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校本教研活动记录7篇小学数学校本教研活动记录 小学数学教研组活动记录活动时间地点:会议室主题:解读吴亚萍老师的《小学数学教学类结构的基本课型》人员:全体数学教师会议内容:一、解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校本教研活动记录7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小学数学校本教研活动记录
数学教研组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 地点:会议室 主题:解读吴亚萍老师的《小学数学教学类结构的基本课型》 人员:全体数学教师 会议内容: 一、解读吴亚萍的《小学数学教学类结构的基本课型》,相关内容如下:教学类结构:简单地说,指不同的教学内容,根据其内在结构和特点,可以形成不同的教学课型.小学数学教学中主要涉及数的认识、数运算、规律探索、图形测量、概念形成、知识的整理与复习等教学内容。
数运算的教学结构:对数运算教育价值的理解,对数运算教学长段递进式目标设计的理解,注重结构学习的整体性.
数运算的总目标:学生要知道各种运算的意义、基本法则及各种运算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具体情境进行判断并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灵活计算能根据情境灵活运用估算方法对计算结果的范围进行准确判断能有序地排列算式并发现其中的规律建立基本的数学敏感。
数运算教育价值取向的转变.“新基础教育”认为数运算除了可以使学生掌握各种运算方法形成相关的实际运用能力以外还可以使学生学会有序、结构性地思考养成有条理的思维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学会用独特的眼光去发现数学算式以及运算中的一般规律从而了解数学发现的方法和基本的思想学会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灵活计算从而建立判断与选择的自觉意识形成灵活和敏捷的思维品质。
二、教师讨论.老师们对吴老师的见解感觉有点高深,理解难度有点大,需要更多的案例来配合理解.
数运算教育价值取向的转变.“新基础教育”认为数运算除了可以使学生掌握各种运算方法形成相关的实际运用能力以外还可以使学生学会有序、结构性地思考养成有条理的思维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学会用独特的眼光去发现数学算式以及运算中的一般规律从而了解数学发现的方法和基本的思想学会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灵活计算从而建立判断与选择的自觉意识形成灵活和敏捷的思维品质。
数学教研组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 地点:会议室 主题:《怎样让学生从思想上喜欢数学》 人员:数学组全体数学教师 活动内容 一、学习《怎样让学生从思想上喜欢数学》 1、 提高学生的教学素养培养终身学习的基础 数学素养是人们通过数学教育以及自学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获得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数学思想和观念以及由此形成的数学思维品质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总合。
2、 构建所有学生必需的共同基础和加强数学的应用和实践 应与时俱进地重新审视数学基础根据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以及构建简明数学知识结构的要求确定数学课程的内容应抓住数学知识的主干部分突出基本原理和通用方法切实加强数学课程的基础性。
3、 关注不同学生的数学需要提供选择和发展的空间 学生群体中存在个性差异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数学发展。应提供具有差别性和多样性的数学课程设计增加课程的可选择性使数学课程适应与全体学生。
4、 充分关注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探索求知 要遵循认识心理发展的规律合理组织教学内容要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和应用的过程加强数学学习的活动提供学生亲身感受体验的机会。
5、 强化评价的教育功能鼓励学生奋发进取
数学学习评价是对学生通过数学学习所取得的成果和达到的水平作出评判同时对学生改进学习和完善自我进行导向它又是实施教学反馈、评估和策略的重要环节。
6、 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数学课程必须大力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对数学课程改革的积极作用使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学生的有效手段和工具成为获得信息资源和开展学习交流的广阔平台。
二、对各年级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1、三年级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诊断中关于“根据问题把所需的条件用直线连起来”中的“每本相册可以放几长照片”应该连几项。
结果 学生如果能列出相对应的算式 就应该算他的是正确的。
2、用两种方法比较并说明理由。这题比较速度大小与计算速度差是否属于一种方法。
结果这属于一种方法这里只能比较“路程”作为第二种方法。
3、五年级数学教学中解方程的错误率非常的高必须借助于验算才能提高正确率。
新教材中的解方程是比较容易出错的环节因为没有正负数加减乘除作为基础学生很难正确解比较复杂的方程。可以用“移负不移正移小不移大”的方法补充解题方法。
数学教研组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2010 年 10 月 15 日 地点:会议室 人员:全体数学教师 活动内容
评课《循环小数》
执教周静 主 持 人汤柳红 发言记录 一、做课教师周静介绍教学设计
循环小数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法的计算及商的近似值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概念较多又比较抽象是教学的一个难点。课本的例 1是教学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重复出现的情况为认识循环小数提供感性材料。例 2 通过计算除法式题呈现了除不尽时商的两种情况一种是从某位起重复某个数字另一种是从某位起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由此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并介绍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接着教材介绍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以前学生对小数概念的认识仅限于有限小数到学习了循环小数以后小数概念的内涵进一步扩展了学生认识到除了有限小数以外还有无限小数循环小数就是无限小数。
在探究循环小数特征时让学生通过实际计算充分感知数学中的循环现象。教学时我先引出例题让学生通过实际计算发现这些除法试题无论除到小数点后面多少位都除不尽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掌握循环小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计算后我让学生初步感受循环小数的特点。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商有什么特点并想一想商如何表示为什么使用省略号在学生弄明白了循环小数的特征的基础上接着概括循环小数的意义引出循环小数、循环节、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最后做相关练习巩固新知识。
二、评课
文香周静老师注重创设情景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学习兴趣。
肖定发老师在教学中注重了小组合作学习。在学生算出400÷75 这道算式后给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如为什么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它和每次出现的余数有什么关系„„尽量多给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机会。
阳校教师的教态自然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但本节课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给予学生观察的材料较少针对循环小数的重点“依次不断重复”这几个关键词语可以再出几道练习题使学生能牢固的掌握循环小数的特点。
彭爱云让学生来当小老师这一做法比较好。
汤柳红我认为在练习的设计中对于循环小数的简写形式可以增加混循环小数的形式同时也可以增加循环小数与无限不循环小数的区分使学生更清晰的理解循环小数。其次由于循环小数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读一读循环小数但在教学中仍忽略了这一点。
