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读后感> 正文

亲爱安德烈读后感700字,《亲爱安德烈》读后感,菁选8篇【优秀范文】

益聚文秘网 发表于2023-04-02 09:55:09 来源:网友投稿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700字《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主要是作者龙应台和她的儿子安德烈之间的36封书信,母子俩分隔两地,一个在台湾,一个在德国。文化的差异、时空距离使得他们的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亲爱安德烈读后感700字,《亲爱安德烈》读后感,菁选8篇【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亲爱安德烈读后感700字,《亲爱安德烈》读后感,菁选8篇【优秀范文】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700字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主要是作者龙应台和她的儿子安德烈之间的36封书信,母子俩分隔两地,一个在台湾,一个在德国。文化的差异、时空距离使得他们的关系变得日益陌生。母亲渴望关心孩子,了解孩子,但孩子长大了,作为一个成年人,开始有自己的见解与思考,使得母子间隔阂越来越大,她不晓得该如何掌握住她与儿子之间的联系。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她邀请儿子安德烈以通信方式与她合写一个专栏,通信内容涉及两人对历史的看法,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对社会的思考等等一系列反映两代人、不同地区的人不同的思维方式,读来耐人寻味。

  其中最令我感动的篇章是《给河马刷牙》,内容是安德烈对他的母亲说:“我几乎可以确定我不太可能有爸爸的成就,更不可能有你的成就。我可能会变成一个很普通的人,有很普通的学历,很普通的职业,不太有钱,也没有名。一个最最*庸的人。”而龙应台回答:“对我最重要的,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当我们所有做父母的看着自己的孩子逐渐的长大*,心中都是由衷的高兴的,但说真的对他们的忧虑也是在慢慢增加的,因为他们进入青春期后会变得非常的自尊、敏感和叛逆,对父母语重心长的建议和忠告表现出强烈的反感和不以为然,这些都会让父母感到担忧和痛苦,不可否认,年代不同了,条件不同了,社会价值观变化了,两代人之间的代沟是客观存在的,青春期出现的叛逆性也是正常的。多么希望我们做父母的都能静下心来好好地读一读这本《亲爱的安德烈》,看看安德烈快乐的生活,学学龙应台那样贴心的母亲,面对一个叛逆的青春期孩子时,用尽可能不伤及他感情的措辞去限制他的错误举止,用尽可能让他感觉到信任的委婉语言给他的生活和学习带去帮助和指导

  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对孩子的尊重和肯定是多么的重要。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700字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2

  在这我上小学高年级的时候,发现自己与父母之间的谈话越来越少;与父母越来越疏远;与父母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淡化。在早上起床后对父母只说“爸爸妈妈早上好。”然后就做自己的事情齿。吃饭时自己犹如与父母通常都是一言不发。犹如与父母站在同一块冰山上,最后这块冰山不知被什么?是两代人的代沟;还是因为父母工作太忙,自己从幼儿园开始就一个人呆在学校里,除了星期六和星期天很少与父母谈话。最后慢慢得与父母疏远,慢慢得与与父母的感情淡化……

  到了初一我的成绩很不理想,父母帮我找了一位家教,当时我只是默认。补习了一段时间,那位家教知道我与父母的感情不好,便给了我一本书叫《亲爱的安德烈》……

  在这本书中写了作者龙应台在儿子安德烈14岁的时候离开了欧洲,去了台北任职,在等到她回来的时候安德烈已经是18岁的小伙子。龙应台觉得与儿子之间有了一座无形的墙。她感到儿子爱她,但并不喜欢她。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30年;也是两国人。中间隔着东西文化龙应台觉定一定要认识18岁的安德烈。于是龙应台与安德烈用了三年的时间互相通信。就这样他们进入了对方的世界和心灵。因此龙应台在人生中认识了第一个18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到了自己的母亲。

  在我读完这本书后自己深有体会,觉得自己应该与父母多多交流向父母诉说自己的心里的痛苦和快乐…在书中第16封信中写到每个人都会有自己藏在心中的小镇以及自己最重要的东西,像我觉得自己最重要的不是父母而是朋友和藏在心中那最令我感到舒适感到快乐感到不寂寞的小镇,也许这算不上是一个小镇,一个家,但是却令我感到一种特别的眷恋。也许以后你要永远告别这个小镇,永远离开你的那些朋友,也许你和他们还没有深交,也许以后,他们将从你的人生中完全消失。但是人生永远就是这样,一条道路往前走…现在就应该回想自己拥有的美好时光,把回忆拥在心里,让它温暖自己的心。自己是要向前走,但是要记得自己是从哪里来。而对于一个渴望父母把自己看做一个*的人千万不要嫌自己的父母啰嗦,因为他们永远都是为你好,为你的将来考虑,而且他们永远都是你最亲爱的人!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700字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3

  这本书是我去表姐家玩,在她家的书柜里看到的,姐夫是一个高中的语文老师,极力推荐这本书,说他的学生看了都很有感触。拿回来看了之后还真有不少收获。

  这本书主要是讲安德烈十四岁的时候,龙应台离开欧洲,返回台湾,就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长。等她卸任回到儿子身边,安德烈已是一个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十八岁的小伙子,坐在桌子另一边,有一点“冷”地看着妈妈。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三十年;他们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没关系,但龙应台一定要认识成熟的大学生安德烈。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时间互相通信。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收入此书的的三十多封书信,感动了无数被“亲子”之间隔阂与冲突深深困扰着的读者。本书为读者弭*代沟、跨越文化阻隔、两代人沟通交流带来了全新的思维和方法。

  *时生活中也听到很多w家长在抱怨自己的小孩不懂事,不努力,而孩子们也抱怨家长不理解他们,甚至觉得自己的父母都落后了,跟不上时代,从而引发了一些不愉快的家庭事件,有的孩子还离家出走。

  在我身边就有一些很真实的例子,所以看到这本书我就特有感触,好像是把钥匙打开心中的锁,因为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不合会给家庭带来很大的伤害,亲人变成敌人真的让人无法想象。从这本书中我看到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等、尊重,我想这是现在很多*家长很难做到的,他们往往以爱的名义去剥夺孩子的自由,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是为了孩子,所以就应该听他们的,否则就视为不听话,不懂事。

  我个人觉得这反而会让孩子有叛逆心理或者会觉得压力很大,好像做的一些努力都是为别人,很被动,当这种压力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选择逃离,也就引发了一系列的悲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很难说谁对谁错,只是缺少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其实人与人之间都应该做到这一点。在这本书中还让我看到了两个字用心,用心去做一件事情,用心去体会,用心去发现,就会有很多意外的收获。希望这本书会给你们也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感觉。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700字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4

  当合上《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时,我总有种想再读一遍的想法。《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是一人为人母的中年女人和她已成年的儿子通了3年的36封信。通信的时间,总让我感慨。

  “我要认识这个十八岁的人”。这是龙应台与她的儿子安德烈写信的初衷。而一开始,安德烈,这个完全不想与母亲交谈的人,完全是为了赚稿费,才写信的。因此,他们俩就抱着不同的心态通信着。即使安德烈不是真正想写信,但龙应台却想走进儿子的内心,想让安德烈与自己的关系得到缓解,想认真研究自己的儿子。然而,母亲细腻的言语,也让安德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安德烈到最后,通信的目地仅仅是为了与母亲交谈。当然,他们彼此认识了对方。

  龙应台有的地方,让我感触很深,面对着自己儿子的不耐烦、不想说,她并没有以逼迫的方式去做。即使自己的几行文字只能换来儿子的三言两语,但她仍旧字字引导,希望安德烈能多说一点。她只是想了解自己的儿子。这是何等伟大的母爱啊。

  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他们为了我们付出了很多。自己就算日日夜夜汗流浃背,操心不已,但为了孩子,又有何怨言?如何孝敬父母,使他们舒心,我们都知道。端一杯茶,捶一下背,说一句话,等等。但是,在*时的生活中,又有谁能时刻想到这些,并经常去做。而父母对我们的关心,我们却会把它当做唠叨,当做耳旁风,不去理会,有时还嫌烦,与父母顶嘴。我们长大了,只顾着与朋友玩,只顾着去享受自己的美好时光,却总是遗忘了抚养我们长大,为我们担心的父母,他们正在渐渐老去,一日不如一日。我们能给予父母最好的回报,就是像儿时一样,常陪陪他们,多在他们身边,与他们聊聊天。

  想到这儿,我不禁为自己有时因心情不舒畅,而惹父母生气,让他们伤心的事感到羞愧。从此以往,我将时刻控制好自己的心情,多体谅父母的难处,理解父母的用心,并多多地去帮他们做些我力所能及的事情,争取不让父母担心。

  《亲爱的安德烈》中,让我看到了母爱的呈现。父母的地方,就是家,一个不论你身在何处,却长伴与你的家。父母,多伟大。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700字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5

  我们也是两国人,中间隔着个东西文化。——龙应台

  龙应台眼中的香港和安德列眼中的香港有很大差异,虽然谈不上天差地别,但差别也不小。这是因为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香港,所得到的观点自然也就不一样。

  安德烈觉得香港没文化,主要是香港人的生活中缺少情趣。香港生活的节奏太快了,快到什么程度?人们都甚至无法停下来,回顾一下之前的生活,进行总结与反思。连这些都被剥夺,更别说享受生活了。我去香港旅游时,站在香港繁忙的街头,车水马龙,匆匆的行人随处可见,自己也就情不自禁地随着人流脚步越来越快,进入快节奏模式。感觉稍微慢下来,就耽误了什么,心中不踏实。于是原本好好的旅游计划变了,并且是从性质上改变,变成了需要按时完成的任务。然后,大家都抓紧时间,抓紧时间购物,抓紧时间逛多几个景点,抓紧时间多吃几样小吃。为何不慢一些,为何那么匆忙,为何一次性干那么多事情?我们是来旅游的,而不是工作,需要休闲的气氛,一次性做不完的事情可以分多几次做。要是都做完了,没有遗憾了,再去一次又有什么意义呢。可以给自己留一点惊喜啊!

  由此看来,龙应台在文化前加逗留二字就十分合适。港人不逗留,观光客也无法逗留,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每个人都尽快的做事情完成任务。环境造就了循环如此之快的社会,这种社会适合鸢飞戾天者,努力拼搏开发能力得到功名和财富。但不适合学术研究,更不适合潜心创作,即使有这么一部分人那大部分人也是有着别的目的不是真正的去追求精神财富。逗留文化的缺失,使香港成为一个浮躁的社会。

  香港人的生活是这样子的——周末要加班,工作礼拜天回来就是一顿睡把睡眠补回来,然后又是星期一。留学生的生活——上课,谈文化,喝咖啡、啤酒,读书,旅游,休息,上课,聊天,谈文化……无忧无虑。

  这两类人的生活差异一眼便知,也许欧洲学生的生活在港人眼中是无忧无虑的吧。香港人其实并不是没有文化,只是在沉重的生活压力下迫不得已的急迫,不像欧洲学生如此闲适。文化的差异是由不同地区的氛围造成的,香港没有历史根基,欧洲各种名胜古迹,香港想达到那样的氛围——难。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700字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6

  “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最近我读了龙应台和他的大儿子安德烈合着的一本书——《亲爱的安德烈》,封面的这句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这本书让我认识了一位知性、贴心的母亲和一个睿智幽默、天真烂漫的十八岁男孩,它也同时唤起我对生活的思考。

  书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色彩,自由和乐趣。每天早晨起床,他先要放几首音乐;在放学后,他可以和几个哥们去咖啡馆喝咖啡或者去酒吧喝啤酒;在周末,他能教小朋友踢足球;在闲暇的日子里,他还会和好友开派对或去旅行……再来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学、没完没了地做作业、上不完的各种补习班……

  即使偶尔也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也大多是来去匆匆,蜻蜓点水,从来无法尽兴,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差得是十万八千里。更重要的是,安德烈有一位能宽容他、理解他的好母亲。龙应台深知自己和儿子之间有一堵无形的墙,但她没有越过这堵墙,而是透过墙上的窗户来仔细观察自己的儿子,并重新认识他。可是我们的父母呢?一心只追求成绩,却忽视了我们内心的感受。当我们成功时,父母总是觉得理所当然、不足为奇,殊不知成功是由泪和汗换来的;当我们失败时,父母满是责备,却不知我们心里的委屈和痛苦。

  之后,我总在思考一个问题,是什么造成东西方生活观念差异那么大?后来,我才知道,是生活的态度不同造成的。在第20封信中,安德烈写道,香港人永远在赶时间,他们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他们是为了工作而生活,因此他们根本体会不到生活的乐趣。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为学习,为工作,四处奔波,每天都活在恐惧之中,无法静下心来去思考生活。而在西方,人们总是热爱自然,热爱乡村,热爱闲适自在的生活。

  他们为了生活而生活。他们可以一下午都呆在酒吧或咖啡厅里和朋友聊天,消磨时光,从而体会生活的乐趣。相比之下,我们活得更辛苦,我们体会不到生活的滋味,渐渐地,我们就会失去原有的真而变得麻木。

  因此,在这个飞速发展的年代里,我们应该放下身上的包袱,还自己一份纯真,来体验生活,感悟生活,热爱生活。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700字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7

  在很小的时候,他便坐上了前往异乡的航班,从此身边环绕着不同发色的人,耳边充斥着各色的口音,透着阵阵寒气的冰块在舌尖翻滚,五光十色的鸡尾酒在嘴角丝丝跳跃,从此忘了时间,在快感与茫然中等待阳光和清晨。

  在银丝垂满额间时,她的脑海与回忆充斥着他的背影,隔着茫茫的海洋,望着散着淡淡秋色的白玉盘挂在枝头,从此任由相思浸满淡薄的月色。只是,她勇敢地向前追去,执笔迎接一个个续写的明天。

  他是安德烈,而她是龙应台。一对身在异乡的母子,在茫茫的人海中,寻找彼此飘渺而坚定的身影。

  那一封封微不足道的信封,却装着两颗匀匀跳动而赤诚的心灵。有一次,他问她,能否挑战权威,言语中尽是少年的跃跃欲试,像一股狂风,似携卷飞舞的残叶;而她则轻柔地娓娓道来,似柔中带刚的柳枝,在逆风中从容地舒展着纤细的身躯,枝尖盈盈地点向远方。当十八岁的他在感情中跌跌撞撞,在弯曲的路上尝尽酸甜苦辣时,又不小心与寂寞撞了个满怀;而将一切收进眼底的她,并没有苦口婆心地陈铺那些烂熟于心的大道理,而是如娟娟流水,用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温暖他那被千疮百孔的灵魂,为他洒上满天繁星,任他在自己心灵港湾栖息,静静倾听他匀匀的心跳。

  柔月在枝头栖息,虽然他们身居两地,但每当他在现实生活被千疮百孔时,在异国四处漂泊时,她便会第一时间,用一封封诚挚的信件诉说那一段段深情,用最*常的文字写尽一个母亲的柔软心肠。淡淡的词句,却可以霎时填充那个或迷茫或青涩的小小心灵。所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应该就是这样的状态吧。

  或许某天,他走在繁华的街道,身边的行人络绎不绝,灯光五光十色,而她则轻轻漫步于弯弯曲曲至前方右转的泥径,淡薄的阳光旁是一树梨花洋洋洒洒,这时他们或许会想到彼此,心间徒添一点温暖。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700字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

  陆陆续续的最后读完了《亲爱的安德烈》,给我的最大震撼是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沟通的描述,那些在我这样的*孩子看来新奇无比的教育且见解独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个既有*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书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再来看看我们学生时代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学、没完没了地做作业、上不完的各种补习班……,即使偶尔也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也大多是来去匆匆,蜻蜓点水,从来无法尽兴,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妈妈龙应台来安慰他,而当我们遇到这种状况时,却往往收获的是家长和老师的联合斥责;安德烈成功时,妈妈、弟弟和朋友会为他送去衷心的祝贺,但我们取得的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不足为奇,甚至在老师和家长眼睛里永远是那样微不足道,与他们的期望相距甚远。这难道就是东西方教育理念的不一样吗?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十分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老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取服从。难道在*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们随身携带的物件?唯美的网名

  *人之因此不肯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别以为对方是“小孩”就能够剥夺他的发奋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资格获得尊重的人,也需要*等的对待,难道所谓的“人人*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适用了吗?!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700字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菁选8篇)扩展阅读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700字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菁选8篇)(扩展1)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700字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5篇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700字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主要是作者龙应台和她的儿子安德烈之间的36封书信,母子俩分隔两地,一个在台湾,一个在德国。文化的差异、时空距离使得他们的关系变得日益陌生。母亲渴望关心孩子,了解孩子,但孩子长大了,作为一个成年人,开始有自己的见解与思考,使得母子间隔阂越来越大,她不晓得该如何掌握住她与儿子之间的联系。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她邀请儿子安德烈以通信方式与她合写一个专栏,通信内容涉及两人对历史的看法,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对社会的思考等等一系列反映两代人、不同地区的人不同的思维方式,读来耐人寻味。

  其中最令我感动的篇章是《给河马刷牙》,内容是安德烈对他的母亲说:“我几乎可以确定我不太可能有爸爸的成就,更不可能有你的成就。我可能会变成一个很普通的人,有很普通的学历,很普通的职业,不太有钱,也没有名。一个最最*庸的人。”而龙应台回答:“对我最重要的,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当我们所有做父母的看着自己的孩子逐渐的长大*,心中都是由衷的高兴的,但说真的对他们的忧虑也是在慢慢增加的,因为他们进入青春期后会变得非常的自尊、敏感和叛逆,对父母语重心长的建议和忠告表现出强烈的反感和不以为然,这些都会让父母感到担忧和痛苦,不可否认,年代不同了,条件不同了,社会价值观变化了,两代人之间的代沟是客观存在的,青春期出现的叛逆性也是正常的。多么希望我们做父母的都能静下心来好好地读一读这本《亲爱的安德烈》,看看安德烈快乐的生活,学学龙应台那样贴心的母亲,面对一个叛逆的青春期孩子时,用尽可能不伤及他感情的措辞去限制他的错误举止,用尽可能让他感觉到信任的委婉语言给他的生活和学习带去帮助和指导

  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对孩子的尊重和肯定是多么的重要。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700字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2

  前一段时间出的一本新书《亲爱的安德烈》,是由龙应台女士与其儿子共同完成的。

  读完后,感触很深。但感受最深的不是安德烈字里行间跃动着的不羁灵魂,不是龙应台女士对于儿子直接大胆的提问所做出的巧妙回答,不是中西方文化剧烈碰撞绽放出的异彩。

  而是一句话。

  安德烈问她,在她离开人世后,希望如何被朋友、读者和“我”——安德烈本人记住。

  对于前两者,龙应台回答的干脆利落——“不重要。”

  仅三字,完美地表现出她非同一般的气度个性,高度冷静的心,清明的眼。

  对一个作家来说,读者如何评价自己往往被俗人认为是最令人关心的,而真正好的作家,如她,坚定自己的信念,笔尖永远对准心中的方向,笔杆和脊梁一样挺直,宁折不屈,更罔论会写些博读者一笑的文章了。所以,不重要。

  而那最令人动容的,是她回答如何让自己的儿子记住自己时,文字氤氲出的袅袅暖烟。

  “有一天,你也许走在伦敦或香港的大街上,也许是一阵孩子的笑声飘来,也许是一株紫荆开满了粉色的花朵在风里摇曳,你突然想起我来,脚步慢下来,然后又匆匆赶你的路。

  可是正因为有最终的灭绝,生命和爱,才如此珍贵,你说呢?”

