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公文范文> 正文

2022年青春志愿行奉献新时代征文合集

益聚文秘网 发表于2022-12-17 09:30:06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青春志愿行奉献新时代征文合集,供大家参考。

2022年青春志愿行奉献新时代征文合集

  精选2022青春志愿行奉献新时代征文5篇

  举世瞩目的脱贫攻坚进入“最后一公里”,又逢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这一场抗疫救援将深深地铭刻在国人心中。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精选2022青春志愿行奉献新时代征文5篇,希望大家喜欢。

  2022青春志愿行奉献新时代征文1

  9月8日上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岁末年初,在全国人民满怀豪情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们带来严峻的考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过去8个多月时间里,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经受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付出巨大努力,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又一个英勇壮举!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面对前所未知、来势汹汹的疫情,面对这场全人类与病毒的搏斗,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全局、果断决策,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上下同心、全力以赴,采取最严格、最全面、最彻底的防控举措,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在这场卓绝的战争中,全国上下所展现出的无与伦比的制度优势、举世惊叹的行动力、英勇无畏的抗疫气概汇聚成伟大的抗疫精神!伟大抗疫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使之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迎难而上不退缩,越是艰险越向前。14亿英雄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团结起来共同行动。从医务工作者到社区工作者,从公安民警到基层干部,从快递小哥到志愿者,都自觉投入疫情防控中。全体中国人民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守望相助、共克时艰,构筑起一道道坚固的抗疫防线,打通一条条拯救生命的绿色通道。面对危机,中国人民展现出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为战胜疫病,中国人民选择顾全大局、主动担当;为守护生命,中国人民选择牺牲奉献、英勇无畏。伟大抗疫精神,凝聚了全国人民团结抗疫的强大精神力量!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同困难作斗争,既是物质的角力,更是精神的对垒。

  这是一场伟大的人民生命安全保卫战,因其悲壮凝重,因其浩然卓绝,必将被中华民族的历史所铭记。让我们从这场艰苦卓绝的斗争,汲取经验和智慧、在英雄的感召下凝聚更多的决心和勇气,继续斩关夺隘、乘风破浪!

  2022青春志愿行奉献新时代征文2

  2020年,注定不平凡。举世瞩目的脱贫攻坚进入“最后一公里”,又逢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这一场抗疫救援将深深地铭刻在国人心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民抗“疫”中体现出的那种空前的“中国精神”意义之深远、作用之长久是不言而喻的。今天,我们的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又向世界各国伸出了援助之手,将这份“大爱”传递。疫情终将过去,但是在这场救援活动中所展现出来的抗疫精神,将持续成为“为人民服务”伟大事业中不懈奋斗的精神动力。

  抗疫精神是崇高的爱国情怀。歌德说:“我们为祖国服务,也不能都采用同一方式,每个人应该按照资禀各尽所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场上,无数的党员干部、无数的医务工作者、无数的青年志愿者们,正是具有了浓浓的爱国之情,才会毫不犹豫地战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甚至千里迢迢、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赶到湖北,与受难的同胞们携手并肩站在一起,“同呼吸,共患难”,身上总会有使不完的劲。这样崇高的爱国情怀,将凝聚起磅礴的奋斗力量。

  抗疫精神是永续的爱心传递。俗话说,“大灾有大爱”,正是那一颗颗滚烫的“爱心”,温暖了武汉以及其他地区受难同胞的身体和心灵,构建起一条条疫情防控的钢铁长城。再大的困难,在“爱”的面前都是那样得不堪一击。这种绝对无私的“爱”,将在以后的日子里永续传递为“团结奋斗,互帮互助”的爱心接力链条,从而推进各项工作的进程。

  抗疫精神是无私的奉献品质。古人就崇尚“心底无私”,但只有在最危险、最困难的时候,这种“无私”才会得以体现。君不见,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无论官兵还是农民、学生,无论百姓还是领导干部,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无私奉献”的深刻内涵,凝聚成无坚不摧的精神利器,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竭力战斗。同时,全国各地的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纷纷捐钱捐物,不计较个人得失。“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无私”的品质唯此时凸显。