阳校 对于商是循环小数的竖式计算 有些学生往往不知道该除到哪一步就不用继续再除。
数学教研组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 地点:会议室 人员:全体数学教师 活动内容
评课《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执教文香 主 持 人汤柳红 发言记录 一、做课教师文香介绍教学设计 本课为百分数教学的第一课时在教学中我主要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可供独立思考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比较分析、归纳整理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并充分体会到百分数认识与我们的生活实际是紧密相连的。其次在教学材料的安排上大量的结合具体的生活素材以孩子们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在学习的过程中以多种教学形式吸引并激发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课后学生喜笑颜开而且还不停地念着“XX 是 XX 的百分之几”我也沉浸在愉快之中。冷静反思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点 1从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入手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我以“超级女声”现场直播和相关资料引入课题在比一比“谁会是最佳歌手”的过程中初步感悟了百分数。这时学生已经隐约之中感悟到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数是为了比较大小而通分成分母是 100 的分数。这既体现了知识的连贯性也让学生初步感悟了百分数的含义及比较数据时使用百分数的好处。
2密切联系生活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百分数是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的知识学生虽未正式认识百分数但对百分数却并非一无所知。因此我在上课之前让学生调查生活中的百分数可以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认识到知识对于个人的意义对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这节课中我把学生调查到的数据以“信息发布会”的形式展示学生是在理解和解释自己及同学调查得来的数据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的认识。
3练习有层次、有拓展、有坡度 除了书上的练一练我还设计了四个练习 练习一是按要求填表表格的内容是按课本上的例题改编的充分考虑到聋生对语句理解困难的原因而降低梯度让学生在课堂生成的基础上逐步加深对百分数的含义的理解。
练习二是选择题通过练习让学生了解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的联系和区别 。
练习三是判断题学生在理解百分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知识面。
练习四是出示一段关于世界环保的资料让学生在感受百分数表示的含义的同时体验到地球正在受到破坏我们应该节约资源——从我做起。对学生也是进行了一定的思想教育。
二、评课 周静从生活情境引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涉及了新知自然地经历了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文书记教师的课前准备做得充分让学生收集了生活中有关百分数的例子课中让他们进行交流分析这些百分数中蕴含的数学信息感受到数学不枯燥、不抽象就在他们身边。。
阳校通过百分数与成语的完美链接创设了一种开放的而非封闭的、 自主的而非灌输的、 丰富的而非枯燥的“大数学”的课堂学习新境。但还要注意问题的引导。
吴启平这一节课绝大部分学生对百分数的读法 、写法和意义都理解的比较透彻完成后面的练习也很好。但是在处理学习百分数的意义方面还须进一步思考如何更好的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让孩子们深刻领悟到意义的内涵。
刘海鸥 我觉得课堂是民主的课堂。
整个教学过程中文香老师运用了“想看看吗”“有什么想说的”“同意谁的意见”“小组内商量商量”„„这样朋友交谈时的语言同学生进行交流。这样平等的交流能消除学生学习中的紧张情绪学生以放松的心情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
肖继明我觉得学生的激情还不够高涨课堂气氛还不够热烈。
小学数学教研组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 地点:会议室 主题:研讨《如何提高后进生的成绩》 人员:全体数学教师 会议内容:
吴启平如何提高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成绩是我们数学教师长期探讨的一个焦点问题依据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要求来看以关心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角度出发我们不能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一个学困生的学习成绩长期处于落后的状态不但严重影响了学生本人的学习兴趣丧失了学习动力而且也会影响整个班级整个年级乃至整个学校的学习成绩。我们都知道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他们做一百个题目还不如教给他们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
周静数学知识的逻辑性最强学困生由于前后知识衔接不起来给思维造成了困难而丧失了信心因此我们在讲授新知识的前一天要针对性在布置复习、预习的内容或提纲课堂上有意地趣味性地启发学困生回答基础性的旧知识这样扫除了学习新知识的障碍。
文香学困生在课堂上一般是不太爱举手的教师应主动叫他们回答问题并通过表扬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长此以往他们就逐步转入主动思维的状态。积极为学困生创造思维的条件。
阳校课堂上安排适当的一段时间让学生议论重点、难点同一小组程度不同的学生都有这样既有利于学困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促进他们的思维又有利于他们听取优生的看法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开拓思维视野。
汤柳红课堂练习题安排成阶梯式既不妨碍优生的拔尖又兼顾了学困生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通过一些基础题使他们有成功感进而提高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周静经常接近他们了解他们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听取他们在学习中的困难和对老师授课的意见这样做教师既能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又能与他们沟通使他们毫无顾忌地发展自己的思维。
肖继明数学教学中多举实例、多使用教具把生活实际让学困生大胆地抽象概括为数学语言要求他们多读教材教师多辅导使学生正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关键词、句以便在解题中能准确无误举一反三地适用。
阳校对我们要指导他们认真审题明确题目的所有条件和隐含条件逐步使他们学会分析题意应用已知条件做出正确的推理、判断、综合性地找出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逐步过度到独立完成思维的全过程从而使思维水平有新的提高。
刘海鸥其实培养学困生纵向、横向比较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比较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我们要引导学困生学完一单元、一章后自己小结内容。并把这一部分内容与前一部分内容、整章内容进行比较找出他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彭爱云对于他们在演题中出现的问题利用自习时间或第二课堂活动自己组织辨析让他们从误解辨析中去领略正确的数学观点。
汤柳红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经常应用上述方法不仅使学困生逐步爱学数学会学数学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兴趣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
篇二:小学数学校本教研活动记录
学数学教研活动记录表 (项目负责人填写)教研组:
小学数学
项目名称
公开课
项目负责人
李应霞
活动时间
2015 年 10 月 23 日
活动地点
办公室
活动主题
角的初步认识
主讲人
刘聪
参加对象
全体小学数学教师
申请学时
参与者 1 课时
活动内容
及进程
1、刘聪老师在二年级教室公开课,主题为《角的初步认识》,全体小学数学组老师参与听课。
2、课后集中校二楼办公室评课,教导主任容莉老师主评。
3、主评老师整理好评课稿上交到教务处.
