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正文

2023年度《告诉孩子你真棒》读书心得3篇

益聚文秘网 发表于2023-03-13 18:45:07 来源:网友投稿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书心得1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书心得吧。怎样写读书心得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告诉孩子你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告诉孩子你真棒》读书心得3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告诉孩子你真棒》读书心得3篇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书心得1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书心得吧。怎样写读书心得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告诉孩子你真棒》读书心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这学期读了几本好书,每一本书都有它的可点之处,在此就从最后看的《告诉孩子你真棒》一书先谈一点点感想吧。

  这本书是由*少年儿童出版社新闻出版总社副总编辑、知心姐姐卢勤编写的。她在书中提出的许多观点以及大量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对家长或者教师都是极其有益的。

  书中以坚实可信的事实、翔实生动的例子阐述了教育孩子的点点滴滴,令人动容、令人鼓舞、令人振奋。该书包括:家庭教育的五大冲突、缓解冲突的七个忠告、心灵成长的七个需求、培养幸福孩子的九种环境、爱孩子的八种办法、快乐人生的三句箴言、培养责任感的四句妙语等章节。

  下面仅选其中一节谈谈点滴感受。

  心灵成长的七个需求:

  心灵成长需要尊严,宣泄,肯定,磨难,自由,包容,梦想。

  读了这一章节,我觉得一个人心灵的世界是靠尊严支撑的,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有道德、有骨气、有尊严,尊严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倾听孩子的诉说是一把开启孩子心灵之门的“金钥匙”,我们要求学生学会倾听、认真倾听,但作为老师每节课后也应该问问自己:今天,我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了吗?对于每个学生都需要鼓励赞扬,但不加辨析的盲目鼓励,会使学生无法看清努力的方向,也许会让孩子在错误的道路上渐行渐远。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发现学生的长处,不同性格的孩子会有不同的表现,我们应不断思考、反思,其实许多取得重大成就的人,他们并不是天才,他们只是善于分析和总结,他们不仅知道自己的长处,也知道自己的短处,他们会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弥补或修正自身的弱点。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学生不仅要学会学习,还要在实践中学会发现、创造。这就要求教师关注每个学生,不能一味地偏爱成绩优良的学生,而对那些其实在某些特殊方面具有一定实践、创造能力的成绩差生有偏见或歧视。不同的学生不可能完全都能成为具有成功智力的人,但是,如果老师能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教学,“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就能充分体现,成功智力的学生也会大大增加,“个性+特长”的学生也会不断涌现,社会所需要的成功智力的人才才会层出不穷。教育是一种精神活动,也是一种脑力劳动,只有当教育者走进受教育者心灵的时候,教育的价值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书心得2

  看到《告诉孩子你真棒》这本书我十分高兴,我知道“你真棒”这三个字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对孩子,尤其是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讲是何等的重要,这一点我还是深有体会的。我想,用赞赏、表扬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孩子一定会有很好的效果的。

  看完《告诉孩子你真棒》之后,我领悟到,教育是一种爱的表现形式,爱孩子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如何掌握教育孩子的科学与艺术就是我所必须、迫切要掌握的。

  爱孩子,这是人共有情感。但是,如果只知道爱,就如高尔基所说,那是“母鸡也会”做的事。人之所以异于其它动物,更在于人懂得教育自己的后代。前人在千百年中积累的知识、经验,可以通过教育,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传授给后代让后代可以在新的起跑线上向前开拓,形成“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的局面。

  爱孩子,应是每个教师最起码的道德。爱那些聪明伶俐、一笑两酒窝的孩子容易,爱那些不怎么讨人喜欢的孩子那就要一颗真正的爱心。

  神圣的师爱是广博的,它应该是面向全体幼儿的“博爱”。如何爱孩子?首先得有一颗爱孩子的心,有了一颗爱孩子的心,你就能够尊重孩子,就能够倾听孩子倾诉心曲,从而比较懂得孩子,比较理解孩子成长的规律。

  “你真棒!”这句话,正是开启孩子心灵宝藏的一把金钥匙。

  天下的孩子相貌不同,个性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渴望听到喝彩!

  在幼儿园有众多的孩子,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生活环境,发展情况也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都是父母的宝贝,他们希望在大集体中得到肯定,更渴望听到喝彩!那就更需要我们用爱的眼睛去发现孩子,放大孩子的亮点。心中有爱就能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就能发现“棒”的孩子,去挖掘孩子的才能。

  孩子是天使,他们对我们的评价十分敏感,你爱他,喜欢他,他通过你的眼神就能感受得到,一旦他接受了你爱的信息,你说什么他都能听到心里去。我们爱的眼神,来自爱的发现,这一点对于幼儿园的小朋友更为重要,不管是在游戏中、学习中、*时生活的一点一滴中,要让所有来幼儿园的孩子高高兴兴的来园,带着收获(可能是对他的表扬、肯定、鼓励或是爱的抚摸等等。)兴高采烈的回家。这就是我的职责,我所努力的方向。

  我们要是拥有了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孩子会感谢我们,但更重要的是要用爱的鼓励调动孩子;用爱的感觉滋养孩子;用爱的行为影响孩子;用爱的理由拒绝孩子;用爱的责任惩罚孩子;用爱的意志磨练孩子;用爱的激情回报孩子。心中有爱才能发现爱,光会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还不够,还要毫不吝啬地把我们经赞美表达出来,告诉孩子:“你是最棒的!”人人都需要赞美,需要被认可,更何况是孩子,因此,我想告诉所有爱孩子、关心孩子成长的人们,调动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吝惜给予他们赞美,且要及时。

  我的职业决定,上班时间就是孩子的时间。天天跟孩子在一起的我,要求我必须每天都要充满激情地去面对我的孩子们。爱是激情的源泉,激情是爱的表达,如果我哪一天没有了我的激情,就没有了吸引孩子魅力,所以我必须向知心姐姐学习,学习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发现孩子,爱孩子,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懂得孩子的心。学会了像知心姐姐那样用心去观察、关爱每个孩子,那我就会有用不完的激情,永远拥有能吸引孩子的魅力。

  我的责任是给孩子帮助、支持、鼓励,也给孩子必要的保护,这些事怎样做得得法、巧妙、自然,能收到最大的效果。这就是科学与艺术,这就是我的目标。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书心得3篇扩展阅读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书心得3篇(扩展1)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书笔记10篇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书笔记1

  前几天,看到同事读这本书介绍说非常好,自己也找来认真读了一下,读完后,自己受到了强烈的震撼,“那些整天逼着孩子学习的父母缺少的正是对孩子的信心。那些对孩子‘推着、压着、吵着、骂着’的父母,恰恰是缺少对孩子的自信。”

  爱孩子,这是千千万万父母都有的情感。但是,如果他们只知道爱我们,任何事都听我们的,如此的袒护,对我们并没有太多的好处,这反而是对我们有所不利呀!我们的父母应当懂得教育自己的子女。

  仔细思量自己的教学,我又何尝不是这样,当学生学得不如我所预期的那样好的时候,我自己首先失去信心,并在言语和行动中表露出来,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打击,产生我就不是这块料的想法,让自信的大厦从此坍塌。

  其实我们也看到在教学中对孩子说:“有进步”、“还可以做得更好”、“不要泄气,再努一把力就会成功!”、“我真为你骄傲!”、“没关系,失败是成功之母”……等积极有进步的言语暗示时,孩子就会兴高采烈,喜悦洋溢在脸上,更加努力地去做到最好;但很多时候我们也会脱口而出:“我已经讲了很多遍啦,怎么还不会呀”、“怎么讲,你也不会明白的”、“算啦,就这样吧”、“怎么这么笨啊”,对孩子的过失,做不到宽容和理解,一味的表示不满,品头论足、求全责备,给孩子带来过多的*。看到沮丧写在孩子的脸上的时候,我们没有深思过这样的言语和指责对孩子会造成怎样的心理负担;没有深思过这样的行为会不会让孩子丧失自信。

  对孩子来说,有没有天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兴趣,有没有自信。看着孩子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是不是为教书而教书;是不是应该多学习一些教学的艺术,像卢勤那样爱孩子,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懂得孩子,让孩子生活在“你能行”的环境中,让孩子慢慢地由消极变为积极,将“你能行”变成“我能行”。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感觉,建立自信,重塑理想之殿堂。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书笔记2

  本书是《*少年报》高级编辑卢勤所著的,《*少年报》告诉孩子,你真棒读后感。卢勤长期主持《*少年报》的“知音姐姐”栏目,多年与孩子及家长们接触,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因此在如何与孩子相处的问题上很有发言权。

  本书分为八个章节,其中第一章和第五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了我不少的启示。第一章节从家庭教育出现的五大冲突告诉我们,作为家长,过高的期望,带来孩子的无望;过度的保护,带来孩子的无能;过分的溺爱,带来孩子的无情;过多的干涉,带来孩子的无奈;过多的指责,带来孩子的无措。

  现在的家庭大多只有一个子女,对于孩子的教育日趋重视,总希望给孩子最好的,就在这种心态下,驱使家长犯了不少错。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逼子成龙,龙就会变成虫。正像法国诗人海涅所言:“即使种下的是龙种,收获的也可能是跳蚤。”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该知道这个道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许多老师经常会抱怨,同样在教,为什么有的孩子这么聪明,有的孩子却怎么也教不会,孩子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发展的浅力也是无穷的,我们要学会的就是等待,学会等待就能收获成功。孩子不会的,你再说一遍;孩子不好的,你慢慢引导他改正。因为我们都知道,什么事情都不会一步到位,一下子成功的。

  第五章“怎样发掘孩子的浅能”。告诉我们爱孩子的四种原则:用爱的眼睛发现孩子;用爱的责任惩罚孩子;用爱的理由拒绝孩子;用爱的意志磨练孩子。我们都知道教育孩子需要一定的方法,这个章节,卢勤主要以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院长助理王晶女士的育儿经验作为案例,记录王晶女士是怎样把自己的女儿培养成为一个自主自立自强的棒孩子,读后感《《*少年报》告诉孩子,你真棒读后感》。当中我受到了不少启发。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让我感受颇深:王晶的女儿黄思路上幼儿园的第一天,像大多数的孩子一样,哭着要找妈妈、要回家。老师被她哭得心软,就把她送回家。王晶送走了老师,对女儿说:“小朋友们都在幼儿园,还没到放学的时间,谁也不能回家。现在,你只能自己去上幼儿园了。”女儿哭着喊着,可是王晶最终还是没给孩子开门,而是让她一个人走回了幼儿园。可能有些人会认为这个母亲太狠心,这位母亲告诉我们:“我所以不迁就孩子,是因为我心里想的不是孩子现在可怜不可怜,我想到的是将来。她将来大部分时间是不在我身边过的,如果我现在为她准备一个‘温室’,她会变得骄弱不堪,等她独立生活的时候才会很可怜。”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也说过:“当一个孩子哭着要东西的时候,不论他是想更快地得到那个东西,还是为了使别人不敢不给,都应当干脆地加以拒绝”“如果你一看见他流泪就给他东西,就等于鼓励他哭泣,是在教他怀疑你的好意,而且还以为对你的硬讨比温和地索取更有效果。”

  《告诉孩子,你真棒》是一本提倡换位思维的书,该书本身就是一个换位思维的产物,很少有说教的词语和空洞的理论,而是完全从一个个形象的小故事出发来阐明事理,同时提供非常多的操作细节经验与读者分享。虽然这是一本写给家长的书,但是阅读本说时,一段段活生生的案例,一句句意味深长的话语,让我感叹到教育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作为教师的我们,我们肩上的责任很重,如何让孩子拥有良好的品格和习惯,适应这个变化中的世界呢?教师与父母的言传身教就变得异常重要了。言传身教不仅是行动,更要看效果,而好的效果和正确的策略方法是连在一起的。这本书,给了我一个指引的方向。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书笔记3

  前几天,看到同事读这本书介绍说非常好,自己也找来认真读了一下,读完后,自己受到了强烈的震撼,“那些整天逼着孩子学习的父母缺少的正是对孩子的信心。那些对孩子‘推着、压着、吵着、骂着’的父母,恰恰是缺少对孩子的自信。”

  爱孩子,这是千千万万父母都有的情感。但是,如果他们只知道爱我们,任何事都听我们的,如此的袒护,对我们并没有太多的好处,这反而是对我们有所不利呀!我们的父母应当懂得教育自己的子女。

  仔细思量自己的教学,我又何尝不是这样,当学生学得不如我所预期的那样好的时候,我自己首先失去信心,并在言语和行动中表露出来,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打击,产生我就不是这块料的想法,让自信的大厦从此坍塌。

  其实我们也看到在教学中对孩子说:“有进步”、“还可以做得更好”、“不要泄气,再努一把力就会成功!”、“我真为你骄傲!”、“没关系,失败是成功之母”……等积极有进步的言语暗示时,孩子就会兴高采烈,喜悦洋溢在脸上,更加努力地去做到最好;但很多时候我们也会脱口而出:“我已经讲了很多遍啦,怎么还不会呀”、“怎么讲,你也不会明白的”、“算啦,就这样吧”、“怎么这么笨啊”,对孩子的过失,做不到宽容和理解,一味的表示不满,品头论足、求全责备,给孩子带来过多的*。看到沮丧写在孩子的脸上的时候,我们没有深思过这样的言语和指责对孩子会造成怎样的心理负担;没有深思过这样的行为会不会让孩子丧失自信。

  对孩子来说,有没有天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兴趣,有没有自信。看着孩子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是不是为教书而教书;是不是应该多学习一些教学的艺术,像卢勤那样爱孩子,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懂得孩子,让孩子生活在“你能行”的环境中,让孩子慢慢地由消极变为积极,将“你能行”变成“我能行”。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感觉,建立自信,重塑理想之殿堂。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书笔记4

  在寒假期间,我读了一本书,它就是《告诉孩子,你真棒》。它的作者是卢勤,一位知心姐姐。它引导了一些家长,也激发了我,使我下决心一定要做一个乖孩子。

  我读了这本书后,特别令我吃惊的是,书上记的那些孩子竟然和他们的父母是那么的陌生!举二件书上的例子说明吧。

  有一个男孩,他上了初中后,他的妈妈打电话对知心姐姐卢勤说:“我孩子上初中了,一放学,他就把自己关在自己的小屋里,说什么也不出来。我刚走进去,孩子就瞪着两眼说:你给我出去!你不出去,我就出去!我怎么也不理解,我把自己的孩子从小养到大,他怎么对我这么的陌生?”

  还有,有些家长最爱看孩子的日记,这些家长自以为这样就可以知道孩子的内心世界,可是,这样反而易引起孩子们的反感,因为大人偷看孩子们的日记,所以孩子们很有意见。

  一个小孩对知心姐姐说:“我妈妈又偷看我的日记了。”

  知心姐姐:“你怎么知道你妈妈偷看了你的日记呢?”

  他回答道:“我就知道,我妈妈非常喜欢偷看我的日记,虽然我没有证据,可我一定会找到证据的。”

  接下来,他给知心姐姐讲了一个真实的小故事。

  他说:“一天,他写了一篇日记:妈妈,今天早上我看到您有白头发了,您这是为我累的呀!妈妈,您一定要爱护自己呀!为了表达我对您的爱,我把你的白头发珍藏在日记本里了。当天晚上,妈妈又去“偷看”儿子的日记,非常感动。看到最后一句:“我把你的白头发珍藏在日记本里”,她找了半天没看到白头发,以为是自己弄丢了,就从头上拔了一根白发,夹在儿子的日记本里。第二天,儿子打开日记本,看到了白头发,就对妈妈说:“妈,您又偷看我的日记了。”妈妈说:“我没看,那根白头发不是好好的在里面夹着吗?”儿子笑了:“您的狐狸尾巴露出来了吧?我根本就没搁什么白头发,那根白发是您自己搁的。”

  读了那两个故事,我情不自禁地想:“那些家长为什么要偷看孩子的日记?这样一点儿好处都没有。还有,那些孩子为什么和自己的爸爸妈妈那么的陌生呢?”