  抗疫精神是高昂的人生激情。在大灾面前,部分同胞对生活失去了信心,甚至绝望。的确,在疫情的肆虐下,面对生命的危险,真能坦然面对的,十中又有几何?此时此刻,最需要的就是一种激情,一种高昂的人生激情。夏衍在《种子的力》中说“只要生命存在,这种力量就要显现。”这就好比疫情中的同胞,十分需要鼓起生活的勇气,坚强地面对重重困难,饱蘸人生激情去书写灾难后的新篇章。因此,在整个抗疫中,相互之间的精神鼓励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灾难终将远去,抗疫精神永存!我们当继承和弘扬抗疫精神,热爱祖国、传递爱心、无私奉献,并以高昂的、乐观的精神风貌,投入到脱贫攻坚以及各项工作之中。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我们更需要针对扶贫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聚焦目标任务和精准要求,进一步推动政策措施落地落实,确保按质按量完成脱贫摘帽任务。这就需要大家凝心聚力,将抗疫中那股子劲头转移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轨道上来,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懈奋斗!

  2022青春志愿行奉献新时代征文3

  在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召开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向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志愿服务历来都是人道主义关怀及和谐社会构建所积极倡导的活动形式。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引下,志愿服务做得更实、效果甚佳,充分展现了大爱无疆的理想信念、温暖真诚的爱心善意和不负使命的责任担当,成为了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行动自觉”。

  志愿服务彰显的是一种“圣者渡人”的价值追求。“强者自救,圣者渡人”,无私奉献、乐于助人是这个时代最纯粹质朴的需求,也是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服务工作者最鲜明高尚的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在信中提到:“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一次次贴心的帮助,一回回热情的服务,深刻体现出志愿服务人员不求索取、惟愿安康的价值理念,蕴含着尊重他人、重塑希望和给人幸福的崇高追寻。志愿服务要用心用情,永葆初心,汇聚各方力量和战线,彼此凝心聚力,充分调动服务积极性和创造力,进一步提升志愿服务水平,用“行动自觉”去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志愿服务弘扬的是一种“先人后己”的精神品质。《礼记·访记》中提到“君子贵人贱己,先人而后己。”这种推己及人、克己奉公的传统早已深深根值在了志愿服务过程始终,时刻激励着广大志愿服务人员要身体力行,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贺信中指出,志愿服务工作者要积极响应党和人民的号召,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社区、走进乡村、走进基层,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这也为新时代志愿服务指明了奋斗方向,号召各方从事志愿服务的人员要诚心诚意对待志愿服务,以艰苦朴素、大公无私的行事态度为服务对象和社会大众提供有力保障,用“行动自觉”去守护新时代的不朽誓言。

  志愿服务代表着是一种“助人自助”的指导理念。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也是志愿服务应该遵循的专业方法。立足服务对象,突出以专业性手段培养服务对象的独立自主能力,帮助其重拾生活信心,提升其积极面对人生、正确处理矛盾的基本能力。贺信中强调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要认真履行引领、联合、服务、促进的职责,为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创造条件。今后的志愿服务需要各方加大支持力度,运用各种平台渠道的搭建,不断提高志愿服务者的专业化水平,以便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用“行动自觉”去践行新时代的不变承诺。

  2022青春志愿行奉献新时代征文4

  “乡村治,天下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有效的乡村治理,能调动基层党组织活力,夯实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为创造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富裕的美丽“新农村”持续发力。

  建强一支村干部队伍,以组织保障促“治理有效”。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政权基础,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2021年是村“两委”换届之年,开展好换届工作,选优选强村“两委”干部,是加强基层治理的重要保证。《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的出台,为换届选举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和遵循。通过换届选举,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将道德品质好、为民服务能力强的人员充实到村级干部队伍中,为村级干部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能力和组织力。同时,精心选配优秀年轻后备干部到村任职,充分发掘农村致富能手、种养大户、退伍军人、党员代表、大中专毕业生和大学生村官等人才,建立后备人才信息库,优化村干部年龄结构,增强村级发展活力。持续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方向,做好统揽全局、协调各方、服务发展的引领者。