  不知道写下这些文字时,心中是否有些许不甘,酸楚,哀伤。毕竟,离世的人们,只能活在别人的记忆当中,而岁月的冲刷,使这些记忆不可避免的像泛黄的牛皮纸一样蜷曲,最终碎裂,一片一片渐次脱落,最终,在之后的之后,化为虚无。

  但我深信,作者写完整段话后,只余释然。

  每个人都是别人生命中的过客,无论你在他的生命中曾经占据怎样重要的位置。终有一天,会化作那穿梭的风,静默的云,以另一种形式遨游四海八荒。

  龙应台以她的豁达与优雅,给了这个问题最动人、最美丽的答案。

  之后,只要你偶尔想起我,也便足够。我愿化作那无拘无束的风,吻去你的泪水,你的伤悲。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700字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3

  这本书是我去表姐家玩,在她家的书柜里看到的,姐夫是一个高中的语文老师,极力推荐这本书,说他的学生看了都很有感触。拿回来看了之后还真有不少收获。

  这本书主要是讲安德烈十四岁的时候,龙应台离开欧洲,返回台湾,就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长。等她卸任回到儿子身边,安德烈已是一个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十八岁的小伙子,坐在桌子另一边,有一点“冷”地看着妈妈。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三十年;他们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没关系,但龙应台一定要认识成熟的大学生安德烈。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时间互相通信。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收入此书的的三十多封书信,感动了无数被“亲子”之间隔阂与冲突深深困扰着的读者。本书为读者弭*代沟、跨越文化阻隔、两代人沟通交流带来了全新的思维和方法。

  *时生活中也听到很多w家长在抱怨自己的小孩不懂事,不努力,而孩子们也抱怨家长不理解他们,甚至觉得自己的父母都落后了,跟不上时代,从而引发了一些不愉快的家庭事件,有的孩子还离家出走。

  在我身边就有一些很真实的例子,所以看到这本书我就特有感触,好像是把钥匙打开心中的锁,因为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不合会给家庭带来很大的伤害,亲人变成敌人真的让人无法想象。从这本书中我看到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等、尊重,我想这是现在很多*家长很难做到的,他们往往以爱的名义去剥夺孩子的自由,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是为了孩子,所以就应该听他们的,否则就视为不听话,不懂事。

  我个人觉得这反而会让孩子有叛逆心理或者会觉得压力很大,好像做的一些努力都是为别人,很被动,当这种压力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选择逃离,也就引发了一系列的悲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很难说谁对谁错,只是缺少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其实人与人之间都应该做到这一点。在这本书中还让我看到了两个字用心,用心去做一件事情,用心去体会,用心去发现,就会有很多意外的收获。希望这本书会给你们也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感觉。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700字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4

  当合上《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时,我总有种想再读一遍的想法。《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是一人为人母的中年女人和她已成年的儿子通了3年的36封信。通信的时间,总让我感慨。

  “我要认识这个十八岁的人”。这是龙应台与她的儿子安德烈写信的初衷。而一开始,安德烈,这个完全不想与母亲交谈的人,完全是为了赚稿费,才写信的。因此,他们俩就抱着不同的心态通信着。即使安德烈不是真正想写信,但龙应台却想走进儿子的内心,想让安德烈与自己的关系得到缓解,想认真研究自己的儿子。然而,母亲细腻的言语,也让安德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安德烈到最后,通信的目地仅仅是为了与母亲交谈。当然,他们彼此认识了对方。

  龙应台有的地方,让我感触很深,面对着自己儿子的不耐烦、不想说,她并没有以逼迫的方式去做。即使自己的几行文字只能换来儿子的三言两语,但她仍旧字字引导,希望安德烈能多说一点。她只是想了解自己的儿子。这是何等伟大的母爱啊。

  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他们为了我们付出了很多。自己就算日日夜夜汗流浃背,操心不已,但为了孩子,又有何怨言?如何孝敬父母,使他们舒心,我们都知道。端一杯茶,捶一下背,说一句话,等等。但是,在*时的生活中,又有谁能时刻想到这些,并经常去做。而父母对我们的关心,我们却会把它当做唠叨,当做耳旁风,不去理会,有时还嫌烦,与父母顶嘴。我们长大了,只顾着与朋友玩,只顾着去享受自己的美好时光,却总是遗忘了抚养我们长大,为我们担心的父母,他们正在渐渐老去,一日不如一日。我们能给予父母最好的回报,就是像儿时一样,常陪陪他们,多在他们身边,与他们聊聊天。

  想到这儿,我不禁为自己有时因心情不舒畅,而惹父母生气,让他们伤心的事感到羞愧。从此以往,我将时刻控制好自己的心情,多体谅父母的难处,理解父母的用心,并多多地去帮他们做些我力所能及的事情,争取不让父母担心。

  《亲爱的安德烈》中,让我看到了母爱的呈现。父母的地方,就是家,一个不论你身在何处,却长伴与你的家。父母,多伟大。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700字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5

  陆陆续续的最后读完了《亲爱的安德烈》,给我的最大震撼是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沟通的描述,那些在我这样的*孩子看来新奇无比的教育且见解独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个既有*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书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再来看看我们学生时代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学、没完没了地做作业、上不完的各种补习班……,即使偶尔也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也大多是来去匆匆,蜻蜓点水,从来无法尽兴,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妈妈龙应台来安慰他,而当我们遇到这种状况时,却往往收获的是家长和老师的联合斥责;安德烈成功时,妈妈、弟弟和朋友会为他送去衷心的祝贺,但我们取得的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不足为奇,甚至在老师和家长眼睛里永远是那样微不足道,与他们的期望相距甚远。这难道就是东西方教育理念的不一样吗?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十分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老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取服从。难道在*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们随身携带的物件?唯美的网名

  *人之因此不肯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别以为对方是“小孩”就能够剥夺他的发奋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资格获得尊重的人,也需要*等的对待,难道所谓的“人人*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适用了吗?!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700字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菁选8篇)(扩展2)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700字3篇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700字1

  我有开明的父母,生活,学习,社会,国家,世界,我们之间无话不谈。有的时候亲密无间,不像是*传统的子女父母之间的关系。倒更像是朋友。但是如今的朋友关系也是有代价的。他们从未干涉过我,但在对保送、高考与否;选择哪所大学这件事情上,他们完全把我的意愿否定,将我的梦想束之高阁,让我面对现实。然而在我进入大学之后,我才真正体会到和梦想背离的痛苦的现实。如今的我仍然奔着梦想前进,并且因为大学父母为我做的选择,让我的追梦之路更加曲折,漫长。看到现在的我,我的父母应该是有遗憾和愧疚吧。所以现在他们对我的选择并不一味干涉。他们只要我对现实有清醒认识,对未来有明确规划,并且按部就班一步一个脚印。我父母的转变,是以我的妥协和痛苦为代价的。我有过埋怨。然而在看了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之后,我才明白其实大多数父母都会有这样一个对孩子不信任,想让自己的意志凌驾于孩子之上的阶段。而这样强权的方式,可能会打击孩子的自信,放缓孩子成长的速度,甚至让孩子处于痛苦之中。

  “认为自己年长,吃的盐比孩子吃的米都多,走的桥比孩子走的路都多”的心态不只是父母专有的。身为老师的我们,可能也会不经意间陷入这样的思想状态。我们常常跟孩子讲应该怎么怎么做。然后用我们亲身的经验当例子说服他们,期待把他们引导我们认为的正道上来。但是孩子听的时候就算觉得万般正确,听了之后仍然走自己的老路子。

  我有一个要参加保送考的孩子。各方面能力都听不错,就是做听力的时候没有读题目、预测问题的习惯,导致听力完成情况和她实际能力很是不符。我不知道讲了多少次:“一定要拿到听力题目之后,审选项。再通过选项对问题进行预测,这样听的时候才有指向性。即便是听力一开始就开始做笔记,效果仍然是不好的。这是考听力不是考速记,并且我们没办法把每一个字都记下来。”这样的话,讲到我自己都觉得自己都快成祥林嫂了。这孩子习惯还是没改。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700字2

  当我看完《亲爱的安德烈》时,我总有一种想再读一遍的`感觉。《亲爱的安德烈》是一位中年母亲和她已成年的儿子在三年多的时间里写的36封信。读了里面的信,总是让我感慨万千。

  “我要认识这个十八岁的人”,这是龙应台与儿子安德烈写信的初衷。起初安德烈根本不想和他母亲说话,只是为了钱才写信,所以他们有不同的写信心态。即使安德烈并不是真的想写一封信,但龙应台想深入儿子的内心,想自己和安德烈的关系得到缓和,想认真研究儿子。然而,母亲细腻的话语,也让安德烈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最后,安德烈写信只为了和母亲交流。当然,他们对彼此的认识越来越深。

  龙应台的一些地方,让我感觉很深刻,面对儿子的不耐烦和不想说,她没有使用逼的办法。尽管她自己写的几行字只换来了儿子的只言片语,但她还是用每句话引导着儿子,希望安德烈能多说几句。她只是想认识她的儿子,多么伟大的母爱。

  所有的父母都是一样的,他们为我们付出了很多。即使他们日夜流汗,时刻操心,但对于孩子们,他们有过什么可抱怨吗?我们都知道如何尊敬父母,安慰他们。然而,在*常的生活中,谁总能想到这些,并经常做到。

  父母对我们的照顾,我们会把它当成唠叨,充耳不闻。有时还会和父母顶嘴。我们长大了,只和朋友们一起玩,只享受自己的美好时光,却总是忘记抚养我们、为我们着想的父母,他们在一天天变老。我们能给予父母的最好回报就是和花更多的时间和他们在一起,和他们聊聊天、说说笑。

  想到这,我不禁感到羞愧,我有时使我的父母难过,使他们伤心。从现在开始,我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多体谅父母的,多帮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尽量不让父母操心。

  《亲爱的安德烈》让我看到母爱的呈现,有父母的地方就是家,是无论你身在何处都永远陪伴着你的地方。

  父母,多好。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700字3

  漫长的寒假中,我细细品读了龙应台经典之作——《亲爱的安德烈》。

  我有为之颤动和发自内心的心灵共鸣。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的描写,我觉得无比新奇、见解独到。既有偏激、天真烂漫,又睿智幽默的安德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安德烈的生活丰富多彩,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我们现在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学?这种两点一线的生活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安德烈成功时,妈妈、弟弟和朋友会为他送去衷心的祝贺,但我们取得的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不足为奇,甚至在老师和家长眼睛里永远是那样微不足道,与他们的期望相距甚远。这也许就是东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吧。在书中,只要满十四岁了,就要用“您”来称呼。但是,*的家长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

  *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在书中,龙应台会叫这样的家长去对安德烈说,而不是对自己说,这对安德烈,无疑是一种尊重和鼓舞。*的家长们也应当向龙应台这样的妈妈多多借鉴和学习。如果所有人都能静下心来好好地读一读这本《亲爱的安德烈》,看看安德烈的懂事和一点点的叛逆,龙应台那样贴心的母亲,新式独特的教育方法。学习书中的好方法,给孩子们一点应有的尊重,和自由。这样能使像安德烈这样处于叛逆期的孩子们,少走弯路。也能告诉家长,在面对如此棘手的叛逆期时,该如何正确地面对和引导。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700字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菁选8篇)(扩展3)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

  我们原来也可能在他十八岁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样各自荡开,从此天涯淡泊,但是我们做了不同的尝试——我努力了,他也回报以同等的努力。我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他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日后的人生旅程,当然还是要飘萍离散——人生哪里有恒长的厮守?但是三年的海上旗语,如星辰凝望,如月色满怀,我还奢求什么呢?

  ——龙应台《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

  《亲爱的安德烈》是龙应台女士和他的儿子安德烈依靠书信体共同完成的两代人的对话:东方文明与西方价值观的碰撞;成年母亲和80后儿子的思维分歧;还有便是一个普通母亲对于分开多年的孩子的内心关照。如果安德烈的母亲不是龙应台,而是一个普通的大学教授,或许这些靠电缆计算机才得以实现的沟通交流不会产生这么广大的影响;如果这对母子之间不是中间隔着三十年,并且隔着东西文化,或许这些交流就不会有如此深远的意义;如果这些多年来的书信没有集结成册对外销售,或许那会是*文坛的一笔损失和*社会的莫大遗憾。

  这是一个五十岁的母亲和十八岁的儿子之间的对话,是一个“自以为成熟理性”的人和“被认为年少轻狂”的人的对话。

  一、爱与不爱

  “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可以不必了。”

  老师对学生似乎也永远有一种这样的以爱作借口的不爱,比如说我们常听常说的“这是为你好”,因此而不沟通不解释的种种,并没有把学生当成能思考,有主见的人。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2

  我们原来也可能在他十八岁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样各自荡开,从此天涯淡泊,但是我们做了不一样的尝试——我发奋了,他也回报以同等的发奋。我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他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日后的人生旅程,当然还是要飘萍离散——人生哪里有恒长的厮守?但是三年的海上旗语,如星辰凝望,如月色满怀,我还奢求什么呢?

  ——龙应台《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

  《亲爱的安德烈》是龙应台女士和他的儿子安德烈依靠书信体共同完成的两代人的对话:东方礼貌与西方价值观的碰撞;成年母亲和80后儿子的思维分歧;还有便是一个普通母亲对于分开多年的孩子的内心关照。如果安德烈的母亲不是龙应台,而是一个普通的大学教授,或许这些靠电缆计算机才得以实现的沟通交流不会产生这么广大的影响;如果这对母子之间不是中间隔着三十年,并且隔着东西文化,或许这些交流就不会有如此深远的好处;如果这些多年来的书信没有集结成册对外销售,或许那会是*文坛的一笔损失和*社会的莫大遗憾。

  这是一个五十岁的母亲和十八岁的儿子之间的对话,是一个“自以为成熟理性”的人和“被认为年少轻狂”的人的对话。

  一、爱与不爱

  “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爱,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爱,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正因有爱,因此正常的沟通能够不必了。”

  老师对学生似乎也永远有一种这样的以爱作借口的不爱,比如说我们常听常说的“这是为你好”,因此而不沟通不解释的种种,并没有把学生当成能思考,有主见的人。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3

  昨晚在女儿复习时,我应读书会的要求在写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想。其实我的女儿对她的妈妈的童年也有很多好奇呢,妈妈5、6岁的时候在做什么,嗯,把镜头拉长,你会看到一个半高的小女孩在夏日昏睡的午后坐在小矮凳上,头昂的高高的,目不转睛地在看五斗橱上的电视,此时电视里传来音质不是很好的歌声,我所有童年最初的记忆都定格在夏日里一个小女孩守着一台12寸的黑白电视机在听歌,这算不算妈妈最早的音乐启蒙呢。

  而我的女儿,在这更早些时候已经开始跳舞、唱歌、画画、小提琴了,你比妈妈幸运,更早接触艺术和美的熏陶,而一直到十二、三岁现在的你更是可以经常出入图书馆、美术馆、音乐节、电影院...正如龙应台所说你们这一代简直就是大海里鲜艳多姿的热带鱼啊!而十二、三岁的妈妈正穿过一条又一条亮晶晶的田间小路去给早起劳作的外公送早饭。夏日的早晨,还有一层薄雾若有似无地飘散着,走在满是露水的青草田埂上,初升的太阳光照在露珠上,亮晶晶的,一大片一大片的稻穗灌满了浆,不时的有小青蛙,小蚱蜢从脚边跳过,还有小水蛇哦,也会被它吓一跳,在这样静谧而美好的夏日早晨,我才是那个侵入者哦!

  这个时候也是最爱美的年纪,邻居院子里的栀子花树(真的是好大一棵),篱笆墙上的金银花,菜园地上的“指甲花”,我每天都会去摘,戴在头上、衣服上,还带给老师、同学。而这些都是对小时妈妈美的熏陶,对吗?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4

  漫长的寒假中,我细细品读了龙应台经典之作——《亲爱的安德烈》。

  我有为之颤动和发自内心的心灵共鸣。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的描写,我觉得无比新奇、见解独到。既有偏激、天真烂漫,又睿智幽默的安德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安德烈的生活丰富多彩,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我们现在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学?这种两点一线的生活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安德烈成功时,妈妈、弟弟和朋友会为他送去衷心的祝贺,但我们取得的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不足为奇,甚至在老师和家长眼睛里永远是那样微不足道,与他们的期望相距甚远。这也许就是东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吧。在书中,只要满十四岁了,就要用“您”来称呼。但是,*的家长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

  *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在书中,龙应台会叫这样的家长去对安德烈说,而不是对自己说,这对安德烈,无疑是一种尊重和鼓舞。*的家长们也应当向龙应台这样的妈妈多多借鉴和学习。如果所有人都能静下心来好好地读一读这本《亲爱的安德烈》,看看安德烈的懂事和一点点的叛逆,龙应台那样贴心的.母亲,新式独特的教育方法。学习书中的好方法,给孩子们一点应有的尊重,和自由。这样能使像安德烈这样处于叛逆期的孩子们,少走弯路。也能告诉家长,在面对如此棘手的叛逆期时,该如何正确地面对和引导。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5

  在上一个学期,郝老师曾带我们做过一次“读书漂流”活动。这使我深深爱上了作家龙应台的作品,尤其是《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一个中年接近老年的女人与她成年的儿子之间3年的通信。

  这本书的语言直接到让人感到一种痛彻心扉的感觉。龙应台与她的儿子带着不同的心态写信,两人之间的感情不断地在变化。我看到了一位努力深入儿子内心,想要打开那扇无形大门的母亲。与这位伟大的母亲相对的是一个青年对不母亲的不屑与桀骜,可随着母亲的渐渐深入,儿子的态度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开始所谓的为了稿费而写,直到纯属是想要与母亲交谈而已。

  书中的一个个深奥的问题,敲打着我的心灵,或许我从未想过如此复杂的国家、信念、家人之间的那层不明的关系,可作者龙应台却看透了这一层关系。用龙应台在书中的一句话叫:我是一个难民的女儿,是一个灵魂的漂泊者,那也许是文学的美好境界,却是生活的痛楚。

  想想现实生活中的我,虽然懂得那些孝敬父母懂事的大道理,却永远也做不到,父母的一句关心,会被我当成唠叨。我只顾着自己的花样年华,却不顾父母的日渐老去。总以为自己很聪明,到头来才发现那个聪明,其实是愚笨。我们总是不顾一切的大步向目标走去,丝毫不知道在背后,有着一双关切的眼睛,有一双渴望的眼睛,等着你回头来看看她。

  龙应台用她优美具有色彩的语言向我描述了父母的无奈与辛酸,让我懂得,无论你走到哪里,总有一个家,在等着你。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6

  这本书是目前为止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了。现在大二,对未来充满期待和好奇啊。龙阿姨的这本书就像是一位博学精深的亲人讲述儿子成长中的疑惑,有大到国家*,有小到抽烟喝酒。现在的我们,更多担忧的就是生活,学习,感情等问题。

  生活中我与安德烈有好多相似之处,喜欢找个地方坐下来与朋友们畅谈,相对于浅层次的对话我更喜欢有些儿走心的交谈。自己也喜欢抽出一些独处时间,享受自己内心的最明亮的想法。我更喜欢听歌,打球,这些在现在的生活中真的是必不可少的啊。

  在学习上,就像书里说的是为了在以后拥有选择的能力,而不至于被迫过上逼不得已的日子。况且相比于颓废的日子去把玩当成一种负担,我更喜欢充实自己的每一天。所以啊,不担忧明天,不懊悔昨天,踏踏实实的做好今天的此刻的自己,这样就够啦,以后是怎样谁说的准呢!

  感情上,自己的不断分分合合已经让我感到厌倦。但有时也是很期待那个唯一的人,所以就会很寂寞。阿姨说的那个可以在惊涛骇浪中牢牢我住我手的人,真的让人很为期待啊!

  生活中,自己对人际关系等等问题还是有些担忧的,但我相信不论别人如何,我始终会保持对他人有温度的笑脸。人么,怎么能全是让你讨厌的地方。

  自己现在印象深刻的是两个儿子对母亲的愤怒的劝导。一个是在多为他人着想,一个是对待地位低下侍者的态度。真好!

  羡慕有这样的妈妈这样的家庭,但我不会抱怨自己出生*凡。我要做的是让自己优秀,让自己博学精深,为自己的后代创造出一个更高层次的学习氛围。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7

  读龙应台和儿子的书信集《亲爱的安德烈》。书拿到手,由衷地喜欢。慢慢读下去,突然明白为什么龙应台的图片为什么这么不加处理和修饰,任由岁月的痕迹坦露无遗,原来在这本书里,她只是一个和我们所有的*妈妈一样,面对孩子的成长和越来越远的距离而不断挣扎的本色母亲,心里一下子变得非常温暖。

  “我们是两代人,中间隔个三十年。我们也是两国人,中间隔个东西文化……”正是这样的两代人,所受的教育熏陶迥然不同的两代人,两种环境下长大*的两代人。却相互敞开了心扉,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心中的所思所感进行交流。

  在龙应台的笔下,我们总能获得一些意料之外的欣喜,不管是那篇曾经名噪一时的《*人,你为什么不生气》,还是那本风靡全球的《野火集》,又或者是现在被称为育儿典范的《亲爱的安德烈》。

  读完全书,我惊奇的发现龙应台竟一改原本犀利的文笔,俨然成为一名苦口婆心的普通母亲,以最朴实无华的言语打动安安的内心深处。遇到两代隔阂造成看法分歧的一些人、事、物,龙应台总能用温柔的口吻。坚定的语气,诉说*籍的妈妈为什么会这么想,这么做,不为说服,只是要诚实表达心中感受。

  而这本普通的书籍所包含到的内容可谓包罗万象,大到严肃的人生观、价值观,小到微不足道的生活细节,在三十多封书信中,说实话,里面涉及到政治的内容,我读不太懂,但我感动的是一个母亲对于已经成年的孩子渐行渐远的那份不安,那种迫切想要沟通与了解的心情。不管结果如何,这份良苦用心已足以令人感动。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

  漫漫雪花,微风飘舞。窗外,一片含情脉脉的灯火,在寒夜里细微地闪烁。烟花滑落夜空,似夏萤,似流星——一生的等待只为一秒的绚烂夺目,奢求的并不是永恒,仅有的只是那时温存的记忆……

  四年,并不太长也不太短,但足矣使一个青春期的孩子从年少走向成熟。然而时隔四年,当龙应台再次见到安德烈时亦是如此。安德烈眼神里的宁静和深沉让她感觉陌生。虽然彼此有爱,但是爱,冻结在经年久月的沉默里,好像藏着一个疼痛的伤口,没有纱布可绑。

  人生哪有恒长的厮守,同样,人生也不是一场没完没了的party。离散重逢只是记录下时光的脚步,人生总有一个终点,无论最后的决别是浪漫,是完满或是凄美,这沿途的风景仍会在尽头凝聚在眸中,久久不愿散去……

  若是有人问我在《亲爱的安德烈》中读懂了什么?我只能说我读懂了时光,它就像是一个慈祥又严厉的老者,它会把美好的时光毫无保留地赠予,同时它也会将这美好变的短暂、耐人寻味。

  时光永远不会老去,但它的消逝却悄悄带走我们的青春,岁月的流逝,独留依稀的回忆、心底珍藏……时间永远不会停下它匆忙的脚步,无法抹去的是记忆里独特的美……朦胧中仿佛又想起:满天繁星,皓月清光,海浪击石,只是那些晨昏相处,相濡以沫的好朋友们,从此各奔四方,岁月的尘沙,滚滚扑面,再重逢时,也已不再是原来的少年了。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9

  好久没有更新文章了,但是学习没有间断。读完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有几天了,尽管读的时候很有感觉,但是写的时候却感觉无从下笔。今天又细细回想了一下,不由地询问自己:

  1、如果自己的孩子到了青春期,还会和我好好沟通吗,如果想要那时我们继续好好沟通,我从现在该做些什么呢?

