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振兴专题会议记录3篇党建引领振兴专题会议记录 驻村第一书记关于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党课讲稿三篇 以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是贯彻中央和我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建引领振兴专题会议记录3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党建引领振兴专题会议记录
第一书记关于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党课讲稿三篇以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是贯彻中央和我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各项战略举措的组织者、推动者、实施者。驻村第一书记关于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党课讲稿
乡村振兴专题党课讲稿 乡村振兴专题党课讲稿 这次我主要讲讲乡村振兴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这一论述为“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定了位。报告把乡村振兴战略列为了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六项重点工作之一;在十九大修改通过的新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把乡村振兴战略列为了我党新时代七项战略之一。这表明,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繁荣的重大决策,而且是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
那么乡村振兴战略具有什么意义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抓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重大判断。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和农村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是新时代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重要方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举措。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是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农村地区和广大农民是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区域和重点对象。尽管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实施了一系列支农、强农、惠农政策,已经基本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
会福利网络,但收入水平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城乡差距仍比较明显,这种差距在贫困地区体现得更为明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总体方略,是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
报告第一次提出要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法治是建立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基本要求。与此同时,城市与乡村各有特点,城乡融合不是消灭而是要体现城乡差异性的特色,要把多样性统一起来,和谐起来,这就要求在法治之外,要发挥乡村的自治功能,实现乡村的自主发展、差异化发展,实现“和而不同”的城乡融合。中国是具有悠久文化历史和优秀文化传统的国家,同时,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已深入人心。中国的乡村治理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养分的充分吸收,也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落实。德治是非常重要的非正式制度安排,是我国乡村治理的独特之处,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
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多项改革措施落地生根。享受到改革发展的红利,上华村村容村貌焕新颜,村集体收入提高三倍多,村民幸福指数显著提高,这次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更是给村民们吃了颗“定心丸”。陈村庄头村去年试行土地制度改革,提升了土地价值。庄头村党委书记叶国辉表示,连日来,他们在关注十九大报告,其中提到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等政策,让他们备受鼓舞,为他们下一步扎实推进土地制度改革,注入一剂有力的强心针。
“农村稳定是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福建省永安市小陶镇五一村党支部书记许光园代表在农村工作了 17 年,“乡村振兴战略让我们信心倍增,唯有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 乡村振兴专题党课讲稿
十九大报告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
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从报告中看,乡村振兴战略有六大内涵:一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战略,强调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二是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建设。三是把深化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建立健全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动能。四是致力于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给农民吃上“定心丸”,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探索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五是致力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优化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支持和鼓励农民创业就业,拓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渠道,努力实现农民生活富裕。六是致力于加强农村基层工作,建立和健全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努力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民、爱农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
强大的政治、组织和人才保障。
从乡镇振兴战略的内涵来看,未来农村发展呈现以下趋势:
一是各方面资源将回流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国家将推动城市和工业反哺、回馈“三农”,根本改变城乡二元体制下资源几乎是单向流向城市的状况,形成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双向流动。如果说现阶段资源从城市流向农村还是涓涓细
流,那么不远的将来,则有望形成滚滚洪流。
二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将成为资源流向乡村区域的重要载体。十九大报告没有提“新型城镇化”,但“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部署,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至关重要。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必将让夹杂在城镇之间的乡村受益,这些城镇与城镇之间的乡村也必将“协调发展”,从而在乡村振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资源向乡村的流动,特别是城市人才资源向乡村的流动。因此,一方面要“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另一方面也应当制定实施城市居民进入乡村、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城市人口有序落户农村的政策措施,乃至上升为法律,从而也“加快城市转移人口农民化”。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条件下,形成城乡之间人才、人力资源双向流动,是