  描绘一幅美好风光画卷,以美丽家园促“生态宜居”。“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乡村的美好风光是大自然的馈赠,舒适宜居的环境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城镇化脚步不断加快,自然环境也在人类文明发展中受到了影响。大力开展乡村环境整治,充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调动群众,引导群众破除“旧观念、旧习惯、旧风俗、旧环境”,树立“新思想、新风尚、新习俗、新形象”。调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的积极性,组织开展环境大扫除、拔草除草、垃圾清运等志愿活动,号召全民参与,发挥村民自治在建设美丽家园中的积极作用。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大力开展农村“革命”,拆除破旧厕所、猪圈,新建路灯,新修水泥路,建设家风长廊、法治长廊。“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农民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基层党员干部带领勤劳淳朴的乡村人,共同描绘美好蓝图。整洁干净的街道,规范有序的店铺,碧波缓缓的河水,微风轻拂的景观亭台,错落有致的农家小屋,一望无际的碧绿田野,人文与自然浑然一体,这是乡村最本质的模样,也是最终的美好模样。

  完善一套村级治理机制,以思想引导促“乡风文明”。村委会是基层自治的最小单元,以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依托,与乡亲们商定出符合本村实际的“一约四会”,通过开展“传”“讲”“评”“帮”“送”等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持续引导群众学习实践科学理论、把握党的政策精神、培育践行主流价值、深化移风易俗、关爱弱势群体。通过每月不同主题,开展“优秀共产党员”、“五净一规范”先进户、“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并对获选人员进行公开表彰,在村民中评选一批榜样示范,带动群众自觉参与到村级治理中来。在家风长廊里,刻印当地优秀的家风家训、优良的传统美德、孝老敬亲的感人故事,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美好道德的洗礼。以村为单位建设的乡村大舞台,让群众又多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晚饭过后,村民们自发组织的广场舞、锣鼓队在舞台上“争奇斗艳”,乡亲们搬着小凳子闻讯赶来,坐在台下鼓掌喝彩。不断丰富村民农闲之余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农村不再是交通闭塞、生活不便的角落,而是生态宜居、修身养性的最佳去处。

  书写一本经济发展“宝典”,以物质基础促“生活富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集体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是振兴贫困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促进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已然成为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新时代号召新作为,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乡村快速发展的需要,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就要破除传统思维,勇于改革。大力开展“三变改革、五大合作”,因地制宜盘活集体资源,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开展土地承包“三权分置”,利用土地优势,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以流转土地获得租金收入;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组建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开展清产核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界定、股权量化等一系列工作。开展充分就业村社建设,组建劳务股份合作社,促进农村闲散劳动力就业;根据乡村旅游发展的需要,组建旅游股份合作社;开展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和精准扶贫,组建置业股份合作社。充分挖掘内生动力,真正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华丽转身。大力发展“一村一品”,探索农业发展新模式,通过招商引资、村级自营等方式,新建现代化果蔬大棚、规模化稻虾综合种养、林下养鸡等特色产业。通过集体经济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凝聚群众共识,为打造乡村治理良好格局创造丰厚的物质基础。

  近日,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举国同心,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在重大疫情面前,我们一开始就鲜明提出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少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据《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统计,全国确诊住院患者医疗费用,每位两万余元到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全部由国家承担。上到90多岁的老人,下至出生30天的婴儿,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应检尽检、应隔尽隔,举全国之力,调配物资用品,做到“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每一位病患”。