  从上面的例子来看,我有一对好父母,他们从来不偷看我的日记,他们从来不背叛我,他们和我很亲近,从来不陌生。

  我有一对比上面说的爸爸妈妈还要好几十倍、几百倍、几千倍、几万倍,甚至几亿倍的爸爸、妈妈,实在是太幸运了!所以,我下决心要做一个乖孩子。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书笔记5

  假期开始的时候,阎笑说老师推荐家长读一本书,书名是《告诉孩子你真棒》,我开始不以为然,开玩笑说:我觉得我对你表扬的已经够多了,不需要再读这样的书了。有一次在书城无意中看到了这本书,随手翻了一下,仅目录就深深的吸引住了我。

  书中的第一篇就触动了我,“过高的期望,带来孩子的无望”,家长往往以“爸爸妈妈都是为孩子好”为由逼孩子干一些孩子根本就不感兴趣的事情,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这让我想起了一位去了美国的朋友的告诫,他说在*只要有条件的家长都会让孩子学习一种乐器,这是很好的。但不好的是,一旦开始了,家长就不管孩子是否喜欢,逼着孩子坚持下去,好象不坚持下去就说明孩子没有毅力。而在美国,家长也会让孩子学习乐器,一旦孩子没有兴趣了,家长也不去干涉,可能积累的知识到了中学用到,孩子又会重新有了兴趣。相反,如果逼着孩子去学习,给孩子造成逆反的情绪,可能孩子的一生也不会再有兴趣。另一方面,没有兴趣的东西,是很难学好的,往往是事倍功半。通过朋友的开导和本书的深刻的分析,我不再对女儿学习钢琴的事情过问太多,这样她反而没有了压力,还会根据自己的爱好弹奏喜欢的乐曲。

  “过多的干涉,带来孩子的无奈”更是家长应该注意的,我们要学会和孩子做朋友,而不是站在高高的位置上。有一天我女儿在qq上和同学聊天,我走过去她就盖上电脑,我说你多心了,我只是过来拿东西。我的眼睛始终没有放在电脑上,赶紧走开了。我很*静,也没问她在聊什么,过了很久,她忍不住问我:“妈妈,你不好奇我们在聊什么?”我说:“你和同学聊天,我有什么好奇的,那是你自己的自由。”她主动跟我说了所聊的两项内容,第三项是不想让我知道的,我也不多问。家长的这种不干涉,孩子反而会和你去沟通。

  “成长比分数更重要”也是我们家长应该注意的,我们如果过多的关注孩子的分数,会造成两种恶果,第一孩子在考试的时候会很紧张,本来学得很好的也会发挥不好;第二有可能造成孩子的不诚实,为了得到家长的表扬,甚至是物质上的奖励,孩子有可能会选择作弊的方式。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很不利的。我女儿在二年级的的时候生字不好,明天考试今天还要突击听写。我会说,你今天突击的功课,明天就是考满分我也不觉得你最棒。到了三年级,她的学习进步很大,各方面表现得都很好。我就会说,你*时的表现已经很好了,考试的时候只要注意“认真”二字就行了,就是考的分数不高,我也认为你很棒了。带着自信和轻松,我女儿总会高高兴兴的回家,我下班也不多问,会根据她的情绪给于适当的鼓励。

  《心灵成长需要尊严》对我的触动很大,因为在不久前我们全家被三位下肢残疾的“天行健组合”乐队深深的感动了,三位残疾人进行全国巡回演出,目的是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重新坚强的站起来。他们的命运已经很悲惨了,但他们靠自己坚强的意志跟命运抗争,终于拥有了自己的专业音响和动人的歌喉,令我感动的是从他们的脸上看不出任何的残缺,只有自信和魅力。所有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我也多次让女儿去往投币箱投钱,但我告诉女儿,你这不是施舍,是应该的,因为他们是靠自己的歌喉赢得的,这叫自食其力。而我们除了欣赏音乐之外,最应该学习他们的坚强的信念,不屈不挠的精神。人是要有尊严的,对那些街头行丐的有体力着我们不要给于。

  《心灵成长需要宣泄》,这还是第一次听说,回想自己与女儿的交流,还真是如此,以前对这一方面不太注意,以后应该注意倾听孩子的心声。也许你在百忙之中觉得孩子的事情很烦,很小儿科,面对孩子的滔滔不绝,我们应该做个很好的听众,而且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样才能让孩子觉得我们是朋友,我们也可以从中了解孩子,对症下药的进行教育和引导。我女儿就经常“关不上水龙头”,这是我们给她描述的,每当单独和爸爸妈妈谈话很开心的时候,她就打开了“水龙头”,滔滔不绝,我们全家都会沉浸在这种愉快之中。

  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培养孩子的九种环境。其中,给孩子一个和谐的世界令我眼前豁然开朗,我和女儿的相处时间很多,彼此也挺融洽,但我惊奇的发现,每当她和爸爸相处的时候,情绪特别高昂,总是有说有笑的,而且经常是他俩联邦对付我,有时候我会吃醋,我在女儿身上的付出远超过她爸爸。看到本文才知道,女儿虽然与爸爸相处时间少,但她爸爸去总能给她一个和谐的世界,能和孩子一起玩,而且很投入的玩,排除一切干扰。这是很难得的,我会努力!

  把孩子培养成财富。首先,改变心情就改变了世界,把孩子变成财富的第一句箴言是:“太好了!”人生是快乐史,也是烦恼史。快乐的人并不是没有烦恼,而是善于排解烦恼,化消极心情为积极心态,尽可能保持快乐的心情;烦恼的人并不是命运不好,而是自己的心态不好,快乐的事情到了他那里也会变成烦恼。道理说起来简单,但真正做起来却并不容易,要让孩子真正懂得这个道理并做好,需要言传身教。把孩子变成财富的第二句箴言是:“我能行”,改变态度就改变了命运,成功是一种感觉,一种态度。“我能行”是成功着的态度,“我不行”是失败者的态度。这方面是很难教育的,连我们大人也很难做到。因此,生活中,我首先自己培养这种人生的态度,慢慢培养孩子,她做的好的时候赶紧表扬,让她尝到改变态度所带来的愉快。把孩子变成财富的第三句箴言是:“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大家都这样做,我们生活的世界会增加更多的温暖!前几天我见到了一位朋友,她女儿的牙很歪,但小孩子坚决不去整牙,为此朋友很是烦恼,担心孩子长大后牙齿不漂亮。我就说服我女儿,让她去说服朋友的孩子,开始我女儿不肯,在我的动员下,她打电话这样说的:“琳琳,我的牙以前比你还歪,但现在好多了,我觉得你也应该整一下。”“我考虑一下”朋友的孩子说。没想到的事,第二天琳琳就同意了,而且还非常高兴地说:“笑笑真够义气!”为此,我女儿真正尝到了帮助别人所带来的快乐。

  本书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很多很多,我们要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借鉴书中所说的,给孩子以鼓励、支持、帮助,也给孩子必要的保护,把孩子培养成能应对复杂人生的雄鹰。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书笔记6

  “一定是特别的缘份,才可以一路走来变成了一家人……”宝贝从你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我们这一生的缘份,一生的相互陪伴,鼓励,帮助和呵护,妈妈因为有你而自豪,而骄傲。宝贝,妈妈爱你。

  相对于我们的父母来讲,我们都是孩子,我们都在成长,都在经历欢笑,痛苦,失望,成败,一切的一切……我们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踏着有朝气有活力的步子一步一步的朝着自己的理想前进着,然后妈妈只是比你稍微迈得快了点,妈妈在前方等你,但是精神和信念会一直围绕着你周围,相信你是最棒的,加油!

  看完“知心姐姐”的书,我记忆犹然而新,瞬间学到了很多东西,然后在对照以前自己走过的童年,似乎我有很多事儿都做的不够完美。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我们做家长的为了自己事业,工作无日无夜的打拼,却无视了我身边的小宝贝,漠视了家庭带来的温暖,以自己的立场为中心,把家庭也当作“作战场地”,随意忽之来,即之去,甚至把自己的小时候的不足以及缺点,都强加给后代身上,希望他们不在走我们的后路,都想把最好的留给她;我的想法是善意的,但是由于没有一个好的参照物本,没有一个正确的学习对象,导致我的做法有诸多的不当,家教的严厉,宝贝的叛逆,复杂烦闷的心态一样接一样的到来。忙碌成了我们做家长的借口,忙就没时间跟宝贝沟通,走不进他们的世界,倾听不了他们内心的声音,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小孩们也有自己伟大的理想,也有他们执着追求的东西,看到这本书上提到的很多心痛的故事,才知道我们家长有时却在隐隐约约会刺伤他们幼小的心,有时可能直接“扼杀”在摇蓝里,一句漠不关心的话,一个不起眼的眼神,一个无知的动作,随时随地都在伤害他们。然后从现在我会以“知心姐姐”为榜样,以她为中心,用她的方法去改变我跟宝贝的沟通交流,然后用那些小故事来参照自己,活学活用,努力使她们在一个阳光有爱心有创造力的家庭滋滋成长,也许以后会有稍稍的不足和漏洞,但希望宝贝,老师与我们相濡以沫——,互相监督,互相成长!最后谢谢老师的提醒让我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让我在最短时间及时发掘这些错误,我们一定会细细聆听……

  分数不是根本,理想才是现实,理想的种子,要生根,发芽,长大,开花,结果必须有阳光雨露的滋润。先做人后做事,我们一起学习,一起锻炼,我们一定会快乐,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书笔记7

  看过一本书叫做《告诉孩子,你真棒!》,是说这样可以让孩子鼓起勇气面对生活。而我却想说不需要别人的夸赞,我们照样可以告诉自己很棒,勇敢对待一切。 ——题记

  小时候要上学,都是爸爸或妈妈带我出去,多不舒服,总感到是被束缚了。

  而现在长大了,可以是我独自满怀豪情闯天下了,等车,乘车,有时还得换车,十几分钟的路程到学校……每天风雨无阻、雷打不动,节奏紧凑、速度快捷、精神抖擞、英姿飒爽。

  遗憾的是我不会骑自行车,如果我会骑自行车,那才更叫节奏紧凑速度快捷精神抖擞英姿飒爽呢!我们的很多同学都是骑自行车的,骑得跟飞一样,可是我只能在寒冬腊月或是烈日酷暑下等车,实在很不爽,而且很惋惜。

  为什么这么说呢?空穴来风,事出有因的。因为以前我不说是个自行车高手,也好歹会骑啊。可是,可是由于多年不骑,渐渐生疏直至沦落到今日是一点都不会了。

  我曾经鼓起勇气想去再学一遍,可是一想到以前摔的那几个大伤疤,我有些犹豫了。而且听人说骑车是不会忘记的,我却忘了,似乎也在告诉我说多么不适合这项运动,我也就彻底打消了这个念头。

  但是,直到那天的社会调查,我才发现不会骑车是多么不方便和丢脸的事情。我的组员们人手一辆单车,而我只好这边蹭蹭,那边求求,让他们载我一程。这对于我这好面子的人来说真是受不了。于是下定决心,在暑假非学会它不可!

  暑假终于在我的好学的上进心中到来了。我迫不及待地拉着妈妈去文化活动中心前的那块空地上学了起来。一开始的确是摇摇欲坠,一点也不稳当:可是毕竟有过底子,第二天就能灵活自如的了。简直太兴奋了!我差点高兴得从车上跳下来,可是想到也许会摔跤,三思而后决定先从车上下来再跳。结果一蹦三尺高!

  从那天起,我就享受着独特的风景。原本我觉得走在路上是我在移动,可骑声车之后,我觉得我没动,是边上移步换景了,真是太美妙了。

  我常饶着活动中心的大楼转悠,早上是顺时针的,可以看到朝阳,太阳光撕开云片,将自己的光芒照射出来,暖暖的,又充满了朝气,让我感觉到它就像近来我们这边忽然增多的小宝宝们一样可爱。

  晚上又逆时针的骑着,看到的是晚霞余辉,看到它是多么恋恋不舍这片大地,却又身不由己。这是我们身边辛勤工作的老人们,我们该好好对待他们,就像崇敬太阳,对着它大喊"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书笔记8

  本书是《*少年报》高级编辑卢勤所著的,《*少年报》告诉孩子,你真棒读后感。卢勤长期主持《*少年报》的“知音姐姐”栏目,多年与孩子及家长们接触,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因此在如何与孩子相处的问题上很有发言权。

  本书分为八个章节,其中第一章和第五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了我不少的启示。第一章节从家庭教育出现的五大冲突告诉我们,作为家长,过高的期望,带来孩子的无望;过度的保护,带来孩子的无能;过分的溺爱,带来孩子的无情;过多的干涉,带来孩子的无奈;过多的指责,带来孩子的无措。

  现在的家庭大多只有一个子女,对于孩子的教育日趋重视,总希望给孩子最好的,就在这种心态下,驱使家长犯了不少错。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逼子成龙,龙就会变成虫。正像法国诗人海涅所言:“即使种下的是龙种,收获的也可能是跳蚤。”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该知道这个道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许多老师经常会抱怨,同样在教,为什么有的孩子这么聪明,有的孩子却怎么也教不会,孩子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发展的浅力也是无穷的,我们要学会的就是等待,学会等待就能收获成功。孩子不会的,你再说一遍;孩子不好的,你慢慢引导他改正。因为我们都知道,什么事情都不会一步到位,一下子成功的。

  第五章“怎样发掘孩子的浅能”。告诉我们爱孩子的四种原则:用爱的眼睛发现孩子;用爱的责任惩罚孩子;用爱的理由拒绝孩子;用爱的意志磨练孩子。我们都知道教育孩子需要一定的方法,这个章节,卢勤主要以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院长助理王晶女士的育儿经验作为案例,记录王晶女士是怎样把自己的女儿培养成为一个自主自立自强的棒孩子,读后感《《*少年报》告诉孩子,你真棒读后感》。当中我受到了不少启发。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让我感受颇深:王晶的女儿黄思路上幼儿园的第一天,像大多数的孩子一样,哭着要找妈妈、要回家。老师被她哭得心软,就把她送回家。王晶送走了老师,对女儿说:“小朋友们都在幼儿园,还没到放学的时间,谁也不能回家。现在,你只能自己去上幼儿园了。”女儿哭着喊着,可是王晶最终还是没给孩子开门,而是让她一个人走回了幼儿园。可能有些人会认为这个母亲太狠心,这位母亲告诉我们:“我所以不迁就孩子,是因为我心里想的不是孩子现在可怜不可怜,我想到的是将来。她将来大部分时间是不在我身边过的,如果我现在为她准备一个‘温室’,她会变得骄弱不堪,等她独立生活的时候才会很可怜。”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也说过:“当一个孩子哭着要东西的时候,不论他是想更快地得到那个东西,还是为了使别人不敢不给,都应当干脆地加以拒绝”“如果你一看见他流泪就给他东西,就等于鼓励他哭泣,是在教他怀疑你的好意,而且还以为对你的硬讨比温和地索取更有效果。”

  《告诉孩子,你真棒》是一本提倡换位思维的书,该书本身就是一个换位思维的产物,很少有说教的词语和空洞的理论,而是完全从一个个形象的小故事出发来阐明事理,同时提供非常多的操作细节经验与读者分享。虽然这是一本写给家长的书,但是阅读本说时,一段段活生生的案例,一句句意味深长的话语,让我感叹到教育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作为教师的我们,我们肩上的责任很重,如何让孩子拥有良好的品格和习惯,适应这个变化中的世界呢?教师与父母的言传身教就变得异常重要了。言传身教不仅是行动,更要看效果,而好的效果和正确的策略方法是连在一起的。这本书,给了我一个指引的方向。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书笔记9