活动反思
与建议
本次教研动顺利开展,老师们积极参与,发言踊跃。从而提升了我组教师的专业素养,收获颇多,效果不错。
过程确认
科研处负责人签字:容莉
说明:活动一周内,校本培训职能部门根据项目负责人递交记录表审核内容并签字确认。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渐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体验”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数学活动中主动参与,亲身经历,获得对数学事实和经验的理性认识和情感体验。它让学生以认知主体的身份亲自参加丰富生动的活动,完完全全地参与学习过程,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从而在体验和创造中学会数学。
一、联系实际,让学生体验生活化数学 教育学意义上的“体验”既是一种活动过程,也是活动的结果。所以教学中应尽量优化以“生活”为背景的教学内容,把生活素材、生活经验、生活情景作为重要资源,引进和提供给学生去理解去体验。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从感性的实物入手,抽象出角的图形,揭示出角的特征,再让学生在身边的事物中寻找角学生既学到了角的有关知识,又亲身体验了知识的来源,使学生深切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感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它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这样,既可以巩固课堂内学到的知识,又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中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可以使学生学起来更加感到自然、亲切、真实,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心理体验:生活中的数学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这种心理体验,会使学生对知识产生更为浓厚的兴趣,也让学生更加乐于参与课堂的学习活动。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活跃、轻松的氛围中学数学、用数学。
1、激趣。即教师情境的创设应选取儿童身边的、感兴趣的、切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的事例、场景,以此来诱发儿童学习新知的内在动因,促使他们能以最佳的情绪状态投入到教学过程之中,从而实现情感层面上的“乐学”。上述案例中通过生活实例激起了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使教学过程波澜起伏,唤起、维持和强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便能够快速、有效地投入到数学课堂中来。
2、孕伏。教师的情境创设不能简单就因激发学生的兴趣而设置,教师的情境创设应让学生有思考、有回味,要有数学思维的空间,更要为后面的新知学习中的难点作好铺垫、孕伏。只有让学生的“乐学”与“会学”有机统一,才能为学生开辟一条既能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才能促进学生在学习上自主的、生动的、活泼的发展。
三、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知识生成过程 强化实践操作,开放学生“全脑”,引导他们眼、手、脑、口等多种感官参与,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动态生成,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角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较为困难。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整节课我将观察、操作、演示、实验、合作探究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中。在引导学生体验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
(从)感知→(经)表象→(到)概念这一认知规律,通过找一找、看一看、摸一摸、折一折、做一做、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学生活泼愉快地亲自参与、亲自体验到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造的不同教育情景中,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经历知识形成过程。让学生在观察中分析、在动手中思考。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结合,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索新知的过程。这样既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又能使学生迅速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也让学生在操作中认识物体和图形的特征,使情感体验在感悟中获得发展。
四、回归生活,让学生体验知识应用过程 要使学生在活动中和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要通过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让数学回归生活,并获得学有所用的积极情感体验。
在《角的认识》这一课中,“找出五角星上有几个角,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剪掉一个角,看看能得到几个角?如果剪去两个角,会得到几个角呢?”这一体验过程的引导,把空白留给了学生,让他们的思维有更大的空间,使不同的思维方式开展大比拼。这一过程中,不仅是学生的数感、空间观等的培养都通过体验得以实现;而且正确的思维方式在剧烈的碰撞中又得到了锤炼。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这种“体验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调用各种感官去体验、感受;注重实践,多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具体形象的问题情境,才能填补学生经验的不足,从而促进学生在体验中感悟。
评课稿:
这节课刘聪老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材的编排特点,教学设计有以下特点:
一、创设情境,准确找出物体表面的角
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上课开始,老师利用课件展示主题图——学生熟悉的校园一角,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什么?找出呈现在各中图形中的角;同时让学生找一找教室中那些物体上有角。通过找角的活动,使学生对角图形的认识由模糊到清晰,由具体到抽象,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充分放手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探究新知运用新知,培养能力
教师敢于放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为了让学生掌握角的基本特征,教师组织学生找一找、摸一摸、辩一辩,画一画的活动。
先让学生找一找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在找角的过程中,初步体验到角这一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和解释生活。
让学生拿出三角板,任意摸一摸板面上的一个角,说一说有什么感受。总结出角的特征: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这样为学生学习画角找到了依据。
画角这一环节,教师通过用美丽图画打扮庆祝“十一”国庆节,引导学生想到需要画角,激起学生很想学习画角的强烈愿望。这里教师先让学生尝试画一画教师引一引的方法,解决了画角这一重点。这里过渡比较自然。
在突破角的大小与其两边长短无关这一难点,老师先利用同学们比较喜爱的孙悟空与金箍棒的故事引入,以激发起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欲望,从而让学生各显身手献计献策,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同时充分利用电脑教学的优势,通过两角的重合以及边的变化来使学生进行直观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巩固练习这一环节,教师把巩固知识融于游戏创造性地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运用掌握,符合儿童的学习特点。真正体现了“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这一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三、 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在课的最后,温老设计由依据对角的各部分的认识,用学生自由选择材料做的角,在互相交流中进一步巩固角有大有小而与边的长短无关,这样教学不仅符合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融趣味性、知识性、创造性、思维性为一体,增强了学生对角的认识,各个环节的设计也使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得到极大的鼓舞,从而使学生一举多得。
本节课如果再在学生出现端点与顶点分得不十分清楚时,抓住一学生说的顶点时进行强调教学顶点就更好了。
篇三:小学数学校本教研活动记录
志新世纪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题举例
让小手帮我学数学—— “一年级退位减法”教学反思及改进策略.
建设路小学数学校本教研活动全纪录
2007-12-24 11:00:38|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 字号大中小 订阅 .
一、 活动简介
2007 年 12 月 19 日, 四川省“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 成华区实验基地第三届现场会在成都市建设路小学隆重举行。
这次现场会建设路小学推出了关于 “搭建教科研交互运行平台、推进教科研一体化” 的主题。活动包括观摩研讨课、 建小数学组校本教研现场、 建设路小学校本教研活动经验交流、 专家点评几个环节。
会上建设路小学的李芸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一年级《左右》 教学的一节常态课, 接着数学组的老师们围绕着数学组的教科研专题《有效交流促进数学概念的内化》 进行了 深入的研讨, 老师们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在思维的碰撞中生成了智慧的火花。
最后王桔校长还就学校开展的教科研一体化的尝试进行了介绍。
四川省教科所教育发展研究室曾宁波主任、 贾贵州老师, 成都市教科所教育发展研究室刘旭副主任、 史玉老师也莅临我校对本次活动进行了 近距离的交流、 指导。
专家们对研讨课、 数学组的校本研讨现场和王校长的汇报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指出建小在搭建教科研一体化做出了有效的尝试。成华区教育局徐局长也亲自参与了此次活动, 对活动的成功开展非常满意,他指出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尝试和实践, 教科研一定要为一线教学服务、 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服务、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近几年的实践证明:
区内不少学校的发展都离不开校本教研的开展。
二、《左右》 课堂细节还原记录
执
教:
成都市建设路小学
李
芸
教案整理:
成都市建设路小学
李
芸
刘
静
前言:
2007 年 12 月 19 日, 四川省“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 成华区实验基地第三届现场会在成都市建设路小学隆重举行。
这次现场会建设路小学推出了关于 “搭建教科研交互运行平台、推进教科研一体化” 的主题。活动包括观摩研讨课、 建小数学组校本教研现场、 建小校本教研活动经验交流、 专家点评几个环节。
会上, 建设路小学的李芸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一节非常有研讨价值的一年级《左右》 教学的常态课,
课堂中, 学生们在充分的情感体验、 活动体验中进行交流, 在交流中把左右概念内化成自己的数学思考, 教学实效性高。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在这堂课上, 我们看到了 学生充分的体验和交流的过程,看到了孩子们在数学学习中享受着快乐。以下是集大家听课心得的整理记录。
课堂观注点:
体验学习下课堂有效课堂交流, 促进数学概念内化。
教学设计:
一、 教学内容
北师大数学第一册
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
第三课时 《左右》
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通过有趣的活动, 领会左右的意义。
2
能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左右位置关系
3 能在实际情境中, 初步体会左右位置的相对性。
过程与方法:
1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体验理解左右的含义。
2
通过摆一摆的活动进一步学会确定左右的方法。
3
通过活动初步体会左右位置的相对性。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1
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的习惯。
2
通过有趣的具体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体验成功。
三、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使学生学会确定物体的左右位置关系。
难点:
体会左右位置的相对性。
课堂活动:
(一)、 新课引入
师:
小朋友们, 今天这节课李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
大家都看到今天来了 许多老师听课,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来欢迎他们, 好不好?