  2、龙应台的格局很大,知识也很渊博,从书信中可以看出,安德烈的生活和见地也很棒,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这里面家庭氛围和父母的影响作用肯定非常大,相比之下,自己是不是该更加努力呢,一方面给孩子个好的影响,另一方面跟上时代的步伐,和孩子之间的差距小一些;

  3、该死死盯着孩子还是给她更大的自由度,或许都这样都太绝对了,应该两者好好结合,希望培养的孩子是个有思想的人,必须有她的自由,但是还要关注不能太走弯路?

  4、龙应台对孩子也有诸多的不满,比如抽烟,可是她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跳出安德烈是自己的孩子的局限,站在“如果是别的成熟的个体自己会干涉吗”的角度看问题。

  自己也该明白:虽然是自己的孩子,但不是自己精神和肉体的一部分,即使自己的身体一部分也会有不受控的时候,何况已经脱离了母体的孩子呢,所以自己该明白和孩子的界限,控制自己的情绪,跳出自己的局限。作者:花生了米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0

  一位母亲,一位已满十八岁的儿子,他们是两代人,中间相隔三十年。他们也是两国人,中间相隔着文化。这位母亲与这个儿子在信*同交谈着他们自己的十八岁,时代不同青春就不同,一个如同黑白的电视机,一个如同彩色的电视机。两代人,两代心,通过信来熟悉对方,通过信去熟悉心,也通过这本书去让更多人了解自己的孩子或父母。

  这本书中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那‘愚昧无知’的渔村,确实没有给我知识,但是给了我一种能悲悯同情的能力,使得我在日后面对权力的傲慢、欲望的嚣张和种种时代的虚假时,仍旧得以穿透,看见文明的核心关怀所在。”这句对于我来说,有一些不太懂,但她语重心长的话是一位母亲给孩子说的话,她们比我们看的世面要多,给我们的都是最温暖、对我们最好的提醒关爱。现在耳边又回想起了那不知说了多少遍的话:“姑娘,多喝点水。姑娘,今天冷不冷,要冷,多穿些。姑娘,姑娘……”她说是因为爱我;爱我,她才会说。

  以前,我总是不理解妈妈,读了这本书我开始渐渐明白,因为我们是两代人,我们之间有相隔的代沟,可能只有像这位作者与她儿子一样,双方相互了解,让屏障一层一层减少,两人之间才会慢慢认识对方,母女或母子之间要和朋友一样,因为他们才是你最忠实的听者与陪伴者。我变了,妈妈也变了!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影响了我,也改变了我,我和妈妈从一开始的“形同陌路”,到现在的嬉戏打闹,中间变化很大,我与妈妈从“路人”变成了朋友。我们是两代人,中间相隔二十六年,现在也成为了“一代人”!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1

  龙应台是我喜欢的作家之一,很早就听说《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值得一看,虽然是她与儿子的36封书信往来,但字里行间不仅透露着母子之情,更关乎包容、自由。

  书中,母亲与儿子因处在不同的地域,在离开彼此的四年里,儿子的心理已发生了改变,母子之间出现了隔阂。但母亲对儿子的爱一直没有改变,用书信的方式,以*等对话的口吻,打开儿子心中的墙,让彼此进入对方的世界和心灵。

  记得曾经在央视《朗读者》这个节目看到演员袁泉的成长故事,11岁时去*戏剧学院附中求学,在那个电子信息不发达的年代,七年时光里,与父母写了近300封的书信。在一个人的北京,她与父母的书信往来,让她感到并不孤单。当她学习中遇到困难或心情低落时,父母并没有因为她没有达到的目标而指责,字里行间满满的爱与鼓励,给了她继续前行的勇气。

  父母与孩子这两代人,可能价值观不同,或是对于爱的表达方式不同,带着这些疑惑,我想在这本书就可以找到答案。现实生活中,也许并不是每一位父母都会耐心地了解孩子,他们一方面严格地控制孩子,包办孩子生活中的一切,另一方面很少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考虑孩子的需求和意愿。每位父母希望孩子能理解他们,可孩子何尝不是希望父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愿这本书中每一封书信背后的故事,可以给我们每个人启发,不管你是父母还是子女。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2

  很早之前就看过的书,再看花了两个晚上,畅快淋漓。对我,这是一本值得看了再看的书。仍被安德烈和MM在信中谈论的各种政治、道德、东西方文化、艺术等问题震慑到,很佩服安德烈强烈的独立意识和张扬个性。而只比安德烈大4岁的我,18岁时,在想什么呢?应该就是学分、考试吧……8年后,我的孩子18岁时,他又会思考些什么呢?而我又能给他什么样的答案呢?没有办法像MM一样跟安德烈有这种深层次的沟通,或者我可以给他看看这本书。

  我喜欢《两种道德》《在一个没有咖啡馆的城市里》中关于道德和文化的讨论。尤其是后者,安德烈、MM、读者还有菲利普的信,不同的人所理解的香港文化,让人共鸣。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内心何尝不都在叹息着文化信仰的缺失呢!虽叹息却无能为力,只能尽全力做好自己的事情,这应该也算是一种消极道德吧。

  MM是我难以企及的高山。当然,每每信中透露出作为母亲的关切,又让人觉得倍感亲切,哈!世间的父母都是一样的。安德烈的独立思kao也是我年轻时最缺乏的,从小到大的乖宝宝,基本空白的人文艺术熏陶,认真学习,努力考试,毕业后找到一份父母眼中的安稳工作。有了孩子以后,希望他比我们有更多的见识,更独立的人格。我们一起看书,一起看电影,一起游学,也努力充实着自己。有一天,我的孩子和我说:“妈妈,其实我觉得我就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男孩子,什么事情都不会太优秀,但也不会太差。”我想说,孩子,我也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妈妈。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3

  《亲爱的安德烈》一书是著名的台湾女作家龙应台和她的儿子安德烈合著的一本书,共收录36封书信,龙应台与安德烈透过这些信件相互了解、彼此靠近。

  此书的大意可概括为:在安德烈14岁时,龙应台因工作离开安德烈去了台湾,母子两个分离,等她回到儿子身边时,安德烈已经18岁了。他们不但是两代人,而且是两国人。龙应台女士发现,虽然儿子长大了,但母子之间却无形中多了一堵墙,这堵墙隔断了他们之间的交流,对待同一问题,双方意见分歧;这堵墙阻碍了他们之间的亲情,儿子不愿意向母亲倾诉,更不愿意听母亲倾诉。为了融化这块儿坚冰,母子两个用了三年时间,以书信的形式彼此进入对方的世界和心灵,龙应台了解了18岁的儿子,儿子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我非常羡慕这种真诚的没有丝毫障碍的交流,希望我和自己的父母、儿女也能敞开心扉,深入交流,可以告诉他们我们的思想,告诉他们我们想要的是什么,然后倾听他们喜欢什么,他们希望什么,最后相互理解,彼此包容,明白各自的难处和各自的目的。

  我觉得书信是一种非常朴素的交流方式,运用书信交流没有正面交流的拘束感,在信中的言语都是自己心中最真实的感受,你可以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烦恼,甚至可以向他们表达自己的不满,希望他们改变或者达成共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本书给了我很多的启示,让我学习到了育儿知识,面对青春期的孩子,我想我会多一些方法,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聆听,少一些急躁。这真是一本好书,我要把这本书推荐给身边做父母的朋友,让他们也认真读一读。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4

  “我们是两代人,中间隔个三十年。我们也是两国人,中间隔个东西文化……”正是这样的两代人,所受的教育熏陶迥然不同的两代人,两种环境下长大*的两代人。却相互敞开了心扉,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心中的所思所感进行交流。

  在龙应台的笔下,我们总能获得一些意料之外的欣喜,不管是那篇曾经名噪一时的《*人,你为什么不生气》,还是那本风靡全球的《野火集》,又或者是现在被称为育儿典范的《亲爱的安德烈》。

  读完全书,我惊奇的发现龙应台竟一改原本犀利的文笔,俨然成为一名苦口婆心的普通母亲,以最朴实无华的言语打动安安的内心深处。遇到两代隔阂造成看法分歧的一些人、事、物,龙应台总能用温柔的口吻.坚定的语气,诉说*籍的妈妈为什么会这么想,这么做,不为说服,只是要诚实表达心中感受.

  而这本普通的书籍所包含到的内容可谓包罗万象,大到严肃的人生观、价值观,小到微不足道的生活细节,在三十多封书信中,说实话,里面涉及到政治的内容,我读不太懂,但我感动的是一个母亲对于已经成年的孩子渐行渐远的那份不安,那种迫切想要沟通与了解的心情。不管结果如何,这份良苦用心已足以令人感动。

  《于丹〈论语〉心得》里面有这样一段论述:“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然而这样的决定,又有着太多的无奈与苦涩。回想自己,羽翼还未丰满之际,就早已想方设法学会“独立”,可是我却疏忽了,这样的做法是在无形中伤害父母。

  或许,我需要好好想想,成长真的只是在在独立与放手之间吗?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5

  《亲爱的安德烈》是发表在杂志专栏上的书信集,是龙应台在儿子十八岁时,为了寻找一条沟通的桥梁而作的一次尝试。父母子女的沟通向来不容易,读完《亲爱的安德烈》之后,我想这归咎到了我们各自的角色。作为父辈,我们总是试图教导和教训儿女,而作为儿女,他们对父辈的刻板印象就是不同阵营、甚至抑制自身意志的人,便最真的话也不敢对父辈说,这样两辈人之间就必然产生隔阂。

  龙应台曾说:“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对,我们不过是目送他们的人。作为父母,我们既不能代替他的朋友,也不可代替他自己,去认识这个世界、社会。那么,作为父母,我们能做的不过是以我们的人生经验,寻找到一种方式跟他们交流,以朋友的方式理解他们的想法,跟他们探讨问题,让他们自己思考;以父辈的宽容来鼓励他们尝试、选择生活,在他们犯错时直言不讳地指出来。

  作为父母,我觉得能做的很少。我们注定站在桥的两头,桥是我们唯一沟通的方式。如果我们有幸找到这条桥梁,也许我们能充当他们一半的朋友,分享他们的喜乐;再充当他们一半的父母,在目送他们走远的路上给出我们的意见,并容许他们在任何时候回到桥的这一头来。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700字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菁选8篇)(扩展4)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0篇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

  不是第一次读龙应台的作品了。我喜欢她的文字,坦率、冷峻又透着一丝温柔。在众多的母亲之中,她是那种理智型的,疼爱孩子还能理智地去爱孩子。我从她的身上学到了为人母的智慧。

  《亲爱的安德烈》是龙应台与儿子合著的,其实是安德烈和母亲思想的交锋。方式是独特的,也很具吸引力。我想象着也有那么一天,十八岁的女儿坐在我对面,我仔细端详她:脸上没了稚气,有股冷冷的气质,她甚至刻意和我保持距离,不让我亲她,不让我搂着她,抱她,就像小时候那样。她不让我呼她的小名,特别是在她的同学面前。这些我都可以忍受,可我不能忍受的是她说话的语气,好像在向我宣言:她独立了,不再依赖我。我真的不适应,这可怎么办?我可爱的小棉袄,你当真要从我的生命中分离出去了吗?要让我再一次地体会阵痛的痛苦吗?一个生命从母体中分离出去,第一次让母亲感受到的是迎接新生命的喜悦,第二次却是不舍。

  还好,女儿今年十四岁,我还有这么多年的时间去宠她,抱她,了解她。也给她机会认识自己的母亲,就像书中的安德烈那样。这将是我们此生永远不会忘记的岁月。

  我读到第二十八封信《给河马刷牙》,对里面的一段话印象深刻:“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我反思了一下自己,发现自己也是一个患上了焦虑症的妈妈。对不可知的未来提前忧虑:担心孩子成绩不好考不上好的大学,担心就业形势不好找不到好工作,担心孩子不能有优渥的生活。却从没有问过女儿将来喜欢干什么,是否快乐。

  去年发生了一件事,我希望是这样的:期末考试在紧锣密鼓中结束了。两天后我收到女儿的考试成绩,不太理想,和预期的差别很大。我冷静地想了想,然后和她爸爸谈了谈,思前想后,我们决定不再批评她。我想孩子已经努力了,为什么还要和“邻居家的孩子”比呢?我们也来一次灵魂的谈话,我听得很仔细,她说的很尽兴,那一刻,我感觉我们不再是母女,而是惺惺相惜的朋友。事实其实是这样的:我吼了女儿,爸爸严厉批评了她,说的话也很难听,把她所有的努力都一笔抹杀了。

  我宁愿这一幕没有发生。看了龙应台给儿子的信后,我把这段话认真仔细地誊写下来,拿给孩子看,拿给她爸爸看,并把它贴在了客厅醒目的地方,时时警醒自己。

  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磨合,我和女儿的关系越来越融洽。我尝试着去认识一个十四岁的正值青春期的女孩子,从头学起,认真地去聆听她的话,关注她的内心,关注她的成长,关注她的朋友,不再仅仅关心她的成绩。而她,我惊喜地发现了,也回报了同等的关心,她也停下脚步观察自己的妈妈,长了几根白头发,多了几道皱纹,今天穿的什么衣服,合不合体。在我生病的时候同样的嘘寒问暖,端过一杯热腾腾的水。

  龙应台教会了我如何与孩子沟通,即使意见不同也可以无话不谈。安德烈与母亲究竟聊了什么?他们就像朋友一样,没有不可以交流的,爱情、友情、亲情、性与恶俗、政治、音乐、兴趣、理想、大学生活、东西方对民主的理解和生活方式的不同,龙应台把自己的十八岁告诉安德烈,安德烈把自己二十一岁的想法向母亲倾诉,龙应台不赞同儿子吸烟,却也尊重他作为一个*的选择。龙应台希望儿子陪在自己身边,却也接受安德烈和菲力普的独立宣言。正如龙应台所说,“我们是两代人,中间隔个三十年。我们也是两国人,中间隔个东西文化。”虽然一个是母亲,一个是儿子,但是文化的差异让彼此还是存在截然不同的观点和态度。我很喜欢这种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思想碰撞。

  我和女儿之间也经常发生思想的碰撞,不是因为文化的差异,而是因为年龄而产生的代沟。她追星,喜欢范丞丞,我内心里很排斥这种奶油味的小男生,觉得没有男人的气概。可我不会去干涉她,我为什么要将自己的审美观强加给孩子呢?所以我答应她买来了范丞丞的海报送给她当礼物,她也答应我更加用功地学习。暑假追热播电视剧《陈情令》,我一开始不喜欢,后来和她一起追的过程中,我竟也慢慢喜欢上了,我们一起评剧中的人物,剧中的情节。原来我们也是有很多的共同语言啊,我也能做到和龙应台一样,在一个无比美丽的夜晚,和自己的孩子侃侃而谈。这真的成为了我们母女生命当中值得永远珍惜的时刻。

  读《亲爱的安德烈》,我学会了做母亲,学会了以正确的方式释放爱。我明白了:爱不能成为控制孩子的理由。应该学习放手,目送她去到达她想去的任何地方。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2

  昨天,在繁忙的工作中,我做了今年最有意义的一件事,那就是读了一本书,一天里除了繁忙的工作,我读了15万多字的书连我自己都感到惊讶,虽然我现在还坚持持着两周至少看一本书的计划,也确实没想到自己还能有这种毅力这种兴趣去读这本书--《亲爱的安德烈》。

  这是一部可以跟《傅雷家书》媲美的书,傅雷通过家书培养了一名钢琴家,值得所有的前父母学习。而龙应台通过家书首先是认识了儿子,然后也是教育了儿子,同时也被儿子教育,所以值得所有的父母、孩子,甚至教师们学习。

  我不想赘述这部书的好!对于我来说,每一部书的好,写出来的或是说出来的,都是表象的,真正的好,那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或文传的。那是一种心灵的享受,这种享受经常的含有痛苦的思索、默默的反思和灵魂的亢奋!

  其实,边读,我也在搜索我身边是否也有类似她们母子那样的母子,或是父子,搜索的结果是几乎为零。如果我们的所有母子,或是父子,或是母女或是父女,都如龙应台母子一样的,能够彼此进行心灵的交流,那我们的孩子才是真正幸福的孩子,我们的父母才是真正幸福的父母。我们的社会才是真正和谐的社会。世上可以没有成批的科学家,但不能没有成批的心灵健康的社会人。反过来说,有了成批的数也数不尽的.心灵健康的社会人,就会有真正的于社会于人民有用的成批的科学家。

  买本《亲爱的安德烈》吧!把她放在你的身边,比如你的随身的兜子里,比如你的书房的书桌上,比如你的办公室的办公桌上,比如说你的床头柜上,比如说你的私家车里。尽管你可能曾经认认真真的读过一两遍了,你还是可以在闲来无事时,把她当做一种心灵的消遣,继续读一读她,再接受一次心灵的教育!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3

  几许,无论在什么时代,写信可以变成一件稀缺的事,但它永远都不能是一件不再重要的事。

  ——《看天下》?

  因为工作关系,龙应台在儿子安德烈十四岁时离开欧洲到台北,等龙应台再次回到儿子身边时他已十八岁,四年没有在一起的生活使他们之间有了一堵无形的墙,她发现儿子爱她却并不喜欢她。所以,她决定彼此写信来了解对方。 《亲爱的安德烈》就是龙应台与安德烈写给彼此的三十五封信所编成的书,信里包括了讲述时代差距,近期生活,新闻观点……

  对于《亲爱的安德烈》中的三十五封信,我是如此震惊。在这科技急速发展的时代,手机、*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已成为人们交流的工具,还有多少人用信来交流?别说三十五封信,大概一封信也不愿意写吧。到底是为什么让他们能够写出三十五封信呢?

  “我们是两代人,中间隔个三十年。我们也是两国人,中间隔个东西文化”这对普通人来说或许是难以跨越的鸿沟,在经历几次无果后就放弃了。但龙应台和安德烈却通过写信的方式,跨越了鸿沟,进入对方的生活、世界与心灵。龙应台说“我没想到出书,也没想到有没有读者,我只有一个念头,透过这个方式,我或许可以进入一个十八岁的人的世界”。最后,她成功了,她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在没有看这本书以前,我觉得看别人的信枯燥无味,家书更是会让我烦燥不堪,但看了这本书以后,我发现这些信是一对母子心灵相贴的过程,如此神奇而富有真情,让我能透过这个方式,找到与父母了解沟通的方法,能让很多读者寻求心灵深处的慰籍。它们让我第一次觉得,信,拥有强大的力量。

  古时,信承载着或是父母对儿女的牵挂,或是游子对故乡的思念,或是对战前战士们的鼓励……正因如此,才有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爱情是友谊的精华,书信是爱情的妙药”等名句,极言书信的珍贵。

  而今,游子因为有了电话,不再热切地盼望书信的到来,传达信息不过几秒钟的事;恋人因为有了火车,不再担心长时间没见面导致感情冷却而分手,相见不过一张车票的事;人们因为有了科技,不再那么重视书信,也许写信也不过是一时兴起的玩笑。这一切的一切,难道表示我们不再需要书信了吗?当然不。游子因为有了电话,不再有像“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样的诗句;恋人因为有了火车,不再有像“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样的诗句;人们因为有了科技,不再有更多感人肺腑的美丽诗句,这难道是一种好现象吗?或许,现在的科技时代并不是一个完全美好的时代,我们依旧需要书信,让人们创作出更多的诗句,让世界不变成一个没有诗人的世界。

  再者,当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人的信息也变的随意,感情不增反减。而信比所有科技更能表达出人们的真情实意。在写信时,会比*时发短信更认真地写,生怕出了差错,这时,信上的字能表现出写信之人的心情,感情也更加真实、浓厚。龙应台和安德烈也因此,能够更快地认识对方,更深刻地了解对方,更贴切的感受彼此的爱。所以,信不只是单单的一张纸,它也是一种语言,它有足够的力量连结相隔万里的人的感情,甚至相隔两代的人的心灵。

  望所有人,能够执笔,认真诚挚,书一封信,不论给谁?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4

这部由36封家书构成的书,不仅横跨了新与旧,左派与右派,流行文化与人文关怀,更横跨了母与子的世代价值观,集结成这一本精彩的散文集。其实在我们身边,包括我在内,有多少人和自己的父母交流甚少,缺乏适当的形式和机会,以至于两代之间形成了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

我们会发现,自己越长大越孤单,渐渐的不愿意和父母分享更多的东西,反而身边的朋友或许比父母更加的了解自己。我们不断的接触更新的事物,渐渐的从父母的世界中远去,偶尔的电话也是例行公事一般的枯燥无味。我们都感觉到了这种变化,但是却没有人愿意或者留心是不是应该改变一些。我想,我们的父母养我们长大*,绝对不想看到的是这样的一种结局。

看了《亲爱的安德烈》这不书之后,我发现,作为子女,我们是多么的不了解自己的父母。他们渴望了解我们的世界,于是心思急切,于是这样的感觉让我们厌烦。于是我们就会不自觉的离他们更远。但是,我想,父母所作的一切都是源自于内心深处爱的喷泉。是爱,让他们管我们管的"太严;也是爱,让他们在日益长大的、独立的子女面前手足无措。所以,无论外在的表现如何,内在的实质都是爱。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5

  这个寒假,我读完了整本《亲爱的安德烈》,其中《给河马刷牙》《两只老虎跑得慢,跑得慢》这两章令我感触颇深。

  也许很多人都觉得自己的一生碌碌无为,觉得自己普通*庸。可是“你真的`*庸吗?”其实要看你站在哪一条跑道上。设想一个跑道上,有人正在跑五千米,有人在拼百米冲刺,也有人在做清晨的散步。那跑五千米的人,看见那跑百米的人会全身紧张、满面通红,心里会“颤抖”吗?不会的,因为他知道自己是跑五千米的。那清晨散步遛狗的人,看见那跑五千米的人气呼呼地追过来了,他会因而恐惧,觉得自己要被“淘汰”了吗?不会的,因为他知道自己是来散步的。

  世界上本来就存在着大树和小草,小草就*庸吗?书中举了个提摩的例子:他从18岁开始失业,到41岁还在失业中。那么大了还没有工作,因为没有工作,也就没有结婚,没有家庭。每个家长都害怕自己的孩子跟他一样。为什么害怕呢?不是因为没钱,而是因为没有意义。每天为了钱的数字起伏而紧张,而斗争,不如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与其为了金钱和名声成为工作的俘虏,不如找一份能充分体验生活的工作。

  龙应台说过这么一句话:“我要求你用功读书,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很多读者回信说自己就是在被迫谋生,我相信我身边很多成年人也都不得不被迫谋生。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才能活的自我而有意义呢?