  当我认真读完《告诉孩子你真棒!》这本书时,我特别的高兴,我知道了“你真棒”这三个字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对孩子们来讲是何等的重要,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我想,用赞赏、表扬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对孩子来说一定是一味很有效的药丸。他们对将来充满信心——相信自己——不惧怕困难,勇敢地做好迎战的准备,不自信的孩子,长大以后,很可能是个懦弱的人。做事畏首畏尾,犹豫不决。即使机会来了也会失之交臂。

  通过反思,我又何尝不是这样,当孩子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做的时候,我自己也就失去了信心,本来那种兴奋的激情随之消失了,通过言语和面部表情完全表露出来了,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了打击,产生我不行的想法,让自信的大厦从此坍塌。看着孩子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是不是为教书而教书;是不是应该多学习一些教学的艺术,像卢勤那样爱孩子,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懂得孩子,让孩子生活在“你能行”的环境中,让孩子慢慢地由消极变为积极,将“你能行”变成“我能行”。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建立自信,重塑理想之殿堂。

  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做到:

  一、尊重孩子的人格,给孩子鼓励。

  尊重人格是不分时间、地点的,也不分优点和缺点多少。如果一位老师在孩子有成绩时就尊重他,在出现问题时就不尊重他,任意褒贬,这样就错了。老师不妨用心理换位的方法想一想,自己有了缺点、错误时,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孩子渴望被尊重,首先是家长和老师的尊重。尊重孩子,就不能对孩子说有辱人格、有伤自尊的语言。其实我们在教学中对孩子说:“你有了很大的进步,我希望你能继续努力”、“你今天画的真漂亮”、……等鼓励的言语暗示孩子时,他们就会特别兴奋,喜悦全洋溢在脸上,从他们的面部表情就可以看出他们内心的想法,好象在说我会更加努力做到最好;往往很多时候我们也会脱口而出:“我已经讲了很多遍啦,怎么还明白呀”“你怎么这么笨”,对孩子的过失,做不到宽容和理解,一味的表示不满,给孩子带来过多的*。看到沮丧写在孩子的脸上时,我们没有深思过这样的行为会不会让孩子丧失自信。

  二、为孩子提供成功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快乐。

  任何微小的成功,都能增强人的自信心。一个孩子,当他写好一个字,做对一道题,正确回答了老师的问题,他都有成功的喜悦,会期望自己下一次做得更好。作为老师和家长,给孩子帮助,让他有点滴的成功体验,并不是多么难的事情。在一个个小小的成功中,积累一分一分的自信。

  我们要多为孩子提供获的成功的机会,给他带来一次次良好成功体验,使他们在情感上获得满足和产生愉快的感受,从而对绘画产生浓厚的兴趣。如可把孩子的画稍加以装裱挂在家里引人注意的地方,也可让他们在过节时作为礼物送给亲人、朋友、老师;还可让孩子用美术作品作为生日礼物。这样为孩子创造一次次成功的机会,让孩子有成功的快乐和欣慰感,会促使儿童更加渴望学好这门艺术。

  三、用显微镜去寻找孩子的闪光点

  只要我们的目光里含钙就会让学生充满信心与快乐,每一阵风都有可能成为花朵绽放或凋萎的理由,一个不经意的否定,可以击毙生命初始的尊严;一个被怜惜的缺点,可以升华为傲视群芳的旖旎。让我们的孩子尝试到灵魂受宠的滋味吧——记住只要我们的目光里含钙孩子的身上才能长出傲骨。

  心雨同学是一位极不受欢迎的同学,我每节课去上课的时候,同学们都会络绎不绝地告他的状,我实在没有办法,就努力去寻找他的闪光点,却怎么也找不到。所以,我只好对他说:“我希望你以后能注意,我相信你一定会做的非常好。”但是一点效果也没有。结果有一次我发现他在用水彩笔画画,我也明知道不是他的笔。但我还是非常惊喜,这可是开天辟地头一回呀!我立即表扬了他:“你真棒,画的真有趣,我希望你能继续努力,我相信你一定能成为最棒的。”从此他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几乎再也没有同学告他的状,并且还成为了一名受同学欢迎的同学。

  这件事证明了,一个从没有受到赞扬的同学,忽然得到一次肯定后,就会充满信心,朝气蓬勃,积极向上。所以我们要根据他们的水*努力去寻找他们的闪光点,让学生有一定的成就感,树立自信心,才能激发起他们不断求知的欲望。学生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孩子就像一朵向日葵一样,渴望阳光渴望爱,只有感受到家人的爱,家人的肯定和承认,他才能健康成长。

  总之,我们要尊重孩子的人格,为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快乐,经常鼓励孩子,努力去寻找孩子的闪光点,学会欣赏孩子,还要毫不吝啬地把我们的赞美表达出来,告诉孩子:“你是最棒的!”人人都需要赞美,需要被认可,更何况是孩子,因此,我想告诉所有关心孩子成长的人们,调动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吝惜给予他们赞美,且要及时。给孩子一个自信的世界,让孩子感觉今天比昨天学得好。让孩子带着自信步入人生的每一段旅程。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书笔记10

  无论是作为父母还是老师,我们都知道在教育孩子时要赏识孩子,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道理,可在实际教育过程中,真正能坚持做到这些的确实很少。我自己也是情绪好时还做得还不错,遇到情绪不好时,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不用酝酿就喷薄而出了。最近时间,我阅读了一本有关教育的书《告诉孩子你真棒》,受益匪浅。

  书中讲述了孩子压抑的学习环境。父母缺乏对孩子的信任,在长期“吵、压、推”的环境下,孩子们失去了快乐,也失去了自信。当他们要做一件事时,首先会想到失败,想到自己不行。他们没有尝试的勇气,没有信心的动力。其实,这种懦弱的思想不能排除父母过分的管教和压制。萧伯纳有句名言:“有自信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庸为神奇。”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自信就是一双翅膀,当你给以鼓励的动力,给以“我行”的航标时,它会飞得更高,更快,才能看到前方亮丽的风景。这种动力,这个航标需要父母以及老师的付出、给予。

  从生命科学的角度看,每个孩子都拥有巨大的潜能,但在生命成长的过程中都难免有自卑情绪,关键是如何让孩子抛掉自卑。正如书中所说的要用“我能行”激励孩子,首先我们就要坚定孩子“能行”。放手让孩子去实践,去亲身体验失败与成功的滋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学会赏识教育,为孩子的人生点亮星星之火。拥有自信的孩子是幸运的,我们为何不让每一个孩子成为幸运的。总之,欣赏孩子,信任孩子,要求我们不是表面相信而是要发自内心的。当孩子遇到困难,我们要及时的用信任鼓励的语言大声告诉孩子:“你很棒,你一定行!”当我们用全面发展眼光看待孩子时,要相信他们会带给我们惊喜。作为一名教师,一名孩子的母亲,我非常感谢这本书,它使我眼前一亮,思维打开,也使我明白了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当也将成为不*凡的人。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书心得3篇(扩展2)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书笔记10篇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书笔记1

  当我认真读完《告诉孩子你真棒!》这本书时,我特别的高兴,我知道了“你真棒”这三个字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对孩子们来讲是何等的重要,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我想,用赞赏、表扬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对孩子来说一定是一味很有效的药丸。他们对将来充满信心——相信自己——不惧怕困难,勇敢地做好迎战的准备,不自信的孩子,长大以后,很可能是个懦弱的人。做事畏首畏尾,犹豫不决。即使机会来了也会失之交臂。

  通过反思,我又何尝不是这样,当孩子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做的时候,我自己也就失去了信心,本来那种兴奋的激情随之消失了,通过言语和面部表情完全表露出来了,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了打击,产生我不行的想法,让自信的大厦从此坍塌。看着孩子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是不是为教书而教书;是不是应该多学习一些教学的艺术,像卢勤那样爱孩子,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懂得孩子,让孩子生活在“你能行”的环境中,让孩子慢慢地由消极变为积极,将“你能行”变成“我能行”。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建立自信,重塑理想之殿堂。

  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做到:

  一、尊重孩子的人格,给孩子鼓励。

  尊重人格是不分时间、地点的,也不分优点和缺点多少。如果一位老师在孩子有成绩时就尊重他,在出现问题时就不尊重他,任意褒贬,这样就错了。老师不妨用心理换位的方法想一想,自己有了缺点、错误时,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孩子渴望被尊重,首先是家长和老师的尊重。尊重孩子,就不能对孩子说有辱人格、有伤自尊的语言。其实我们在教学中对孩子说:“你有了很大的进步,我希望你能继续努力”、“你今天画的真漂亮”、……等鼓励的言语暗示孩子时,他们就会特别兴奋,喜悦全洋溢在脸上,从他们的面部表情就可以看出他们内心的想法,好象在说我会更加努力做到最好;往往很多时候我们也会脱口而出:“我已经讲了很多遍啦,怎么还明白呀”“你怎么这么笨”,对孩子的过失,做不到宽容和理解,一味的表示不满,给孩子带来过多的*。看到沮丧写在孩子的脸上时,我们没有深思过这样的行为会不会让孩子丧失自信。

  二、为孩子提供成功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快乐。

  任何微小的成功,都能增强人的自信心。一个孩子,当他写好一个字,做对一道题,正确回答了老师的问题,他都有成功的喜悦,会期望自己下一次做得更好。作为老师和家长,给孩子帮助,让他有点滴的成功体验,并不是多么难的事情。在一个个小小的成功中,积累一分一分的自信。

  我们要多为孩子提供获的成功的机会,给他带来一次次良好成功体验,使他们在情感上获得满足和产生愉快的感受,从而对绘画产生浓厚的兴趣。如可把孩子的画稍加以装裱挂在家里引人注意的地方,也可让他们在过节时作为礼物送给亲人、朋友、老师;还可让孩子用美术作品作为生日礼物。这样为孩子创造一次次成功的机会,让孩子有成功的快乐和欣慰感,会促使儿童更加渴望学好这门艺术。

  三、用显微镜去寻找孩子的闪光点

  只要我们的目光里含钙就会让学生充满信心与快乐,每一阵风都有可能成为花朵绽放或凋萎的理由,一个不经意的否定,可以击毙生命初始的尊严;一个被怜惜的缺点,可以升华为傲视群芳的旖旎。让我们的孩子尝试到灵魂受宠的滋味吧——记住只要我们的目光里含钙孩子的身上才能长出傲骨。

  心雨同学是一位极不受欢迎的同学,我每节课去上课的时候,同学们都会络绎不绝地告他的状,我实在没有办法,就努力去寻找他的闪光点,却怎么也找不到。所以,我只好对他说:“我希望你以后能注意,我相信你一定会做的非常好。”但是一点效果也没有。结果有一次我发现他在用水彩笔画画,我也明知道不是他的笔。但我还是非常惊喜,这可是开天辟地头一回呀!我立即表扬了他:“你真棒,画的真有趣,我希望你能继续努力,我相信你一定能成为最棒的。”从此他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几乎再也没有同学告他的状,并且还成为了一名受同学欢迎的同学。

  这件事证明了,一个从没有受到赞扬的同学,忽然得到一次肯定后,就会充满信心,朝气蓬勃,积极向上。所以我们要根据他们的水*努力去寻找他们的闪光点,让学生有一定的成就感,树立自信心,才能激发起他们不断求知的欲望。学生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孩子就像一朵向日葵一样,渴望阳光渴望爱,只有感受到家人的爱,家人的肯定和承认,他才能健康成长。

  总之,我们要尊重孩子的人格,为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快乐,经常鼓励孩子,努力去寻找孩子的闪光点,学会欣赏孩子,还要毫不吝啬地把我们的赞美表达出来,告诉孩子:“你是最棒的!”人人都需要赞美,需要被认可,更何况是孩子,因此,我想告诉所有关心孩子成长的人们,调动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吝惜给予他们赞美,且要及时。给孩子一个自信的世界,让孩子感觉今天比昨天学得好。让孩子带着自信步入人生的每一段旅程。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书笔记2

  给孩子委以重任。凡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都支持孩子自己干;凡是孩子为父母做的事,哪怕是端来一杯水,父母都会欣然接受,真诚地对儿子说:"有儿子就是不一样!"赞美女儿说:"有个女儿真好!"孩子听了美滋滋的,觉得自己很有用,帮父母做事的劲头倍增。

  发现孩子点点滴滴的进步:"很好,孩子,你比昨天又有进步了!""不要紧,成功躲在失败的后面!""孩子,你真棒!"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就会信心十足。在宽容中长大的孩子,将会极富耐心。

  任何一个孩子成长的历程,都是一个犯错——知错——认错——改错的过程;不允许孩子犯错,是对孩子的伤害。耐心地帮助孩子认识错误,让他去感受自己行为所带来的后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自作自受,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用信任的目光看孩子,深信自己的孩子是好孩子,哪怕他有过过失。常常用"发现新大陆"的眼光,去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孩子从父母独特的目光中,感受到信任的力量,于是会努力表现自己积极的一面,生怕失去这份信任。在认同中长大的孩子,将会掌握目标,爱人爱己,变得优秀。

  孩子是需要管理的,规矩是需要学习的。放手不等于放纵。关爱不等于溺爱。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对孩子一生负责。

  看了“知心姐姐”的《告诉孩子你真棒》卢勤谈如何爱孩子,这是一本新时代父母的家教指南,为我们提供了崭新的教育理念和家长施爱观念,我个人十分喜欢,所以摘选了部分内容和大家共勉。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书笔记3

  前几天,看到同事读这本书介绍说非常好,自己也找来认真读了一下,读完后,自己受到了强烈的震撼,“那些整天逼着孩子学习的父母缺少的正是对孩子的信心。那些对孩子‘推着、压着、吵着、骂着’的父母,恰恰是缺少对孩子的自信。”

  爱孩子,这是千千万万父母都有的情感。但是,如果他们只知道爱我们,任何事都听我们的,如此的袒护,对我们并没有太多的好处,这反而是对我们有所不利呀!我们的父母应当懂得教育自己的子女。

  仔细思量自己的教学,我又何尝不是这样,当学生学得不如我所预期的那样好的时候,我自己首先失去信心,并在言语和行动中表露出来,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打击,产生我就不是这块料的想法,让自信的大厦从此坍塌。

  其实我们也看到在教学中对孩子说:“有进步”、“还可以做得更好”、“不要泄气,再努一把力就会成功!”、“我真为你骄傲!”、“没关系,失败是成功之母”……等积极有进步的言语暗示时,孩子就会兴高采烈,喜悦洋溢在脸上,更加努力地去做到最好;但很多时候我们也会脱口而出:“我已经讲了很多遍啦,怎么还不会呀”、“怎么讲,你也不会明白的”、“算啦,就这样吧”、“怎么这么笨啊”,对孩子的过失,做不到宽容和理解,一味的表示不满,品头论足、求全责备,给孩子带来过多的*。看到沮丧写在孩子的脸上的时候,我们没有深思过这样的言语和指责对孩子会造成怎样的心理负担;没有深思过这样的行为会不会让孩子丧失自信。

  对孩子来说,有没有天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兴趣,有没有自信。看着孩子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是不是为教书而教书;是不是应该多学习一些教学的艺术,像卢勤那样爱孩子,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懂得孩子,让孩子生活在“你能行”的环境中,让孩子慢慢地由消极变为积极,将“你能行”变成“我能行”。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感觉,建立自信,重塑理想之殿堂。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书笔记4

  《告诉孩子你真棒》这本书,是我在学校的阅览室无意间发现的。借了之后,我一直放在床边每天看上几页,读完书后,自己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作为一个初一女孩母亲,我非常能够体会父母的心情,“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作为一个教师,我深知教育中事事不可能都如意,何况每个孩子都有差异。

  作为老师的我,十分明白在教学中对孩子说:“有进步”、“还可以做得更好”、“不要泄气,再努力一下就会成功!”、“我真为你骄傲!”等积极有进步的言语暗示时,孩子就会兴高采烈,更加努力地去做到最好;但很多时候我们也会脱口而出:“我已经讲了很多遍啦,怎么还不会呀”、“怎么讲,你也不会明白的”、“怎么这么简单的题目也不会啊”,对孩子的过失,做不到宽容和理解。看到沮丧写在孩子的脸上的时候,我们没有深思过这样的言语和指责对孩子会造成怎样的心理负担;没有深思过这样的行为会不会让孩子丧失自信。

  对孩子来说,有没有天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学习的兴趣,有没有自信。看着孩子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是不是应该多学习一些教学的艺术,像卢勤那样爱孩子,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懂得孩子,让孩子生活在“你能行”的环境中,让孩子慢慢地由消极变为积极,将“你能行”变成“我能行”。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感觉,建立自信。

  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如果告诉孩子哪方面不行,他会真的觉得自己比不过人家,从而失去学习的勇气。如果在孩子碰到失败、挫折时,我们告诉他“老师相信你能行!”,他会给你创造奇迹。为了给孩子自信,请大胆为他们喝彩!