(全班鼓掌)
师:
请小朋友们想一想:
我们刚才在欢迎老师的时候, 用到了 什么? (老师举起双手提示学生 )
。
生:
用到了左右手。
师:
对啦, 咱们每个人都有一双手, 左手和右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左右。(师板书:
左右)
(二)、 体验自身的左右
1. 说自身的左右
师:
请一个同学都举一举右手。
指名生 1, 举起右手。
师:
大家一起举一举右手。
全班举起右手。
师:
再举一举左右。
生 1 举起左手。
师:
大家再一起举一举左手。
师:
请小朋友想一想, 再平时的生活当中, 你常常用右手做什么事?
生 1:
吃东西。
生 2:
用右手写字
师:
用右手比划比划。
生 3:
用右手拿筷子。
生 4:
用右手端水杯。
师:
小朋友们再举起你的左手, 想一想右手再做这些事的时候, 你的左手在干什么?
生 1:
我右手在拿筷子的时候, 左手端着碗。
生 2:
我用右手画画, 左手按住纸。
生 3:
我右手写字的时候, 如果写错了 , 左手就打开文具盒拿橡皮擦。
师:
恩, 左手可以帮助右手做一些事。
刚刚小朋友们说了这么多例子, 看来左手和右手真是一对好朋友。
请小朋友想一想, 在你的身体上, 还有没有想这样左右一对的好朋友?
生 1:
左脚和右脚
生 2:
右耳和左耳
生 3:
右眼、 左眼。
生 4:
左眉毛和右眉毛。
2. 动作游戏
师:
刚刚我们说了这么多例子, 接下来, 我们来玩一个机器人游戏。
老师来当遥控器, 小朋友当机器人, 当遥控器发出指令后, 看哪一个小机器人反应最快。
准备好了 吗?
全班起立:
准备好了 !
师:
前拍一次, 后拍一次, 上拍一次, 下拍一次。
生:
(根据老师的口令, 很快做出正确的动作)
师:
左拍一次
生:
(有两个学生拍错)
师:
有个别小机器人做错了, 要注意啦!
右拍一次。
生:
(全部能迅速正确在右边拍一次手)
师:
这一次全都对啦, 非常棒!
师:
举起你的左手, 向老师招招手, 举起你的右手, 向老师招招手;
左手拍左肩, 右手拍右肩; 左手摸左耳朵, 右手摸右耳朵;
左手拍右肩, 右手拍左肩; 左手摸右耳朵, 右手摸左耳朵;
(绝大部分学生能根据老师的口令做出正确的动作, 个别学生做错了, 能在老师的眼神提示下改正)
师:
每个小机器人都那么能干, 请坐!
(三)、 实践操作, 理解“左” 和“右”
师:
接下来, 我们再来动动脑, 动动手。
听老师的指令做动作: 请拿出橡皮擦摆在桌上, 请在橡皮擦的左边摆一支铅笔, 请在橡皮擦的右边摆上文具盒, 请在文具盒的左边和橡皮擦的右边摆一把尺子, 最后请在文具盒的右边摆数学书。
(学生按老师的口令摆文具。)
(老师在投影上摆文具。)
师:
请同学们对照老师摆的检查一下你摆对没有, 如果不对请赶快调整。
师:
请面对这些文具, 看一看, 谁摆在最左边?
生:
铅笔摆在最左边。
师:
谁摆在最右边。
生:
数学书摆在最右边。
师:
请数一数, 从左往右数, 橡皮擦排第几?
生:
从左往右数, 橡皮擦排第二。
师:
从右往左数, 橡皮擦排第几?
生:
从右往左数, 橡皮擦排第四。
师:
老师有点不明白了, 为什么橡皮擦一会儿排第二一会儿又排第四呢?
生 1:
是左右。
生 2:
因为从左数排第二, 从右数排第四。
生 3:
因为第一次是从左数, 第二次是从右数, 方向不一样。
(师播放课件展示从左往右数和从右往左数:
看来同一块橡皮擦从不同的方向数, 排列的顺序不一样。)
师:
从这些文具中选一件你最喜欢的文具, 说一说它的位置在哪里?
生 1:
我喜欢直尺, 从右往左数它排第三。
(师板书:
从右往左数直尺排第三。)
师:
有谁也喜欢直尺? 你有不同的介绍方法吗?
生 2:
从左往右数直尺排第三。
(师板书:
从左往右数直尺排第三。)
师:
还有别的小朋友想来介绍吗?
生 3:
我喜欢铅笔, 从左往右数它排在第一。
(师板书:
从左往右数铅笔排第一。)
生 4:
我喜欢铅笔, 从右往左数它排在第五。
生 5:
我喜欢橡皮擦, 它排在从左往右数第二。
生 6:
我喜欢数学书, 它排在从左往右数第五, 也是从右往左数第一。
师:
这个孩子真能干, 不仅说了从左数的位置, 还说了从右数的位置, 我们把掌声送给他。
师:
出来说从左或从右数排第几, 能不能说一说谁在谁的左边或右边? 或者还有不同说法。
生 7:
我喜欢文具盒, 它在直尺的右边。
(师板书:
文具盒在直尺的右边。)
生 8:
我喜欢数学书, 它在文具盒的右边。
生 9:
我喜欢橡皮擦, 橡皮擦在铅笔的右边, 还在直尺的左边。
师:
说的真好, 表扬他!