  不跟别人比名比利,而是要寻找自己安适之所在,那还谈何“*庸”?“*庸”是跟别人比,我们的终极负责对象是自己,当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庸”与否,不是在于你是否有成就,而是在于你做的是否有意义,是否快乐。这样看来,小草*庸吗?答案是“不”。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6

  当母亲将这本书冠以“好书,名著”等标签推给我时,我百般不愿,心中的浮躁一层又一层,但当我翻开书页,看了几页时,我对它顿时改观。

  超乎预料的有趣呢。而且,书中母子两人书信内容的深度也是我未曾想到的。龙应台女士与安德烈,他们看着同一片星星,在同一个太阳的光芒下生存,但他们接触不到被此,熟恶而又陌生。在这三十六封书信中,他们对簧富差异、美学、人文、各国文化差异等等提出了探讨与研究。这三十六封跨海书信,使这对母子有了连结,重新认识到了对方,她认识了人生中第一个18岁的人,他也认识了自己的母亲。看着书中风趣幽默的语句,我看到了一些别样的东西,一些我从未注意到的事情。

  我知道了这个世界可悲的贫富差距,我知道了“提本非树”:我知道了“间题意思”我知道了KICH,我知道了很多很多第一次如此认真的看一本书,这本书也没有让我失望记忆犹新的是第21封信,“文化,因为逗留”。

  咖啡馆几乎是每个城市都有的建筑,我也常常习惯在空暇的时间去这类环境幽静,气氛高雅的地方,点杯咖啡,写写作业或是看看书我喜欢这样的气氛,这可以让我放松,且愉悦。

  然,在香港这个地方,羊目细寻,你竟是寻不着咖啡馆的龙应台女士在书店买了书,想要寻一家咖啡馆,钴进一个宁静的角溶,在咖?香气的绕里,把整袋新书翻完,可香港是没有咖啡馆的她在信中如此写道:“那天很热,我背着很重的书,一条街一条街找,以为和台北一样,转个一定可以看到,可是没有,真的没有。去餐厅吧,可是那是一个油賦,甜滋滋的地方,匆忙期和喧带着对時国企业断的不满,他们对本土产业的灭不情愿在那里消费而即使坐下来,身边也总是匆忙的人,端着托盘急切地找位子,咖啡馆里弥漫着一种时间压迫感。

  这就是香港,这个城市,忙的香港人在大街小巷步履匆,他们工作时间之长,全世界第一。

  “思想需要经验的累积,灵感需要孤独的沉淀,最细致的体验需要最宁静透彻的观照。累积、沉淀、宁静观照,哪一种可以在忙碌中产生呢?

  哪一种都不可以。

  文化,来自逗留,“逗”才有思想的,灵感的,能量的爆发。“留”才有沉淀、累积、酝酿、培养。

  “文化,来自逗留。”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7

  终于读完了“人生三书”之一——《亲爱的安德烈》。这是一本两代人共读的36封家书,使我受益匪浅,感慨万分。

  作者龙应台,与她的儿子安德烈,分隔在异国他乡,两人的关系似乎没有曾经那么亲密了。原因有很多,譬如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年龄、阅历导致的不同视野,等等。

  对一位母亲而言,不论你的年龄有多大,都始终是她的孩子。龙应台,也是这样一位母亲,只是我认为她的爱有些过盛,自始自终都将安德烈当作一个幼童来对待。而安德烈,虽然有爱,但却成为了一个彼此不认识不了解的人。

  在最开始,这份母爱名曰“占有”,但后来,却成了“放手”。

  孩子就像鸟儿一样,不喜欢被束缚的感觉。与其让孩子每天像一个提线娃娃似地听从指挥,不如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开创一片新天地。我想这个道理大多数家长都深深懂得,但是真正尝试,并且没有中途放弃的,又有几个呢?

  父母与孩子的交流也相当重要。写信这种方式其实比面对面更好。因为在有些时候,父母在面对孩子时,会忍不住端起长辈的架子。而写信,能更好地让父母换个角度与孩子沟通。由此观之,龙应台很成功。她处在一个朋友的视角,与安德烈交流,甚至能够接受那些大多数家长无法忍受的词汇、言语。

  有时候父母总是不计代价的付出 ,希望我们能走在他们为我们铺好的路上。但我们走远了,他们又觉得无限荒凉和凄然。其实每个人都知道在我们的心里,没有任何人能取代父母的位置。他们对我们的付出,对我们的爱护,我们全部都牢牢地记在心里。当然,我们也愿意用我们自己的方式去回报父母。

  《亲爱的安德烈》是一本适合阖家观赏的书籍。父母可以从安德烈的字里行间知道现在的孩子心里在想什么;而年轻的我们,站在安德烈的角度,看着龙应台那一封封饱含母爱的回信,也许会对父母有更多的理解。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

  读了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我有一种找到了知音的感觉,更有一种振聋发聩的彻悟,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的描写,那些在我这样的*孩子看来新奇无比的教育且见解独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个既有*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书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再来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学、没完没了地做作业、上不完的各种补习班……,即使偶尔也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也大多是来去匆匆,蜻蜓点水,从来无法尽兴,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妈妈龙应台来安慰他,而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却往往收获的是家长和老师的联合斥责;安德烈成功时,妈妈、弟弟和朋友会为他送去衷心的祝贺,但我们取得的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不足为奇,甚至在老师和家长眼睛里永远是那样微不足道,与他们的期望相距甚远。……这难道就是东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吗?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非常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老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择服从。难道在*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们随身携带的物件?*人之所以不肯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别以为对方是“小孩”就可以剥夺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资格获得尊重的人,也需要*等的对待,难道所谓的“人人*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适用了吗?!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多么希望我们的爸爸妈妈和老师们也能静下心来好好地读一读这本《亲爱的安德烈》,看看安德烈们快乐的生活,学学龙应台那样贴心的母亲,把你们严肃的爱变得温情一些,把你们古板的关怀变得更加亲切一点,给我们一点柔美的微笑,给我们一点应有的尊重,那样,你们的孩子,你们的学生一定会变得比现在灿烂很多,很多!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9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一个中年接近老年的女人与她成年的儿子之间3年的通信。

  这本书的语言直接到让人感到一种痛彻心扉的感觉。龙应台与她的儿子带着不同的心态写信,两人之间的感情不断地在变化。我看到了一位努力深入儿子内心,想要打开那扇无形大门的母亲。与这位伟大的母亲相对的是一个青年对不母亲的不屑与桀骜,可随着母亲的渐渐深入,儿子的态度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开始所谓的为了稿费而写,直到纯属是想要与母亲交谈而已。

  书中的一个个深奥的问题,敲打着我的心灵,或许我从未想过如此复杂的国家、信念、家人之间的那层不明的关系,可作者龙应台却看透了这一层关系。用龙应台在书中的一句话叫:我是一个难民的女儿,是一个灵魂的漂泊者,那也许是文学的美好境界,却是生活的痛楚。

  想想现实生活中的我,虽然懂得那些孝敬父母懂事的大道理,却永远也做不到,父母的一句关心,会被我当成唠叨。我只顾着自己的花样年华,却不顾父母的日渐老去。总以为自己很聪明,到头来才发现那个聪明,其实是愚笨。我们总是不顾一切的大步向目标走去,丝毫不知道在背后,有着一双关切的眼睛,有一双渴望的眼睛,等着你回头来看看她。

  龙应台用她优美具有色彩的语言向我描述了父母的无奈与辛酸,让我懂得,无论你走到哪里,总有一个家,在等着你。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0

  这个星期,我读了《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令我感触颇深。

  《亲爱的安德烈》是由著名作家龙应台和她的儿子合着的一本书,书中摘录了一位母亲与她的儿子通过信件来互相了解,大意是在安德烈十四岁时,龙应台离开欧洲,前往台北任职,于是,这对母子暂时的分开了,等到卸任再回儿子身边,安德烈已经是一个小伙子了,龙应台发现,四年间,儿子长大了,母子间却多了一堵无形的墙,如往往在同一个问题的看法上,双方多次出现分歧,龙应台感到儿子变了,他们是不同的两代人,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的时间,以书信的方式,进入了对方的世界、心灵,龙应台“第一次了解了自己十八岁的儿子”,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书中安德烈向母亲这样写道:”妈妈,你跟我说话的语气和方式,还是把我当十四岁的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理解我是个二十一岁的*。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舍‘”,书中不乏这样的片段,语言犀利,点名了安德烈不希望妈妈还像对待孩子一样对待他,希望自己能独立,能长大。

  在我的身边,就有这样一个的例子。我的一个好朋友婷婷,*时在学校里学习成绩很优异,是他们班的班长,是一个有个性,有创意的女生,在他们班,她很受同学们的欢迎,有特别多的好朋友,活泼又开朗,但是,回到家中她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沉默不语,每天回到家就埋头写作业,把自己闷在房间里,不喜欢和家人交流,把心灵的窗子也关得紧紧地,似乎不想让一丝阳光照射进来。在家中不喜欢和父母倾谈,她总是说与父母没有话题可聊,但是和我在一起时,她就有说不完的话题:学校发生的趣事、她的好朋友的情况、她在学校的表现等等。后来,我与她进行了很深刻的一次交流,才知道:婷婷的爸爸又经常出差,所以没有时间与爸爸妈妈交流。我和她是有一些区别的,我喜欢倾诉,总觉得快乐的事情应该与每个人分享,所以,我是很喜欢和爸爸妈妈聊天,他们知道了我的情况,也会很快乐,这就让我感受到父母其实很关心我,她们在倾听我的话,我们在一起学习,他们在陪伴我成长。而婷婷不喜欢与父母交谈,觉得自己与父母之间有代沟,无法沟通,因为现在的青少年都比较新潮,对网络的词汇比较熟悉,而有些父母并不了解自己的儿女到底喜欢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儿女又总是说些网络潮语,就导致家长和儿女只见没有共同语言,婷婷的内心也就更加封闭了,

  读了《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我很想把这本书送给婷婷,希望她能通过阅读这本书,理解爸爸妈妈的不容易,因为生活的重担,使他们有些无暇顾及你的一些喜好,书中的一句话点明了多少青少年想摆脱父母,独立生活的心声:“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还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恐怕婷婷也有过这样的想法吧!使婷婷与爸爸妈妈之间的隔阂能够慢慢被清除,变回那个开朗大方的她。龙应台知道了儿子的想法,相信只要婷婷主动与父母交流,父母一定会知道她的想法的吧!

  我希望天下的父母看这本书,让同学们阅读这本书!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700字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菁选8篇)(扩展5)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0篇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

  龙应台是我喜欢的作家之一,很早就听说《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值得一看,虽然是她与儿子的36封书信往来,但字里行间不仅透露着母子之情,更关乎包容、自由。

  书中,母亲与儿子因处在不同的地域,在离开彼此的四年里,儿子的心理已发生了改变,母子之间出现了隔阂。但母亲对儿子的爱一直没有改变,用书信的方式,以*等对话的口吻,打开儿子心中的墙,让彼此进入对方的世界和心灵。

  记得曾经在央视《朗读者》这个节目看到演员袁泉的成长故事,11岁时去*戏剧学院附中求学,在那个电子信息不发达的年代,七年时光里,与父母写了近300封的书信。在一个人的北京,她与父母的书信往来,让她感到并不孤单。当她学习中遇到困难或心情低落时,父母并没有因为她没有达到的目标而指责,字里行间满满的爱与鼓励,给了她继续前行的勇气。

  父母与孩子这两代人,可能价值观不同,或是对于爱的表达方式不同,带着这些疑惑,我想在这本书就可以找到答案。现实生活中,也许并不是每一位父母都会耐心地了解孩子,他们一方面严格地控制孩子,包办孩子生活中的一切,另一方面很少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考虑孩子的需求和意愿。每位父母希望孩子能理解他们,可孩子何尝不是希望父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愿这本书中每一封书信背后的.故事,可以给我们每个人启发,不管你是父母还是子女。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2

  终于读完了“人生三书”之一——《亲爱的安德烈》。这是一本两代人共读的36封家书,使我受益匪浅,感慨万分。

  作者龙应台,与她的儿子安德烈,分隔在异国他乡,两人的"关系似乎没有曾经那么亲密了。原因有很多,譬如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年龄、阅历导致的不同视野等。

  对一位母亲而言,不论你的年龄有多大,都始终是她的孩子。龙应台,也是这样一位母亲,只是我认为她的爱有些过盛,自始自终都将安德烈当作一个幼童来对待。而安德烈,虽然有爱,但却成为了一个彼此不认识不了解的人。

  在最开始,这份母爱名曰“占有”,但后来,却成了“放手”。孩子就像鸟儿一样,不喜欢被束缚的感觉。与其让孩子每天像一个提线娃娃似地听从指挥,不如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开创一片新天地。我想这个道理大多数家长都深深懂得,但是真正尝试,并且没有中途放弃的,又有几个呢?

  父母与孩子的交流也相当重要。写信这种方式其实比面对面更好。因为在有些时候,父母在面对孩子时,会忍不住端起长辈的架子。而写信,能更好地让父母换个角度与孩子沟通。由此观之,龙应台很成功。她处在一个朋友的视角,与安德烈交流,甚至能够接受那些大多数家长无法忍受的词汇、言语。

  有时候父母总是不计代价的付出,希望我们能走在他们为我们铺好的路上。但我们走远了,他们又觉得无限荒凉和凄然。其实每个人都知道在我们的心里,没有任何人能取代父母的位置。他们对我们的付出,对我们的爱护,我们全部都牢牢地记在心里。当然,我们也愿意用我们自己的方式去回报父母。

  《亲爱的安德烈》是一本适合阖家观赏的书籍。父母可以从安德烈的字里行间知道现在的孩子心里在想什么;而年轻的我们,站在安德烈的角度,看着龙应台那一封封饱含母爱的回信,也许会对父母有更多的理解。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3

  用了一天读完了《亲爱的安德烈》,给我的最大震撼是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沟通的描述,那些在我这样的*孩子看来新奇无比的教育且见解独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个既有*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书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再来看看我们学生时代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学、没完没了地做作业、上不完的各种补习班……,即使偶尔也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也大多是来去匆匆,蜻蜓点水,从来无法尽兴,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妈妈龙应台来安慰他,

  而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却往往收获的是家长和老师的联合斥责;安德烈成功时,妈妈、弟弟和朋友会为他送去衷心的祝贺,但我们取得的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不足为奇,甚至在老师和家长眼睛里永远是那样微不足道,与他们的期望相距甚远。……这难道就是东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吗?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4

  最近抽时间看了本书,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感悟很深,孩子和父母的交流很重要。人与人间极度需要理解。就像书中提到,“慢慢的,越来越不认识对方了,“认识”很重要。

  很多父母在孩子的青春期,只会抱怨,抱怨孩子们叛逆,不听话,甚至有些强势的父母会恶语相向,说“不孝子”。其实,所有事情都是双方面的,孩子固然有些叛逆,但父母难道没有错吗?有,当然有,但孩子不能像父母指责孩子那样指责父母不是吗?我们要“孝”,那就只能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不满了,于是出现了父母口中的“叛逆”。

  很多父母从没在自己身上找过原因,一味的觉得自己的认知是正确的,对一切事物的看法都是对的,理由就是“吃过的盐比孩子们吃过的米都多”,社会经验丰富。孩子年龄小的时候没有自己的认知与理解,所以全盘接受。长大后,有思想了,一旦与父母的意见发生冲突,父母就该生气了,经常挂嘴边的活“我是为你好啊”、“翅膀硬了,敢顶撞了”“小时候那么听话,越长越不听话了”。估计每个孩子都听过类似的话。

  身为父母,是不是也需要从自己上找找问题?自己的所有想法都是对的吗?自己所有认为的对我们好是真的我们想要的吗?当然,孩子小,思想不成熟的时候,父母是可以做一些决定,但孩子们长大之后我觉得很多事情需要商量,需要听听孩子的意见!之前网上流行过一句话(主要在恋人之间):我只是想吃一根香蕉,你却买一车苹果给我!我觉得在父母与孩子间同样适合。

  所以,如果经常沟通的话,就可能避免出现这类问题,父母要拿出时间与孩子交流,知道子孩子想要什么,才能够走进彼此的世界。当然,孩子也要理解父母,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

  在此,致以母亲节的祝福!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5

  喜欢读龙应台,喜欢她文字的*淡,喜欢通过它去开掘那些令自己感同身受的一直潜伏在自身周遭却没有被自己发现的东西,喜欢随它而来的那些总能引起我强烈共鸣的“*淡无奇”的小惊喜。而《亲爱的安德烈》,满满的都是这些好灵感。

  正如书名,贯穿书本的始终是为人父母对孩子的爱。早在初中时就读过《目送》中的一小篇,说的是龙与儿子在机场告别,她久久目送孩子远去,可儿子没有回头的背影仿佛在告诉她“不必追”。每每回想到这一节我总会感慨颇多,在每个父母心中,子女是永远都长不大的,永远都需要被呵护的。安德烈面对唠叨的母亲也曾说过:“我不是你可爱的安安了,我是我。”读到此处的时,心中莫名的一处酸楚,第一次那么强烈的觉得到一个人的成长带给父母的喜悦,其实是夹杂着伤痛的。

  当安德烈问龙应台想要孩子怎样记得她时,她把自己比作柴火,她对安德烈说:“你带着走的、永不磨灭的,是心中的热度和光,去面对前头的冰霜路。谁需要记得柴火呢?柴火本身,有何尝在乎你们怎么记得它呢?”突然想到某一天父母是会离我们远去的。想到当我们一个人去走自己的人生路时,我总觉得我们心中必定会有悔,紧随而来的却是在形形色色的人群中苦苦寻觅,却终究找不到那一双影子的痛。

  而安德烈,他也像我们,有着少年们一样的爱好,有着我们这个季节同样拥有的有别于“轻狂”的清狂。但中德混血的他与我们又太不同了,德国式的教育和生活、思考方式让他与我们之间有着巨大的“隔阂”。但或许正是这样的“隔阂”让我喜欢读安德烈,喜欢他有别于我们看问题的角度,更佩服他看到问题后做出的思考。

  时间是05年,在香港*现场中年人、老年人、孩子占了多数,而大学生却少得可怜。安德烈对*的人中大学生的稀少感到疑惑,他问母亲:“香港人不是为自己的城市、为自己的问题、为自己的孩子的未来而来的吗?那大学生去哪里了?许多惊天的运动不都是以大学生为主力吗?”而在文章的最后安写到:期末考比什么的重要。……一大堆人根本不在乎他们生活在什么政治下(只要有钱就行),大学生对政治——众人之事——毫无关切,大学只管知识运输,但表示不管人格的培养和思想的建立。读到这里,我不禁有些心寒,一个大多数大陆孩子认为思想先进、民主先进、教育体制先进的香港让安德烈疑惑、失望。纵然我并不能肯定安说的一切都对,但在当今的*,谁又能说孩子们不是在为各种大大小小的考试生活着?看到此情此景,又有多少个*少年会停下脚步去反思,有多少个*少年会看到问题背后的本质呢?又或许在很多人眼里,*者是谁、*的人数有多少都是于己无关、无利罢了。

  读《亲爱的安德烈》,是试着在思想上参悟爱的一种过程,这种过程是在当下生活中也一样需要有心去延续和发展的。读《亲爱的安德烈》,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也许又会引导我们一个方向,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的同龄人中,我们所面临的不仅仅是自身的差异这么简单,还有的是国家。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6

  当合上《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时,我总有种想再读一遍的想法。《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是一人为人母的中年女人和她已成年的儿子通了3年的36封信。通信的时间,总让我感慨。

  “我要认识这个十八岁的人”。这是龙应台与她的儿子安德烈写信的初衷。而一开始,安德烈,这个完全不想与母亲交谈的人,完全是为了赚稿费,才写信的。因此,他们俩就抱着不同的心态通信着。即使安德烈不是真正想写信,但龙应台却想走进儿子的内心,想让安德烈与自己的关系得到缓解,想认真研究自己的儿子。然而,母亲细腻的言语,也让安德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安德烈到最后,通信的目地仅仅是为了与母亲交谈。当然,他们彼此认识了对方。

  龙应台有的地方,让我感触很深,面对着自己儿子的不耐烦、不想说,她并没有以逼迫的方式去做。即使自己的几行文字只能换来儿子的三言两语,但她仍旧字字引导,希望安德烈能多说一点。她只是想了解自己的儿子。这是何等伟大的母爱啊。

  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他们为了我们付出了很多。自己就算日日夜夜汗流浃背,操心不已,但为了孩子,又有何怨言?如何孝敬父母,使他们舒心,我们都知道。端一杯茶,捶一下背,说一句话,等等。但是,在*时的生活中,又有谁能时刻想到这些,并经常去做。而父母对我们的关心,我们却会把它当做唠叨,当做耳旁风,不去理会,有时还嫌烦,与父母顶嘴。我们长大了,只顾着与朋友玩,只顾着去享受自己的美好时光,却总是遗忘了抚养我们长大,为我们担心的父母,他们正在渐渐老去,一日不如一日。我们能给予父母最好的回报,就是像儿时一样,常陪陪他们,多在他们身边,与他们聊聊天。