  其实任何微小的成功,都能增强人的自信。一个孩子,当他写好一个字,做对一道题,正确回答了老师的问题,他都有成功的喜悦,会期望自己下一次做得更好。作为老师,要有纵向的比较,要因材施教,注意时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孩子们在一个个小小的成功中,积累一分一分的自信。

  另外,我们要将孩子看作是一个完整的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人,应有全面的眼光、发展的眼光。不要因为孩子一时的失败而大发雷霆,也不要因为孩子一时表现欠佳而气急败坏。

  总之,学会欣赏孩子,给孩子一个自信的世界,让孩子感觉今天比昨天学得好。让孩子带着自信步入人生的每一段旅程。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书笔记5

  “一定是特别的缘份,才可以一路走来变成了一家人……”宝贝从你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我们这一生的缘份,一生的相互陪伴,鼓励,帮助和呵护,妈妈因为有你而自豪,而骄傲。宝贝,妈妈爱你。

  相对于我们的父母来讲,我们都是孩子,我们都在成长,都在经历欢笑,痛苦,失望,成败,一切的一切……我们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踏着有朝气有活力的步子一步一步的朝着自己的理想前进着,然后妈妈只是比你稍微迈得快了点,妈妈在前方等你,但是精神和信念会一直围绕着你周围,相信你是最棒的,加油!

  看完“知心姐姐”的书,我记忆犹然而新,瞬间学到了很多东西,然后在对照以前自己走过的童年,似乎我有很多事儿都做的不够完美。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我们做家长的为了自己事业,工作无日无夜的打拼,却无视了我身边的小宝贝,漠视了家庭带来的温暖,以自己的立场为中心,把家庭也当作“作战场地”,随意忽之来,即之去,甚至把自己的小时候的不足以及缺点,都强加给后代身上,希望他们不在走我们的后路,都想把最好的留给她;我的想法是善意的,但是由于没有一个好的参照物本,没有一个正确的学习对象,导致我的做法有诸多的不当,家教的严厉,宝贝的叛逆,复杂烦闷的心态一样接一样的到来。忙碌成了我们做家长的借口,忙就没时间跟宝贝沟通,走不进他们的世界,倾听不了他们内心的声音,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小孩们也有自己伟大的理想,也有他们执着追求的东西,看到这本书上提到的很多心痛的故事,才知道我们家长有时却在隐隐约约会刺伤他们幼小的心,有时可能直接“扼杀”在摇蓝里,一句漠不关心的话,一个不起眼的眼神,一个无知的动作,随时随地都在伤害他们。然后从现在我会以“知心姐姐”为榜样,以她为中心,用她的方法去改变我跟宝贝的沟通交流,然后用那些小故事来参照自己,活学活用,努力使她们在一个阳光有爱心有创造力的家庭滋滋成长,也许以后会有稍稍的不足和漏洞,但希望宝贝,老师与我们相濡以沫——,互相监督,互相成长!最后谢谢老师的提醒让我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让我在最短时间及时发掘这些错误,我们一定会细细聆听……

  分数不是根本,理想才是现实,理想的种子,要生根,发芽,长大,开花,结果必须有阳光雨露的滋润。先做人后做事,我们一起学习,一起锻炼,我们一定会快乐,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书笔记6

  开学前吕校长送给每位教师一本《告诉孩子你真棒》,接过这本书后,首先被封皮上的“大胆为你的孩子喝彩吧!别瞧别人!”这两句话吸引了。回家后认真的读了这本书,这本书是教我们怎样帮孩子树立自信心,能为孩子将来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

  每个孩子的接受能力都是不同的,过高的期望会带给孩子无望,过度的保护会带带来孩子的无能,过分的溺爱会带来孩子的无情,过多的干涉会带来孩子的无奈,过多的指责带给他们的将是无措。

  对孩子来说,学习的兴趣很关键,自信对于与他们也很重要。如果看到孩子对学习失去了自信心,作为老师和家长的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呢?是不是应该多学习一些教育孩子的艺术,像本书的作者那样爱孩子、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懂得孩子,让孩子生活在“你能行”的环境中。让孩子慢慢的由消极变为积极。将“你能行”变为“我能行”。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感觉,帮孩子树立自信心,为孩子插上理想的翅膀。

  作为老师的我们,要拥有一双善于发现孩子优点的眼睛,要用我们的爱鼓励、调动孩子,用爱滋养孩子、用爱影响孩子,心中有爱才会发现爱。对于孩子的优点合长处,我们要毫不吝啬的把对他们的赞美表达出来。告诉孩子“你是最棒的”。人人都需要赞美和认可,更何况是孩子。因此,调动孩子的最好办法就是毫不吝惜的对他们赞美,并且要及时,让孩子体会到成功的感受。

  因此,在教育孩子动过程中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 尊重孩子的人格

  当孩子犯错时,更渴望的是被尊重,作为教师面对犯错的学生时,不能说有辱学生人格的话,有伤学生自尊的话。

  二、 学会为孩子喝彩

  当孩子写好一个字、做对了一道题、正确回答对了一个问题时。他们都会有成功的喜悦,会渴望下一次做得更好。这时作为老师,就要抓住这个机会,“太好了”、“你真棒”等挂在嘴边。这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让孩子在一个个小的成功中累计一分一分的自信。

  三、 教会孩子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

  对于做事缺乏自信的孩子,特别是那些容易自卑、自卑感强的孩子,在不断肯定他们微小的进步找出他们闪光点的同时,要教育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我能行”、“我再努力一次就会做好”“我不会被吓到的”等等。

  本书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但我们应该根据孩子的特点,借鉴书中说的给孩子鼓励支持和帮助,给孩子一个自信的世界,让孩子觉得今天比昨天做得好,让孩子带着自信迈入人生的每一段旅程。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书笔记7

  看到《告诉孩子:你真棒!》这本书我十分高兴,我知道“你真棒”这三个字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对孩子,尤其是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讲是何等的重要,这一点我还是深有体会的。我想,用赞赏、表扬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孩子一定会有很好的效果的。

  看完《告诉孩子:你真棒!》之后,我领悟到,教育是一种爱的表现形式,爱孩子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如何掌握教育孩子的科学与艺术就是我所必须、迫切要掌握的。

  爱孩子,这是人共有情感。但是,如果只知道爱,就如高尔基所说,那是“母鸡也会”做的事。人之所以异于其它动物,更在于人懂得教育自己的后代。前人在千百年中积累的知识、经验,可以通过教育,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传授给后代让后代可以在新的起跑线上向前开拓,形成“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的局面。

  爱孩子,应是每个教师最起码的道德。爱那些聪明伶俐、一笑两酒窝的孩子容易,爱那些不怎么讨人喜欢的孩子那就要一颗真正的爱心。

  神圣的师爱是广博的,它应该是面向全体幼儿的“博爱”。如何爱孩子?首先得有一颗爱孩子的心,有了一颗爱孩子的心,你就能够尊重孩子,就能够倾听孩子倾诉心曲,从而比较懂得孩子,比较理解孩子成长的规律。

  “你真棒!”这句话,正是开启孩子心灵宝藏的一把金钥匙。

  天下的孩子相貌不同,个性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渴望听到喝彩!

  在幼儿园有众多的孩子,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生活环境,发展情况也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都是父母的宝贝,他们希望在大集体中得到肯定,更渴望听到喝彩!那就更需要我们用爱的眼睛去发现孩子,放大孩子的亮点。心中有爱就能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就能发现“棒”的孩子,去挖掘孩子的才能。

  孩子是天使,他们对我们的评价十分敏感,你爱他,喜欢他,他通过你的眼神就能感受得到,一旦他接受了你爱的信息,你说什么他都能听到心里去。我们爱的眼神,来自爱的发现,这一点对于幼儿园的小朋友更为重要,不管是在游戏中、学习中、*时生活的一点一滴中,要让所有来幼儿园的孩子高高兴兴的来园,带着收获(可能是对他的表扬、肯定、鼓励或是爱的抚摸等等。)兴高采烈的回家。这就是我的职责,我所努力的方向。

  我们要是拥有了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孩子会感谢我们,但更重要的是要用爱的鼓励调动孩子;用爱的感觉滋养孩子;用爱的行为影响孩子;用爱的理由拒绝孩子;用爱的责任惩罚孩子;用爱的意志磨练孩子;用爱的激情回报孩子。心中有爱才能发现爱,光会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还不够,还要毫不吝啬地把我们经赞美表达出来,告诉孩子:“你是最棒的!”人人都需要赞美,需要被认可,更何况是孩子,因此,我想告诉所有爱孩子、关心孩子成长的人们,调动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吝惜给予他们赞美,且要及时。

  我的职业决定,上班时间就是孩子的时间。天天跟孩子在一起的我,要求我必须每天都要充满激情地去面对我的孩子们。爱是激情的源泉,激情是爱的表达,如果我哪一天没有了我的激情,就没有了吸引孩子魅力,所以我必须向知心姐姐学习,学习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发现孩子,爱孩子,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懂得孩子的心。学会了像知心姐姐那样用心去观察、关爱每个孩子,那我就会有用不完的激情,永远拥有能吸引孩子的魅力。

  我的责任是给孩子帮助、支持、鼓励,也给孩子必要的保护,这些事怎样做得得法、巧妙、自然,能收到最大的效果。这就是科学与艺术,这就是我的目标。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书笔记8

  读了《告诉孩子你真棒》这本书后,受益匪浅。谢谢老师让孩子把书带回家让家长读,给了我们家长学习的机会。看了这本书后才知道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一、生活上:过多过细照顾孩子,孩子的自理能力差。反而众之,孩子依赖性大。每次带孩子出去玩的时候,我总是时不时告诉孩子这儿危险,那儿不安全,所以孩子听胆小的。书中写到,过度保护下的孩子,更容易受到伤害。真正爱孩子的父母,应放手让孩子出去经风雨见世面,不要把孩子“锁”在身边。学习上:自从孩子上学以来,每天写作业我都会坐在一旁辛苦“陪读”。这样的辛苦并没有收到好的效果,反之养成了孩子不动脑的习惯。月月写起作业总是磨磨唧唧的,读题不认真,想当然的就写,写完了发现错误又去擦改,时间都用在改错了,我看了很着急免不了训斥一通。

  二、多鼓励,少批评。只要孩子今天比昨天有进步,你就应该肯定她,鼓励她。的确是这样,有一次,月月预习读课文,读了一遍时,总是落字,读错字。我在一旁总是不停地提醒这错了,那错了,孩子很烦,不愿再读下去。我心想也许对孩子来说,第一遍就读好很难。于是读第二遍时,只要不是大错,就不指出,读得好的地方,就说“很好”“有进步”,第二遍确实比第一遍好多了,孩子听了鼓励的话也愿意读下去。

  三、培养孩子的爱,学会接受爱。在这里我们非常感谢杨老师。杨老师把煮好粽子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让孩子记住爸爸、妈妈的生日,父亲节时,给爸爸送上了礼物,让孩子有了爱心,懂得应该爱父母。书中写到特别好。孩子的爱心是幼稚的,你在乎它,它就会长大。你忽略它,它就会枯萎。你打击它,它就会死去。如果你想有一个爱你的孩子,你就要在乎它,呵护它。

  这就是我看后的心得,希望所有的孩子都有一个好的未来。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书笔记9

  现在有许多家长教育孩子时喜欢采用溺爱教育,的确现在物质条件好了。但是溺爱教育的孩子长大以后可能会非常任性,这样的教育方式其实是非常不好的。

  还有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采用传统的棍棒教育,*几千年来一直相信棍棒下出孝子,但是今天这种做法已经不是太管用了。现在最流行的是鼓励教育,但是大部分家长其实也没有概念,今天我就读了一本关于孩子教育的书。名字叫做《告诉孩子你真棒》。

  这本书主要是讲怎么鼓励孩子,在*相信每个家长都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里作者的儿子考了大学,当作者去问一个大学的女教授,向她请教孩子应该上哪所大学,女教授说:期望值不要太高,太高了就会失望。她说,偏远地区有一个女孩子,成绩非常好,物理数学加上化学都能考满分。高考时,父母让他考全国重点大学,她不想考,可是父母逼着她考,说是为祖宗增光;老师也劝她考,为学校增光。她违心的上了那所学校,但是由于情绪一直不稳定,她的成绩不太好,在大学成绩属于中等偏下。后来她的母亲非常后悔。

  教授讲的这番话,让作者很有认同感。在漫长的人生路上,每个人都有许多事不能如愿以偿。心理素质好的豁达开朗,趁着应对,于是成功了;心理素质差的,每天被烦恼缠绕,难以自拔,于是倒下了。就像一个木桶,它的盛水量不是取决于最长的的那块木板,而是那块短板。进入重点大学的学生却要面对同样的考验,从高考状元到成绩**,从备受关注到默默无闻,心理落差之大,是一般人难以承受的。

  所以在“重压”下长大的孩子,虽然上了大学,但内心世界仍然被自卑感笼罩着。作者说“逼子成龙,龙就会变成虫。正像法国诗人海涅所言:即使种下的是龙种,收获的也可能是跳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虽然不能对孩子听之任之,但是也要尊重孩子的爱好。一个家庭对孩子非常重要。孩子也是人,他们和我们一样需要尊重,需要关怀,他们和我们一样是从小长大的。

  父母在教育小孩的时候,应该学会和孩子*等交流。因为沟通会消除很多误解,小孩的发展也会更好。《告诉孩子你真棒》适合家长们阅读。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书笔记10

  无论是作为父母还是老师,我们都知道在教育孩子时要赏识孩子,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道理,可在实际教育过程中,真正能坚持做到这些的确实很少。我自己也是情绪好时还做得还不错,遇到情绪不好时,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不用酝酿就喷薄而出了。最近时间,我阅读了一本有关教育的书《告诉孩子你真棒》,受益匪浅。

  书中讲述了孩子压抑的学习环境。父母缺乏对孩子的信任,在长期“吵、压、推”的环境下,孩子们失去了快乐,也失去了自信。当他们要做一件事时,首先会想到失败,想到自己不行。他们没有尝试的勇气,没有信心的动力。其实,这种懦弱的思想不能排除父母过分的管教和压制。萧伯纳有句名言:“有自信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庸为神奇。”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自信就是一双翅膀,当你给以鼓励的动力,给以“我行”的航标时,它会飞得更高,更快,才能看到前方亮丽的风景。这种动力,这个航标需要父母以及老师的付出、给予。

  从生命科学的角度看,每个孩子都拥有巨大的潜能,但在生命成长的过程中都难免有自卑情绪,关键是如何让孩子抛掉自卑。正如书中所说的要用“我能行”激励孩子,首先我们就要坚定孩子“能行”。放手让孩子去实践,去亲身体验失败与成功的滋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学会赏识教育,为孩子的人生点亮星星之火。拥有自信的孩子是幸运的,我们为何不让每一个孩子成为幸运的。总之,欣赏孩子,信任孩子,要求我们不是表面相信而是要发自内心的。当孩子遇到困难,我们要及时的用信任鼓励的语言大声告诉孩子:“你很棒,你一定行!”当我们用全面发展眼光看待孩子时,要相信他们会带给我们惊喜。作为一名教师,一名孩子的母亲,我非常感谢这本书,它使我眼前一亮,思维打开,也使我明白了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当也将成为不*凡的人。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书心得3篇(扩展3)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书笔记5篇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书笔记1

  在寒假期间,我读了一本书,它就是《告诉孩子,你真棒》。它的作者是卢勤,一位知心姐姐。它引导了一些家长,也激发了我,使我下决心一定要做一个乖孩子。

  我读了这本书后,特别令我吃惊的是,书上记的那些孩子竟然和他们的父母是那么的陌生!举二件书上的例子说明吧。

  有一个男孩,他上了初中后,他的妈妈打电话对知心姐姐卢勤说:“我孩子上初中了,一放学,他就把自己关在自己的小屋里,说什么也不出来。我刚走进去,孩子就瞪着两眼说:你给我出去!你不出去,我就出去!我怎么也不理解,我把自己的孩子从小养到大,他怎么对我这么的陌生?”