历史的必然。
三是农业和非农产业都将加快发展。完成脱贫攻坚的历史任务,应当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起点和前提。十九大进一步要求“确保到 2020 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展示了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坚定的决心。即使还有深度贫困的人口仍然处于贫困的边缘,他们也必将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进程中最终走进共同富裕的行列。但要实现农村现代化,不可能只发展农业,还将发展其他产业并且达到现代化的水平。十九大报告也已经明确提出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这就必然要求大量农业专业人才和非农专业人才进入农村。仅凭现有农村中被城乡二元体制抽选剩下的人口,不仅难以承担农业现代化建设任务,更不可能承担农村现代化建设任务。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国家将采取各种政策措施引导农村以外各方面人才参与农村现代化建设。
三是污染项目将被清理出农村。“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意味着
一些已经造成农村污染的项目将被清理出农村,同时必须坚决禁止任何可能带来污染的各种项目特别是工业项目进入农业和农村。这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确保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的必然要求。“实施食品安全战略,
让人民吃得放心”,也是国家战略任务。在制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政策措施时,必须对此做出明确规定,划出明确红线。农业发展中的污染问题,包括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将加快获得解决。
通过对乡镇整形战略内涵及发展方向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农村公路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定位:
一、农村公路建设发展需求 (一)路网连通的需求。产业的兴旺,人口的增加,与城市的对接离不开公路建设。在大的方向上,要求农村公路之间、与国省干线之间互相连通,形成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以形成良好的公路运输及出行环境。这就要求我们要修建通村路,打通断头路,完善通组路,连接公路网。
(二)农村公路等级提高的需求。在可预见的未来,农村公路交通量将迎来爆发式增长,以四级公路为主的农村公路路窄、弯多等不利因素将被放大,降低运输效率,提升运输成本且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农村公路等级提升是未来农村公路建设中年的重要任务。
(三)新施工技术的需求。农村公路施工要尽可能实现“绿色”建设,降低扬尘、噪音等污染,美化施工环境。这就对农村公路建设新技术、新材料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
(四)实现“建管运养”一体化。除出行外,农村公路已经承载了越来越多的运输功能,如物流、客运等。这就需要
我们在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公路使用寿命,在运营过程中的实际效用,把建设、管理、养护、运营统筹考虑,
同步实施,以最少、最合理的资金发挥出农村公路的最大功用。
二、我区农村公路发展现状 我区现有农村公路 公里,其中已经硬化 公里,未硬化 公里。目前全区行政村通畅率 ,农村公路建设基本适应了当地经济发展。我区在推进农村个公路建设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积极争取项目。为适应我区经济发展,近几年,我区每年在厅下达的计划外,在考虑各乡镇发展及需求的实际情况下,均积极实施计划外项目,提前 1 年完成通村公路建设计划,对拉动地方经济起到重要作用,促进了大棚、养殖等行业的快速发展。
(二)加大政府投入。我区农村公路建设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积极投入。地方政府积极筹措农村公路建设配套资金,以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此外,我区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从根本上保障了养护资金来源,为提高养护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提高养护质量。我区成立了农村公路养护公司,实施农村公路路基养护、保洁等工作。通过引进机械、家庭承包等形式,有效降低了养护成本,提高了额养护质量,使公
路的使用寿命有了明显的保障。
尽管我区农村公路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是农村公路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通组路、断头路、联网路仍急需修建,以实现公路建设适度超前的目标。
三、长期发展目标 至 2035 年,我区努力实现农村公路里程 公里 个自然村通硬化路 公里,实施县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 公里,村道生命安全防护工程 公里,县道危桥改造 座,村道危桥改造 座。
目标分为 2 步走,至 2022 年为第一阶段,基本实现农村公路里程 公里, 个
自然村通硬化路 公里,县乡道安全防护工程 公里,村道安全防护工程 公里县乡道危桥改造 座,村道危桥改造 座。争取至 年,农村公路实现等级提升,路网连通,农村公路建设技术水平提高,形成无污染、安全绿色的施工环境。
四、建议 (一)加大上级投入力度。我区是老少边穷地区,地方政府财力有限。随着政府不能借贷等一系列新法规的实施,地方政府配套资金能力进一步削弱,难以形成公路建设资金的有效投入。
(二)进一步做好统筹规划。在项目规划之初,统筹考虑设计、建设、运营、养护等一些列问题,力争发挥农村公路的最大效能。
(三)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等级。目前看,农村公路已经有些滞后于经济发展,急需进行等级的提升。
驻村第一书记关于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党课讲稿按照县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的统一要求,今天给大家进行一次统一集中培训。前期围绕给大家讲什么,镇党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思来想去,还是围绕我镇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情况,给大家讲一讲。“乡村振兴”总体上级要求高、群众期盼高、战略意义高,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需举全镇之力集中攻坚,需各级干部担当作为,需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党委有责任把意义讲明白、把任务讲清楚、把担子压肩上。下面,根据镇党委研究的意见,给大家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为什么要干这件事。改革开放以来,改革率先在农村拉开序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响了第一枪,由此推动农村经营体制、农业农村、城乡社会结构
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随着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呈现许多新情况新特点。一是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已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农产品消费需求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不再是满足吃饱饭,而是要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安全,造成部分农产品库存大幅增加而优质产品需求得不到满足,调优农业结构迫在眉睫。二是城乡关系发生了变化,已由二元结
构转变为加快融合发展。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能力不断增强,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和农村改革不断深化,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条件逐步具备;同时,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突出,阻碍城乡之间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合理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三是农业劳动力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已由大量富余转变为结构性、区域性短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打工,既为推动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创造了...