  想到这儿,我不禁为自己有时因心情不舒畅,而惹父母生气,让他们伤心的事感到羞愧。从此以往,我将时刻控制好自己的心情,多体谅父母的难处,理解父母的用心,并多多地去帮他们做些我力所能及的事情,争取不让父母担心。

  《亲爱的安德烈》中,让我看到了母爱的呈现。父母的地方,就是家,一个不论你身在何处,却长伴与你的家。

  父母,多伟大。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7

  全书主要是作者龙应台和他的儿子安德烈之间的35封书信,这些书信最初的愿望是龙应台想借此走入十八岁的儿子的内心世界;因为她发现,她和儿子,几乎已经无话可说。那个曾让她拥抱,让她亲吻,让她牵手,让她牵肠挂肚、头发有点汗味的小男孩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那个冷冷的看着她,爱她却不喜欢她的安德烈。她无法忍受和儿子成为了这样有爱、但却彼此不认识不了解不喜欢的人。

  父母是那个生育他,教育他,扶持他,影响他的人;是那个怕他饥,忧他寒,为他千里担忧的人;是那个愿意为他付出太多太多,以他的快乐为自己最大的快乐。

  孩子是那个感恩父母的无私奉献和良苦用心的人,是那个愿意用自己的寸草心来报答父母的三春晖的人。他真切的愿望是,等有一天我长大了,要让父母因为我而更加幸福。

  但父母没法强求自己一定会成为孩子的朋友和知己。就像我们没法强求何一个人成为自己的知己一样。因为年龄,父母不会热衷于同样的事情,因为经历,你走过的路他还没有起步。所以孩子自有他们兴趣相投的玩伴,志同道合的朋友,心有灵犀的知己。而对于父母,却是从全心依赖到慢慢分离,交集越来越少,观念愈发迥异。小鸟长大了会单飞,它要去的地方父母不曾涉猎,孩子长大要独立,他的想法在父母看来难免会不可思议。父母只是那个巢,而不可能是它飞行的旅伴。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最终要成就的是——“我之为我”。

  所以不要试图清晰孩子的每一个念头,不要追问他还有多少自己不知道的秘密,否则就会陷入一种爱得深太想问,但知道问了会换来抗拒和逃离的伤感境地。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

  儿子成长了,本来就和母亲渐行渐远,他有他的思考,有他对这个世界的抱负,有他的朋友圈——那是任何父母都无法跨越进去的圈子。于是,和家人之间的感情也就渐渐*淡。 龙应台慌了,她不晓得该如何掌握住她与儿子之间的联系。于是,她邀儿子安德烈以通信方式与她合写一个专栏,一方面她可以透过书信来了解儿子的想法、内心到底在做什么打算,以及为人母亲最渴求知道他过的好还是不好?这36封信就是如此产生出来的。

  每每看到他们的书信,让我嫉妒,又让我喜欢。我嫉妒他能有这样充满智慧的母亲,但我也深深喜欢他们的文字,感觉心灵在享受着一次次盛大的洗礼。他们能以这样的方式去沟,这并不是很多孩子都能做到的。尤其在现在的社会,网络信息如此发达的时代,很多孩子早已忘记了和父母的交流,他们习惯于在网络上敲打文字,以无声的方式和同学、朋友、甚至陌生人交流。从而很多问题就出现了,孩子的叛逆,这就是缺少沟通。

  我想,等我的孩子长大时,他是否也愿意和我说说心里话呢,我想更多是如何把握我们母子之间的关系,在生活中要做他的朋友,多站在他的角度看问题。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9

  合上书,我轻轻闭上了眼睛。这便是两代人的差距,两代人的代沟。

  这是一本龙应台与儿子安德烈,通过三年的时间,所写的36封家书。在这其中母亲带着八分的认真与二分的知性怀疑,儿子存着二分黑色幽默,三分玩世不恭和五分真诚。时间总会让人改变,现在的安德烈已是一个成年人,不再是那个可爱的“安安”了,龙应台面对这件事有些不知所措。最终她选择了与儿子敞开心扉,试着去了解儿子,这个有些“陌生”的爱人。

  母亲一直深爱着儿子,儿子也同样爱着她,但方式不一样,在每个父母心中,子女是永远都长不大的,永远都要被呵护的。安德烈面对唠叨的母亲也曾经说过:“我不是你可爱的安安了,我是我。”读到此处时,我心中莫名的一处酸楚,第一次那么强烈的感觉到,一个人的成长带给父母的喜悦,其实是夹杂着伤痛的。

  在有一封信中,我很清楚的记得,有这样一个片段。安德烈问龙应台想要孩子怎样记住她时,龙应台只是淡淡的把自己比作一只火柴。她对安德烈说:“你带着走的、永远不破灭的,是心中的热度和光,去面对前头的冰霜路。谁需要记得柴火呢?柴火本身,又何尝在乎你们怎么记得它呢?”在茫茫的人生道路上,火柴不会永远陪伴在谁的身边。只是来温暖寒冷的人,只是来点燃希望的人。

  安德烈面对母亲“受伤”的心,表示了歉意,但龙应台先生清楚:她不再是儿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父母亲,对于一个二十岁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会为你遮风挡雨,给你温暖和安全,但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去沟通,去体贴它,讨好它。搬家时碰破了一个墙角,你也不会去说“对不起”。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视若无睹的住习惯了的旧房子吧。”时间依然前进着,我们在成长。长大了的我们,不再需要父母的过多关心,有太多太多的事情,已变得不能停留在一个角度上对待。

  而安德烈,他也像我们,有着少年们一样的爱好,有着我们这个季节同样拥有的有别于“轻狂”的清狂。但中德混血的他与我们又太不同了,德国式的教育和生活、思考方式让他和我们之间有着巨大的“隔阂”。书中可以处处看到中西文化的冲突。

  在国外,老师对14岁以上的同学称呼要用“您”,人人*等,同样有看待问题或提出观点的资格。而在*,这简直可以说是登天之难。我觉得安德烈对妈妈的语气不像总统也像首相了,竟然这样和自己的母亲说话,而龙应台只是倾听,只是思考,与自己的孩子如朋友一般交流,他们这种火星与地球的交流我再一次地感到震撼。

  《亲爱的安德烈》正如书名,贯穿书本的始终是为人父母对孩子的爱。这本书,渐渐溶开了两代人,两国的代沟。也让我认识到了,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教育,会给我们不同的震撼力。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0

  *的家长在给了孩子足够的自由后,觉得那是自己的“授权”或“施予”,他们并不觉得那是孩子们本来就有的天生的权利!对,这就是他们的心态啊。也就是说,他们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他们的儿女不是他们的儿女,而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他们的“别人”!

  读《野火集》从此知道了龙应台,知道了原来有这样一种写作方式,有这样一种批判精神可以通过笔端展现出来。还记得当时的震撼,以及在无数次的作文中给我的启示。很敬佩这位女性,可能比起鲁迅比起更多的犀利笔触,龙应台是温和的,但她却实实在在地活在我们这个世纪,就在我们的身边,所以更觉得亲切,觉得真实。带给自己更多的尊敬。

  读了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我有一种找到了知音的感觉,更有一种振聋发聩的彻悟,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的描写,那些新奇无比的教育且见解独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个既有*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书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再来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学、没完没了地做作业、上不完的各种补习班……,即使偶尔也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也大多是来去匆匆,蜻蜓点水,从来无法尽兴,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妈妈龙应台来安慰他,而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却往往收获的是家长和老师的联合斥责;安德烈成功时,妈妈、弟弟和朋友会为他送去衷心的祝贺,但我们取得的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不足为奇,甚至在老师和家长眼睛里永远是那样微不足道,与他们的期望相距甚远。……这难道就是东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吗?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非常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老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择服从。难道在*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们随身携带的物件?*人之所以不肯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别以为对方是“小孩”就可以剥夺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资格获得尊重的人,也需要*等的对待,难道所谓的“人人*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适用了吗?!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多么希望我们的爸爸妈妈和老师们也能静下心来好好地读一读这本《亲爱的安德烈》,看看安德烈们快乐的生活,学学龙应台那样贴心的母亲,把你们严肃的爱变得温情一些,把你们古板的关怀变得更加亲切一点,给我们一点柔美的微笑,给我们一点应有的尊重,那样,你们的孩子,你们的学生一定会变得比现在灿烂很多,很多!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700字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菁选8篇)(扩展6)

——《亲爱的安德烈》的优秀读后感3篇

《亲爱的安德烈》的优秀读后感1

  几许,无论在什么时代,写信可以变成一件稀缺的事,但它永远都不能是一件不再重要的事。——《看天下》

  因为工作关系,龙应台在儿子安德烈十四岁时离开欧洲到台北,等龙应台再次回到儿子身边时他已十八岁,四年没有在一起的生活使他们之间有了一堵无形的墙,她发现儿子爱她却并不喜欢她。所以,她决定彼此写信来了解对方。《亲爱的安德烈》就是龙应台与安德烈写给彼此的三十五封信所编成的书,信里包括了讲述时代差距,近期生活,新闻观点……

  对于《亲爱的安德烈》中的三十五封信,我是如此震惊。在这科技急速发展的时代,手机、*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已成为人们交流的工具,还有多少人用信来交流?别说三十五封信,大概一封信也不愿意写吧。到底是为什么让他们能够写出三十五封信呢?

  “我们是两代人,中间隔个三十年。我们也是两国人,中间隔个东西文化”这对普通人来说或许是难以跨越的鸿沟,在经历几次无果后就放弃了。但龙应台和安德烈却通过写信的方式,跨越了鸿沟,进入对方的生活、世界与心灵。龙应台说“我没想到出书,也没想到有没有读者,我只有一个念头,透过这个方式,我或许可以进入一个十八岁的人的世界”。最后,她成功了,她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在没有看这本书以前,我觉得看别人的信枯燥无味,家书更是会让我烦燥不堪,但看了这本书以后,我发现这些信是一对母子心灵相贴的过程,如此神奇而富有真情,让我能透过这个方式,找到与父母了解沟通的方法,能让很多读者寻求心灵深处的慰籍。它们让我第一次觉得,信,拥有强大的力量。

  古时,信承载着或是父母对儿女的牵挂,或是游子对故乡的思念,或是对战前战士们的鼓励……正因如此,才有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爱情是友谊的精华,书信是爱情的妙药”等名句,极言书信的珍贵。

  而今,游子因为有了电话,不再热切地盼望书信的到来,传达信息不过几秒钟的事;恋人因为有了火车,不再担心长时间没见面导致感情冷却而分手,相见不过一张车票的事;人们因为有了科技,不再那么重视书信,也许写信也不过是一时兴起的玩笑。这一切的一切,难道表示我们不再需要书信了吗?当然不。游子因为有了电话,不再有像“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样的诗句;恋人因为有了火车,不再有像“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样的诗句;人们因为有了科技,不再有更多感人肺腑的美丽诗句,这难道是一种好现象吗?或许,现在的科技时代并不是一个完全美好的时代,我们依旧需要书信,让人们创作出更多的诗句,让世界不变成一个没有诗人的世界。

  再者,当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人的信息也变的随意,感情不增反减。而信比所有科技更能表达出人们的真情实意。在写信时,会比*时发短信更认真地写,生怕出了差错,这时,信上的字能表现出写信之人的心情,感情也更加真实、浓厚。龙应台和安德烈也因此,能够更快地认识对方,更深刻地了解对方,更贴切的感受彼此的爱。所以,信不只是单单的一张纸,它也是一种语言,它有足够的力量连结相隔万里的人的感情,甚至相隔两代的人的心灵。

  望所有人,能够执笔,认真诚挚,书一封信,不论给谁。

《亲爱的安德烈》的优秀读后感2

  《亲爱的安德烈》是著名作家龙应台和儿子安德烈用三年时间互通书信的结集。36封家书呈现了母子两代人心灵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对个体思想意识的影响。在信中,安德烈“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认真”;龙应台“有八分认真,二分知性怀疑”。安德烈对龙应台“嘲笑有加”;龙应台对安德烈“认真研究”。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就是眼看着这个自己深爱的孩子越走越远,而且他的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有时候父母总是不计代价的付出,孩子走远了,又觉得无限荒凉和凄然。其实每个人都知道,在我们的心里,没有人能取代父母的位置,他们对我们的付出,对我们的爱,我们其实全都牢牢的记在了心里。我们也愿意用最大的爱去回报,只是,请允许我用自己的方式。我愿意把我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拿来让我的妈妈过上相对充裕的生活,去享受自己想要的精神或物质,这样我会得到一种莫大的快乐和满足;但我不愿意听她唠叨一分钟,我觉得这不是不爱,只是因为我们不是能在语言交流上取得愉悦的人。如果说她在说,我在听,我不违心的告诉你,那仅仅是出于礼貌和孝敬。

  当然,我觉得龙应台和安德烈,也有些其他的原因。

  比如说,龙应台从政。我是有点很难理解一个母亲和儿子的书信谈论的都是国家大事,世界,国家,民族,公*,自由,正义,很像是政治家们在探讨议论人类的发展,时局的走向;这跟我看《傅雷家书》的感觉不太一样。我想对龙应台来说这可能是职业习惯思维定势,但对安德烈来说,他只是个人主义的自由惯了的年轻人,有几分热情,几分牵强,就很难说清了。

  比如说,也有安德烈的原因。父母都是有成就的名人,而且长时间不在身边,从小过着优裕的生活,十几岁周游了半个世界。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孩子是独立、自由、无忧而任性的人。他会放纵自己沉迷于自己的喜好,比如说朋友、音乐、足球、啤酒,而不愿意拿一点点时间来敷衍任何人。

  我不知道通过这样的方式,他们是否达到了最终的目的,消除了心灵上的隔离;还是只是一个母亲一次有些痴心有些偏执的努力,其实在我的心里,我觉得可能没有。

《亲爱的安德烈》的优秀读后感3

  亲爱的安德烈,一本母子三年互通书信的书。然而这本书中的交谈却并非日常琐事,更多的是一种对文化,对人生,对社会,对民主制度的思考与探讨。母亲与儿子之间的探讨。

  虽然我的母亲她在我心中永远伟大,无人可取代。但是我是有些许羡慕安德烈,能有可作为知己的母亲。让我惊讶的是,安德烈在他20岁的年纪,竟有如此的思想。民主与自由,这也是他与身在德国的朋友经常谈论的话题。然而在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到处是迷惘,沉沦,麻木的青年一代,包括我自己,总认为政治离我太远,自由,又是什么东西。也许是一直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什么是自由?能交谈,能旅游,能运动,能选择,这就是自由吗?可是言论自由,选举自由,我们没有。然而,没有言论自由,对于我们大多数来说,仍然不算是什么坏事,我们无所谓,是因为我们根本没有思想的自由,社会也并没有鼓励我们青少年去思考我们的制度,我们的社会希望的是,你接受,习惯并服从这个制度吧。当一个社会禁锢了人们的言论,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这个社会还能发展吗?不是死水一潭吗?

  文化,是个很沉重的东西,沉重的文化,决定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格调。经历了纳粹之后的德国,是严谨,低调的,同时又深深忏悔的。人们甚至不愿意去触碰那段历史。我想至少这点,让我对这个日耳曼民族深深的喜爱,深深的敬仰。对于纳粹所犯下的罪行,他们能够深深忏悔,并一直牢记于心。日本与之相比,又如何。

  我们的文化呢?*的文化是什么?身处国外,我能引以自豪的是什么?我想,只有我们悠久的5000的历史了。可是悠久的历史并不是我们的文化,历史已成过往,历史沉淀下来的有什么?我看到的是我们青年一代的中庸,隐忍,浮躁,麻木,没有思想。甚至我自己都活在迷茫与麻木中。没有了思想的文化,没有了思想的社会,多么可怕!

  人文关怀这点是龙应台,这位曾经的*长,一直在书中反复提到的。人文关怀,是什么?我个人的看法是,是在一种文化下,人与人之间的那种和谐的交流,社会对身处此社会之下的人们的一种态度。百度如此解释,“人文关怀,一般认为发端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人的个性*和自由*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等。”接下来是长篇累牍的社会主义下的人文关怀政策,当然少不了领袖的人文关怀,再配上人文关怀图片。个性的自由*,尊重人的理性思考,这些,在我们*可以看到吗?主流媒体每天将那些毫无意义的新闻以及评论以各种方式灌入我们脑中,充斥我们的视线,麻木我们的思想。谈何思想的自由*,又谈何尊重理性思考?我们的人民缺乏批判性,缺乏质疑与反抗性,这不都是在*这个社会制度的人文关怀下的结果吗?

  最近突然悟了一句话: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张爱玲说这句话时是以一颗女人的心态,在见过无数次的个性签名以及转载后,让我觉得这句话是在很酸很腻。现在想来,这句话说的很对。因为体会过痛苦,受过创伤,所以懂得深受苦难的人。因为懂得,所以有悲悯之心,所以以这颗慈悲之心去关怀他人。若普天下人人可以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想来这世间便多了许多和谐,少了许多伤痛。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700字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菁选8篇)(扩展7)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2篇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

  在网上购买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的时候,是因为看了她的《孩子你慢慢的来》被里面女性对孩子细腻的情感所吸引,想这本书应该是一本母亲与儿子沟通的或者如教育儿子的亲子书。

  用了几个晚上,陆续的把这些书信读完,才感到这并不单纯是一个母子沟通的书信。里面更多的,也就是她更有意义的地方,是思考。无论是教授的母亲和十七八岁学生的儿子。他们能就很多课题,来互相交流彼此的看法。而且,很多问题。例如对于民主、对于贫富差距、对于政治思想、对品味或者生命等方面的对话和思考。我是在十七八岁的时候不曾想象过的。我现在还记得,1997年领导人同志去世的时候,我在高中,电视媒体上在报道这位伟人的功绩。学校将了半旗,并举行了追掉会。全校的同学们,初中的和高中的一起,排队到学校礼堂里,穿着深色(蓝或者黑)的衣服,带着统一配发的百花,表情凝重的去参加追掉会。

  在参加的过程中,电视直播着领导人的讲话,并且在领导人讲话过程中流泪的时候,我也感到,我们失去了一个伟大的领导人,也不由自主的流泪。但看到周围的同学。很多都是茫然的再走形式,或者压根没有思考这个问题。对于政治,我们的课本虽然学了。但对他真正的理解确是非常的浅薄,学校这生活的周围,也没有人真正对这些关心过,或者给过你更好的分析。所以,觉得安德烈在这个年龄有这么多自己的看法,并那么幸运可以与他的母亲进行这类问题的探讨和沟通。

  第二次是在1999年,南斯拉夫轰炸*的时候,大学进行了聚会*。我没有去参加。理由有两个,第一是开会第一课我们的教导主任给我们将过,xx年的动乱,大学生被利用。要看清情况。*的背后都会有政治势力,所以,学生在没有弄*正形势的时候,不要去充当炮灰。这句话至今记忆深刻,理由二,我确实感觉自己对于政治有种天生的低能和抵制。觉得是那好像是一个我无法进入的世界,我也无法那个领域去展现我的爱国激情。所以我才不会去参加。

  我处于安德烈的时代与龙应台老师的时代中间。是个七十年代的人。我对于童年的记忆,*淡、资源的田野画面。我的童年在农村,父亲是普通的教师,母亲是有着高中学历的普通农家妇女。在八岁的时候,父亲将我和弟弟及母亲一家从农村带出来。到了镇上上,然后,在到县城里。在大学之前,虽然也搬过几次家。但并不是那么频繁,对我的影响也不是很大。八岁之前在农村,8岁那年从农村搬到镇里,第一次搬家,一住8年,中间换了几次房子,都是单位分的。但没有换单位,一直过了8年,8年后16到了县城,住了两年学校家属院,93年在县城买了文教局给老师的房子。但年花了3万元。一直到今天。现在回想起来。当初家里没有搬家或者频繁调动工作,是否也是出于对我和弟弟的考虑。我从镇到县城正好是要升高中。但弟弟那时在上小学。大概他体会了一下从落后的地方到现场后的感觉。

  我的自我觉醒时在高中,比安德烈和菲利普都要晚的,他们15岁孩子的对话,独立的意识,思考的问题,很多是我到大学都没思考过的。当年我在16岁的时候,也是忽然间认识到自己的父母也是非常普通的人,不只是父母,也包括周围一起生活的老师,也是非常普通*庸的人。他们并不像以往心目中想象的那么高大。他们的思想也未必正确,甚至有些地方也没有见解。我很庆幸在那个时候获得了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有了判断力和分析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些,才能够去思考。但思考问题的领域,仍是比较有限,更多停留在友情、爱、人生等上面。对于社会问题、文化问题、道德问题等的思考是茫然的,是自己溜进去了。但没有目的,也没有受到任何指引的溜达了一圈。懵懵懂懂的。所以说。母亲是能够深深影响孩子的。虽然不一定使他变得特别优秀或者和自已一样,但会引导他的思维方式。

  我的孩子现在3岁7个月。未来的日子,也会成长成一个个性十足的英俊少年、*。信里有些情况我感觉也是将来我和孩子相处会遇到的。里面有一个母亲深深的爱,说的非常好。母亲对儿子的爱,是背后的。看着他,离你越来越远。我儿子对我的独立宣言会在什么时候,有时我也会想,未来在我儿子的眼中。我又想让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母亲呢?或者会留下什么给我的儿子。会使他在以后的人生路上,更加明澈、快乐、坚强。

  这是本值得保留的书。里面有很多智慧的话语,思维延展的过程,也有深厚的母爱,并告诉你,该如何去爱,去沟通。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2

  昨天,在繁忙的工作中,我做了今年最有意义的一件事,那就是读了一本书,一天里除了繁忙的工作,我读了15万多字的书连我自己都感到惊讶,虽然我现在还坚持持着两周至少看一本书的计划,也确实没想到自己还能有这种毅力这种兴趣去读这本书--《亲爱的安德烈》。

  这是一部可以跟《傅雷家书》媲美的书,傅雷通过家书培养了一名钢琴家,值得所有的.前父母学习。而龙应台通过家书首先是认识了儿子,然后也是教育了儿子,同时也被儿子教育,所以值得所有的父母、孩子,甚至教师们学习。

  我不想赘述这部书的好!对于我来说,每一部书的好,写出来的或是说出来的,都是表象的,真正的好,那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或文传的。那是一种心灵的享受,这种享受经常的含有痛苦的思索、默默的反思和灵魂的亢奋!