  还有,有些家长最爱看孩子的日记,这些家长自以为这样就可以知道孩子的内心世界,可是,这样反而易引起孩子们的反感,因为大人偷看孩子们的日记,所以孩子们很有意见。

  一个小孩对知心姐姐说:“我妈妈又偷看我的日记了。”知心姐姐:“你怎么知道你妈妈偷看了你的日记呢?”他回答道:“我就知道,我妈妈非常喜欢偷看我的日记,虽然我没有证据,可我一定会找到证据的。”

  接下来,他给知心姐姐讲了一个真实的小故事。

  他说:“一天,他写了一篇日记:妈妈,今天早上我看到您有白头发了,您这是为我累的呀!妈妈,您一定要爱护自己呀!为了表达我对您的爱,我把你的白头发珍藏在日记本里了。当天晚上,妈妈又去“偷看”儿子的日记,非常感动。看到最后一句:“我把你的白头发珍藏在日记本里”,她找了半天没看到白头发,以为是自己弄丢了,就从头上拔了一根白发,夹在儿子的日记本里。第二天,儿子打开日记本,看到了白头发,就对妈妈说:“妈,您又偷看我的日记了。”妈妈说:“我没看,那根白头发不是好好的在里面夹着吗?”儿子笑了:“您的狐狸尾巴露出来了吧?我根本就没搁什么白头发,那根白发是您自己搁的。”

  读了那两个故事,我情不自禁地想:“那些家长为什么要偷看孩子的日记?这样一点儿好处都没有。还有,那些孩子为什么和自己的爸爸妈妈那么的陌生呢?”

  从上面的例子来看,我有一对好父母,他们从来不偷看我的日记,他们从来不背叛我,他们和我很亲近,从来不陌生。

  我有一对比上面说的爸爸妈妈还要好几十倍、几百倍、几千倍、几万倍,甚至几亿倍的爸爸、妈妈,实在是太幸运了!所以,我下决心要做一个乖孩子。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书笔记2

  读了《告诉孩子你真棒》这本书后,受益匪浅。谢谢老师让孩子把书带回家让家长读,给了我们家长学习的机会。看了这本书后才知道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一、生活上。

  过多过细照顾孩子,孩子的自理能力差。反而众之,孩子依赖性大。每次带孩子出去玩的时候,我总是时不时告诉孩子这儿危险,那儿不安全,所以孩子听胆小的。书中写到,过度保护下的孩子,更容易受到伤害。真正爱孩子的父母,应放手让孩子出去经风雨见世面,不要把孩子“锁”在身边。学习上:自从孩子上学以来,每天写作业我都会坐在一旁辛苦“陪读”。这样的辛苦并没有收到好的效果,反之养成了孩子不动脑的习惯。月月写起作业总是磨磨唧唧的,读题不认真,想当然的就写,写完了发现错误又去擦改,时间都用在改错了,我看了很着急免不了训斥一通。

  二、多鼓励,少批评。

  只要孩子今天比昨天有进步,你就应该肯定她,鼓励她。的确是这样,有一次,月月预习读课文,读了一遍时,总是落字,读错字。我在一旁总是不停地提醒这错了,那错了,孩子很烦,不愿再读下去。我心想也许对孩子来说,第一遍就读好很难。于是读第二遍时,只要不是大错,就不指出,读得好的地方,就说“很好”“有进步”,第二遍确实比第一遍好多了,孩子听了鼓励的话也愿意读下去。

  三、培养孩子的爱,学会接受爱。

  在这里我们非常感谢杨老师。杨老师把煮好粽子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让孩子记住爸爸、妈妈的生日,父亲节时,给爸爸送上了礼物,让孩子有了爱心,懂得应该爱父母。书中写到特别好。孩子的爱心是幼稚的,你在乎它,它就会长大。你忽略它,它就会枯萎。你打击它,它就会死去。如果你想有一个爱你的孩子,你就要在乎它,呵护它。

  这就是我看后的心得,希望所有的孩子都有一个好的未来。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书笔记3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后感作者:绿萝教育孩子,从来都是一件大事,牵动着千千万万父母的心,因为,孩子就是我们生命的延续,人生百年,转瞬即逝,有了孩子,我们的愿望,我们的理想,才能子子孙孙,传之久远。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孩子们在性格及心理上的种种问题都摆在了我们眼前,让我们感到措手不及,无处下手。《告诉孩子你真棒》虽然是写给父母的一本书籍,但是也给从事教育工作的我们以深深的启示,使我们的教育工豁然开朗。

  一、夸,就是给孩子以赏识,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常听人们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天下的孩子相貌不同,个性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渴望听到喝彩!我想这也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说是"赏识教育"。"孩子,你真棒!"一句出自肺腑的表扬,这就是赏识的开始。然而,赏识并不是随意的表扬、一味的说好话,赏识是需要学习的,做到赏识有度,才能取得实在的效果。作为父母,需要学会赏识,作为一名教师,更要学会赏识,父母只有一个孩子,老师有几十个孩子,他们需要在赏识中学习,使孩子在赏识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家长、教师的评价对孩子的成长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对孩子来说,有没有天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兴趣,有没有自信。自信对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有人说自信是人的半个生活,但我要说自信就是一个人命运的主宰。一个不断被批评的孩子会有什么后果?灰心丧气、毫无斗志、自卑无能,总觉得自己永远失败,一事无成。这样的事例身边就有,想一想我们每次挨批评后的样子吧。

  因此,大胆为你的孩子、你的学生喝彩吧!别瞧人家!请相信,你的孩子、你的学生会创造奇迹!

  二、信,就是对学生充满信心,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我能行"。

  书中讲述许多父母,整天逼着孩子学习,缺少的正是对孩子的信心。对孩子推着、压着、吵着、骂着的父母,也恰恰是缺少对孩子的自信。你说他行,他就行;你说他不行,他就不行;你为他喝彩,他会给你一个又一个惊喜;你说他不如别人,他会用行动证明他真的很笨。大人就是这样来用语言来塑造孩子的。仔细思量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当学生学不如我所预期的那样好的时候,我自己首先失去信心,并在言语和行动中表露出来,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打击、产生我就不这块料的想法,让自信的大厦从此坍塌。作为老师的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是不是为教书而教书,是不是应该多学习一些教学的艺术。应该要用书中说的要用"我能行"激励孩子,就要坚信孩子"能行",放手让孩子去实践,亲身体验失败的滋味和成功的喜悦。像卢勤那样爱孩子爱我们的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懂得学生,让学生生活在"你能行"的环境中,让学生慢慢地由消极变为积极,将"你能行"变成"我能行",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感觉,让"我能行"陪伴学生成长,建立自信,重塑理想之殿堂。

  自信心,是人们自己相信自己,追求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积极的表现的心理倾向,是人类健康的核心!在许多伟人的身上,我们都可以看到这种超凡的自信心,正是在这种自信心的驱动下,他们敢于对自己提出高要求,并在失败中看到成功的希望,鼓励自己不断地努力,获得最终的成功。拥有自信心的学生是幸运的,只要你再为他加点劲,他就能展翅飞向天边,而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则需要你去用心去鼓励,用心去启发,才能为他指出一条通往知识殿堂的光明大道。

  总之,作为老师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帮助孩子成功,要经常鼓励孩子,用全面的眼光看待孩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教孩子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法。我们不苛求每一个都像伟人那样,成就一番宏伟大业,但我们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教师的激励下,树立起最起码的自信心,无论何时都能说出:我能行。学会欣赏孩子,给孩子一个自信的世界,让孩子感觉今天比昨天学得好。让孩子带着自信步入人生的每一段旅程。

  三、放,就是该放手时就放手,不要把孩子固定在自己的小圈子里。

  孩子渴望得到自主的发展,而作为家长和教师的我们,为了不让孩子多走冤枉路,就主动帮助孩子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在无意识当中剥夺了孩子体验快乐的权利。其实,有很多事情我们可以完全放手让孩子自主发展,让他们在探索解决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克服困难的成功感,给孩子们以证明自己能力的机会。

  我们要想学会放,就必须成为孩子的观众,为孩子的成功喝彩。其实孩子在学习的路上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身边有一位"督学者"。这会让他们的心理产生压力,从而产生一定的抵触和厌烦的心理,使其原有的兴趣和一点点的主动性都会消失掉。如果我们作为一名忠实的观众在孩子的面前,为孩子的成功喝彩,孩子就一定会喊出"我能行"。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书笔记4

  我要怀着特别激动的心情,感谢实验小学的吴老师给我推荐了“知心姐姐”系列从书,我在网上订购了一本知心姐姐卢琴的《告诉孩子,你真棒!》。书刚到时,我没有时间,当有时间我拿起了书,看完第一页,我就不能放下了,结果我和同事一起阅读了这本书,还进行了交流。同事回家后立刻就在网上订购了这本书。老公周末考完试回到家,我立即将书放在他的手里说:你一定要读读这本书。老公读了其中的几篇文章后,对女儿的.态度立刻有了很大的转变,陪女儿玩了一个下午,还主动问女儿给他一张黄色的纸做什么,今天早上也没有象往常一样凶吧吧的催女儿。

  我对女儿的教育一直还是很人性化的,但从女儿上了小学以后,我感觉到了一些痛苦和恐惧,我非常恐惧自己哪一天会变成一个“惟分是图”的妈妈,我真得很害怕,虽然现在我还没有让女儿把心思都用在学习上,但我害怕哪一天我不能坚持了。在这时,我读了这本书,知心姐姐告诉我该怎么办。我的心理轻松了,我知道我该做什么了——,要成长,不要分数;要女儿,不要成绩。

  我把这本书放在了自己的包里,打算有时间就读一读,虽然我已经读过了,但是我还需要读几遍。

  我建议妈妈们都读一读知心姐姐的书,哪一本都好。多大孩子的妈妈读都不晚。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书笔记5

  经学校班级老师的推荐,我有幸接触到了“知心姐姐”卢勤的教育书籍《告诉孩子,你真棒》。全篇以教育的规律引出,从教育是一门科学说起,引导家长走近孩子的心灵,有艺术地开展家庭教育。身为双重身份的我,既是一位二年级孩子的妈妈,同时也是一名老师。书中的各个章节给了我们深刻的启发,行走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我,对此书有着诸多的感悟,也给我留下了许多关于教育的思考。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我们需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是让孩子按照*的意愿去发展,还是倾听自己内心的呼唤,让孩子成为她自己。带着教育的困惑,摸索着教育的方法,回首和孩子相处的点滴,今天和大家一同分享学习阅读后的收获和感想。

  一、 跳一跳够得着,建立发展的合理期望

  当下,家长都对孩子们建立了较高的希望,一是家长急切的心理所致,二是家长未懂得孩子的发展是有规律和特点的。书中开篇针对当下的现状谈到“过高的期望带来孩子的无望。”这使我联想到女儿在学习钢琴时,她的识谱能力比较弱,每次弹奏时总要花费很长时间在识谱上,自己感到了很大的挫败感,兴趣也逐渐下降。开始,我并没有意识到孩子的心理变化,反而对她进行指责,认为她没有用心。在严苛的要求下,女儿只得完成“任务”,过高的期望带给了她巨大的心理压力。通过书中的介绍和自我的反思,我意识到是*没有理解孩子的个体发展差异,总认为同龄的孩子应该都是差不多的水*,为什么你不能做到,我的行为使得孩子失去了对学习的渴求和对成功的期望。其实,每个孩子都有它自身的发展特点和学习方式,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的时间也不尽相同。为孩子制定“跳一跳就能够着”的目标,充分理解孩子,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支持和引导孩子从原有水*向更高发展,才是我们父母应该做的。

  二、 听一听,关注心灵的成长需要

  教育的奇特之处不仅仅在于求真求知,启迪智慧,更在于能激起人的心灵的美好、感动与追求。陪伴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我们更多的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然而对于情感的呵护,心灵的滋养少之又少。第三章节“关注孩子心灵的成长”给了我较大的启发。孩子如同*一样,也有自己的各种情绪体验。你是否能在成功后给予她肯定与鼓励,犯错后给予理解与宽容, 宣泄后给予帮助与引导,实则都需要我们拥有一颗同理心,看懂孩子的喜怒哀乐。女儿自小喜欢各种昆虫,常蹲在地上观察,琢磨,甚至捉回家饲养。天牛、瓢虫、蜗牛、蚂蚁、蝈蝈、蚱蜢等,只要活动着的生命,它都将其饲养在各式各样的容器中,给水喂食,饶有兴趣。对于她的这种行为,家人一致持反对态度,一是不讲究卫生,二是这个兴趣爱好不适合女孩子。一次吃饭时,她津津乐道地讲述这个昆虫喜欢晒太阳,吃苹果,那种昆虫不能晒太阳,怪不得它经常出现在潮湿的地方……事无巨细地描述了一番她的发现。原来,孩子的天性在于和大自然的相处,生活的赋予,四季的更迭,亲密了孩子和大自然的关系。在自由的呼吸中,幼小的心灵荡起了美丽的涟漪,纯真的童年流露出自然的天性。而后,就女儿的兴趣爱好,我还买了《法布尔昆虫记》这套书籍,让孩子在更加专业的知识引领下,去研究自己的爱好,满足自己小小心灵的需要。

  家庭教育应当从孩子的心灵出发,当我们发现孩子的那根隐秘的情感琴弦,悄悄拨动发出悦耳的琴声时,尊重生命的教育之树便悄悄开始萌芽。

  三、 学一学收获大,赋予自己改变的力量

  为人父母是一门学问。试问“我们合格吗?”,是孩子引发了自我深刻的反思。家庭教育最为可怕的是“发现问题,或视而不见,或无所谓之,导致最终的无力为之。检讨自己:我是一个吝啬赞美之词的妈妈,性格急躁的我常常挫伤了孩子。书中家庭教育的五大冲突的确存在,家庭中或多或少的都在上演着这一幕幕。人无完人,只要承认自己的问题,勇于改变都为时不晚。关键在于要懂得教育的真谛,学习教育的方法,你才能成为孩子的指路明灯。我们应努力成为勤奋好学,不放弃自我改变的父母。

