个用文字介绍马克思及其学说的中国人是?

 梁启超。

  6、

 1920 年 8 月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在哪里成立。

 上海 7、

 孙中山主持召开的国民党一大确立了什么政策, 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

 联俄、 联共、 扶助农工

 8、

 为声援上海五卅运动, 广州、 香港工人举行了什么罢工。

 省港大罢工 9、

 遵义会议是在什么时间召开的。

 1935 年 1 月 10、

 1935 年 12 月 12 日, 哪两位将军发动西安事变。

 张学良、 杨虎城 11、

 1961 年初召开的八届九中全会, 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什么方针。

  “调整、 巩固、 充实、 提高” 的方针 12、

 八七会议确立了什么总方针? 答: 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13、

 古田会议是何时召开的? 答: 1929 年 12 月。

 14、

 红军长征是何时开始、 何时胜利结束的? 答: 中央红军于 1934 年 10 月开始长征, 1935 年 10 月到达陕北。

 1936

  2 年 10 月, 三大主力红军会师, 长征胜利结束。

 15、

 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是什么? 答: 1935 年 1 月召开的遵义会议。

 16、

 世纪中国的三次历史巨变是什么?

  答:

 20 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大变化, 是孙中山领导的推翻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制度、 建立共和政体的辛亥革命; 第二次历史性巨变, 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毛泽东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三次历史巨变, 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邓小平领导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 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17、

 中国共产党在什么会议上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思想? 答: 瓦窑堡会议。

 18、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什么? 答: 统一战线、 武装斗争、 党的建设, 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三大法宝。

 19、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策略方针是什么? 答: 发展进步势力, 争取中间势力, 孤立顽固势力。

 20、

 抗日根据地实行的政策是 “三三制”政权, 请问什么是 “三三制”?

  答:

 1940 年 3 月, 中共中央提出了建立“三三制” 政权的政策,其中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 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 中间派占三分之一。

  21、

 1905 年, 孙中山创立了中国同盟会, 请问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什么?

  答: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22、

 延安整风运动的内容是什么?

  答:

 延安整风运动的内容是, 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以反对主观主义为中心内容。

  23、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一化三改” 方针的含义是什么?

  3 答:“一化” 是指国家的工业化,“三改” 是指对手工业、 对农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4、

 哪一块领土的回归标志着我国彻底结束了 外国列强的殖民统治,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性贡献?

 答:

 澳门

 25、

 毛泽东的名言“虚心使人进步, 骄傲使人落后” 是在哪一次会议上说的?

 答:

 中共八大

 26、

 建国初期,“三大运动” 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请问是那三个历史事件?

  答:

 抗美援朝、 土地改革、 镇压反革命

 27、

 1961 年, 中共中央作出了以研制“两弹” 为中心, 加速国防科研和工业发展的重大决策。

 这“两弹” 是指什么?

  答:

 原子弹、氢弹

 28、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最大范围内包括那些人?

 答:

 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29、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 改革、 发展、 稳定三者的关系是什么?

  答:

 改革是动力、 发展是前提; 稳定是目的

 30、

 遵义会议后, 中共中央政治局成立了三人军事指挥小组, 其成员是?

  答:

 毛泽东 、 王稼祥 、 周恩来

 31、

 党的七大是在何时何地召开的? 答:

 1945 年 4 月至 6 月,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32、

 抗日战争是何时胜利的? 答: 1945 年 8 月 15 日。

 33、

 人民解放战争经历了几个战略阶段?

 答: 人民解放战争经历了战略防御、 战略进攻、 战略决战 3 个主要阶段。

 34、

 “两个务必” 是在何时提出来的?答: 1949 年 3 月,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

 35、

 在 1956 年至 1966 年的十年中, 我国涌现出一大批建设社会主义

  4 的优秀典型, 试列出其中三位

  答:

 焦裕禄、 雷锋、 王进喜

 36、

 1928-1930 年, 毛泽东先后撰写了那些关于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著作?

 答: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和《反对本本主义》

  37、

 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建立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是什么?

  答: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38、

 什么是“三面红旗” ?

 答:

 大跃进、 人民公社、 总路线

 39、

 处理公私关系的三种境界是指哪三种?

 答:

 先公后私、 克私奉公、 大公无私

 40、

 在 19 世纪末叶, 谁第一次响亮的喊出了“振兴中华” 的口号?

 答:

 孙中山

 41、

 党的十二届十二届六中全会把理想划分成两大层次, 请问是哪两大层次?

  答:

 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

 42、

 1995 年 1 月 30 日, 江泽民发表了什么重要讲话, 就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提出了八项主张?

  答:

 《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43、

 被称为中国新文学代表作的是鲁迅发表的白话体小说, 请问这部小说的名称是什么?

  答:

 《狂人日记》

  44、

 在敌人的监狱里写下“砍头不要紧, 只要主义真” 的共产党员是谁?

  答:

 夏明翰

 45、

 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是?

 答:

 苏联

 46、

 抗日战争爆发后, 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胜利是什么?

  答:

 平行关大捷

 47、

 延安整风运动的方针是什么?

  5 答:

 整风运动的方针是“惩前毖后, 治病救人”

  48、

 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内在联系是什么?

  答:

 统一战线、 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党的组织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进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而党的建设是这“三大法宝” 的中心。

  49、

 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答:

 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50、

 中共十二大明确提出的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的“十六字”方针是什么?

  答:

 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 肝胆相照、 荣辱与共

 51、

 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处理名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答:

 坚持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民族共同繁荣

 52、

 简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

  答: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53、

 国徽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内容, 包括国旗、 天安门、 齿轮和麦稻穗。天安门图案象征着民族精神; 齿轮、 麦稻穗象征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 国徽中的五星, 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大团结。

 5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什么? 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55、

 什么是“三反” 运动? 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在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内部开展的反贪污、 反浪费、 反官僚主义的运动。

 56、

 什么是“五反” 运动? 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在资本主义工商业者中开展的反行贿、 反偷税漏税、 反盗骗国家财产、 反偷工减料、 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斗争。

  6 57、

 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从哪一年开始的? 答: 1953 年。

 58、

 我国是从哪年开始进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其标志是什么? 答: 1956 年, 其标志是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59、

 毛泽东首次提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著作是什么?

 答:

 1956 年 4 月发表的《论十大关系》。

 60、

 新中国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答:

 民族区域自治。

 61、

 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62、

 中美关系正常化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答:

 1972 年 2 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和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的发表。

 63、

 邓小平在什么时候最早提出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 答: 1982 年 9 月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提出。

 64、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答: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65、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答:

 全面、 协调、 可持续。

 66、

 科学发展观的灵魂是什么?

  答:

 以人为本。

 67、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

 五个统筹:

 即统筹城乡 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

  68、

 “一国两制” 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 :

 (1)

 坚持“一个中国”, 即中华人民共和国。(2)

 实行“两种制度”。

 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 作为国家的主体的大陆地区

  7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台湾、 香港、 澳门地区则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 两种制度长期共存。(3)

 设置特别行政区,保证台湾、 香港、 澳门的高度自治和繁荣稳定。(4)

 实行“一国两制” 长期不变。

 这种不变既有承诺, 又有《基本法》 做保障。

推荐访问:党史宣传教育读本 党史 宣传教育 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