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X县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主要做法,供大家参考。
近年来,XX县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农业农村发展主线,以优化供给、提质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聚焦绿色发展、改革创新、结构调整三个重点,着力扶持新主体、打造新业态、完善新体系、建设新农村、培育新动能,探索走出了一条农业提质增效、农村繁荣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近年来,该县农业产业化、都市观光休闲游、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持续保持省市先进位次,先后荣获“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十强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试点单位”等称号。
一、育主体、扶龙头,探索农业经营新模式
该县把依法推动土地流转、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性工作,通过政策引导促使闲散农民从零散的“一亩三分地”上解放出来,解放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一是持续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规范化。专门成立县、镇、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总结推广入股经营、托管经营、集体经营、转让经营、园区经营等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鼓励引导农村土地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依法规范流转监管、防范流转风险,为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聚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截至目前,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29.7万亩,发展蔬菜、瓜果、花卉、苗木等特色高效农业23万亩,其中设施农业2.15万亩,已经成为X市北部最大的无公害蔬菜基地和苗木花卉基地。二是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出台激励政策加大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引导社会资本与农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确保农民直接受益、持续受益。三是大力扶持龙头企业。截至目前,全县拥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市级66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000家,家庭农场76家;
在20XX年国家级休闲农业星级园区评定中,银滩生态园入选国家五星级园区,洋丰果业等4家休闲农业园区入选国家四星级园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经成为XX田畴沃野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生力军,激发了农业发展的无穷活力。
二、调结构、促融合,打造农业发展新业态
该县坚持把加快结构调整、促进三产融合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着力推动旅游与农业、文化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农业附加增值效益。一是倾力打造“全域乡村休闲旅游公园”和“都市第三地”。充分发挥现代农业资源和都市近郊优势,大力整合农业园区、田园风光、黄河湿地、经济作物等旅游资源,着力打造孟扣路、小浪底专用线、新310国道三条集观光、采摘、体验、餐饮、住宿、娱乐等于一体的都市观光休闲旅游带,策划推出了以“来XX耍吧”为主题、贯穿全年的草莓嘉年华、漫步花海嘉年华、瓜果飘香嘉年华、春华秋实嘉年华系列活动,精心打造了梨花节、桃花诗会、丁香节、西瓜采摘节、瀍源玫瑰观赏节等20余个农业观光节会,引爆了“来XX耍吧”都市观光休闲旅游品牌。二是高水平建设特色农业园区。建成500亩以上特色农业园区55个,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有果”的农旅品牌和万亩优质水稻、万亩高产莲藕、万亩黄河鲤鱼、万亩XX贡梨、万亩无公害蔬菜、万亩苗木花卉等一批“万字号”农业项目,20XX年全县旅游业共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益9.7亿元。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同志20XX年在视察该县田园之春农业园区、十里香草莓观光园区时,对这些园区的农旅融合发展模式作出了充分肯定。
三、建体系、优服务,激发惠农政策新活力
该县坚持把发展专业服务公司、合作社等服务实体作为服务“三农”工作的主抓手,建立健全覆盖广、配套全、效率高的综合服务体系,着力构建多层次、宽领域、多样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大格局。一是积极探索以土地托管为核心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建设横水、送庄、白鹤3个规模化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采取大田托管、代耕代种、股份合作、以销定产等方式,围绕耕、种、管、收、贮、销、加等农业生产环节开展多元化托管服务,加快推动以农业服务规模化促进农业经营规模化。二是深化农村金融服务。建立了覆盖镇村、服务“三农”的金融服务体系,创新开展惠民险种“农村小额保险”、农业种、养殖保险等金融服务方式,为农业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三是深入推进农村信息化服务。大力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县政府每年拿出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电子商务工作宣传、培训、激励、电商项目孵化推广等活动,实施了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打通了“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渠道,开业至今订单量达11.98万单、销售额达1300余万元,成功创建X市第一家国家级牡丹画淘宝村,实现了线上与线下、虚拟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
四、强设施、补短板,建设美丽宜居新农村
坚持农业、农村、文化、旅游“四位一体”融合发展的思路,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突破口,纵深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持续保持乡村洁净,真正让农村环境“美”起来。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将乡村保洁经费列入县、镇两级财政预算,按照农村人口每人20元/年、干线公路每公里2400元/年标准对镇村进行奖补,县财政每年预算1500万元用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保障了经费需求。二是健全农村保洁机制。加强农村卫生制度和保洁队伍建设,指导各村制定了卫生保洁公约、卫生评比等制度,按5‰的人口比例配备专职保洁员2100名,城乡环卫一体化村庄覆盖面达80%。三是完善农村配套设施。围绕改善村容村貌、垃圾分类处理等内容,整合农口资源和涉农资金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基础配套能力,全县共布设垃圾中转站72个、镇级污水处理厂6座、大型沼气工程53座。通过健全农村环境整治长效机制,推动农村面貌发生深刻变化,该县连续三年获得全市农村人居环境先进县、连续两年获得全省先进县,228个行政村(社区)全部达到市级农村环境整治标准。今年5月,XX荣获“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荣誉。
五、重基层、夯基础,建强三农发展新堡垒
加强农村社会治理、建设一支作风过硬的基层执政队伍是推动“三农”发展、造福广大群众的重要保障。一是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选好管好用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着力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加强、全面过硬。二是加大基层组织建设经费投入。按照每年村干部基本报酬、村级组织办公经费、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合计不低于10万元的标准进行拨付,保障基层有人管事、有钱干事。三是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面推行村干部、党员“红线管理”办法和“四查四促”专项行动,探索建立村干部“年初承诺、日常考核、年终评价、绩效挂钩”的“四位一体”管理体系,重拳治理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着力构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村民自治组织为基础、农村社会组织为补充、村民广泛参与、协同共治的农村基层治理新格局。截至目前,全县创建党建示范点69个,在X北部建成了3条农旅融合“党建长廊”,选派市、县72名第一书记和2180名机关干部到村开展脱贫攻坚,推动了脱贫攻坚和农业农村发展。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