  众多的实践证明:小学教育是为终身教育打基础的,孩子的发展应该顺应天性。家庭教育是一个漫长的求索过程,这个过程,既是为自己,又是为孩子。我们要做顺应天性,顺势而为的教育,家校携手共同呵护孩子唯一的童年,陪伴孩子的成长,为孩子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为孩子的未来做准备。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书心得3篇(扩展4)

——《孩子你慢慢来》读书心得10篇

《孩子你慢慢来》读书心得1

  好久没有静下心来读书了,觉得自我应当充实一下自我,选择了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闲暇时翻看着这本书,与这位母亲一齐分享对孩子成长的点滴记录,用心地感受生命与这个世界最初的接触,感受他们在成长中的喜悦与泪水。文中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没有峰回路转的曲折,但有无数的忍俊不禁,嘴角禁不住一次次上扬。

  从龙应台与两个孩子的交流相处,我觉得她是个聪明的妈妈,她的孩子们是幸运的,她也是幸运的,在孩子的问题上她有自我的教育智慧。《孩子你慢慢来》,是的,慢一点,我们能够感受上天给我们安排的是多么丰盛的礼物。更真切地感受爱,我们才会生出更多温柔的情怀,更多的爱。

  所有的关于教育孩子的书都告诉我们,在孩子的成长中出现了这样那样让你无奈的事必须控制自我的情绪,但在应对孩子时,所有的定力似乎都要打个折扣。我们都会忍不住要拿自我的孩子去和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认为他样样都不应当落后,我们期望他有出乎意料的提高,却不能容忍他有任何形式意义上的退步。这就是我们在潜意识里把自我对生活的期许都加在了孩子身上,期望他强大,期望他优秀。有的时候却忘记了,谁是孩子命运的主导,谁是自我生命的主人。

  看过《孩子,你慢慢来》这本书的,其实都能深刻地感悟到,也应当学会宽容与等待,慢慢地,等待生命的慢慢成长,这需要坚持,更需要温柔的坚持。

  想起文中龙应台在买花时,遇到帮她包花十分吃力的5岁男孩,她这样写道:“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凉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的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的5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龙应台看着那个五岁的孩子,用草绳打个蝴蝶结,她愿用一生的时间去等,等他五岁的手指把这个蝴蝶结扎好。扪心自问,我们在应对班里的孩子时,有她那样用一生去等的耐心与勇气吗?应对班里的孩子们不断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自我是否有耐心让孩子慢慢来呢?耐心是赢得成功的一种手段,而我们有时候有,有时候却没有,这是因为我们每个人不可能每一天都坚持为同一种心态,也不可能脱离纷杂事物的干扰,但我们如果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怨气,多一点爱心,少一点急躁,多一点理解,少一点指责,多一点宽容,少一点菲薄,是不是会让我们自我的心境明亮起来?会不会使我们的内心充盈起来,会不会让我们的心境欢乐起来?苦闷是一天,欢乐也是一天,为什么不欢乐呢?耐心能够换来感动,急躁易有抱怨。

  教育是一项工程,也是一种艺术。我们要做的,就是用我们的耐心让我们的学生欢乐起来,成绩提高上来,让自我内心有一种学生问候与念及的满足,让自我有一种学生功成名就时的自豪与欣幸。这就是耐心的教师吧。

  我愿从容地等待,在孩子的身旁陪伴他静静地成长,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这是一项慢速作用的过程,母亲需要静静陪伴,教师也是这样。孩子的世界有着*不能理解的模样,而要想很好地观看这个世界里的风景,“慢”是最为重要的。慢慢地等待。

《孩子你慢慢来》读书心得2

  《孩子你慢慢来》这篇文章,是本书的开篇。作者描述了在花店买花时看到的一个情景:一个5岁的孩子,非要自我动手给花束系上蝴蝶结,而作者就那样坐在斜阳浅照的台阶上,愿意静静地等。在等待的过程中,作者追叙了一个昔日冰冷的事实:一个追不上别的孩子功课的女学生,带着自我的弟妹,跳进了冰冷的河里。由那凄惨的一幕,作者想到了,孩子,你慢慢来。

  《孩子你慢慢来》,心中有这样一些情愫在荡漾--感受做一个妈妈的甜蜜和幸福、回忆做一个孩子的童真和欢乐、亲近小植物小动物时的欢欣和好奇。这些感受凝在一齐,让人很难说出到底因为什么而感动,而喜悦,而舒畅,可确实就是能听到自我的笑声不断,轻轻带过的那种笑。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如此纯真、可爱、充满好奇心,无意中能给*最大的喜悦和安慰,但不是每个妈妈都像安安的妈妈一般耐心、细心。而我们应对着这么多孩子的教师又何尝不是如此。孩子们从感知父母家人的抚爱开始,认识周边的寸土、花木、虫鱼,了解身边的人和语言,然后再渐渐接触更多无形的东西,他们开始明白人间有美丽的传说和信仰,也有残酷的战争和杀戮。这一条长长的细细的成长之路,一切都要慢慢来。在一个班级的孩子的认知水*和家庭环境地的不一样也使每一个个体的成长不一样。我们教师是不是也能对慢一些的孩子们说一声:孩子你慢慢来呢?

  《孩子你慢慢来》这本书值得每个人都去看一下,十分的精彩和趣味。

《孩子你慢慢来》读书心得3

  昨天,从图书室借来《孩子你慢慢来》,回家就开始读起来,吃晚饭也舍不得放下,后来连睡觉都忘了,等读完,一看表,已经今天早晨三点多了,想想天亮还要体检,赶快睡觉。

  书放在枕边,墨香悠然,怎么也睡不着。

  回忆着龙应台女士对儿子安安和飞飞童年生活的记录,不得不佩服,这是一位多么睿智,多么慈爱的母亲。她总是带着慈爱、欣赏的目光注视着孩子,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

  最佩服的是这位母亲教育孩子过程中的教育敏感。

  读故事,几乎是每一个母亲都做过的事情,面对一大批世界经典童话,*的四大名著,我们这些做母亲的有几个能透过文字,看到文字描写出的那些不利儿童成长的血腥场面。我们看到恶人恶报时感到的是痛快,感到再可怕的结局施加在这些人身上都不为过,都不过瘾。但龙应台女士却看到了血腥,看到了懵懂儿童身心成长中需要精心呵护的心的柔软。所以读《白雪公主》时、读《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时,读《水浒》时,她敏感地看看了一个个血腥的场面,从而深思这应该给孩子看吗?

  读故事可能是每个母亲都能做到的事情,但讲故事却不一定人人都会。我有时想,孩子碰到一个能读书的母亲是幸运的,碰到一个能声情并茂的读书的母亲是很幸运的,而能碰到一个会讲故事的母亲则是最最幸福的!龙应台女士就是会讲故事的母亲,而且能持之以恒地给孩子讲故事,所以她的儿子们是幸福的。

  别以为,会说话就会讲故事!真的,讲故事不是任何人都会的。小到家庭,大到学校、甚至是社会,一个能讲故事的人不止带给自己的家人、学生、同事、朋友甚至陌生人无限的`快乐,还有幸福的体验。所以,老师们,一定要重视自己讲故事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如果你想让你的学生感受到作你的学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面对那些犯了错误的孩子,我们又是如何对待的呢?

  龙应台接到某一超市的电话,说邻居的孩子偷超市的糖被抓住了,因邻居联系不上,超市负责人让她来接走孩子。她来到超市,才知道,这孩子不是第一次偷超市的东西。面对这样的孩子,你会怎么做?如果你是母亲,知道自己的孩子也在分享别人偷出来的东西,你又会怎么做?作为超市老板,你会怎样做?

  我们听听:

  超市主人小声对妈妈说:“他真怕了,不要吓到他。”

  妈妈蹲下来,把弗瑞第拥进怀里,等他稍稍*静下来,才说:“别害怕,弗瑞第,他们不会叫警察的,我们照顾你。我先要知道你做了什么。真真实实地告诉我。”

  我们能这样对待犯了错误的孩子吗?我们周围的超市老板能这样对待偷了自己超市东西的孩子吗?我们的老师,又是怎样面对犯了错误的学生?我一遍遍问自己。

  可能是别样的教育恰恰换来了我所希望的教育结果,所以反反复复看着《触电的小牛》,心中久久回荡着柔软的感动。我曾经见过很多面对孩子犯错误时歇斯底里地对孩子进行着指责、谩骂的母亲,还有老师以及其他长辈;当然也有苦口婆心说教的家长和老师。但我们歇斯底里的指责、理屈词穷的说教到底有多少进到孩子心里呢?很少有人去考虑!我们换来的是孩子的反感、抵触,自身的伤神伤心!摧残了自己,也硬化了孩子!真真是两败俱伤啊。就凭这一点,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就值得好好地读一读。

  今天中午,体检回来,炒好了中午菜,孩子和老公还没有回来。于是拿起这本书再翻。竟然想到了自己的儿子。当然我的儿子早已过了牵着我的衣襟听我讲故事的年龄,马上就回来的是高我一个脑袋的儿子,我已经很难将他搂进怀里,但记忆的相册中那个小小的圆脸庞男孩,依然清晰如在昨天。长大是必然的,面对高高大大的儿子,面对听话懂事的儿子,我还是很欣慰的。仔细想想,在陪伴儿子成长的过程中,我是否如龙应台一样细心地记录下儿子成长中的点点滴滴呢?没有啊!所以,提醒那些还没有或者正在哺育婴幼儿的女人们,用你们的笔记录下孩子成长中的故事吧,那不只是母亲送给孩子最有价值的礼物,也将成为母亲送给自己的最珍贵的礼物!

《孩子你慢慢来》读书心得4

  寒假把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看完了,躺在沙发上看着书,嘴角禁不住一次次上扬。这样完美的感情,这样温柔的成长,让我心亦变得如斯温柔。

  故事讲的是龙应台经历两个儿子幼年的成长中以及过程中的所感所思。文字里的“妈妈”是那样可爱的一个*台湾女子,她在自我的异乡、儿子的故乡,用爱与理智抚育上天送给自我“作为女人的礼物”,用心地感受生命与这个世界最初的接触,感受他们在成长中的喜悦与泪水。文中没有跌宕的故事情节,没有峰回路转的曲折,但有无数的忍俊不禁,无数的低回温柔。成长,是如此可爱的过程;母亲,是这样一个温暖的字眼;孩子,是这样的让人心生温柔……

  龙应台是个聪明的妈妈,她的孩子们是幸运的,她也是幸运的,在孩子的问题上选择了这样一个理智的做法。《孩子你慢慢来》,是的,慢一点,我们能够感受上天给我们安排的是多么丰盛的礼物。更真切地感受爱,我们才会生出更多温柔的情怀,更多的爱。

  所有的育儿书都告诉我们,在孩子的成长中出现了这样那样让你无奈的事必须控制自我的情绪,但在应对孩子时,所有的定力似乎都要打个折扣。我们忍不住要拿自我的孩子去和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认为他样样都不应当落后,我们期望他有出乎意料的提高,却不能容忍他有任何形式意义上的退步。

  是的,我们在潜意识里把自我对生活的期许都加在了孩子身上,期望他强大,期望他优秀,期望他不要惹麻烦。却忘记了,他才是自我生命的主人,一切提高与成就都有发生的时间和规律。看过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深刻地感悟到应当学会宽容与等待,慢慢地,等待那些生命的必然的到来,等待生命的慢慢成长,这需要温柔的坚持。是的,我们不要做强人,就让我们恢复温柔的本性,让生命恢复它本来的美丽面目。

  想起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中的卷首语:“我在石阶上坐下来,看着这个五岁的小男孩,还在很努力地打那个蝴蝶结:绳子穿来穿去,刚好能够拉的一刻,又松了开来,于是重新再来;小小的手慎重地捏着细细的草绳。淡水的街头,阳光斜照着窄巷里这间零乱的花铺。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龙应台看着那个五岁的孩子,用草绳打个蝴蝶结,她愿用一生的时间去等,等他五岁的手指把这个蝴蝶结扎好。扪心自问,我有她那样用一生去等的耐心与勇气吗?看着自我渐已长大的儿子,我越来越觉得做母亲是一门学问,一门很伟大很深奥的学问,远远难于做一位教师的主角!有时候很茫然,有时候很疑惑,有时候又沾沾自喜。看着学习上不优秀的儿子,缺忽略了他身上很多的闪光点:他阳光,他自信,他对未来充满自信,也有很多自我的想法,他待人处事从容文雅,他生活上不用你操心,还会倒过来劝解你、安慰你,他坚持自我的爱好,在音乐上有天赋、肯努力……呵呵,一个健康的孩子,我为什么仅仅因为他不适应应试教育而责备他?给自我一个信念:做像龙应台一样的母亲!只想对儿子说,人生的路很长,你完美的人生刚刚开启,让我们慢慢地、美美地、坚强地一齐走!

《孩子你慢慢来》读书心得5

  前些日子,朋友给我推荐了龙应台写的《孩子你慢慢来》一书。我在书店没有找到,于是在网上看了这本书。龙应台是台湾著名作家,她的著作很多《目送》、《亲爱的安德烈》《孩子你慢慢来》等一些较有影响力。读完《孩子你慢慢来》一书,感触颇多。

  书中以第三人称来叙事,仿佛作者也在和读者一起来打量这对母子的生活常态,你看不到一个母亲面对着你絮絮叨叨那些生活的细碎。华安在玩耍在淘气中认识这个世界……妈妈在做家务在赶稿子在给孩子念书在生气……那些文字最朴实、最细腻、也最简洁地还原了一幅幅岁月画面,几乎取消了一切可能的抒情、感慨、议论、说教,只是干净利落的描述,让你看到,听到,触摸到,然后思考。思考的不是如何如何让孩子成才,不是如何如何让孩子出众,而是让人思考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那些不经意间遗失的细节。它们渺小、无谓,它们太习以为常,太容易被遗忘,可它们就这么漂漂亮亮地给留了下来,写了下来,一篇篇,一幕幕,长长短短,晶莹剔透,甚至不要求情节完整,只要那股依附在事件上的情绪传达出来,就行了。

  作为一位母亲,一位老师,“孩子你慢慢来”这句话让我感受颇深。“孩子你慢慢来”,是的,慢一点,我们可以感受上天给我们安排的是多么丰盛的礼物。更真切地感受爱,我们才会生出更多温柔的情怀,更多的爱。在孩子的成长中出现了这样那样让你无奈的事必须控制自己的情绪,但在面对孩子时,所有的定力似乎都要打个折扣。我们忍不住要拿这个孩子去和那个孩子进行对比,认为他们样样都不应该落后,我们希望他们有出乎意料的进步,却不能容忍他们有任何形式意义上的退步。

  是的,我们在潜意识里把自己对生活的期许都加在了孩子身上,希望他们强大,希望他们优秀,希望他们不要惹麻烦。却忘记了,他们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一切进步与成就都有发生的时间和规律。看过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深刻地感悟到应当学会宽容与等待,慢慢地,等待那些生命的必然的.到来,等待生命的慢慢成长,这需要温柔的坚持。

  想起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中的卷首语:“我在石阶上坐下来,看着这个五岁的小男孩,还在很努力地打那个蝴蝶结:绳子穿来穿去,刚好可以拉的一刻,又松了开来,于是重新再来;小小的手慎重地捏着细细的草绳。淡水的街头,阳光斜照着窄巷里这间零乱的花铺。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龙应台看着那个五岁的孩子,用草绳打个蝴蝶结,她愿用一生的时间去等,等他五岁的手指把这个蝴蝶结扎好。扪心自问,我们有她那样用一生去等的耐心与勇气吗?看着班上的孩子,我越来越觉得做老师不只是一份职业更是一门学问,一门很伟大很深奥的学问,远远难于做一位母亲的角色!有时候很茫然,有时候很疑惑,有时候又沾沾自喜。看着班上学习上不优秀的孩子,却忽略了他们身上很多的闪光点:他们阳光,他们自信,他们对未来充满自信,也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他们待人处事从容文雅,他们生活上不用你操心,还会倒过来劝解你、安慰你,他们坚持自己的爱好,在音乐上有天赋、肯努力……呵呵,一个健康的孩子,我为什么仅仅因为他不适应应试教育而责备他?给自己一个信念:做像龙应台一样的母亲般的老师!只想对学生说,人生的路很长,你美好的人生刚刚开启,让我们慢慢地、美美地、坚强地一起走!

