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党史学习> 正文

2022年认真学习党史为实现中国梦补钙铸魂【完整版】

益聚文秘网 发表于2022-11-29 08:45:06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认真学习党史为实现中国梦补钙铸魂【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2022年认真学习党史为实现中国梦补钙铸魂【完整版】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下面是范文网小编为您推荐认真学习党史为实现中国梦补钙铸魂。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指出:“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密切联系,并非是四段历史的接续,而是大时间段与小时间段包含交错的。这其中认真学习党史对于凝聚社会各界共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一、学习党史,能够深刻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逻辑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从那时起,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方案,但先后都失败了。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团结带领人民经过28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这标志着“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我们党领导人民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初步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科学教育文化各项事业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为后来的富起来强起来奠定了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们党以巨大的自我革命勇气,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果断地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历史充分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二、学习党史,能够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守初心、担使命的实践逻辑

  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学习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奋斗史、发展史,不难发现党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守初心、担使命的实践探索史。

  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就立下的初心。党的一大就把进行社会革命作为根本政治目的。1925年12月5日,毛泽东在《政治周报》发刊词中写道:“为什么要革命?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幸福。”革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不懈努力,尽快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使得人民摆脱贫困奔向小康,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

  为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肩负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回顾中国近代史、党的历史,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两大历史任务,也是中国共产党为之奋斗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紧密结合,成功找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复兴迎来光明前景。新时代认真学习党史,就是要进一步深刻认识到共产党先进的政治属性、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纯洁的政治品质,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为人民守好初心、为民族担起使命。

  三、学习党史,能够深刻理解“四个自信”的理论逻辑

  回顾历史,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思想,是从毛泽东到习近平,历经近百年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是历史经验的总结

  毛泽东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四个自信”的概念,但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形成了“四个自信”的思想。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在进军长沙途中遇挫,决定转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这是毛泽东开创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端,近代中国从国情的实际出发,走上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在秋收起义以后20多年漫长而艰难的革命征途中,毛泽东对道路自信的初心始终未变。道路自信必然源于理论自信。1936年,毛泽东在和埃德加·斯诺谈及1920年赴北京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的情况时说过:“我接受马克思主义,认为它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就一直没有动摇过。”这就是毛泽东最初的理论自信,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随着革命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入,与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相伴而生的,是毛泽东对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前途、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自信回答和解决了中国文化向何处去等问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中说:“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他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更加明确地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思想的最初表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思想形成的开端。历经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传承与发展,到党的十八大,胡锦涛提出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概念。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丰富深化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四个自信”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首先明确提出了“四个自信”的概念,论述了“四个自信”的相互关系。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他特别强调:“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也就是说,文化自信是基础。习近平总书记还论述了“四个自信”的功能。2013年3月,他在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谈及要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时指出:“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2013年五四青年节,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他又强调:“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坚定“四个自信”,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这是对“四个自信”功能的明确表述。

  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党的历史是我们党、国家和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努力奋斗的不竭动力。因此,我们要把握党史中最丰富的内容,不断从党史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推荐访问:认真学习党史为实现中国梦补钙铸魂 党史 认真学习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