师:
选你喜欢的文具, 跟同桌说一说它在什么位置。
(同桌交流。)
师:
同桌交流时, 同学说的好我们就夸夸他, 说的不好我们可以补充, 说错了我们可以帮帮他。
这样我们一三班的小朋友就能共同进步。
(四)、 面对面, 体验左右的相对性
师:
今天小朋友的表现非常棒, 后面的老师们都想认识认识大家, 谁愿意来介绍介绍自己?
(师指名三生到讲台面向全班同学。)
师:
跟同学们打个招呼, 举起右手和他们招招手。
(三生举起右手挥一挥:
大家好。)
师面向全班:
为了礼貌起见, 我也来和他们打个招呼, 举起你的右手挥一挥。
(全班学生挥右手。)
师:
刚才大家在挥手打招呼的时候, 你有什么发现? 为了大家看得更清楚, 我们再一起挥一次。
(台上三生, 和全班学生面对面同时挥右手。)
师:
说说你的发现。
台上一生:
我在举右手的时候, 台下同学举的是左手。
师面向全班:
你们举的是左手吗?
生齐:
不是!
师:
那时怎么回事呢?
生:
因为你们是面向我们, 不时背向我们, 所以我们的方向是相反的。
师:
也就是说, 当我们面对面时, 左右方向是相反的。
师:
请台上和台下的同学一起用右手招招手。
(学生招手。)
师:
请两个小朋友面对面, 同时用左手或右手招招手。
(同桌面对面招手。)
师:
小朋友们看到没有, 当我们面对面地时候, 左右方向相反。
师:
请中间的小朋友介绍一下你们三个。
生:
我叫杨新月, 站在我右边的是曹洪文, 站在我左边的是李清逸。
师:
请台下声音大点的孩子再来介绍介绍。
生:
左边的是曹洪文, 中间的是杨新月, 右边的是李清逸。
师:
为什么台上同学的介绍和台下同学的介绍不同呢?
生:
因为我们是面对面的。
面对面的时候, 左右方向是相反的。
师:
原来是这样啊, 跟我们刚才招手时出现的情况相同。
师:
我们再请三个小朋友来介绍自 己一下。
不过老师要求上台和下台的小朋友要排好队, 靠自己的右边走。
(有一队小朋友靠左走了, 于是和另一队撞在了 一起, 引得全班哈哈笑。)
师:
请两队的小朋友都举起自己的右手。
大家看一看, 到底是哪一队走错了 ?
生:
李清逸那一对走错了。
师:
请两队小朋友找准左右, 重新走一次。
(两队学生按正确路线走了一遍。)
师:
请两队的小朋友, 举起右手, 靠右走, 走回原来的位置。
(学生举起手, 靠右走了回去。)
师:
看明白了吗?
生:
老师, 我看见过一道题, 说得是, 大家都靠右走, 左边的楼梯会不会浪费?
师:
觉得浪费的请举手
(全班三分之二的学生都举起了手, 认为浪费。)
师:
觉得不浪费的请举手。
(全班三分之一的学生举手, 认为不浪费。)
师:
说说你的理由。
生:
我认为不浪费, 因为下楼的同学从这边下去, 但是上楼的同学就会从另外一边上去。
师:
因为上楼和下楼的同学面对面, 所以他们的左右方向是反的, 左边的楼梯不浪费。
(课件出示 61 页 5 题)。
师:
老师要求小朋友们上下楼梯靠右行, 但机灵狗不明白了:
他们都是靠右边走的吗?
生 1:
不是, 三个小朋友是往左走, 三个小朋友是往右走的。
师:
老师要求小朋友们靠自己的右边走, 你再想想。
生 2:
他们是靠右边走的, 因为他们的方向是相反的。
师:
来, 我们举起右手, 想象自己上楼和下楼靠右行。
师:
其实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在学校老师要求大家上下楼梯都靠右行, 在马路上的交通规则也是行驶靠右, 这样大家各行其道, 就不会发生安全事故了。
请大家在回家的路上注意观察。
(五)、 巩固联系
师:
刚刚我们解决了 这么多问题, 淘气却遇到了 难题, 我们来帮一帮他。
(课件展示教材 60 页:
找一找。)
师:
淘气去小明家, 可他忘记了 是几号, 只记得上楼左拐是小明家。
帮他找找是几号?
生:
7 号。
师:
为什么?
生:
因为 7 号在楼梯的左边。
(课件出示教材 61 页 3 题 。
)
师:
淘气找到小明之后, 准备和他一起乘车去旅游, 他们走到停车场一看, 发现从右数大客车是第 5 辆, 请问这个停车场一共有几辆车?
生 1:
7 辆
师:
你们是怎么知道是 7 辆的?
生 2:
大客车从左边数是第 5 辆, 那草丛里就遮住了 4 辆, 加上左边的两辆就是 7 辆了。
师:
这个小朋友说得真清楚, 我们夸夸她。
师:
我们再用数一数的办法, 来数数一共有多少辆车。
(师带领学生从右往左数数汽车一共有几辆。)
(六)、 课堂小结
师:
今天我们学习了 什么?
生齐答:
左右。
师:
你打算用什么好办法分清左右?
生:
我就想握铅笔写字的手时右手, 另外一只压本子的手是左手。
师:
今天这节课就到这儿, 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能分清左右。
三、《左右》 校本研讨活动实录
成都市建设路小学数学组
刘静
学
校
课
题:
《体验学习促进课堂有效交流策略的研究》
数学组研究专题:
《有效交流促进数学概念的内化》
主持人:
刘 静
活动现场再现:
刘
静:
老师们, 在前期的研讨活动中, 为了更好地与学校的科研课题《体验学习促进课堂有效交流策略的研究》 相结合, 我们对数学组的校本教研课题又进行了修改和提炼, 要达成有效交流就必须建立在体验的基础上, 所以现在老师们都能围绕着” 有效交流促进数学概念的内化” 这一主题来上课和观课, 并结合自 己的教学实践谈出自己在” 体验中交流, 在交流中促进概念...