  再想想自己的孩子。我们已经习惯快节奏的当今现代生活,我们常常要孩子,快点、快点!从孩子一睁眼:快点起来,上学要迟到了。吃饭快点。妈妈要洗碗了……什么都是快点,快点,孩子跟不上节奏,于是责骂声便接连不断,孩子就在这样的情景下长大。古人云:欲速则不达。殊不知这快点两个字,没有考虑到孩子成长的规律。现在感觉有拔苗助长之嫌。感谢龙应台,让我停下来。重新审视自己人生态度。 我要说:孩子,你慢慢来吧。其实也应该对自己说:别急,慢慢来。什么事情想清楚再做。别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同样别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看完书觉得龙应台是一个幸福的母亲,因为作家的工作性质,反而让她有了更多的时间能陪伴孩子如此重要的幼年时光,能亲眼看到孩子的每一个成长和进步。对于我们这样的上班族母亲而言,因为白天要上班,晚上要带孩子,周一到周五要上班,周六到周日要忙着带孩子的忙碌生活,让大多数的我们蒙住了眼睛,总是只记得低头走路,不会抬头看路了。正因如此,我们总是错过孩子无可复制的每一个瞬间。

  所以,还是放下自己身上无形的压力吧,不要奢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全能的妈妈。做一个孩子忠实的观众或者拉拉队员,虔诚的陪伴孩子成长的每一步,哪怕不能时刻牵头引领,只能望向他蹒跚的背影而已。

《孩子你慢慢来》读书心得6

  无意间,拜读了华人作家龙应台的文章——《孩子你慢慢来》,心里隐隐作痛,感慨颇多,简单聊表,与大家分享。

  今天,社会好像成了一列太拥挤的地铁,人人必须赶着往前走,否则你便会掉队,赶不上来。每天我们都在承受着各方面无尽的压力。为了让我们的孩子更一个更稳妥的未来,让他们的将来在这个越来越拥挤的地铁有一席之地,早早的我们就把孩子赶上了这个赶车的行列,几乎没有例外。为人父母或者为人师长者,人人都怀着爱孩子的心高喊着不能让孩子在起跑线上掉队,于是乎,孩子们变成了集万千期待于一身的无奈选手。

  孩子上幼儿园,我给孩子报了绘画班,足球班,希望通过画画来提高孩子的思维活跃、美的欣赏。通过足球来提高孩子的团队合作以及与人交往。暑假给他读了拼音班,数学班,怕孩子上学跟不上班,打击孩子自信心,你看,家长都是在为孩子的未来创造资本,希望他好。但没有考虑到孩子,绘画班没有去几次,就死活不想去了,拼音班有半个月每天下课回家都哭,早上不起床,不想去拼音班。

  不仅是我,我周围的家长们,那个不是本着为孩子好的想法,演出着可现代版的”拔苗助长“。看过这本书,是职,孩子宛如植物,生长有个体差别,有时令之分。其实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自自然而然的就会接受很多事情,我们应该谨记:教育不是赛跑,人生更不是。请多点耐心,给点时间,等待孩子的成长,教育是慢的艺术。

  教育孩子,请慢慢来。

《孩子你慢慢来》读书心得7

  读完了《天长地久—给美君的信》,接着看龙应台的人生三书—《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目送》。龙应台34岁开始做母亲,自称从此开始上“人生课”,且至今未毕业,人生三书是这堂“人生课”中的三本“作业”。

  《孩子,你慢慢来》这本书里的龙应台面对孩子从出生,到开始说话、识字、逐渐感受这个世界的过程,书中有忍俊不禁的童真,有无法抑制的爱怜,也有母子的无奈和迷惑。是对生命成长的的实景写生,儿童成长中的语言和行为引导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和实操价值,如:面对孩子牙牙学语时候对外界的好奇,性意识的启蒙教育,青少年时期的叛逆,成长时期的“偷东西”游戏,第一次去见二胎家庭时候的做法和说法......

  《亲爱的安德烈》通过书信的方式展示了两代人三观的碰撞与交流。*等的让人惊讶,坦率的让人痛楚。直面青春期男孩子好奇的“性,爱,摇摇乐”,一个睿智的父母大至如此,和孩子一起再成长一次。有足够多的知识储备和探索经历陪孩子经历。“我的妈妈是一个很厉害的妈妈,她总是能把我们不知道的事物和知识解释的有趣又明白”,为人父母,这是多么值得骄傲的一件事儿了啊。当然,里面也有一些涉及到中西文化差异的辩论,如,对待研究的态度,对父母离婚后孩子的心理塑造和影响......每一个方面都会引起我很多深思,如果此情此景是我该怎么做?作为一个从事教育行业的工作者,也依然有很大的学习和参考能力。

  《目送》74篇散文,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她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深邃,忧伤,美丽。

  她笔触细腻,世间一丝一物彷佛都有了生命,温柔婉转,仿佛微风吹过麦田;写世界各地的贫穷,落后,愚昧无知时候,她的笔触刀光剑影,寒气逼人。她是有智慧的,这个智慧再经过近70年岁月的打磨,你就感觉那是一把锋利的剑,点出你随意暴露的破绽。

  我想我还会多读几次这几本书的。

《孩子你慢慢来》读书心得8

  八月,天气炎热,是一个最容易使人烦闷的时节。偶然的一天,途径一家书店,随手翻了几本书,一下子就被一本书封面上的话给吸引住了。

  “我,坐在斜阳斜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的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这段细腻又深情的话语,一下子触动了我的心,龙应台看着那个五岁的孩子,用草绳打个蝴蝶结,她愿用一生的时间去等,等他五岁的手指把这个蝴蝶结扎好。扪心自问,我有她那样用一生去等的耐心与勇气吗?看着自己渐已长大的儿子,我越来越觉得做母亲是一门学问,一门很伟大很深奥的学问,远远难于做一位老师的角色!有时候很茫然,有时候很疑惑,有时候又沾沾自喜。看着学习上不优秀的儿子,缺忽略了他身上很多的闪光点:他阳光,他自信,他对未来充满自信,也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他待人处事从容文雅,他生活上不用你操心,还会倒过来劝解你、安慰你,他坚持自己的爱好,在音乐上有天赋、肯努力……呵呵一个健康的孩子,我为什么仅仅因为他不适应应试教育而责备他?给自己一个信念:做像龙应台一样的母亲!只想对儿子说,人生的路很长,你美好的人生刚刚开启,让我们慢慢地、美美地、坚强地一起走!

  龙应台是个聪明的妈妈,她的孩子们是幸运的,她也是幸运的,在孩子的问题上选择了这样一个理智的做法,

  孩子你慢慢来,是的,慢一点,我们可以感受上天给我们安排的是多么美妙的礼物。更真切地感受爱,我们才会生出更多温柔的情怀,更多的美好。

  所有的育儿书都告诉我们,在孩子的成长中出现了这样那样让你无奈的事必须控制自己的情绪,但在面对孩子时,所有的定力似乎都要打个折扣。我们忍不住要拿自己的孩子去和别人家的孩子进行对比,认为他样样都不应该落后,我们希望他有出乎意料的进步,却不能容忍他有任何形式意义上的退步。

  是的,我们在潜意识里把自己对生活的期许都加在了孩子身上,希望他强大,希望他优秀,希望他不要惹麻烦。却忘记了,他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一切进步与成就都有发生的时间和规律。看过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深刻地感悟到应当学会宽容与等待,慢慢地,等待那些生命的必然的到来,等待生命的慢慢成长,这需要温柔的坚持。是的,我们不要做强人,就让我们恢复温柔的本性,让生命恢复它本来的美丽面目。

  因为做母亲,所以失去了青春时的“野心”,所以任孩子把自己带回人类的原始起点。因为做了两个孩子的母亲,所以一边悉心照顾小的孩子,一边悄悄揣摩大孩子的心思。她发现:那做过父母的,而且养育过两个孩子以上的,来看婴儿时,不会忘记多带一份给老大的礼,那不曾做过父母或只有独生儿女的,只带来一份礼。她知道,该怎样帮助那个大的孩子摆脱掉心里暂时的阴影。也许在她的心里,自己只是那个最先来到世间的,而大孩子是来得稍微早点的,小孩子是来得最晚的,大家同样需要爱,而孩子就是上帝送给那个做母亲的女人的最好礼物。

《孩子你慢慢来》读书心得9

  这是《孩子,你慢慢来》书中卷首的一段话,“我在石阶上坐下来,看着这个五岁的小男孩,还在很努力地打那个蝴蝶结:绳子穿来穿去,刚好可以拉的一刻,又松了开来,于是重新再来;小小的手慎重地捏着细细的草绳。淡水的街头,阳光斜照着窄巷里这间零乱的花铺。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正是这段文字吸引我继续读完这本书。

  青蛙有青蛙的世界,蝌蚪有蝌蚪的世界。作为青蛙的我已忘记自己是怎样的长大,已不能切身的理解蝌蚪的想法,尤其是近阶段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心态就明显有心急的嫌疑。“你看你啊,讲了几遍还不明白吗”“怎么到班里这么长时间还没有把书拿出来”等的话语经常不经过自己大脑就熟练地从口中蹦出,说完后意识不到有什么不妥却也没见起到什么效果,反而更让自己心里添堵。文中的“妈妈”是个聪明、睿智、理性的母亲,她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选择了一个非常简便却又符合儿童身心生长的方法,孩子你慢慢来。这个在我们的教学中不是也可以较好的运用吗?班里的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发展水*不同,因此我们在教育时应提出不同的要求:发展水*高的学生,你有能力快点就快点,而对于水*稍低的学生,你慢点老师也等你啊!

  慢慢来,孩子!

《孩子你慢慢来》读书心得10

  一直觉得《孩子你慢慢来》这是一本好书,我们现在,又或者是等到为人父母,都可以读一读。初读龙应台的书,便是这一本《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的作品,几乎都是铁骨铮铮,有着女权主义意识,针砭时弊的。然而这一本,却是例外,作者的笔下,不再是《女子与小人》里的.为女权抗争的胡女士,不再是《野火集》里追求民主的评论者,有的,只是讲述,或者说是记录,自己作为母亲,和两个孩子一起成长的经历。

  文中的龙应台,不知是不是初为人母的欣喜,才决定用这样细腻温情的文字,这样充满母爱和童真的片段,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只看了几页,我就醉心于她的文字,才发现,这个以笔为剑的作家,竟也有万丈柔情的一面,也许是同许多家长们一样,一被加上妈妈或者爸爸的角色,就迫不及待地想要见证孩子的成长,欣喜地与我们分享。也许,之所以爱上这本书,也是爱上那种关怀孩子的感觉,不掺杂多余的情感,只是出于自己的疼爱。读到后面,在那些文字里,也找不到一处刻意修饰的温情。龙应台习惯把文中的称自己为“妈妈”,在大部分的时间里,她就像是和读者一起,看着这两个调皮又可爱的孩子,和他们温柔的妈妈,在这小小的册子里,一起经历天真烂漫的童年。和孩子们一起成长的岁月自然不会总是快乐,无忧无虑的,也会有孩子的吵闹调皮,会有自己感觉累的时候。然而,在书中,并没有看到作者絮絮叨叨抱怨的一面,也没有太深情的言语,甚至于没有刻意分享的喜悦,没有标榜自己的教育理念,龙应台只是用自己淡雅的文字,记录下自己和孩子一起,那些看似琐碎,不经意的细节,比如妈妈耐心地教孩子认识周围的事物,偷偷跟在孩子后面看他回家,警惕童话故事里残酷、不符合准则的情节,当孩子偷拿了超市东西的时候,手捧鲜花和孩子一起向老板道歉,也就是在这些细节中,表达自己对于孩子们的爱和期盼,希望他们都能成为“像树一样正直的人”。龙应台在书中说,见证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大人成长的过程。因为知道了如何去关爱一个更弱小的人儿,如何用孩子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学会了耐心,学会了处理孩子们的各种问题。她始终认为,孩子是上帝给予母亲的天使,所以并不遗憾孩子占用了自己太多的时间,在朋友来欧洲拜访她的时候,她还得满足孩子的愿望,以致于和朋友交谈几句的时候,还给抽出时间给孩子讲故事。当朋友问起她遗不遗憾孩子打乱了自己计划时,她觉得陪伴自己的孩子是幸福的,也就没什么遗憾可言了。

  文中龙应台对于孩子的爱,也体现了对孩子的尊重与理解,她尊重孩子的权利,耐心尽到自己的义务,也教导他们不能因为是孩子就能随意犯错。她并不刻意要求孩子们去达到什么目标,但却关心他们能不能成为有真正道德的人,正因为如此,在看到孩子们能够知错改正,内心逐渐成长时,我也总是能够在字里行间,细节之处,体会到她作为母亲的幸福。不同于“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龙应台的教育观是“孩子你慢慢来”,她不主张消灭孩子的天性来强迫孩子,不认为调皮捣蛋的孩子就不好,她认为每个孩子都是善良而纯真的,要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人”,用*等的身份来对待孩子,孩子如果犯了错,就应该以身作则教育孩子,让他们的内心逐渐成长。但是,她也注意不让孩子过早接触到过于世俗化的东西,比如比较残酷的故事情节,她会把《水浒传》放到高高的书架上,不让孩子们拿到,讲童话故事的时候会警惕一些不适宜的情节。孩子犯了错,她会潜移默化地教育孩子们而不是一味的指责和武力。慢慢来,因为龙应台希望孩子们可以珍惜他们的童年,期盼他们能够学会独立自主,慢慢成长为“正直的小树”,而不是过早地接触这个社会,和那些本不应该过早出现在孩子世界里的东西。并不是跑的早就一定能够坚持到底,最先冲到终点,慢慢起步,也未尝不能后来者居上。“你在想什么,妈妈?”钓鱼的小男孩提醒深思的母亲。母亲叹了口气,说:“妈妈不快乐!”伸手去揽那小小的身体。小伙伴却站直了身子,摸摸妈妈的脸颊,正经地说:“妈妈不要不快乐,安安快乐,妈妈快乐。妈妈快乐,爸爸快乐。”母亲像触了电似地抬起头来,不可置信的问:“你说什么?你说什么?”“安安很快乐呀。安安快乐,妈妈快乐。妈妈快乐,爸爸快乐。”孩子的内心单纯,简单,慢慢来,也挺好的。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书心得3篇(扩展5)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书笔记10篇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书笔记1

  当我认真读完《告诉孩子你真棒!》这本书时,我特别的高兴,我知道了“你真棒”这三个字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对孩子们来讲是何等的重要,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我想,用赞赏、表扬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对孩子来说一定是一味很有效的药丸。他们对将来充满信心——相信自己——不惧怕困难,勇敢地做好迎战的准备,不自信的孩子,长大以后,很可能是个懦弱的人。做事畏首畏尾,犹豫不决。即使机会来了也会失之交臂。

  通过反思,我又何尝不是这样,当孩子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做的时候,我自己也就失去了信心,本来那种兴奋的激情随之消失了,通过言语和面部表情完全表露出来了,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了打击,产生我不行的想法,让自信的大厦从此坍塌。看着孩子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是不是为教书而教书;是不是应该多学习一些教学的艺术,像卢勤那样爱孩子,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懂得孩子,让孩子生活在“你能行”的环境中,让孩子慢慢地由消极变为积极,将“你能行”变成“我能行”。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建立自信,重塑理想之殿堂。