  其实,边读,我也在搜索我身边是否也有类似她们母子那样的母子,或是父子,搜索的结果是几乎为零。如果我们的所有母子,或是父子,或是母女或是父女,都如龙应台母子一样的,能够彼此进行心灵的交流,那我们的孩子才是真正幸福的孩子,我们的父母才是真正幸福的父母。我们的社会才是真正和谐的社会。世上可以没有成批的科学家,但不能没有成批的心灵健康的社会人。反过来说,有了成批的数也数不尽的心灵健康的社会人,就会有真正的于社会于人民有用的成批的科学家。

  买本《亲爱的安德烈》吧!把她放在你的身边,比如你的随身的兜子里,比如你的书房的书桌上,比如你的办公室的办公桌上,比如说你的床头柜上,比如说你的私家车里。尽管你可能曾经认认真真的读过一两遍了,你还是可以在闲来无事时,把她当做一种心灵的消遣,继续读一读她,再接受一次心灵的教育!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3

  一位母亲,一位已满十八岁的儿子,他们是两代人,中间相隔三十年。他们也是两国人,中间相隔着文化。这位母亲与这个儿子在信*同交谈着他们自己的十八岁,时代不同青春就不同,一个如同黑白的电视机,一个如同彩色的电视机。两代人,两代心,通过信来熟悉对方,通过信去熟悉心,也通过这本书去让更多人了解自己的孩子或父母。

  这本书中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那‘愚昧无知’的渔村,确实没有给我知识,但是给了我一种能悲悯同情的能力,使得我在日后面对权力的傲慢、欲望的嚣张和种种时代的虚假时,仍旧得以穿透,看见文明的核心关怀所在。”这句对于我来说,有一些不太懂,但她语重心长的话是一位母亲给孩子说的话,她们比我们看的世面要多,给我们的都是最温暖、对我们最好的提醒关爱。现在耳边又回想起了那不知说了多少遍的话:“姑娘,多喝点水。姑娘,今天冷不冷,要冷,多穿些。姑娘,姑娘……”她说是因为爱我;爱我,她才会说。

  以前,我总是不理解妈妈,读了这本书我开始渐渐明白,因为我们是两代人,我们之间有相隔的代沟,可能只有像这位作者与她儿子一样,双方相互了解,让屏障一层一层减少,两人之间才会慢慢认识对方,母女或母子之间要和朋友一样,因为他们才是你最忠实的听者与陪伴者。我变了,妈妈也变了!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影响了我,也改变了我,我和妈妈从一开始的“形同陌路”,到现在的嬉戏打闹,中间变化很大,我与妈妈从“路人”变成了朋友。我们是两代人,中间相隔二十六年,现在也成为了“一代人”!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4

  “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爱,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爱、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正因有爱,因此正常的沟通彷佛能够不必了。不,我不好掉进这个陷阱。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有关联,但是我能够认识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认识这个人。我要认识这个十八岁的人。”

  “你为什么不试试看进入我的现代、我的网络、我的世界呢?你为什么不花点时刻,好好思考‘打扮’这件事,买点贵的、好的衣服来穿?你为什么不偶尔去个你从来不会去的酒吧,去听听你从来没听过的音乐?难道你已经老到不能再理解新的东西?还是说,你已经定型,而更糟的是,你自己都不知道你已经定型得不能动弹?”

  这两年中心校提倡打造书香校园,对于这样的政治任务,说实在的:我一向不太感兴趣,甚至连学校的读书笔记也是完成任务式的写了十几页。一朋友送我的几本书《亲爱的安德烈》、《目送》等也置于箱底。五月份,?母生病,而父母农活忙,于是,晚上照看?母的重任就交给我了,无聊的晚上,蚊子乱飞;寂静夜晚,飞蛾乱扑。百无寂聊的晚上,确实是难以渡过,第二天晚上,随手拿起了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躺在陪床是有心没意的乱翻,几页后,竟然被这本书深的的打动了。

  是的,这是一本充满了母子之间按这种讨论、辩驳、分析,但是当我真正开始读它的时候,我才发现它的与众不一样,我被书中的资料深深的吸引了。能够说,这本书,给我打开了另一个世界,我也是从此刻开始,才开始认真的.思索书中的资料。

  首先,透过这本书,我也感受到了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书中我总能读到安德烈的自由,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这让我不禁想起了自己从小学到大学这一路走来的枯燥与无可奈何。似乎从出生开始,我们的人生就已经被计划好了,我们需要好好学习,需要考上一所好大学,于是,老师、学校、家长、社会……

  身边的所有的环境都充斥着这种思想。这种思想就像空气一样时时刻刻围绕在我们的周围,伴随着我们的成长。尤其是在职业中专的的那段高中里的日子,我们每一天的任务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最后,我在这种模式下考上了大学。但是,相比于安德烈,我们失去的真的很多。安德烈将“性、药、摇滚乐”看做一种隐喻,暗指生命中的种种乐趣。我想安德烈是自由的,他每一天都能感受到这种自由乐趣,并且无忧无虑地去享受。我知道,如果整日沉迷在这种享受中会使意志消沉,但是青年人如果没有放松而不放纵,热情而不激烈的勇气和尝试,我想在他垂垂老矣的时候,他会感到自己人生的悲哀。因此,生在*,饱尝着东方文化,我们确实不能像西方孩子,像安德烈一样的生活,有他那样的经历。但是我却想说的是,人生苦短,活的洒脱奔放而不留遗憾,才不枉来

  人间走这一遭。这也是我从这本书中读到的。我,就是这么想的。其次,更多的是我在这本书中感受到了两代人之间的隔阂和鸿沟,也感受到了父母了解和认识自己*子女的渴望,更感受到了父母对于子女不离不弃的、贯穿始终的爱。

  这部由36封家书构成的书,不仅仅横跨了新与旧,左派与右派,流行文化与人文关怀,更横跨了母与子的世代价值观,集结成这一本精彩的散文集。其实在我们身边,包括我在内,有多少人和自己的父母交流甚少,缺乏适当的形式和机会,以至于两代之间构成了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我们会发现,虽然自己以成家,却发现自己越长大越孤单,渐渐的不愿意和父母分享更多的东西,反而身边的朋友或许比父母更加的了解自己。我们不断的接触更新的事物,渐渐的从父母的世界中远去,偶尔的电话也是例行公事一般的枯燥无味。“最近好吗?”“还好啦。”“钱还够用吗?”“够。”仅此而已。我们都感觉到了这种变化,但是却没有人愿意或者留心是不是就应改变一些。我想,我们的父母养我们长大*,绝对不想看到的是这样的一种结局。

  但是看了《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之后,我发现,作为子女,我们是多么的不了解自己的父母。他们渴望了解我们的世界,于是心思急切,于是这样的感觉让我们厌烦,于是我们就会不自觉的离他们更远。但是,我想,父母所作的一切都是源自于内心深处爱的喷泉。是爱,让他们管我们管的太严;也是爱,让他们在日益长大的、独立的子女面前手足无措。因此,无论外在的表现如何,内在的实质都是爱。我们长大了,拥有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更就应在自己的世界里尽兴之后想一想,是不是就应做点什么来让父母感觉到他们子女的存在,也让他们感觉到我们成家立业的后我们是怎样的呢?

  于是,猛然间,我想到了,我是多久没有给父母打过电话了?我是多久没有给他们讲我的工作、生活、家庭里的事情了?于是,我拿起了电话,拨通了那个熟悉而陌生的号码,我坚信,电话的那一头,是怎样的一对兴高采烈和包含欣喜的脸。

  再次:做为父母,当11岁的儿子写了作文藏起来不让我看时、当他不肯告诉我他好朋友的名字时、当他*我们大人常常把小孩子认为十分重要的东西扔掉时、当他抱怨父母亲只知道成绩时、当他拿出一大本他用心画的漫画时,我不得不悚然一惊,他已经不再是那个我高兴时能够抱抱亲亲,不高兴时便不理的小毛头了。我务必应对一个每个父母都务必应对的问题――如何去了解眼前这个每一天都在不断成长和变化的、越来越有主见、正从“小毛头”逐渐变为“小刺头”的孩子,如何和他沟通。我只有一次做父亲的机会,没有人来教我如何当父亲。如果我不主动去学习如何做父亲,而他又肯定不会等我最后明白如何当父亲后才开始成长,那么我很可能会错失他仅有一次的少年青年时期。

  读这本《亲爱的安德烈》后让我深思,正因这本书不仅仅让我想到如何当父亲,而且指导我如何应对每一天在学校遇到的12—15岁左右的学生。每个学生就是一本书,是作为老师一日就得不断翻阅的书,而且是永远不会重复的书。这些书读得好不好,就看做老师的爱心、智慧及艺术了。好的老师就应是一名好的读者,龙应台告诉我们,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你得从头学起。你得放空自己。那么对我们来说,认识一群性格各异的12—15岁的人,我们该怎样办呢?在我看来,我们首先得蹲下来,而且得将自己杯子中的水倒掉,只有倒空我们自己,才能有空间去倾听他们的想法。现代传媒迅猛发展,而世界发展日趋多元,很多事物并非只有一个答案。因此不好带着标准答案与学生讨论,正因人人都不喜爱被说服。而且我们要善于抓住机会进行有效沟通。在沟通时,我们就应把80%的时刻用于倾听他们的诉说,同时注意不好以权威自居对他们发号施令。

  文中的龙应台理智、开明,安德烈年轻、奔放,有自己的主见和生活。母亲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睿智引导和感化儿子;儿子用自己的潮流、活力来感染母亲,开阔她的视野。两代人的不一样的人生经历相互碰撞,于是母亲认识了这个18岁的年轻人,儿子也走进了大自己30岁的妈妈的世界。相互了解,相互包容,相互影响,相互激励。这是一种和谐的母子关联,也是母子双方作出的发奋。我想,只要我们发奋去改变,我们和父母、父子、师生之间也会建立起一座通往对方世界的桥梁。雨后的彩虹,就会在桥梁的上空,绽放!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5

  在所有信件中,我最喜欢《给河马刷牙》这一篇,针对儿子未来的工作选择,龙应台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第一,它给你意义;第二,它给你时间。

  因为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如果你喜欢的是动物研究而不是到华尔街做银行经理,那么给大象洗澡,给河马刷牙也是有意义的。我觉得这样的择业观是很正确的,可是很多人却被世俗的标签迷失了双眼,选择外表风光,实则令自己痛苦不堪的工作,为了让别人艳羡,实则苦了自己。龙应台对安德烈说,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我认为,这是全世界鼓励孩子认真读书最好的理由!儿子安德烈对母亲说了许多人生的困惑,母亲龙应台也做出了解答。安德烈说,在这么多邪恶,这么多痛苦的世界里,还能保持同情的纯度,那可是一种天分;在*,大学只管知识的灌输,但是不管人格的培养和思想的建立;很多年轻人的心思是保障自己,而无时间想根本问题……

  龙应台跟儿子说,面对失恋,面对当下的痛苦,学会把人生的镜头拉长来看,就不那么绝对了;“愚昧无知”的渔村,最原始最真实的面貌仿佛是锚,牢牢定住我的价值;人生是从*原走向森林的过程,大家各自分散,素面修行;每一个孩子就是一本经,是为母终身奉读的经;人生所有的决定,其实都是不回头的“卒”;希望儿子在走向全球之前,先有自己的村子……

  龙应台还说,她不希望儿子做一个灵魂的漂泊者,也许那是文学的美好境界,却是生活的苦楚。没有人希望她的孩子受苦,即使他可能因为苦楚而变得比较[]深刻。这段话,也让我明白了,为什么很多大师级人物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快快乐乐的普通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发现《亲爱的安德烈》是最难写的,里面的思想太丰富,差异性太大,政治、经济、文化、时代什么样的主题都有。

  有时候不得不选择站队,站在母亲龙应台这一边,还是站在安德烈一边,同一个问题他们说的好像都有道理。同为20多岁的年轻人,我很多时候跟安德烈的想法是一样的,却也知道母亲龙应台此时的成熟想法只能是我日后可以理解的。

  写到最后,我好像从复杂的主题中找到了一个永恒的主题,那就是母亲对儿子的爱。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6

  在我的阅读感受里,龙应台是个令人热血沸腾的名字。记得上世纪80年代末,我接触到龙应台的杂文集,即被“龙旋风”犀利深刻、颇具独立性、充满民*利意识的文字深深折服,十分认同她被誉为思想界不让须眉的铁骨金刚、女斗士。

  《亲爱的安德烈》是龙应台与安德烈的母子书信集,书中收录了她与长子安德烈的36封往来书信。母子俩以通信的方式进入了对方的世界,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相信更多的读者是被龙应台的文字感动着的。她是一个温情的母亲,用所有母亲都具备的关爱来关心儿子的饮食起居,譬如叮嘱儿子不要在踢球之后吹冷风、不要喝太多啤酒。但她又不仅仅是一个温情的母亲,她在信中谈得更多的是深入、知性的问题。她谈自己的青春岁月,谈价值观差异,谈对民族、国家、文化、道德的看法。这些从容的文字,一如我印象中的深刻、独到、优美,但少了咄咄逼人。也许,是她把儿子当朋友来理性地交流;也许,岁月沧桑、丰富阅历已略略磨*了她的棱角。

  《亲爱的安德烈》已红遍大江南北,频频登上各大图书排行榜的领先位置。我想,每个人都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共鸣,不管你是别人的父母,还是别人的儿女——这本书一定能勾起你对人生的思考,以及顿悟。

  而我,就像是做了一回龙应台的“粉丝”那样,把自己写过的关于我女儿刘源源的几十篇文章,放进了电脑里的一个新文件夹,起名《亲爱的源源》。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7

  前一段时间出的一本新书《亲爱的安德烈》,是由龙应台女士与其儿子共同完成的。

  读完后,感触很深。但感受最深的不是安德烈字里行间跃动着的不羁灵魂,不是龙应台女士对于儿子直接大胆的提问所做出的巧妙回答,不是中西方文化剧烈碰撞绽放出的异彩。

  而是一句话。

  安德烈问她,在她离开人世后,希望如何被朋友、读者和“我”——安德烈本人记住。

  对于前两者,龙应台回答的干脆利落——“不重要。”

  仅三字,完美地表现出她非同一般的气度个性,高度冷静的心,清明的眼。

  对一个作家来说,读者如何评价自己往往被俗人认为是最令人关心的,而真正好的作家,如她,坚定自己的信念,笔尖永远对准心中的方向,笔杆和脊梁一样挺直,宁折不屈,更罔论会写些博读者一笑的文章了。所以,不重要。

  而那最令人动容的,是她回答如何让自己的儿子记住自己时,文字氤氲出的袅袅暖烟。

  “有一天,你也许走在伦敦或香港的大街上,也许是一阵孩子的笑声飘来,也许是一株紫荆开满了粉色的花朵在风里摇曳,你突然想起我来,脚步慢下来,然后又匆匆赶你的路。

  可是正因为有最终的灭绝,生命和爱,才如此珍贵,你说呢?”

  不知道写下这些文字时,心中是否有些许不甘,酸楚,哀伤。毕竟,离世的人们,只能活在别人的记忆当中,而岁月的冲刷,使这些记忆不可避免的像泛黄的牛皮纸一样蜷曲,最终碎裂,一片一片渐次脱落,最终,在之后的之后,化为虚无。

  但我深信,作者写完整段话后,只余释然。

  每个人都是别人生命中的过客,无论你在他的生命中曾经占据怎样重要的位置。终有一天,会化作那穿梭的风,静默的云,以另一种形式遨游四海八荒。

  龙应台以她的豁达与优雅,给了这个问题最动人、最美丽的答案。

  之后,只要你偶尔想起我,也便足够。我愿化作那无拘无束的风,吻去你的泪水,你的伤悲。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

  几许,无论在什么时代,写信可以变成一件稀缺的事,但它永远都不能是一件不再重要的事。

  因为工作关系,龙应台在儿子安德烈十四岁时离开欧洲到台北,等龙应台再次回到儿子身边时他已十八岁,四年没有在一起的生活使他们之间有了一堵无形的墙,她发现儿子爱她却并不喜欢她。所以,她决定彼此写信来了解对方。《亲爱的安德烈》就是龙应台与安德烈写给彼此的三十五封信所编成的书,信里包括了讲述时代差距,近期生活,新闻观点……

  对于《亲爱的安德烈》中的三十五封信,我是如此震惊。在这科技急速发展的时代,手机、*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已成为人们交流的工具,还有多少人用信来交流?别说三十五封信,大概一封信也不愿意写吧。到底是为什么让他们能够写出三十五封信呢?

  “我们是两代人,中间隔个三十年。我们也是两国人,中间隔个东西文化”这对普通人来说或许是难以跨越的鸿沟,在经历几次无果后就放弃了。但龙应台和安德烈却通过写信的方式,跨越了鸿沟,进入对方的生活、世界与心灵。龙应台说“我没想到出书,也没想到有没有读者,我只有一个念头,透过这个方式,我或许可以进入一个十八岁的人的世界”。最后,她成功了,她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在没有看这本书以前,我觉得看别人的信枯燥无味,家书更是会让我烦燥不堪,但看了这本书以后,我发现这些信是一对母子心灵相贴的过程,如此神奇而富有真情,让我能透过这个方式,找到与父母了解沟通的方法,能让很多读者寻求心灵深处的慰籍。它们让我第一次觉得,信,拥有强大的力量。

  古时,信承载着或是父母对儿女的牵挂,或是游子对故乡的思念,或是对战前战士们的鼓励……正因如此,才有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爱情是友谊的精华,书信是爱情的妙药”等名句,极言书信的珍贵。

  而今,游子因为有了电话,不再热切地盼望书信的到来,传达信息不过几秒钟的事;恋人因为有了火车,不再担心长时间没见面导致感情冷却而分手,相见不过一张车票的事;人们因为有了科技,不再那么重视书信,也许写信也不过是一时兴起的玩笑。这一切的一切,难道表示我们不再需要书信了吗?当然不。

  游子因为有了电话,不再有像“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样的诗句;恋人因为有了火车,不再有像“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样的诗句;人们因为有了科技,不再有更多感人肺腑的美丽诗句,这难道是一种好现象吗?或许,现在的科技时代并不是一个完全美好的时代,我们依旧需要书信,让人们创作出更多的诗句,让世界不变成一个没有诗人的世界。

  再者,当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人的信息也变的随意,感情不增反减。而信比所有科技更能表达出人们的真情实意。在写信时,会比*时发短信更认真地写,生怕出了差错,这时,信上的字能表现出写信之人的心情,感情也更加真实、浓厚。龙应台和安德烈也因此,能够更快地认识对方,更深刻地了解对方,更贴切的感受彼此的爱。所以,信不只是单单的一张纸,它也是一种语言,它有足够的力量连结相隔万里的人的感情,甚至相隔两代的人的心灵。

  望所有人,能够执笔,认真诚挚,书一封信,不论给谁。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9

  昨晚在女儿复习时,我应读书会的要求在写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想。其实我的女儿对她的妈妈的童年也有很多好奇呢,妈妈5、6岁的时候在做什亚洲色图区么,嗯,把镜头拉长,你会看到一个半高的小女孩在夏日昏睡的午后坐在小矮凳上,头昂的高高的,目不转睛地在看五斗橱上的电视,此时电视里传来音质不是很好的歌声,我所有童年最初的记忆都定格在夏日里一个小女孩守着一台12寸的黑白电视机在听歌,这算不算妈妈最早的音乐启蒙呢。

  而我的女儿,在这更早些时候已经开始跳舞、唱歌、画画、小提琴了,你比妈妈幸运,更早接触艺术和美的熏陶,而一直到十二、三岁现在的你更是可以经常出入图书馆、美术馆、音乐节、电影院。正如龙应台所说你们这一亚洲色图区代简直就是大海里鲜艳多姿的热带鱼啊!而十二、三岁的妈妈正穿过一条又一条亮晶晶的田间小路去给早起劳亚洲色图区作的外公送早饭。夏日的早晨,还有一层薄雾若有似无地飘散着,走在满是露水的青草田埂上,初升的太阳光照在露珠上,亮晶晶的,一大片一大片的稻穗灌满了浆,不时的有小青蛙,小蚱蜢从脚边跳过,还有小水蛇哦,也会被它吓一跳,在这样静谧而美好的夏日早亚洲色图区晨,我才是那个侵入者哦!

  这个时候也是最爱美的年纪,邻居院子亚洲色图区里的栀子花树(真的是好大一棵),篱笆墙上的金银花,菜园地上的“指甲花”,我每天都会去摘,戴在头上、衣服上,还带给老师、同学。而这些都是对小时妈妈美的熏陶,对吗?