  逆流而上、义无反顾、舍生忘死,以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自疫情发生后,全国各地一批又一批医护人员前仆后继、不畏艰险、主动请缨,千里奔波、奋战一线、治病救人;成千上万社区工作者,化身“宣传员”“通讯兵”“维修工”,摸排居民出入动态情况;无数平凡的村(社区)干部,变身为“采购员”“快递员”“后勤兵”,为重点人员提供生活物资保障;“新时代雷锋”志愿者们,定在风里雨里,值守防疫检测点,只为同一个目标——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他们舍小家、为大家,言必行、行必果,守家园、保寸土,以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干劲,攻坚克难、战胜病毒,以实干担当、克己奉公的精神,兑现向党和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科学部署、携手抗疫、共克时艰,以大国担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始终坚持,“国际社会必须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守望相助,携手应对风险挑战,共建美好地球家园。”自1963年以来,中国成立援外医疗队,先后向非洲、亚洲、欧洲等地多个国家和地区派出援外医疗队,抗击非典、埃博拉病毒,每次全球大考,都有中国医护人员忙碌的身影。抗击新冠疫情最艰难的时候,中国收到170多个国家、5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的慰问与支持。“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中国以公开、透明、负责的态度,及时向世界卫生组织和许多国家通报疫情信息,并第一时间公布新冠病毒基因序列,为全球抗疫斗争做出重大贡献。在短时间内控制住疫情后,又派出不同省份的专家团队分别前往意大利、伊拉克、巴基斯坦、伊朗、塞尔维亚等国,带去医疗防护物资,分享中国有效控制疫情的经验,力所能及地开展抗击疫情的国际合作。中国的努力和贡献,得到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以及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和广泛赞扬,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2022青春志愿行奉献新时代征文5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疫情肆虐的这个春天,千千万万的志愿者挺身而出,用实际行动发出一分又一分热,一点又一点光,用爱心汇聚起抗“疫”的“爱心大海”,用善举筑起守护生命和健康的“防疫长城”。这些夜以继日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志愿者,他们舍小家顾大家,他们用凡人善举为广大群众送去了温暖、带去了关爱,点燃了爱心之火、希望之光,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爱的赞歌。

  志愿服务,被誉为“温暖人间的最美风景”。志愿服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传播和弘扬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善举。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志愿者用实际行动演绎着一幕幕感人至深的爱心故事。比如,居民隔离在家不方便,志愿者帮助购买蔬菜和急需的药品;物资转运需要车辆,一些货车司机自发支援,吃睡在车上,一个月没能见到家人和孩子;一些地方卡点人手短缺,志愿者当起了“临时工”……他们用实际行动擦亮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把爱心与善良、关爱与温暖传递给了疫情下需要帮助的人们。

  积善成德,明德惟馨。危难时刻的道德光辉,总能给人以精神慰藉,给予向前的力量。在全社会倡导发扬志愿者精神,引导人们力所能及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更能够不断集聚向善向上的文明力量,营造有爱互助的社会风尚,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统计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志愿者的注册人数已经过1亿,依法登记的志愿服务组织也超过1.2万家。可以说,志愿服务已经成为促进社会和谐,推动文明进步的一支重要力量。这些志愿者们,他们走进社区、走进乡村,帮助困难群体、参与抢险救灾,让美德的力量充盈前行道路,让文明的音符沁润人心,汇聚成追梦筑梦的强大正能量。

  守望相助、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爱互助、患难相恤,是个人素质的体现,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令人欣喜的是,疫情防控期间,大江南北、街头巷尾,千千万万的人们,守望相助、同舟共济,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筑起守护健康、保护生命的“铜墙铁壁”,凝聚成打赢疫情阻击战的强大合力。这份精神力量,足可憾山动岳。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复工复产工作有序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恢复。14亿中华儿女用爱心和善举在大战、大考中交上了一份崇德向善、团结奋进的壮美答卷。

  病毒无情,人间有爱。志愿服务可贵之处,在于主动、无私、自觉、自愿中蕴涵的崇德向善、自觉担当、无私奉献可贵品质。风雨过后是彩虹,危机背后是生机。疫情防控不能松懈、复工复产不能停步。在“双场”作战中持续发扬志愿服务精神,让“温暖人间的最美风景”在“双场”作战中传递爱心和温暖,就一定能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用更多爱心、更多善举温暖前行的路,开启美好筑梦征程。

推荐访问:新时代 合集 征文 青春志愿行奉献新时代征文合集 精选2022青春志愿行奉献新时代征文5篇 青春志愿行 奉献新时代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