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党课讲稿: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强调,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可以凝练出很多启示,但最重要一个的启示是,脱贫攻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最关键靠的是党的坚强领导。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坚强有力,我们党就会很有力量,我们国家就会很有力量,我们人民就会很有力量,就会不断夺取新的更大的胜利!
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从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感受到了党的力量的伟大,人民力量的伟大。这几天在网络上比较关注脱贫攻坚的信息,不少视频是含着眼泪看完的,的确是情不自禁。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不仅给了我非常大的鼓舞与信心,愿意把自己的青春与热血奉献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上,怀着更加虔诚的感情做好手中党务工作,而且也给了自己很多感悟与思考,以这种形式向党组织说说心里话。
一、不断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根”和“魂”
脱贫攻坚故事一:扶贫先扶志,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开出的一剂扶贫良方。但这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动员启发,转观念、换脑筋,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在“精准扶贫”的首倡地﹣湖南湘西十八洞洞村,这里的脱贫攻坚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脱贫攻坚战打响之前,全村人均年收入只有1600多元,贫困人口超过一半。在外讨生活的十八洞村人,谁都不愿意提起自己家乡的名字。十八洞村村委会主任施进兰说:“说了人家肯定看不起你,太穷了。出去打工的时候,都不想回来,当时根本没有想法改变这个村子,条件不允许。"2014年,龙秀林带领第一支精准扶贫工工作队进驻十八洞村。工作队进村不久,乡亲们就送来了“三重大礼”:第一重大礼是见面会上,党员干部用苗语说:县里派宣传部的副部长来搞扶贫,到底行不行啊?第二重大礼是工作队进村后,并没有发钱发物,竟然有村民在村部的围墙上写满了:“村干部、工作队、集体贪污扶贫款”等大字报。第三重大礼是“酒鬼”龙先兰,突然闯进龙队长给省领导汇报的现场,大声嚷着要饭吃啦,要婆娘啦。十八洞村的扶贫工作困难重重这让工工作队的同志们领悟了“扶贫先扶志”的重要意义。磨难出真知,龙队长明白了上级为什么派宣传部副部长担任十十八洞村的扶贫队长的良苦用心。他最善长的就是用文化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现在的十八洞正好是用武之地。首先是推行“思想道德建设星级化管理”模式,使村支两委的凝聚力上来了,群众的精气神也上来思路通则百事顺,在修路、农网改造、机耕建设中,村民纷纷出力,没有一个讲价钱的。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十八洞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乡亲们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感悟一:党员精神底色要打得红。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一贯重视全党的理论学习。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两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习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基层党组织红不红、强不强,就在于这级组织有没有坚持把党的理论学习摆在第一位,有没有坚持把党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个不注重理论学习的党组织,不能尝到理论之甘,只会吃到思想之苦。习主席强调,“政治上的坚定、党性上的坚定,都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并指出,“学习理论最有效的办法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强读强记、常学常新。”基层党组织就是要善于掀开一点理论“苹果”皮,给党员们创造出“蚂蚁吃苹果”的学习效应。我们基地机关一直在开展“读原著、增强四个意识,悟经典、坚定四个自信”学习交流活动,自己所在部队党支部积极利用政工网参与线上学习,有效激发了大家学习理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员精神底色怎么来,就是要用理论学习打得红红的。现在全党正在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们要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基层党组织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有责任与使命把党的创新理论“红色血液”输送好,力争把每一名党员培养成党性最红的“红细胞”。