  蝉声拉长了一整个夏天!哈,妈妈的童年都是夏天里,这会不会跟我是夏天出生有关呢?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0

  “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最近我读了龙应台和他的大儿子安德烈合着的一本书——《亲爱的安德烈》,封面的这句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这本书让我认识了一位知性、贴心的母亲和一个睿智幽默、天真烂漫的十八岁男孩,它也同时唤起我对生活的思考。

  书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色彩,自由和乐趣。每天早晨起床,他先要放几首音乐;在放学后,他可以和几个哥们去咖啡馆喝咖啡或者去酒吧喝啤酒;在周末,他能教小朋友踢足球;在闲暇的日子里,他还会和好友开派对或去旅行……再来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学、没完没了地做作业、上不完的各种补习班……

  即使偶尔也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也大多是来去匆匆,蜻蜓点水,从来无法尽兴,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差得是十万八千里。更重要的是,安德烈有一位能宽容他、理解他的好母亲。龙应台深知自己和儿子之间有一堵无形的墙,但她没有越过这堵墙,而是透过墙上的窗户来仔细观察自己的儿子,并重新认识他。可是我们的父母呢?一心只追求成绩,却忽视了我们内心的.感受。当我们成功时,父母总是觉得理所当然、不足为奇,殊不知成功是由泪和汗换来的;当我们失败时,父母满是责备,却不知我们心里的委屈和痛苦。

  之后,我总在思考一个问题,是什么造成东西方生活观念差异那么大?后来,我才知道,是生活的态度不同造成的。在第20封信中,安德烈写道,香港人永远在赶时间,他们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他们是为了工作而生活,因此他们根本体会不到生活的乐趣。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为学习,为工作,四处奔波,每天都活在恐惧之中,无法静下心来去思考生活。而在西方,人们总是热爱自然,热爱乡村,热爱闲适自在的生活。

  他们为了生活而生活。他们可以一下午都呆在酒吧或咖啡厅里和朋友聊天,消磨时光,从而体会生活的乐趣。相比之下,我们活得更辛苦,我们体会不到生活的滋味,渐渐地,我们就会失去原有的真而变得麻木。

  因此,在这个飞速发展的年代里,我们应该放下身上的包袱,还自己一份纯真,来体验生活,感悟生活,热爱生活。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1

  “我们是两代人,中间隔个三十年。我们也是两国人,中间隔个东西文化”,龙应台用了这一句话来描写她与她儿子安德烈之间的代沟。年龄以及文化的双层代沟让他们母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难上加难。我觉得这在我们学校的学生和家长中也很常见,特别是像我这种家长是来自*的学生,因为我们和我们的家长的文化背景就会不一样。

  这本书收录了36封龙应台和安德烈给互相写的信。他们由于在一起的时间不多,所以两个不熟悉的人就通过写信的方式来拉近距离。他们在信中会分享自己的一段经历,生活中的一个故事,或是对某件事情的观点。他们也会一起回忆他们之间的记忆。这两个不同的人用这些方式找到了许多的共同点。

  让我最能产生共鸣的是在第二和第三封信中,龙应台和安德烈都分享了一个看比赛不知道支持哪个国家的故事。在别人问我是从哪里来的时候我也会不知道怎么回答。我说美国也对,因为我的国籍是美国而且我从小接受的也是美式教育。不过我自从在上海出生以来就一直住在这里,我虽然有时会回去看我住在纽约的外婆,但是回去的感受也不会觉得是回家,而只是去旅游,因为在我的心目当中,我的家在上海。

  通过与儿子互相写信,龙应台说,“我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他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我认为在这句话中,“认识”的意思其实是“了解”,因为他们其实已经认识了十八年,却是第一次真正的了解了对方。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2

  花了三天晚上,我陆陆续续地看完了《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我不敢看快了,即使这本书对只是龙应台和她的儿子安德烈之间来往信函的收录。这本书里的信件所谈内容设计了很多方面,如衰老,死亡,流行艺术,价值取向等等,有许多是我现在这个年纪所不能了解和体会的,但也有我所能领会的——他们都在竭尽全力地去了解彼此,撇开那些深奥的东西,还有母子间的爱与坦诚。

  从开头的两篇文章,《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连接的“份”》都可以看出,无论是四五十岁的龙应台,还是她那二十多岁的儿子安德烈,他们都在感叹时光飞逝,并表示了他们都想重新认识对方。安德烈,MM,每一封信的来往都是两个世界的交汇。相差三十多岁的两个人,都在努力地融入对方,那我是不是也可以试着再去重新认识一遍我的父母呢?

  龙应台试着忘记那个原来的安德烈——“那个让我拥抱,让我亲吻,让我牵手,让我牵肠挂肚,头发有点汗味的小男孩”,而是直面十八岁的安德烈——“脸上早没有了可爱的‘婴儿肥’,线条棱角分明,眼神宁静深沉”。而我,想试着用一个正在走向成熟的孩子的目光,来重新审视我的父母。

  那么爸爸就不是所谓的“严父”。他很少沉下脸来,他也会哈哈大笑,如果他一直都是沉着脸,那只能说他可能是网上所说的“面瘫”。爸爸其实很喜欢在网上看职业游戏选手的比赛,但我总是看不懂那些花花绿绿的游戏界面,也看不懂那些长得奇形怪状的东西跑来跑去有什么战术可言,但爸爸总是看得不亦乐乎;爸爸也在网上看时事和新闻,但除了什么怪事奇事,我对那些密密麻麻的字很少感兴趣。当然,我和爸爸也有谈论的东西——我们可以在饭桌上,由一碗竹笋鸡联想到《红楼梦》,爸爸就会开始讲述“红学”是什么东西;也可以在看电视时就开始你一句我一句地背白居易的《长恨歌》和《琵琶行》。我其实不喜欢作文书里的“慈父”,“严父”,那些都太虚幻了。我更希望看到一个真实的人,生气了就吵,满意了就夸,会笑会哭,就如安德烈和龙应台一般,每一句都发自肺腑,每一句都掏心挖肺的真实,不对就是不对,厌恶就是厌恶。

  如果真实,那么妈妈也就不是会半夜起来特意到你房间给你盖被子的母亲,她会在我生病不舒服时关心我,但不会跑来盖被子,除非我发烧。我的父母一律认为我已经不小了,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而且妈妈很新潮,微博,微信,YY(标志为一只可爱小浣熊的语音软件),眼下最流行的游戏。全都可以在她的手机上找到。爸爸一直说我和我妈是十足的“手机控”,那么我和我妈妈的聊天内容自然要丰富一些。妈妈在微博上看到有趣的事会第一时间告诉我,然后两人一起捧腹大笑;我们俩也会在一天晚上走在街上,两旁的行道树投下朦胧的剪影,路灯洒下一团昏黄的光,边谈着今晚某某频道的歌会,一边慢慢走回家;也会在逛书店时,看见《飘》妈妈就想起斯佳丽,再想起费雯丽主演的《乱世佳人》和她看过的为数不多的名著之一《基督山伯爵》。总之看我和我妈的相处方式,就像看一对姐妹,聊游戏,聊好歌,聊小说,有时也会聊聊学习。我总觉得,和父母相处,做到父(母)慈子孝并不是最高境界,正如与老师是亦师亦友,和父母也应该如朋友一般,可以严肃地探讨学习,也可以侃得天南地北,几乎是无话不谈,也就如安德烈和龙应台。

  时间白驹过隙,“安安”不见了,我也在长大。以后我和父母会怎样?二十岁时,三十岁时,四十岁时……没人知道,或许那是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抑或一切如常。但至少《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告诉了我,每隔一段时间,去重新认识一次自己的父母,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我们都在成长,每一次认识都是在拉近我和父母的距离。摒弃如提线木偶一般僵硬的“严父慈母”,直面最真实的父母,这样,我才可能真真正正体会到龙应台和安德烈在写信时的那份感受——很高兴认识你。

  从小时候到现在,每一次重新认识对方,都有一种快乐,都是一种蜕变。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700字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菁选8篇)(扩展8)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8篇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

  《亲爱的安德烈》一书是著名的台湾女作家龙应台和她的`儿子安德烈合著的一本书,共收录36封书信,龙应台与安德烈透过这些信件相互了解、彼此靠近。

  此书的大意可概括为:在安德烈14岁时,龙应台因工作离开安德烈去了台湾,母子两个分离,等她回到儿子身边时,安德烈已经18岁了。他们不但是两代人,而且是两国人。龙应台女士发现,虽然儿子长大了,但母子之间却无形中多了一堵墙,这堵墙隔断了他们之间的交流,对待同一问题,双方意见分歧;这堵墙阻碍了他们之间的亲情,儿子不愿意向母亲倾诉,更不愿意听母亲倾诉。为了融化这块儿坚冰,母子两个用了三年时间,以书信的形式彼此进入对方的世界和心灵,龙应台了解了18岁的儿子,儿子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我非常羡慕这种真诚的没有丝毫障碍的交流,希望我和自己的父母、儿女也能敞开心扉,深入交流,可以告诉他们我们的思想,告诉他们我们想要的是什么,然后倾听他们喜欢什么,他们希望什么,最后相互理解,彼此包容,明白各自的难处和各自的目的。

  我觉得书信是一种非常朴素的交流方式,运用书信交流没有正面交流的拘束感,在信中的言语都是自己心中最真实的感受,你可以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烦恼,甚至可以向他们表达自己的不满,希望他们改变或者达成共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本书给了我很多的启示,让我学习到了育儿知识,面对青春期的孩子,我想我会多一些方法,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聆听,少一些急躁。这真是一本好书,我要把这本书推荐给身边做父母的朋友,让他们也认真读一读。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2

  早秋的上午,阳光跳跃在桌面上,微风拂过脸颊扰乱了额前的发丝。教室里冷风呼呼作响,合上《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可我还是抑制不住内心的热血沸腾,为两代人的思想沟通所震撼。

  三年的时间,让母子二人由“陌生”变为“熟悉”。龙应台说:“我可爱的安安,哪里去了?那个让我拥抱.让我亲吻.让我牵手.让我牵肠挂肚.头发有点汗味的小男孩,哪里去了?"大概在每位父母的眼中孩子永远都是孩子吧。但当龙应台发现那个可爱的安安变成脸上早没有了可爱的婴儿肥.线条棱角分明.眼神宁静深沉的安德烈时,她想到了用一种最温婉的方式---写信。文字,真的拥有这个世界上最动人的力量,两代人的沟通和文化阻隔,在一字一词透露的温情中逐渐消融。

  透过书信,我仿佛看到了一个阳光的大男孩:在德国长大,深受欧洲古典艺术和美的熏陶,喜欢听旋律优美的音乐,崇拜爵士乐,喜欢单纯地享受聆听。在他的来信中,我感受到了东西方文化的强烈碰撞,爱国情怀与避政心态,安分保守与热情奔放。我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一扇窗,得以更多地去了解深入另一种文化。

  我最喜欢的一封信是龙应台给安德烈写的《文化,因为逗留》。在香港这座繁华而又忙碌的大都市里,随处都能看见急冲冲赶路的白领公务员,各种嘈杂声充斥着人耳,快节奏的生活压抑得人喘不过气来。这种生活真的就是我们想要的吗?想起暑假里和妈妈一起去台湾诚品书店,在这里书是一种文化,而读书更是一种享受。不同年龄的人因书在此汇聚,甚至还有人提着行李箱,只为感受书本的魅力。书店里橘色而温暖的灯光将书本笼罩得十分美好,多了一份宁静,少了一份浮躁。思想需要经验的累积,灵感需要孤独的沉淀,最细致的体验需要最宁静透彻的关照。文化经典就是被时间的筛子所挑选的金块散发着迷人的香气,沁人心脾。这大概就是经典使人睿智的原因所在吧。

  看过了龙应台和安德烈的来信,我不禁也开始重新思考自己与父母的关系。

  进入青春期,我或多或少会出现叛逆情结,渐渐地与父母的交流变得少了,每天都单调地重复三点一线地生活。看到龙应台给儿子的信后我我忽然有些理解父母了,他们也想和我沟通交流的吧。这也让我重新认识了父母。

  与经典作文里所描绘的父母形象不同,爸爸妈妈并不是细腻的。爸爸不是虎爸也不是慈父,他只是不善于表达的,*式爸爸的典型代表,只把爱藏在心底。上高中第一周,因为要上晚自习,只能在食堂或在外面买饭。爸爸怕我吃不好,在家炖好排骨送到校门口。当爸爸转身离开时我看到他被汗水湿透的衬衫,心里有种莫名的感动。有多少次父母对我们的付出被我们认为是理所当然,不懂得珍惜身边所拥有的美好。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书中母子二人的对话,让我的心灵有很大触动。反思自己,也让我重新认识了父母。通过这本书我找到了与人心灵沟通的桥梁。心中释然,昏黄的路灯下是一家三口拉长的身影,留下一串欢快的笑声。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3

  当母亲将这本书冠以“好书,名著”等标签推给我时,我百般不愿,心中的浮躁一层又一层,但当我翻开书页,看了几页时,我对它顿时改观。

  超乎预料的有趣呢。而且,书中母子两人书信内容的深度也是我未曾想到的。龙应台女士与安德烈,他们看着同一片星星,在同一个太阳的光芒下生存,但他们接触不到被此,熟恶而又陌生。在这三十六封书信中,他们对簧富差异、美学、人文、各国文化差异等等提出了探讨与研究。这三十六封跨海书信,使这对母子有了连结,重新认识到了对方,她认识了人生中第一个18岁的人,他也认识了自己的母亲。看着书中风趣幽默的语句,我看到了一些别样的东西,一些我从未注意到的事情。

  我知道了这个世界可悲的贫富差距,我知道了“提本非树”:我知道了“间题意思”我知道了KICH,我知道了很多很多第一次如此认真的看一本书,这本书也没有让我失望记忆犹新的是第21封信,“文化,因为逗留”。

  咖啡馆几乎是每个城市都有的建筑,我也常常习惯在空暇的时间去这类环境幽静,气氛高雅的地方,点杯咖啡,写写作业或是看看书我喜欢这样的气氛,这可以让我放松,且愉悦。

  然,在香港这个地方,羊目细寻,你竟是寻不着咖啡馆的龙应台女士在书店买了书,想要寻一家咖啡馆,钴进一个宁静的角溶,在咖?香气的绕里,把整袋新书翻完,可香港是没有咖啡馆的她在信中如此写道:“那天很热,我背着很重的书,一条街一条街找,以为和台北一样,转个一定可以看到,可是没有,真的没有。去餐厅吧,可是那是一个油賦,甜滋滋的地方,匆忙期和喧带着对時国企业断的不满,他们对本土产业的灭不情愿在那里消费而即使坐下来,身边也总是匆忙的人,端着托盘急切地找位子,咖啡馆里弥漫着一种时间压迫感。

  这就是香港,这个城市,忙的香港人在大街小巷步履匆,他们工作时间之长,全世界第一。

  “思想需要经验的"累积,灵感需要孤独的沉淀,最细致的体验需要最宁静透彻的观照。累积、沉淀、宁静观照,哪一种可以在忙碌中产生呢?

  哪一种都不可以。

  文化,来自逗留,“逗”才有思想的,灵感的,能量的爆发。“留”才有沉淀、累积、酝酿、培养。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4

  当合上《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时,我总有种想再读一遍的想法。《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是一人为人母的中年女人和她已成年的儿子通了3年的36封信。通信的时间,总让我感慨。

  “我要认识这个十八岁的人”。这是龙应台与她的儿子安德烈写信的初衷。而一开始,安德烈,这个完全不想与母亲交谈的人,完全是为了赚稿费,才写信的。因此,他们俩就抱着不同的心态通信着。即使安德烈不是真正想写信,但龙应台却想走进儿子的内心,想让安德烈与自己的关系得到缓解,想认真研究自己的儿子。然而,母亲细腻的言语,也让安德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安德烈到最后,通信的目地仅仅是为了与母亲交谈。当然,他们彼此认识了对方。

  龙应台有的地方,让我感触很深,面对着自己儿子的不耐烦、不想说,她并没有以逼迫的`方式去做。即使自己的几行文字只能换来儿子的三言两语,但她仍旧字字引导,希望安德烈能多说一点。她只是想了解自己的儿子。这是何等伟大的母爱啊。

  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他们为了我们付出了很多。自己就算日日夜夜汗流浃背,操心不已,但为了孩子,又有何怨言?如何孝敬父母,使他们舒心,我们都知道。端一杯茶,捶一下背,说一句话,等等。但是,在*时的生活中,又有谁能时刻想到这些,并经常去做。而父母对我们的关心,我们却会把它当做唠叨,当做耳旁风,不去理会,有时还嫌烦,与父母顶嘴。我们长大了,只顾着与朋友玩,只顾着去享受自己的美好时光,却总是遗忘了抚养我们长大,为我们担心的父母,他们正在渐渐老去,一日不如一日。我们能给予父母最好的回报,就是像儿时一样,常陪陪他们,多在他们身边,与他们聊聊天。

  想到这儿,我不禁为自己有时因心情不舒畅,而惹父母生气,让他们伤心的事感到羞愧。从此以往,我将时刻控制好自己的心情,多体谅父母的难处,理解父母的用心,并多多地去帮他们做些我力所能及的事情,争取不让父母担心。

  《亲爱的安德烈》中,让我看到了母爱的呈现。父母的地方,就是家,一个不论你身在何处,却长伴与你的家。父母,多伟大。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5

  “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仿佛可以不必了。不,我不要掉进这个陷阱。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关系,但是我可以去认识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认识这个人,我要认识这个十八岁的人。”——《亲爱的安德烈》

  如今的世界中,多少人被金钱冲昏了头,迷失了自己,将自己交付于贪婪。他们只有着虚浮的心,追求着物质,恐惧着百年之后必然的结果,却未曾想过,化成风沙,爱依旧可以存在,桃花依旧,西风依旧,流水依旧,而物质,却不复存在。

  只是,他俩,他和她,却沉下心来,将自己心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寄给对方。熟悉的字迹,熟悉的温度,熟悉的措辞,飞过海峡*,飞过万水千山,酿成了醇厚的味道,不烈,不冲,不横,只有*淡,却透出芬芳。琥珀色的文字,不经意间,已然携了时间的颜色,淡墨浓晕,铺开在画卷之上,将两代人之间十几年的代沟一笔勾销,只留有心灵与心灵之间*等的交流。像是十几年前亲手埋下的时间胶囊,十几年后又亲手打开,泛黄的纸张,模糊的字迹,而彼此的心灵却依然清晰。

  他是她当年埋下的时间胶囊,她是他未来的模子,一点一划,刻下了他们之间相似的灵魂。

  他们仿佛已经习惯了,一个星期的某个时候,一定会坐下来,在不同的灯光下,用不同的信纸,书写着相通的内容——自己所经历的事与感悟。写好后,投进不同的邮筒,然后,心底留了一个日期,那是对方信纸抵达的日期。就算再如何忙碌,也始终会在心底留下一个小小的角落,塞下一个小小的日期。

  他们称之为约定。

  他们是朋友,是可以谈论一切的朋友。他们也是亲人,身体中,流着一半相似的血液。

  他们之问的关系,我们称之为——母子。

  世界上最亲密的两种关系之一。

  母亲一生传奇的色彩,使她更易接受新兴事物——比如她混血的儿子,他跳跃的思维和奇特的生活方式。凶为首先,她是一个母亲,其次,她才是一个社会教育家,学者。

  他们之间的家书,是*等的母与子的`交流。他们有很多可以聊的,天南地北,山高草盛,都是他们笔下的内容。他们交换着思想,交流着文化,用自己的所有,去换对方的所有。

  他们的背后,是爱。母子情,支撑着他们一路走过。

  忽然忆起,书的名字很温润,不复母亲文章的犀利与辛辣,叫做《亲爱的安德烈》。

  母与子,龙应台与安德烈。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6

  我有开明的父母,生活,学习,社会,国家,世界,我们之间无话不谈。有的时候亲密无间,不像是*传统的子女父母之间的关系。倒更像是朋友。但是如今的朋友关系也是有代价的。他们从未干涉过我,但在对保送、高考与否;选择哪所大学这件事情上,他们完全把我的意愿否定,将我的梦想束之高阁,让我面对现实。然而在我进入大学之后,我才真正体会到和梦想背离的痛苦的现实。如今的我仍然奔着梦想前进,并且因为大学父母为我做的选择,让我的追梦之路更加曲折,漫长。看到现在的我,我的父母应该是有遗憾和愧疚吧。所以现在他们对我的选择并不一味干涉。他们只要我对现实有清醒认识,对未来有明确规划,并且按部就班一步一个脚印。我父母的转变,是以我的妥协和痛苦为代价的。我有过埋怨。然而在看了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之后,我才明白其实大多数父母都会有这样一个对孩子不信任,想让自己的.意志凌驾于孩子之上的阶段。而这样强权的方式,可能会打击孩子的自信,放缓孩子成长的速度,甚至让孩子处于痛苦之中。

  “认为自己年长,吃的盐比孩子吃的米都多,走的桥比孩子走的路都多”的心态不只是父母专有的。身为老师的我们,可能也会不经意间陷入这样的思想状态。我们常常跟孩子讲应该怎么怎么做。然后用我们亲身的经验当例子说服他们,期待把他们引导我们认为的正道上来。但是孩子听的时候就算觉得万般正确,听了之后仍然走自己的老路子。

  我有一个要参加保送考的孩子。各方面能力都听不错,就是做听力的时候没有读题目、预测问题的习惯,导致听力完成情况和她实际能力很是不符。我不知道讲了多少次:“一定要拿到听力题目之后,审选项。再通过选项对问题进行预测,这样听的时候才有指向性。即便是听力一开始就开始做笔记,效果仍然是不好的。这是考听力不是考速记,并且我们没办法把每一个字都记下来.”这样的话,讲到我自己都觉得自己都快成祥林嫂了。这孩子习惯还是没改。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7