篇二:党建引领振兴专题会议记录
调研报告-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探索与思考新时代的乡村振兴工作,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以党建为引领,这是新时代党建工作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富民强村的根本政治保证。上海市奉贤区青村镇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实施了党建引领“五力工程”,取得了积极成效。只有在党建引领下,开拓思路、盘活资源、凝聚力量、稳扎稳打,乡村振兴战略才能落地落实落细,取得积极成效。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新时代的乡村振兴工作,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党建在推动“三农”工作、建设美丽乡村、助推富民强村中的核心引领作用。
一、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青村实践
2
奉贤区青村镇一直是上海郊区经济社会发展较快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青村镇更好谋划高质量发展、全面融入上海经济圈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青村镇党委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针对乡村振兴工作中存在的思想认识、发展布局、建设力量、建设资金等问题,实施“五力工程”,强化党建引领带动,呈现许多工作亮点,形成了強党建谋振兴促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政治引领力。一是在发展方向上,旗帜鲜明讲政治,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积极组织开展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基层党建和乡村振兴重要讲话精神,明确了聚焦富民强村的发展取向、工作导向和奋斗指向。二是在发展理念上,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乡村更美、农民更富、产业更强”的目标贯穿乡村振兴全过程,让乡村振兴发展更好地惠及于民。三是在发展战略上,依托大都市近郊的区位优势,确定了分步走的战略。以吴房示范村典型引领,不断完善全镇乡村振兴的行动计划,不断促进镇内各个村乡村建设的提档升级,以点促
3 面来促进全镇乡村振兴的高品质发展。
(二)示范带动力。一是全面强化领导,坚持“书记”领头抓。镇党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倾注心力,亲自关心,协调推进。村书记牵头抓总,带领“两委”班子成员积极投入创建活动,形成各级党组织书记统筹协调、一级抓一级的工作机制,层层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二是全面配强班子,强化村干部带头干。配合乡村振兴战略,提拔调整村级正职干部,选优配强班子成员,聚焦人岗匹配,调优调顺班子结构,选派区年轻干部到村挂职,使整体功能发挥最大化。三是全面发动党员,激励党员示范行。通过开展“红色洗礼”“重温入党誓词”“先锋聚力,出彩青村”主题实践活动等方式,不断提升党员的党性修养和担当意识,引导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大到土地流转、村民建房,小到宅前屋后卫生、出租房屋登记、黄桃销售,党员村干部带头解决了许多难事实事。
(三)发展推动力。一是做优传统产业。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主线,破解土地资源碎片化、土地利用低效化等瓶颈,积极与社会资本合作,逐步延伸农产品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以质量、科技、绿色为引擎,进一步提升黄桃和花卉等农业产业附加值,通过增加产量、
4 提升品质、认定资质、拓宽销路,传统产业被注入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二是激活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文化产业等新兴产业。以青村特有的物质文化和民俗文化资源同先进的数字传播技术结合起来,借助大众传媒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韵”文化产业。依托知名文创企业,引入社会力量,加快文创产业发展。三是促进产业融合。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根据青村产业布局和产业特点,将农业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旅游景点布局、园区转型升级同步规划、深度融合,积极发挥多元产业对乡村振兴的反哺和助力作用,着力推动一二三产业的联动发展,推动了“黄桃+文创+旅游”等农商文旅多产业、多要素发展。
(四)社会整合力。一是创新资本整合。青村镇党委积极探索乡村振兴运营新模式,国有资本的“公心”与民营资本的活力得到有机融合,党建引领作用得以创新发挥,推动混合经济迸发新活力、实现新作为。为了建立促进乡村振兴持续深入发展的造血机制,由国盛集团牵头组织建设的“长三角美丽乡村产业振兴发展基金”已经启动。二是加强力量整合。在青村镇党委的感召下,一批专业机构投身乡村振兴。中国美术学院设计总院创新性地提出吴房全域设计概念,将视野所见的每一处风
5 景,都纳入综合设计范畴。上海市农科院、台湾永龄农场积极策划打造黄桃产业链。三是拓展组织整合。建立村企党组织联盟,全镇 24 个村已实现村企党组织结对全覆盖。建成包括优品黄桃、爱心暑托班、交通法治示范区等 7 个党建共建典型。建立“青溪党建联盟”,有效统筹区域内各类资源参与乡村振兴。筹建长三角地区乡村振兴党建联盟,积极促进长三角地区乡村振兴工作的协同发展、互促发展、共赢发展。