二、坚持建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龙头”和“堡垒”
脱贫攻坚故事二:走进时代楷模黄文秀生前驻村工作的广西百色市乐业县新华镇百坭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村民如今的好日子,和黄文秀的努力贡献分不开,她在任时为百坭村打下了很好的脱贫基础。”百坭村党支部书记周昌战回忆道。《故事里的中国》播出一集关于“第一书记”黄文秀的故事。2016年从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黄文秀放弃留在大城市的机会,选择加入选调生队伍回到百色工作,立志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2018年,又主要要求到条件更为艰苦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乐业县百坭村第一书记。百坭村村民居住分散,黄文秀翻山岭,用近两个月时间遍访19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山再高也能翻越,比山更难翻越的是人心。记得影片里有两段小插曲,其中一段是黄文秀刚刚到百坭村报到,村支书周书记对这个女娃并不感兴趣。当听到身边同事评价黄文秀干工作有激情、很帅时,周书记悠悠地回了一句“帅吗”但这并没有影响到黄文秀,她仍然怀一片赤诚之心扑在工作上。直到第二个小插曲的到来,那天百坭村突遇大暴雨,村里白冷屯地理条件差,不少危房里面老人还没有撤出,情况十分危急。组织抢救过程中,周书记腿意外受伤,黄文秀带领2名抢救队员成功救出困在危房里的韦爷爷。韦爷爷刚被救出,危房旁的一颗大树瞬时倾到,差点砸在黄文秀身上。周书记激动地朝着黄文秀大喊:“黄文秀,你不要命了。你要是出了什么事,我怎么向上级交代!”黄文秀关切地问:“周书记,你的腿没事吧。百坭村要做的工作很多很多,我需要你的帮助,周书记,请不要再叫我女娃了”。周书记感慨地说:“我重新认识你了,黄文秀!不说了,服你了 I "2019年6月17日凌晨,黄文秀在从百色返回乐业途中,遭遇山洪不幸遇难,年仅30岁。直到今天,回想起得到消息的那个清晨,周昌战仍然感到悲痛。2019年,百坭村实现整村脱贫。2020年底,百坭村所有贫困户脱贫摘帽。黄文秀生前的夙愿终于实现。
感悟二:内部团结拳头要握得紧。我们党所倡导和坚持的团结,是以党的创新理论、共同理想信念为基础的团结,是以巩固集中统一、推进事业进步发展为目标的团结,是以自觉的纪律、科学的制度为保证的团结,是以亲密的战友情谊、融洽的内部关系为纽带的团结。习近平总书记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书中记载,“我父亲经常给我讲团结的道理,我都深深感到:凡事团结处理得好,工作都能做得比较好;
凡事团结处理不好,就都做不好。”基层党组织团结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基层党组织“大团结”问题没有搞好,“小团结”现象就会比较突出。自己认识的一名老支委对这种问题痛恨厌绝,愤慨地说道:“一个小小的连队,有什么小山头、小帮派,如果说连队里要真有"帮派的话,那就只能有一个"帮派"一﹣连队党支部!”团结是基层党组织的生命,是一个单位凝心聚气、干事创业的重要源泉。实践中感到,一个先进单位,成绩千好万好根子是组织坚强;
一个后进单位,问题干找万找源头是组织薄弱。基层党组织坚强的根子在团结,而党组织内部团结根子在书记。所以说,基层党组织书记的一个重要能力,就是发挥班长作用,搞好班子内部团结,使党组织形成战斗力,更好地带领大家圆满完成上级赋予的各项任务。当然,团结不是一个人的事,是几个人或一批人的事,是团队的结合,是班子集体的事。党内的团结,党与人民的团结,这些是我党战胜艰难环境的无价之宝,基层党组织和每名党员都必须珍爱这两个无价之宝。
三、持续激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潜能量”和“内动力”
脱贫攻坚故事三:2017年火爆各大媒体和网络的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塘约村,这里的发展经验吸引着全国各地都来取经。然而仅仅在3年前,塘约还是二类贫困村,人均收入不足4000元。2014年一场大洪水冲垮了村里的道路和房屋,卷走了仅有的粮食和牛羊。家园毁了,塘约该怎么办,3000多名村民都把目光投向了村党总支,农民需要一个精神焕发的村庄。村干部们意识到,既然己经一无所有,他们只能创新,重新组织起来,走出一条属于塘约自己的发展之路。村支书左文学带领11名村两委成员开了3天3夜的会,大家一致决定抱团发展走集体化道路。但当时村子里穷得连信用社不肯贷款给他们。集体没有资产,贷给这么一个村集体,以后管谁要。但是后来信用社说可以贷给个。当时村总支就下了决定,11个班子成员,每人最低的8万最多的10万,自己去哄好自己的老婆。灾后的塘约靠吃救济粮维持,此时再让个人为村集体背负十多万的债务,很多家属不同意,但最终11名村两委成员贷到了120万元。位于大山深处的塘约,没有资源怎么办,他们就在土地上做文章,对土地进行各项确权,村民以入股的方式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年底分红,入社劳动还能再领一份工资,这极大调动了群众积极性。村两委还以党员积分册形式,建立起问责档案,每一块土地、每一项工作都责任到人,51名党员成了塘约的51面旗帜。党员们的激情与干劲,不仅吸引很多常年在外打工的回来,连一些发展很好的种植大户也深受感染。如今塘约98%的农民加入了合作社,人均收入达到一万多元,仅用两年多的时间就脱贫致富,步入小康示范村的行列。左文学深有感慨地说:“一个人要活出精神来,一个村庄也要活出精神来,一个国家才有希望。