  当我看完《亲爱的安德烈》时,我总有一种想再读一遍的感觉。《亲爱的安德烈》是一位中年母亲和她已成年的儿子在三年多的时间里写的36封信。读了里面的信,总是让我感慨万千。

  “我要认识这个十八岁的人”,这是龙应台与儿子安德烈写信的初衷。起初安德烈根本不想和他母亲说话,只是为了钱才写信,所以他们有不同的写信心态。即使安德烈并不是真的想写一封信,但龙应台想深入儿子的内心,想自己和安德烈的关系得到缓和,想认真研究儿子。然而,母亲细腻的话语,也让安德烈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最后,安德烈写信只为了和母亲交流。当然,他们对彼此的认识越来越深。

  龙应台的一些地方,让我感觉很深刻,面对儿子的不耐烦和不想说,她没有使用逼的办法。尽管她自己写的几行字只换来了儿子的只言片语,但她还是用每句话引导着儿子,希望安德烈能多说几句。她只是想认识她的儿子,多么伟大的母爱。所有的父母都是一样的,他们为我们付出了很多。即使他们日夜流汗,时刻操心,但对于孩子们,他们有过什么可抱怨吗?我们都知道如何尊敬父母,安慰他们。然而,在*常的生活中,谁总能想到这些,并经常做到。

  父母对我们的照顾,我们会把它当成唠叨,充耳不闻。有时还会和父母顶嘴。我们长大了,只和朋友们一起玩,只享受自己的美好时光,却总是忘记抚养我们、为我们着想的父母,他们在一天天变老。我们能给予父母的最好回报就是和花更多的时间和他们在一起,和他们聊聊天、说说笑。

  想到这,我不禁感到羞愧,我有时使我的父母难过,使他们伤心。从现在开始,我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多体谅父母的,多帮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尽量不让父母操心。

  《亲爱的安德烈》让我看到母爱的呈现,有父母的地方就是家,是无论你身在何处都永远陪伴着你的地方。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

  用了一天读完了《亲爱的安德烈》,给我的最大震撼是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沟通的描述,那些在我这样的*孩子看来新奇无比的教育且见解独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个既有*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书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再来看看我们学生时代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学、没完没了地做作业、上不完的各种补习班……,即使偶尔也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也大多是来去匆匆,蜻蜓点水,从来无法尽兴,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妈妈龙应台来安慰他,

  而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却往往收获的是家长和老师的联合斥责;安德烈成功时,妈妈、弟弟和朋友会为他送去衷心的祝贺,但我们取得的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不足为奇,甚至在老师和家长眼睛里永远是那样微不足道,与他们的期望相距甚远。……这难道就是东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吗?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9

  就像我一个读过这本书的同学所说的那样,对于这本书我还真的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如果说我能在十八岁或者更早的时候读过这本书,或许我的人生轨迹和价值观会有所转变,即使是那么一点点微妙的变化,也足以让我受益一时。

  《亲爱的安德烈》全书主要是作者龙应台和他的儿子安德烈之间的35封书信,其中也穿插了不少读者的来信及他们对此的回信,龙应台和安德烈两母子以书信的交流方式,试图接触、了解彼此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两人在信中除了交谈家事外,还就价值观念、文化品味、东西方文化差异、政治时事、城市文化等等交流了各自看法,读来耐人寻味。

  从书信中我们可以看到,像大多数父母和自己青少年时期的孩子一样,龙应台和安德烈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代沟和阻隔,而横在他们之间的这堵无形的墙主要是由于价值观念和年龄的差异造成的,安德烈代言的是二十岁左右的青少年,而龙应台则代表着五十岁上下的父母辈,两代人之间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品味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甚至冲突。不过,可贵的是,龙应台和安德烈并没有让他们之间的代沟越拓越宽,而是以书信的方式坦诚交流,相互了解和包容,龙应台由此进入了一个二十岁少年内心的情感世界,而安德烈也第一次真正认识了自己的母亲。其实,就像龙应台和安德烈之间的故事一样,父母和青少年时期的孩子或多或少会有代沟、阻隔甚至情感冲突,但两代人之间其实完全可以像朋友一样心*气和地坐下来谈一谈,坦诚交流,互相了解包容。父母辈不要总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孩子身上,代替孩子去看世界评社会,孩子们也不应把自己内心的小宇宙隐藏起来,不要总以为自己的世界与父辈们格格不入。十八岁的我曾经也认为自己的世界父母是永远不会懂的,也没必要让他们了解。现在,二十岁渐显成熟的我回想起自己十八岁时的那些想法和做法,其实真是那么的幼稚,甚至是不可理喻!如果说我那时候能主动打开心扉,让父母进入自己的内心世界,遇事征求一下他们的意见,那么我以后的人生轨迹或许会转变,当然是向好的方向转变。

  除此之外,书中“独立宣言”一章中菲利普(龙应台的二儿子,十六岁)对于自己妈妈及她朋友们的某些做法感到不满尤其引起我的共鸣。有几次龙应台带着菲利普到外面与她的朋友见面,又或者是朋友来他们家做客,这时候朋友们总会首先看菲利普一眼,然后转而望向龙应台,笑着向她询问菲利普几岁啦,读几年级啊,懂几国语言啊等等,仿佛以为菲利普还小不懂得回答这些问题,又或者是菲利普辈分小不够资格与他们对话,应该让大人来为他“代言”。这种行为其实在我们身上也一定发生过,我就经历过好几次,饭局上一些大人总是当着我的面向我爸妈询问关于我的一些问题,望也没有望我一眼,更可气的是我妈妈有时候竟然还会在我刚想发言时主动“抢答”,脸上竟然颇有几分自豪得意,我那时候真想夺门而出,为什么要忽视我的存在呢?难道我一个大学生还回答不上你们那些“高深”问题?而妈妈你为什么总要为我“代言”呢?就因为我辈分小,没有说话的地位?你们说我在面对生人时不会说话,不敢说话,天啊,你总是这样为我“代言”叫我怎么打开话匣子啊?还有,你们谈的总是房子、车子、票子、关系,官场,乐此不疲,你叫我怎么好意思插话,和你们畅谈一个二十岁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啊?

  书中另一个有趣的情节是有一次龙应台和菲利普还有她的朋友去郊外游玩,朋友想去上厕所,便顺口问她读大学的女儿要不要上厕所,这时龙应台也想上厕所,便也顺带问菲利普要不要上厕所,结果这一举动引起了菲利普的不满,他向妈妈说:“第一,这种问题,不是对三岁小孩才会问的问题吗?第二,上厕所,你不觉得是件非常非常个人的事吗?请问,你会不会问你的朋友“要不要上厕所”?是怕我尿在裤子里吗?”结果弄得龙应台无言以对。也许在*人的生活习惯里,自己想上厕所时叫上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一起去是很*常的事,甚至可以理解为一种关心,但菲利普所说的也不无道理,这也可以理解为菲利普不愿自己母亲过于关心呵护自己,他要自己独自飞翔,而不愿永远活在妈妈的襁褓中。

  写到这,我想起了发生在我们家中的一件事。今年除夕夜,我们一家人在酒店吃年夜饭,酒足饭饱之余,我爷爷突发奇想,建议我们一家人明天一早去郊游。三叔听后,便问了他的两个儿子明天一早有没空一起去郊游,两个儿子异口同声说太早了不愿出去。这时爷爷不高兴了,他以命令的口吻说道,不行,这是家里少有的聚会,明天一早你们必须去!话音刚落,轮到三叔不高兴了,他反驳道,孩子去不去是他们的自由,你怎么可以强迫他们去呢?结果两人为此争吵不休,弄得最后好好的饭局不欢而散。其实,爷爷和三叔的意思我都理解,爷爷的意思是既然是一家人就要有长幼辈分之分,要有家庭礼节,辈分小的必须服从家里安排,以家庭大局为重。而三叔的观点是,小孩再小也有他们自己的自由,在一些事上他们有权选择自己什么可以同意,什么可以拒绝,这完全取决于他们自己的选择,旁人就算是父母也无权干涉。照我理解,爷爷和三叔的争论进一步可以说是*传统家庭文化和西方自由文化的一种冲突,在这里我还真的不能判断谁对谁错,家庭稳定重要,个人自由也同样重要,要我在这两者之中取其一,我还真的做不出选择。我只能说,两代人之间的价值冲突只有在彼此坦诚交流、理解和宽容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共处,交融。

  最后,我还想说,我真的羡慕安德烈,他能在一个如此精彩的人生环境中成长,不到三十岁的他已经跑遍了差不多半个地球,拥有一群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但却肝胆相照的好朋友,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遇事能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见解,安德烈的人生注定充满挑战,充满色彩。我希望至少有朝一日我能走出国门,去感受外国世界的精彩,进而拓展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思想,在自己的人生经历上留下那么浓重出彩的一笔!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0

  《亲爱的安德烈》中,有中西方文化的碰撞;有年纪、阅历导致的不同视野;有母子情感的联结……对母亲而言,儿女的长大总是意味着离开,束缚不是办法,唯有放飞才能成就儿女的自我。龙应台极力*视自己的儿子,对儿子成长中的困惑,她告诉儿子:“要在信仰和现实之间,很艰难地找出一条路来。你要自己找出来。”而对儿女而言,成长并不意味着放任,安德烈这样告诫同龄人:“这世上任何事都紧跟着一个东西它叫‘后果’跟‘责任’。”

  你可以看到龙应台跟孩子分享自己成长的南部小渔村,那个贫穷而缺乏养分的环境,是怎么让她学到对弱势的同理心与悲悯;你可以看到安德烈怎么扞卫自己喜欢摇滚乐,喜欢电影,并且怎么从60年代的嘻皮文化中,叛逆出一种值得深思的价值;你可以看到这一对母子在面对该为“台湾队”、“*队”、“德国队”加油时,拉扯出关于国族认同的辩证;更多的,你看到的,该是一种相濡以沫,对于理性,对于文明正义,对于教养的理直气壮,超越母与子的辈份关系,很纯粹的交流着。

  久违的龙应台,热情未减,在这本伪装成动人家书的畅销书里,拉着儿子安德烈的手,透过文字,把我们带到那个还有信仰,还有深刻人文关怀的地方。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1

  陆陆续续的最后读完了《亲爱的安德烈》,给我的最大震撼是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沟通的描述,那些在我这样的*孩子看来新奇无比的教育且见解独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个既有*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书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再来看看我们学生时代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学、没完没了地做作业、上不完的各种补习班……,即使偶尔也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也大多是来去匆匆,蜻蜓点水,从来无法尽兴,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妈妈龙应台来安慰他,而当我们遇到这种状况时,却往往收获的是家长和老师的联合斥责;安德烈成功时,妈妈、弟弟和朋友会为他送去衷心的祝贺,但我们取得的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不足为奇,甚至在老师和家长眼睛里永远是那样微不足道,与他们的期望相距甚远。这难道就是东西方教育理念的不一样吗?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十分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老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取服从。难道在*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们随身携带的物件?唯美的网名

  *人之因此不肯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别以为对方是“小孩”就能够剥夺他的发奋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资格获得尊重的人,也需要*等的对待,难道所谓的“人人*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适用了吗?!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2

  《亲爱的安德烈》——两代人,36封家书。通过写信的方式龙应台重新走进安安的生活,再次进入母亲的角色。生为同代人,不得不为安德烈的成长和生活方式感觉到耳目一新。突然知道原来这就是我们之间,我们国家孩子与外国同龄孩子之间的差距。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毕业后也有自己的目标梦想去追求。

  而我们国家的大部分青年,上学时期不断地为了考试而学习,高考完了上大学就是一个颓废的开始,漫长的颓废又引发后来的迷茫。每天不知道自己在学什么,毕业了不知该去干什么。就是回到了原始的智障状态“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去干什么?”可是回答不出个所以然,一直在迷失自己。读后感。而拖延症是我们普遍的病态,得过且过也也变得无所谓,失败也觉得理所当然。这正是目前的我!归根结底问题还是在于自己,痛苦的是你假装在努力改变,以为装装就可以成真。侥幸,早有一天要害死你。

  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拥有选择的权利。

  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给你的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从小父母就教育我们要努力读书,却没人告诉我们为什么要努力读书。仅仅是为了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好像真的是,因为得出的结论是你没有好好读书,所以你没有上好大学,没有找到好工作。

  二十开头,尴尬的年龄,你突然痛苦的发现你的才华不够展现你的个人魅力,不够支撑你的野心。你终于知道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所以你只好再去读书,去锻炼,去让自己变得优秀。读书当然不仅仅是为了上好大学,找好工作,还为了丰富自己的生活,让自己变优秀,为了结交更多有趣的朋友。借此《亲爱的安德烈》共勉!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3

  只用了一天多爱不释手读完了《亲爱的安德烈》,因为太好看,本来可以读更快,但是现在读书久了会非常疲累,身体会*,这个速度已经事后会觉得累。

  我极力向家长和成年的孩子推荐这本书。这是龙应台和大儿子安德烈历时三年通信方式的对话。龙先生和孩子的父亲在美国读博士的时候认识,孩子父亲是德国人,美国读书结束后她们一家在德国生活了十来年,后来她回来香港台湾工作。

  两个儿子作为德国人在民主独立的意识下长大,生活富足,见识和思考丰富,书信对话涉及的方面很广。从安德烈18岁在德国读高中,后来到香港读大学,中间关于德国、香港、台湾,中年的亚洲母亲同德国青少年儿子在很多问题上的讨论和对话,让人惊叹于孩子的识见和思考,对于我们的同龄家长和孩子相信都会很有意思和意义。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4

  “孩子,我要求你用功读书,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绩感和尊严,给你快乐。”一句话在脑海盘旋许久,许久。

  在我们孩子看来,读书无用,而一些学生变相的认为读书是为了父母,成绩就是父母的脸面,而父母逼着我们学习,孩子会不停的厌倦,没有了幸福,没有了快乐,甚至是亲情。

  原来在*淡的日子里,父母早已用心,把未来打造得尽可能简单、舒适,不是为了他们自己,而是一个孩子的未来,他们早已经在我们逐渐成长的过程中缓缓的放下那双疲惫的饿瘦,让我们更加幸福、快乐去度过后半生,他们可能也曾后悔,也曾在夜深人静是偷偷抹下眼泪,第二天依旧笑对我们,而我们只是一度的自责、嫌弃甚至是厌恶、憎恨。从现在起,爱上父母、爱上父母为你做的一切。感恩、感激、感谢!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5

  读龙应台和儿子的书信集《亲爱的安德烈》。书拿到手,由衷地喜欢。慢慢读下去,突然明白为什么龙应台的图片为什么这么不加处理和修饰,任由岁月的痕迹坦露无遗,原来在这本书里,她只是一个和我们所有的*妈妈一样,面对孩子的成长和越来越远的"距离而不断挣扎的本色母亲,心里一下子变得非常温暖。

  “我们是两代人,中间隔个三十年。我们也是两国人,中间隔个东西文化……”正是这样的两代人,所受的教育熏陶迥然不同的两代人,两种环境下长大*的两代人。却相互敞开了心扉,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心中的所思所感进行交流。

  在龙应台的笔下,我们总能获得一些意料之外的欣喜,不管是那篇曾经名噪一时的《*人,你为什么不生气》,还是那本风靡全球的《野火集》,又或者是现在被称为育儿典范的《亲爱的安德烈》。

  读完全书,我惊奇的发现龙应台竟一改原本犀利的文笔,俨然成为一名苦口婆心的普通母亲,以最朴实无华的言语打动安安的内心深处。遇到两代隔阂造成看法分歧的一些人、事、物,龙应台总能用温柔的口吻。坚定的语气,诉说*籍的妈妈为什么会这么想,这么做,不为说服,只是要诚实表达心中感受。

  而这本普通的书籍所包含到的内容可谓包罗万象,大到严肃的人生观、价值观,小到微不足道的生活细节,在三十多封书信中,说实话,里面涉及到政治的内容,我读不太懂,但我感动的是一个母亲对于已经成年的孩子渐行渐远的那份不安,那种迫切想要沟通与了解的心情。不管结果如何,这份良苦用心已足以令人感动。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6

  *的家长在给了孩子足够的自由后,觉得那是自己的“授权”或“施予”,他们并不觉得那是孩子们本来就有的天生的权利!对,这就是他们的心态啊。也就是说,他们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他们的儿女不是他们的儿女,而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他们的“别人”! 题记

  读《野火集》从此知道了龙应台,知道了原来有这样一种写作方式,有这样一种批判精神可以通过笔端展现出来。还记得当时的震撼,以及在无数次的作文中给我的启示。很敬佩这位女性,可能比起鲁迅比起更多的犀利笔触,龙应台是温和的,但她却实实在在地活在我们这个世纪,就在我们的身边,所以更觉得亲切,觉得真实。带给自己更多的尊敬。

  读了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我有一种找到了知音的感觉,更有一种振聋发聩的彻悟,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的描写,那些新奇无比的教育且见解独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个既有*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书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再来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学、没完没了地做作业、上不完的各种补习班……,即使偶尔也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也大多是来去匆匆,蜻蜓点水,从来无法尽兴,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妈妈龙应台来安慰他,而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却往往收获的是家长和老师的联合斥责;安德烈成功时,妈妈、弟弟和朋友会为他送去衷心的祝贺,但我们取得的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不足为奇,甚至在老师和家长眼睛里永远是那样微不足道,与他们的期望相距甚远。……这难道就是东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吗?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非常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老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择服从。难道在*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们随身携带的物件?*人之所以不肯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别以为对方是“小孩”就可以剥夺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资格获得尊重的人,也需要*等的对待,难道所谓的“人人*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适用了吗?!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多么希望我们的爸爸妈妈和老师们也能静下心来好好地读一读这本《亲爱的安德烈》,看看安德烈们快乐的生活,学学龙应台那样贴心的母亲,把你们严肃的爱变得温情一些,把你们古板的关怀变得更加亲切一点,给我们一点柔美的微笑,给我们一点应有的尊重,那样,你们的孩子,你们的学生一定会变得比现在灿烂很多,很多!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7

  这是一本龙应台与儿子安德烈,通过三年的时间,所写的36封家书。在这其中母亲带着八分的认真与二分的知性怀疑,儿子存着二分黑色幽默,三分玩世不恭和五分真诚。时间总会让人改变,现在的安德烈已是一个成年人,不再是那个可爱的“安安”了,龙应台面对这件事有些不知所措。最终她选择了与儿子敞开心扉,试着去了解儿子,这个有些“陌生”的.爱人。

  读了《亲爱的安德烈》,我意识到我这样的做法是强行让我的意志凌驾于孩子意志之上。尽管,我的做法是对的,孩子因为没有切身的体会。她仍然不会主动有意识地去改正自己的错误。并且她的错误习惯导致的结果并不是差到无法接受。所以她一直都保持着她的*惯。

  《亲爱的安德烈》让我意识到其实教育并不是单纯的我说,你接受的过程,而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灵魂的对接。而这对接最直观的方式就是让他体验和参与。而不仅仅是告知。就像我的父母,当初为我选择的路,因为我们让我体验,参与,而是让我直接按着他们的路线行进,使得后来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很痛苦。而今,虽然和父母违背我的梦想不同,但我一遍一遍地告诉学生怎么做怎么做其实犯的错误和我父母为我指路本质是一样的。所以,我要改变。

  《亲爱的安德烈》正如书名,贯穿书本的始终是为人父母对孩子的爱。这本书,渐渐溶开了两代人,两国的代沟。也让我认识到了,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教育,会给我们不同的震撼力。合上书,我轻轻闭上了眼睛。这便是两代人的差距,两代人的代沟。这本书让我学到的不仅是孩子的教育问题,而且是一次对不同文化和背景学习和体验。从中也学到了很多人生的哲学,对生活和人生的态度。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8

  其实我一开始并不愿意看这本书,因为里面只是一封封枯燥无味的信。比不上小说的奇异有趣,漫画的绚丽多彩,笑话的夸张搞怪。总之,自从它被买回来,我甚至压根儿没正眼瞧过它,直到曾老师要求带。

  课堂上,我看着封面上的几段话,心中的兴趣不由得浓了一分,那类似独立宣言般的文字把我的胃口吊了起来。于是我翻开了它。

  直至看完一遍,我还有些发愣,一对母子从原本的哪怕有时间坐在一起也没话说变为几乎无话不谈靠的是这一封又一封的信?我细细地回想,从商讨独立到思考政治,我最感兴趣的是哪一段?哦……

  记得有一封信讲了旅游景点的人只看钱,为了赚取最大的利益把许多人思象中宽广辽阔永无边境的草原象圈摇钱树一般圈起来卖票收钱,进入了,照相业要收钱。当时我也说不出是什么情绪,他们有错么?没有。他们的景点收钱时应该的,可我仍觉得心里不畅快。再看到后面的寺庙中的僧人们手上沾着香灰便开始数那油腻腻的钱,这……我觉得什么信仰各方神圣的都不神圣了,他们只是信仰钱吧?!我觉得恶心,特别的恶心。

  再看后边,龙应台与安德烈对于很多事的不同看法,一方代表*文化思想,一方代表德国,或直接说一方代表中年人,一方代表少年--一个国家的新鲜血液吧。它们对于这些事的看法完全不同。如一箱苹果,龙应台或说是家长认为应先吃快坏的,这样可以吃完,而安德烈或说是少年认为应先吃新鲜最好的,不然岂不是一直吃的都是半坏的?

  我看了觉得很有趣,这些信中所言几乎是我和妈妈之间故事的一个影子。我尝试着用书中所表露的方法与妈妈相处,果然少了很多麻烦与不快。

  总而言之,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不但学会了与父母相处,还学会了许多事情。希望我与妈妈能与书中的母子一样,一步一步地走近。

推荐访问:安德烈 读后感 亲爱 亲爱安德烈读后感700字 《亲爱安德烈》读后感 菁选8篇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