(五)乡村治理力。一是自治实起来。一方面畅通自治渠道,让村民真正“当家作主”。如李窑村“四让”工作法,即“村里的事情让村民知晓,村里的事情让村民做主,村里的事情让村民监督,村里的事情让村民满意”;另一方面落实自治责任,如花角村实行农村网格化管理工作,将社会治理工作下延到村里每家每户。二是法治严起来。打造了村民议事、乡贤议事、党员议事、道德讲堂“三治一堂”阵地,领导干部下乡授课传播法律知识;打造青村法治文化广场、法治公园等阵地,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讲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法律故事;打造法律特色的官微,宣传普及法律知识、预告法治宣传活动;培育了一批宣传法治、调解纠纷等法治社会组织,有效发挥法治在社会发展和社区治理中的根本作用。三
6 是德治亮起来。以建设文化墙、文化廊、微公园等设施为载体,打造弘扬核心价值观的红色阵地。深入挖掘“青溪文化”和吴房“旌义文化”等历史文化中的道德元素,制定村规民约、宅基公约、文明公约等,广泛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星级户评选、齐贤修身等活动,大力弘扬优秀“家风乡风民风”。
二、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若干思考
(一)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夯实基层党建根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适应乡村振兴的需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树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理念,加强村居基层党组织的建设,通过力量、投入、资源、工作“四个下沉”,着力夯实基层党组织。以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责任“四化”推进基层支部规范化建设,通过加强学习、查找问题、坚固阵地,强化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要充分利用“书记工作室”等平台努力建设善谋事、会干事、干好事的村居党支部班子。要结合党建联系服务网络,进一步加强党建服务站、党建微家阵地利用率,全面开展党建活动进站点等,凝聚党群力量、夯实党建基础。要以共同参与乡村振兴
7 为纽带,构建区域化党建联盟基层党建新格局。通过主题实践活动,不断提升党员的党性修养和担当精神,激活党员这一基层组织的肌体细胞。把党的基层组织作为加强集中统一领导、凝聚社会各方力量,唱响乡村振兴大合唱的指挥。
(二)实现乡村振兴,必须敢破敢立敢闯敢试。青村的乡村振兴之所以取得显著成效,关键就在于敢于开拓创新,敢于打破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新时代的乡村振兴,要真正把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融入思想和行动,实现开明搞乡村振兴、开门搞乡村振兴、开放搞乡村振兴,积极引入社会资本、社会力量,探索乡村振兴的运作新模式。例如,吴房村整合国有资本、集体资本、社会资本,聚焦国家战略,通过“产业+基金+基地+智库”的组合运作,探索乡村振兴新模式的实践探索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解放日报》《新闻联播》作了介绍,成为上海美丽乡村发展的标杆,具有极强的复制推广价值。在这种模式的创新探索中,从上海国盛集团到青村镇、吴房村各级党组织在重要时刻和关键问题上“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筑成一个个大小不一却团结一心的战斗堡垒,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定的引力和强劲的动力。
8
(三)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坚守初心造福于民。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乡村振兴要始终把民心作为最大的政治,把富民作为最终落脚点,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快补齐农村发展和民生短板,让群众“口袋”、集体“钱袋”、村民“脑袋”三个袋子都鼓起来,让农民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有效拓展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租金+股金+薪金”的村民收益模式。要注重改善村容村貌,努力给村民们营造一个整洁、温馨的生活环境,积极促进城市服务管理等要素流入乡村,建成环境优美、文化繁荣、乡风文明,体现上海郊区农村地域特色和区域传统历史文化传承的美丽乡村,使群众生活的幸福指数显著提升。
(四)实现乡村振兴,必须群策群力共建共享。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持久工程,也是一项凝心聚力工程,需要在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带头引领下,积极发动内外上下各方力量来共同营造。例如在乡村振兴中要充分整合“三乡力量”,也就是用好“本乡力量”,充分挖掘农民企业家、农业种植能手、养殖高手和能工巧匠等农村实用人才,加大教育培训,打造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的
9 乡土专家和新型职业农民,鼓励和支持本土力量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身份发展农村产业、参与乡村振兴。鼓励“返乡力量”“归来还巢”,加大沟通宣传,通过展示乡村振兴新面貌,让返乡人才看见希望的田野,开展“乡贤人物”等评选活动,树立返鄉人才先进典型,积极营造重视返乡人才、返乡力量的良好氛围。吸引“外乡力量”,加大引资引才引智力度,吸引优质资金、人才、资源投入到乡村振兴中来,创新引资引才引智方式,探索更为有吸引力的引资模式、引人机制、引智渠道。能否凝心聚力,关键还在于是否能共享共赢,这就需要找到各方的理念、价值、利益契合点,打造发展共同体,在共建共治共享中实现乡村振兴的各项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