感悟三:组织自我发展要盘得活。党的先进性是党安身立命的根本。先进性是党存在与发展的根本前提。党如果丧失了先进性,就会失去民众的拥护和支持,失去民众的支持,党的生命就难以维系。“穷则思变”是塘约村脱贫致富的一个重要诱因,左文学把这四个字印在塘约村对面的小山上,不仅为激励后人,更为激励村党总支。塘约的实践,唤醒了两大资源:一是沉睡的土地资源,二是人的内在资源。基层党组织建设应该学习塘约村这种“穷则思变、不破不立、开拓创新”精神,推进党建工作理念、机制和手段创新,不断增强时代感召力,勇于摒弃陈腐教条,树立变革发展的新风。《塘约道路》书中关于塘约村党建工作一些做法给我启发很大,触动也很大。塘约村每次党员大会,党员都要带《中国共产党章程》,必集体学习两个内容: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即使已经学过一百遍了,仍然每次集体学,就像一种庄严的仪式。见贤思齐,自己积极借鉴塘约村党建的经验做法,在组织党小组讨论时,改变了以住党小组长念念讨论题目,大家轮流发发言的方式,加了党小组长带着大家一起诵读“党员的权利和义务”的环节。自己也在思考,这么做效果会怎么样,时间会给出答案。群众是需要一个精神焕发的党组织,调动组织起来的群众和单打独斗的群众,精气神是完全不一样的。基层党组织应该保持自生长激活“一池春水”,把大家拧成一股绳,什么事都干得成。
四、从严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自我革命”和“自我净化”
脱贫攻坚故事四:最近《在峡江的拐弯处:陈行甲人生笔记》这本书在网上卖得十分火爆,出版社不得不加急印刷,某宝上清一色都是预售。本书的作者——全国优秀县委书记陈行甲,在2011年到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上任时,那时巴东不仅贫穷艰难、怨愤戻气,而且政治生态非常恶劣,笼罩着轰动全国的恶性事件魔咒。巴东这样一个贫困县,很多贪腐分子的单笔受贿金额居然高达几十万人民币。现实中作奸犯科的坏人比小说、电影、电视剧中描述的还要坏,真可谓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陈行甲敢做不收钱的县委书记,代表巴东县50万人民勇于向贪腐行为亮剑。“反腐扶贫”为巴东后续的“精准扶贫”开了一个好头。陈书记非常重视精准扶贫中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让老百姓真正“当家作主”。在精准扶贫中,精准识别是第一关。如何精准识别“谁穷、谁不穷、谁真穷、谁最穷”,群众心中有杆秤,朝夕相处的乡里乡亲最有发言权。贫困户的精准识别与评定,从过去的村支部村委会提出名单报上级认定,改为全体老百姓集体讨论确定。他亲自设计了屋场院子会“八步走”的开会模式,评定所有流程都在全体群众“眼皮子底下算账”,精准程度大幅提高。2016年1月16日,央视《新闻联播》以6分多钟的时长报道了巴东的精准识别屋场院子会,刷新了整个湖北上《新闻联播》的单条时长记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你工作会议上讲:“要和老百姓一起算账,要让老百姓认账”,陈书记自豪地说,这一点巴东彻底做到了。陈书记在巴东的很多探索和实践,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他执政的后期,全县的民风相比最初出现了几乎180度的逆转,“干净、自强”的巴东精神深入人心,信访量断崖式下降,逆转了全县基本的政治生态。巴东的老百姓都愿意称呼陈书记为“甲哥”,如今甲哥已经裸辞县委书记,告别跌宕起伏、精彩纷呈的“上半场”,开始了他公益事业的“下半场”。“大考”面前,深度贫困县的巴东举全县之力应“大战”,2020年4月经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同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巴东正式退出贫困县,交出了一份史诗般的攻坚决胜答卷。
感悟四:正风肃纪铁腕要过得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可以说,全面从严治党是习近平总书记党建思想的一条主线和鲜明主题,宣示了我们党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的坚定决心。杨业功“携礼莫入”的清廉故事和“党性岂能在一张宣纸上失守”的名言一直教育着我,一张宣纸、一箱芦柑、一袋小米,虽然不值钱,却折射出一个共产党员的浩然正气。基层党组织如果在处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不搞“阳光透明”,喜欢“藏着掖着”,玩套路整权谋,这是对党的工作不负责,更是对自身形象的不负责。一旦陷入“塔西佗陷阱”,就是不管你是干好事还是坏事,说真话还是假话,群众都不相信你。党组织说话没人信,别人一忽悠都相信,那一定会影响单位发展。不可忽视的是,一些党员同志之间关系也变得微妙复杂,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错误的地方、用错误的方式“批评”同志,本来可以选择在党小组会上坦诚公布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但忘掉了“桌上尽管说,会后不讨论”的优良传统,结果把党内关系搞得乌烟瘴气。基层党组织要经常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在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熔炉”中淬炼,扫除思想之弊、祛除行为之垢。法纪贯之于基层则基层稳,风气正之于基层则基层兴。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拿出“硬手腕”,大喝一声、当面一掌,坚决刹住歪风、维护组织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