篇四:小学数学校本教研活动记录
湾小学数学组校本教研活动记录[活动主题]:加强预习指导、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研组名称]:小学数学组
[活动时间]:2016 年 9 月 9 日 [地点]:一年级教室
[学科]:数学
[年级]:一年级
[课题]:两位数加法、减法的应用题 [主持人]:顾明
[记录]:田辉 [活动方式]:校本教研模式 [活动流程]:背景介绍——教学构思——观课点分配——观课——教学反思——议课——生成成果 [集体备课时的建议]:转变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方式,备教材,备学生,力求实用。
[课前准备]:1、卡片
2、小黑板 [观课点及人员分工]:
1 在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是如何调动的。
2、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兴趣和对学困生的关注。
3、学生按照“预习——展交——反馈”的学习效果如何。
[讨论交流问题]:学生对感受到的信息如何表达 [建议和意见]:教师放开手脚让学生来尝试。
[失误或问题反馈]:1、重难点突破方面有待改进。
2、 对学困生的关注不够。
1
[讲课教师]:潘石恩
[授课学校]:崖湾
[年级]:一年级
[学科]:数学
[课题]:
两位数加法、减法的应用题
[课型]:新授课
[观课时间]:9 月 18 日 《两位数加法、减法的应用题》说课稿 一年级教材 93 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 一、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两位数加法、减法的应用题”教学,是在学生已学习了得数分别是几十几加几十几或减几十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基础上进行的,是两位数加法和相应减法的最后阶段,因而在 100以内的加减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最基础的知识之一,也是学生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给学生打好此基础,对进一步学习数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要求
1、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或减两位数的记算方法。
2、培养学生读题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看图感知提问题 三、教法和学法的选择。
教法:创设情景法。为了使学生分别熟练退位减法,(1)、先是开火车口算在得数分别是说出得数后学生判断改正,(2)、然后版演竖式计算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中,完成后讲解计算过程,(3)同桌检查帮助改正.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同时也保留着直观动作思维的形式,因此,必须从这一实际出发,从他们喜欢的跳绳活动开始,增加学生的活动和动手操作的内容,引导学生动眼看、动口说、动脑想,用多种感官进行学习。
学法:小组合作交流法。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选用自学观察法、小组合作交流法等教学的方法。同时在学法上,选用指导学生阅读数学教材感知信息的方法,组织讨论交流学生进行学习。在学具和教具的准备上,应有小黑板、卡片等。
2
四、教学程序设计。
一、检查预习
1、 开火车做口算题 2、竖式计算
71-28=
62-37=
91-82=
46+24=
上台演示
说出计算过程
如果用竖式该怎么做?让学生独立思考。
结合板书问,个位上 1-8 不够减,怎么办?
强调:在减十位上的数时,可别忘了先减去退去的 1。
交流时让学生说出计算过程。
3、小组交流讨论:你能说说笔算减法要注意什么? "这样通过数的卡片、算式、问题回答三者结合,使学生理清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渗透了递进学习、不断发现问题的主动学习意识,为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解决难点铺好路,顺利地实行正迁移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二、激情引入 每天的早上的锻炼,同学们都喜欢跳绳,现在我们看看小花与小刚的跳绳比赛 三、自主学习
看表知图意,提问题 小花和小刚在进行跳绳比赛,
小花 小刚 第一次 38 下 44 下 第二次 37 下 39 下 让学生初步感知图片信息说了些什么?知道了什么?这样可以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注意对差生给以鼓励,教师应让学生选择一组数字,结合学生说的,启发引导学生横着的、竖着的信息 (3)组织讨论:你是怎样想的?说说想的过程。学生的思维的方法不同,引导学生交流各自说出自己的问题?你是怎样想的,鼓励学生多向思维,既强化了教学重点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整理展示回报
提出问题 :
(1)、小花的第二次比小刚的第一次少跳多少个吧? (2)、小花两次一共跳了多少下? (3)、第一次小花比小刚少跳几下? (4)、第二次小刚一共跳了几下?
列式
比较
计算 五、拓展新知
你还会提什么问题?
3
教师在不同的问题设计中,启发学生动用多种感官学习,使教学过程处于积极进取的状态,不但使学生掌握了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和推理的能力,给学生打下了动脑思考、多向思维、主动学习的基础,符合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提问题
列式计算 六、全课总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掌握了哪些新本领?这样既巩固了本节课的知识,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两位数减、加两位数的应用题
一年级教材 93 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或减两位数的记算方法。
2、培养学生读题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看图感知提问题 教具、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 开火车做口算题
2、竖式计算
71-28=
62-37=
91-82=
46+24=
上台演示
说出计算过程
如果用竖式该怎么做?让学生独立思考。
结合板书问,个位上 1-8 不够减,怎么办?
强调:在减十位上的数时,可别忘了先减去退去的 1。交流时让学生说出计算过程。
3、小组交流讨论:你能说说笔算减法要注意什么? 二、激情引入 每天的早上的锻炼,同学们都喜欢跳绳,现在我们看看小花与小刚的跳绳比赛 三、自主学习
看表知图意,提问题 小花和小刚在进行跳绳比赛,
小花 小刚 第一次 38 下 44 下 第二次 37 下 39 下 四、小组讨论
提出问题 :
(1)、小花的第二次比小刚的第一次少跳多少个吧?(2)、小花两次一共跳了多少下? (3)、第一次小花比小刚少跳几下?(4)、第二次小刚一共跳了几下?
回报
列示
比较
计算 五、拓展新知
你还会提什么问题? 六、全课总结
4
今天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掌握了哪些新本领?
两位数加法、减法的教学教后反思 本节课讲授的是一年级数学“两位数的进位的加法与相应的退位减法”,理解图意,提出问题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为突破难点,开火车口算十几减几的减法,接着再竖式版演、自己讲解,由学生判断评价,这样解决了会列式不会计算的难题,同时也是对学困生的帮助,这是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引导学生动眼看、动手摆、动脑想,用多种感官进行学习。
教师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能根据学生喜欢的跳绳活动助人的心理特点,我先由生活情景引人,并设计了一个表格。引导学生先看图上,感知图的信息,让学生理解图意,再提出问题,放开手脚,可以提不同的问题。这样在小组的合作交流中,同学们在七嘴八舌的争着说自己的问题,列出减法算式,变静态图为动态,利于学生思维和理解,顺利地突破难点。这看、说、交流、回报,又使学生思维条理、有序、有据,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小结,突出了本节的重点,在这时,教师就放手让学生交流、表达。由于教师为学生创设了自由的空间,学生可以轻松自如地进行小组的合作,并一小组为单位展示他们探索的成果,教师把学生探索的成果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是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教师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在活动中,对学生提出的想法教师不进行简单的判断,而是让学生在交流和练习中逐渐发现自己的方法是否有效,这样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
5
两位数加法、减法的应用题议课材料:
顾明
本节课教师以情景图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高教师把大量的时间,留给了学生,让他们看图、说图意,列算式、再算一算,同桌互帮互学,教师只是进行点拨指导,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
在整个新授过程中,教师在不同的问题设计中,启发学生动用多种感官学习,使教学过程处于积极进取的状态,不但使学生掌握了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和推理的能力,给学生打下了动脑思考、多向思维、主动学习的基础,符合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潘石恩:
教师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能根据学生跳绳的心理特点,设计了一个表格。这里设计学生喜欢的跳绳活动,激发了学生用自己已有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愿望,使学生在开课阶段思维就处在十分活跃的状态 石丽萍 教师就放手让学生交流、表达。由于教师为学生创设了自由的空间,学生可以轻松自如地进行小组的合作,并一小组为单位展示他们探索的成果,教师把学生探索的成果用聪聪的话表达出来,是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田辉:
教师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让学生自己动口、动手,说一说、算一算、比一比、讲一讲,达到了与教于乐的目的,这样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节课教学效果良好。
在作练习时,让学生分小组合作探讨,通过多种练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学生会觉得有趣,激发学习积极性,根据表格提出不同的问题,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梁安顺:
看表格知图意提问题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突破难点,冯老师先引导学生先看图上一感知信息,让学生理解图意,提出问题,列出减法算式,变静态图为动态,利于学生思维和理解,顺利地突破难点。这看、说、交流、回报,又使学生思维条理、有序、有据,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小结,突出了本节的重点,在这时,教师就放手让学生交流、表达。由于教师为学生创设了自由的空间,学生可以轻松自如地进 6
行小组的合作,并一小组为单位展示他们探索的成果,教师把学生探索的成果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是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总之,本节课教师以情景图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高教师把大量的时间,留给了学生,让他们看图、说图意,列算式、再算一算,同桌互帮互学,教师只是进行点拨指导,对学生的指导点拨到位、及时,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
7
篇五:小学数学校本教研活动记录
教研活动记录教研组名称:李大庄乡李大庄小学校数学教研组 教研组长:程红亚记录人:周振江 活动时间 2015.11.22 活动地点 办公室 主持人 周曼曼 参加人员 程红亚,周振江,周曼曼,张红春 活动主题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探讨
预计要达 我们数学教师必须在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方面引起高度重视。
到的目标
教 研 过 程 (请从本次活动的发言内容概要、主要结论、解决的问题和未解决的问题等方面进行记录)
内容概要 1、促进学生良好计算习惯养成的探讨。
主要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学生练习、学校活动中促进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养成。
2、提高学生数学计算速度和计算正确率的探讨。
主要利用课堂教学,寻找能够提高计算速度和正确率的突破口,和教学训练方法等策略。在强化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力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实现算法多样化与优化的探讨。
主要探讨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把握算法多样化的本质,处理好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的关系,追求算法的合理与灵活。
4、进行口算和估算教学的探讨。
主要内容和问题 1、重视口算训练。
(1)重视培养学生说算理。
(2)强化练习,并持之以恒。
2、注重笔算训练。
3、注重估算训练。
4、掌握算理,注重方法。
5.培养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途径和方法
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的习惯
(1)校对的习惯。
(2)审题的习惯。
a 要审清数字和符号; b 要审清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c 要审清计算方法的合理、简便,分析运算和数据的特点,联系运算性质和定律,能否简算,不能直接简算的可以通过分、合、转换等方法使运算简便,然后才动手解题。
(3)养成仔细计算,规范书写的习惯。
(4)养成验算的习惯。
6.培养学生读题的能力 认真读题是一种审题能力,在不理解的情况下学生很难正确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学生常常会看错运算符号,甚至书写横式是加法,列竖式是减法。这些现象的发生和学生读题能力有着直接关系的。
7.设计一些竞赛,以激发学生对计算的兴趣
由于计算题是由数和计算符号构成的,比较抽象,没有生动的情节,我们采取习题形式的多样化。如选择题、判断题等。在练习方式上也尽量使其多样化,如接力比赛,抢答,评智慧小星等。
教 研 成 果 1. 请列举出通过本次活动汇聚的生成性成果,例如课堂实录、教学设计、讲稿、总结材料等;
并列举出每件成果的主要生成者或执笔者,记录成果的存放处便于未来备查;
周曼曼:
重视培养学生说算理。
学生说口算思路的过程也就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就能促进他们更好的理解算理,口算能力也必然得到培养 .
任金金:
重视培养学生说算理。
学生说口算思路的过程也就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就能促进他们更好的理解算理,口算能力也必然得到培养。
李娓:注重笔算训练。
笔算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一看、二读、三回头”。
范志娟:注重估算训练。
加强估算,能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 估算在计算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计算教学中应逐步渗透估算的意识和方法,指导学生养成 “估算—计算—审查”的习惯,有助于学生预防和减少差错的产生,提高计算能力。
任书杰:培养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途径和方法
经过长期的训练,我们不断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促使他们运用正确的方法计算获得正确的结果。同时在此过程中学生获得了成就感,也就增加了学生的底气,变成动力,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2.并在以下文本框内例举出一项具体的活动成果内容 (如是课堂实录请单独以附件的形式上传,此处简要描述即可)
1、重视口算训练。
(1)重视培养学生说算理。
学生说口算思路的过程也就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就能促进他们更好的理解算理,口算能力也必然得到培养。
(2)重视培养学生说算理。
学生说口算思路的过程也就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就能促进他们更好的理解算理,口算能力也必然得到培养
其次应注重口算方法,并且按一定速度要求训练。好的算法,是提高口算能力的催化剂,比如各种运算定律的灵活运用,一些简单数的记忆等等。例如组织口算竞赛、瞬时提高、限时完成等方式。
再次应采用多种形式训练。比如进行视算听算结合练。视算和听算是口算练习中两种基本的形式。视算是通过眼看题目脑算、口说得数;视算、直接写得数或直接说得数,这种训练就是对眼、脑、手、口等的技能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应调动学生的多种器官和各种机能高度参与,从而提高学生计算方面的技能。
2、注重笔算训练。
笔算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 “一看、二读、三回头 ”。即一看:做题前先完整地看清每个数和每个运算符号,进行初步感知。二读:做题时,养成边读题边抄写的习惯,调动多种感官的参与对短时记忆是大有影响的。三回头:每算一步,要及时 “回头看”,检查方法是否合理,数据运算符号是否抄错,括号、小数点是否漏抄,计算结果是否写错。
3、注重估算训练。
加强估算,能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 估算在计算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计算教学中应逐步渗透估算的意识和方法,指导学生养成 “估算—计算—审查”的习惯,有助于学生预防和减少差错的产生,提高计算能力。
4、掌握算理,注重方法。
教学时我们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法则、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培养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途径和方法
经过长期的训练,我们不断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促使他们运用正确的方法计算获得正确的结果。同时在此过程中学生获得了成就感,也就增加了学生的底气,变成动力,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1、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的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保证,在计算时,我们要求学生一定要做到:
(1)校对的习惯。
(2)审题的习惯。
a 要审清数字和符号; b 要审清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c 要审清计算方法的合理、简便,分析运算和数据的特点,联系运算性质和定律,能否简算,
不能直接简算的可以通过分、合、转换等方法使运算简便,然后才动手解题。
(3)养成仔细计算,规范书写的习惯。
(4)养成验算的习惯。
2、培养学生读题的能力 认真读题是一种审题能力,在不理解的情况下学生很难正确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学生常常会看错运算符号,甚至书写横式是加法,列竖式是减法。这些现象的发生和学生读题能力有着直接关系的。
3、设计一些竞赛,以激发学生对计算的兴趣
由于计算题是由数和计算符号构成的,比较抽象,没有生动的情节,我们采取习题形式的多样化。如选择题、判断题等。在练习方式上也尽量使其多样化,如接力比赛,抢答,评智慧小星等。
总结 (是否达到或超过预期目标,实施中有哪些经验或教训)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自身要对计算法则、定律等运用自如,指导时才能得心应手,提高效果。其次在计算教学中,做到不断思考,不断探索,做计算教学的有心人,相信一定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插上腾飞的翅膀。
篇六:小学数学校本教研活动记录
学期小学数学教研活动记录 开学初我组以学区教研工作计划为指导思想 根据本册教材的内容和重难点确定了两个研究专题将乘法口诀及除法两部分知识的学习确定为本学期重点研究的内容。我们本着加强教学研究 注重课堂实效 扎扎实实地开展教研活动。结合年级、学科特点和教研组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了本学期教研计划。力求加强各校之间的合作 发现和解决教学中的困惑和新问题 挖掘潜能 提高教学水平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本学期我们进行的教研活动记录如下 每次活动老师们都认真准备积极参加并做好记录。作为一名区教研组成员我积极参加区教研活动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及时传达给学区教研组的教师们使每位教师及时了解区教研组活动内容、精神并在教学中努力尝试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第一次活动时间 9 月 16 日 在此次会上老师们共同探讨了教学中的困惑 共同制定出了本学期教研活动计划。
第二次活动时间 9 月 27 日 邱老师讲了一节《10 以内的加减》邱老师认真备课精心准备经过一次次的试讲两节课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教研组的老师们在活动中积极发言、讨论、评课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通过活动大家进一步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解决了教学中存在的困惑收效还是较大的。
第三次活动时间 10 月 15 日 这次活动老师们听了三节课《6 的乘法口诀》、《东南西北》、《下棋》。通过听课对比自己的教学找到了差距例如《6 的乘法口诀》一节我们在备课时的想法与区研究课的设计思路有着一些共同的特点都是从 2—5 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引课 但我们在设计中对学生开放的空间较大 这样教师不好把握而且对怎样在 6—9 乘法口诀的学习中体现乘法意义的教学还比较模糊通过活动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拓宽了教学思路明确了今后教学中努力的方向。
第四次活动时间 10 月 26 日 交流总结提高。在这次活动中 教研组的老师们将参加本学期教研活动的体会进行了交流。
易老师说: 通过教研活动使教师在把握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教育特点设计思路和学习方式等方面有了进一步提高。
邱老师通过听几位教师的讲课使我深深的意识到上好一节课提问的重要性。
课堂环境的随时变化 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难预料性。
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才能在实践中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才能使教学实现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
陈老师讲我非常荣幸的在教研组里承担了一节研究课。通过这节课不但锻炼了我上课的技能 同时 在我们教研的老师们真诚的提出我这节课的不足时我又一次感到了收获的喜悦。
尤其是一位老师就我课堂上的估算的处理提出的意
见 使我茅塞顿开 一下子意识到原来在估算是可以有导向的。
通过大家的研究和相互的交流使我对我的课堂又有了新的了解同时在后来的教学中我也改进不少这节课使我收益非浅。
第五次活动时间 10 月 26 日 我们五六年级数学教研组开了一次教学研究活动。
石老师承担了本次活动的教研课她授课的是六上分数乘除法的应用题。整节课她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巧妙地融合于学生的自创题目情境中。各环节的时间分配较好尤其是在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时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问题学生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同时也适当选做题特别是重点如何突破难度如何化简准备充分符合学情。
当天中午进行了评课活动。在说课中介绍了自己教学设计的依据和意图说明了自己的观点。评课的老师分别从学生学情、老师提问及学生回答、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教学各环节用时等方面进行了评议。
第六次活动时间 11 月 4 日 1.外出学习、培训教师作精神传达
2.组内研讨课的评课活动
第七次活动时间 11 月 10 日 解读吴亚萍的《小学数学教学类结构的基本课型》 教学类结构:简单地说,指不同的教学内容,根据其内在结构和特点,可以形成不同的教学课型。小学数学教学中主要涉及数的认识、数运算、规律探索、图形测量、概念形成、知识的整理与复习等教学内容。
运算的教学结构:对数运算教育价值的理解,对数运算教学长段递进式目标设计的理解,注重结构学习的整体性。
运算的总目标:学生要知道各种运算的意义、基本法则及各种运算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具体情境进行判断并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灵活计算能根据情境灵活运用估算方法对计算结果的范围进行准确判断 能有序地排列算式并发现其中的规律建立基本的数学敏感。
第八次活动时间 12 月 10 日 参加区“小学数学教研活动月”听小学数学教研员易虹辉老师宣读了由教育局颁发的文件“关于在全区开展小学数学教研活动月的通知”布置了活动月的具体工作。听喻沛执教了示范课《分数应用题的整理与复习》还听了特级教师盛建武老师结合示范课为大家作了题为《怎样上数学课》的主题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