  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做到:

  一、尊重孩子的人格,给孩子鼓励。

  尊重人格是不分时间、地点的,也不分优点和缺点多少。如果一位老师在孩子有成绩时就尊重他,在出现问题时就不尊重他,任意褒贬,这样就错了。老师不妨用心理换位的方法想一想,自己有了缺点、错误时,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孩子渴望被尊重,首先是家长和老师的尊重。尊重孩子,就不能对孩子说有辱人格、有伤自尊的语言。其实我们在教学中对孩子说:“你有了很大的进步,我希望你能继续努力”、“你今天画的真漂亮”、……等鼓励的言语暗示孩子时,他们就会特别兴奋,喜悦全洋溢在脸上,从他们的面部表情就可以看出他们内心的想法,好象在说我会更加努力做到最好;往往很多时候我们也会脱口而出:“我已经讲了很多遍啦,怎么还明白呀”“你怎么这么笨”,对孩子的过失,做不到宽容和理解,一味的表示不满,给孩子带来过多的*。看到沮丧写在孩子的脸上时,我们没有深思过这样的行为会不会让孩子丧失自信。

  二、为孩子提供成功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快乐。

  任何微小的成功,都能增强人的自信心。一个孩子,当他写好一个字,做对一道题,正确回答了老师的问题,他都有成功的喜悦,会期望自己下一次做得更好。作为老师和家长,给孩子帮助,让他有点滴的成功体验,并不是多么难的事情。在一个个小小的成功中,积累一分一分的自信。

  我们要多为孩子提供获的成功的机会,给他带来一次次良好成功体验,使他们在情感上获得满足和产生愉快的感受,从而对绘画产生浓厚的兴趣。如可把孩子的画稍加以装裱挂在家里引人注意的地方,也可让他们在过节时作为礼物送给亲人、朋友、老师;还可让孩子用美术作品作为生日礼物。这样为孩子创造一次次成功的机会,让孩子有成功的快乐和欣慰感,会促使儿童更加渴望学好这门艺术。

  三、用显微镜去寻找孩子的闪光点

  只要我们的目光里含钙就会让学生充满信心与快乐,每一阵风都有可能成为花朵绽放或凋萎的理由,一个不经意的否定,可以击毙生命初始的尊严;一个被怜惜的缺点,可以升华为傲视群芳的旖旎。让我们的孩子尝试到灵魂受宠的滋味吧——记住只要我们的目光里含钙孩子的身上才能长出傲骨。

  心雨同学是一位极不受欢迎的同学,我每节课去上课的时候,同学们都会络绎不绝地告他的状,我实在没有办法,就努力去寻找他的闪光点,却怎么也找不到。所以,我只好对他说:“我希望你以后能注意,我相信你一定会做的非常好。”但是一点效果也没有。结果有一次我发现他在用水彩笔画画,我也明知道不是他的笔。但我还是非常惊喜,这可是开天辟地头一回呀!我立即表扬了他:“你真棒,画的真有趣,我希望你能继续努力,我相信你一定能成为最棒的。”从此他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几乎再也没有同学告他的状,并且还成为了一名受同学欢迎的同学。

  这件事证明了,一个从没有受到赞扬的同学,忽然得到一次肯定后,就会充满信心,朝气蓬勃,积极向上。所以我们要根据他们的水*努力去寻找他们的闪光点,让学生有一定的成就感,树立自信心,才能激发起他们不断求知的欲望。学生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孩子就像一朵向日葵一样,渴望阳光渴望爱,只有感受到家人的爱,家人的肯定和承认,他才能健康成长。

  总之,我们要尊重孩子的人格,为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快乐,经常鼓励孩子,努力去寻找孩子的闪光点,学会欣赏孩子,还要毫不吝啬地把我们的赞美表达出来,告诉孩子:“你是最棒的!”人人都需要赞美,需要被认可,更何况是孩子,因此,我想告诉所有关心孩子成长的人们,调动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吝惜给予他们赞美,且要及时。给孩子一个自信的世界,让孩子感觉今天比昨天学得好。让孩子带着自信步入人生的每一段旅程。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书笔记2

  现在有许多家长教育孩子时喜欢采用溺爱教育,的确现在物质条件好了。但是溺爱教育的孩子长大以后可能会非常任性,这样的教育方式其实是非常不好的。

  还有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采用传统的棍棒教育,*几千年来一直相信棍棒下出孝子,但是今天这种做法已经不是太管用了。现在最流行的是鼓励教育,但是大部分家长其实也没有概念,今天我就读了一本关于孩子教育的书。名字叫做《告诉孩子你真棒》。

  这本书主要是讲怎么鼓励孩子,在*相信每个家长都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里作者的儿子考了大学,当作者去问一个大学的女教授,向她请教孩子应该上哪所大学,女教授说:期望值不要太高,太高了就会失望。她说,偏远地区有一个女孩子,成绩非常好,物理数学加上化学都能考满分。高考时,父母让他考全国重点大学,她不想考,可是父母逼着她考,说是为祖宗增光;老师也劝她考,为学校增光。她违心的上了那所学校,但是由于情绪一直不稳定,她的成绩不太好,在大学成绩属于中等偏下。后来她的母亲非常后悔。

  教授讲的这番话,让作者很有认同感。在漫长的人生路上,每个人都有许多事不能如愿以偿。心理素质好的豁达开朗,趁着应对,于是成功了;心理素质差的,每天被烦恼缠绕,难以自拔,于是倒下了。就像一个木桶,它的盛水量不是取决于最长的的那块木板,而是那块短板。进入重点大学的学生却要面对同样的考验,从高考状元到成绩**,从备受关注到默默无闻,心理落差之大,是一般人难以承受的。

  所以在“重压”下长大的孩子,虽然上了大学,但内心世界仍然被自卑感笼罩着。作者说“逼子成龙,龙就会变成虫。正像法国诗人海涅所言:即使种下的是龙种,收获的也可能是跳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虽然不能对孩子听之任之,但是也要尊重孩子的爱好。一个家庭对孩子非常重要。孩子也是人,他们和我们一样需要尊重,需要关怀,他们和我们一样是从小长大的。

  父母在教育小孩的时候,应该学会和孩子*等交流。因为沟通会消除很多误解,小孩的发展也会更好。《告诉孩子你真棒》适合家长们阅读。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书笔记3

  给孩子委以重任。凡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都支持孩子自己干;凡是孩子为父母做的事,哪怕是端来一杯水,父母都会欣然接受,真诚地对儿子说:"有儿子就是不一样!"赞美女儿说:"有个女儿真好!"孩子听了美滋滋的,觉得自己很有用,帮父母做事的劲头倍增。

  发现孩子点点滴滴的进步:"很好,孩子,你比昨天又有进步了!""不要紧,成功躲在失败的后面!""孩子,你真棒!"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就会信心十足。在宽容中长大的孩子,将会极富耐心。

  任何一个孩子成长的历程,都是一个犯错——知错——认错——改错的过程;不允许孩子犯错,是对孩子的伤害。耐心地帮助孩子认识错误,让他去感受自己行为所带来的后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自作自受,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用信任的目光看孩子,深信自己的孩子是好孩子,哪怕他有过过失。常常用"发现新大陆"的眼光,去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孩子从父母独特的目光中,感受到信任的力量,于是会努力表现自己积极的一面,生怕失去这份信任。在认同中长大的孩子,将会掌握目标,爱人爱己,变得优秀。

  孩子是需要管理的,规矩是需要学习的。放手不等于放纵。关爱不等于溺爱。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对孩子一生负责。

  看了“知心姐姐”的《告诉孩子你真棒》卢勤谈如何爱孩子,这是一本新时代父母的家教指南,为我们提供了崭新的教育理念和家长施爱观念,我个人十分喜欢,所以摘选了部分内容和大家共勉。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书笔记4

  教育孩子,从来都是一件大事,牵动着千千万万父母的心,因为,孩子就是我们生命的延续,人生百年,转瞬即逝,有了孩子,我们的愿望,我们的理想,才能子子孙孙,传之久远。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孩子们在性格及心理上的种种问题都摆在了我们眼前,让我们感到措手不及,无处下手。《告诉孩子你真棒》虽然是写给父母的一本书籍,但是也给从事教育工作的我们以深深的启示,使我们的教育工豁然开朗。

  一、夸,就是给孩子以赏识,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常听人们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天下的孩子相貌不同,个性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渴望听到喝彩!我想这也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说是"赏识教育"。"孩子,你真棒!"一句出自肺腑的表扬,这就是赏识的开始。然而,赏识并不是随意的表扬、一味的说好话,赏识是需要学习的,做到赏识有度,才能取得实在的效果。作为父母,需要学会赏识,作为一名教师,更要学会赏识,父母只有一个孩子,老师有几十个孩子,他们需要在赏识中学习,使孩子在赏识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家长、教师的评价对孩子的成长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对孩子来说,有没有天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兴趣,有没有自信。自信对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有人说自信是人的半个生活,但我要说自信就是一个人命运的主宰。一个不断被批评的孩子会有什么后果?灰心丧气、毫无斗志、自卑无能,总觉得自己永远失败,一事无成。这样的事例身边就有,想一想我们每次挨批评后的样子吧。

  因此,大胆为你的孩子、你的学生喝彩吧!别瞧人家!请相信,你的孩子、你的学生会创造奇迹!

  二、信,就是对学生充满信心,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我能行"。

  书中讲述许多父母,整天逼着孩子学习,缺少的正是对孩子的信心。对孩子推着、压着、吵着、骂着的父母,也恰恰是缺少对孩子的自信。你说他行,他就行;你说他不行,他就不行;你为他喝彩,他会给你一个又一个惊喜;你说他不如别人,他会用行动证明他真的很笨。大人就是这样来用语言来塑造孩子的。仔细思量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当学生学不如我所预期的那样好的时候,我自己首先失去信心,并在言语和行动中表露出来,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打击、产生我就不这块料的想法,让自信的大厦从此坍塌。作为老师的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是不是为教书而教书,是不是应该多学习一些教学的艺术。应该要用书中说的要用"我能行"激励孩子,就要坚信孩子"能行",放手让孩子去实践,亲身体验失败的滋味和成功的喜悦。像卢勤那样爱孩子爱我们的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懂得学生,让学生生活在"你能行"的环境中,让学生慢慢地由消极变为积极,将"你能行"变成"我能行",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感觉,让"我能行"陪伴学生成长,建立自信,重塑理想之殿堂。

  自信心,是人们自己相信自己,追求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积极的表现的心理倾向,是人类健康的核心!在许多伟人的身上,我们都可以看到这种超凡的自信心,正是在这种自信心的驱动下,他们敢于对自己提出高要求,并在失败中看到成功的希望,鼓励自己不断地努力,获得最终的成功。拥有自信心的学生是幸运的,只要你再为他加点劲,他就能展翅飞向天边,而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则需要你去用心去鼓励,用心去启发,才能为他指出一条通往知识殿堂的光明大道。

  总之,作为老师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帮助孩子成功,要经常鼓励孩子,用全面的眼光看待孩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教孩子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法。我们不苛求每一个都像伟人那样,成就一番宏伟大业,但我们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教师的激励下,树立起最起码的自信心,无论何时都能说出:我能行。学会欣赏孩子,给孩子一个自信的世界,让孩子感觉今天比昨天学得好。让孩子带着自信步入人生的每一段旅程。

  三、放,就是该放手时就放手,不要把孩子固定在自己的小圈子里。

  孩子渴望得到自主的发展,而作为家长和教师的我们,为了不让孩子多走冤枉路,就主动帮助孩子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在无意识当中剥夺了孩子体验快乐的权利。其实,有很多事情我们可以完全放手让孩子自主发展,让他们在探索解决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克服困难的成功感,给孩子们以证明自己能力的机会。

  我们要想学会放,就必须成为孩子的观众,为孩子的成功喝彩。其实孩子在学习的路上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身边有一位"督学者"。这会让他们的心理产生压力,从而产生一定的抵触和厌烦的心理,使其原有的兴趣和一点点的主动性都会消失掉。如果我们作为一名忠实的观众在孩子的面前,为孩子的成功喝彩,孩子就一定会喊出"我能行"。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书笔记5

  《告诉孩子你真棒》这本书,是我在学校的阅览室无意间发现的。借了之后,我一直放在床边每天看上几页,读完书后,自己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作为一个初一女孩母亲,我非常能够体会父母的心情,“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作为一个教师,我深知教育中事事不可能都如意,何况每个孩子都有差异。

  作为老师的我,十分明白在教学中对孩子说:“有进步”、“还可以做得更好”、“不要泄气,再努力一下就会成功!”、“我真为你骄傲!”等积极有进步的言语暗示时,孩子就会兴高采烈,更加努力地去做到最好;但很多时候我们也会脱口而出:“我已经讲了很多遍啦,怎么还不会呀”、“怎么讲,你也不会明白的”、“怎么这么简单的题目也不会啊”,对孩子的过失,做不到宽容和理解。看到沮丧写在孩子的脸上的时候,我们没有深思过这样的言语和指责对孩子会造成怎样的心理负担;没有深思过这样的行为会不会让孩子丧失自信。

  对孩子来说,有没有天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学习的兴趣,有没有自信。看着孩子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是不是应该多学习一些教学的艺术,像卢勤那样爱孩子,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懂得孩子,让孩子生活在“你能行”的环境中,让孩子慢慢地由消极变为积极,将“你能行”变成“我能行”。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感觉,建立自信。

  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如果告诉孩子哪方面不行,他会真的觉得自己比不过人家,从而失去学习的勇气。如果在孩子碰到失败、挫折时,我们告诉他“老师相信你能行!”,他会给你创造奇迹。为了给孩子自信,请大胆为他们喝彩!

  其实任何微小的成功,都能增强人的自信。一个孩子,当他写好一个字,做对一道题,正确回答了老师的问题,他都有成功的喜悦,会期望自己下一次做得更好。作为老师,要有纵向的比较,要因材施教,注意时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孩子们在一个个小小的成功中,积累一分一分的自信。

  另外,我们要将孩子看作是一个完整的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人,应有全面的眼光、发展的眼光。不要因为孩子一时的失败而大发雷霆,也不要因为孩子一时表现欠佳而气急败坏。

  总之,学会欣赏孩子,给孩子一个自信的世界,让孩子感觉今天比昨天学得好。让孩子带着自信步入人生的每一段旅程。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书笔记6

  在寒假期间,我读了一本书,它就是《告诉孩子,你真棒》。它的作者是卢勤,一位知心姐姐。它引导了一些家长,也激发了我,使我下决心一定要做一个乖孩子。

  我读了这本书后,特别令我吃惊的是,书上记的那些孩子竟然和他们的父母是那么的陌生!举二件书上的例子说明吧。

  有一个男孩,他上了初中后,他的妈妈打电话对知心姐姐卢勤说:“我孩子上初中了,一放学,他就把自己关在自己的小屋里,说什么也不出来。我刚走进去,孩子就瞪着两眼说:你给我出去!你不出去,我就出去!我怎么也不理解,我把自己的孩子从小养到大,他怎么对我这么的陌生?”

  还有,有些家长最爱看孩子的日记,这些家长自以为这样就可以知道孩子的内心世界,可是,这样反而易引起孩子们的反感,因为大人偷看孩子们的日记,所以孩子们很有意见。

  一个小孩对知心姐姐说:“我妈妈又偷看我的日记了。”

  知心姐姐:“你怎么知道你妈妈偷看了你的日记呢?”

  他回答道:“我就知道,我妈妈非常喜欢偷看我的日记,虽然我没有证据,可我一定会找到证据的。”

  接下来,他给知心姐姐讲了一个真实的小故事。

  他说:“一天,他写了一篇日记:妈妈,今天早上我看到您有白头发了,您这是为我累的呀!妈妈,您一定要爱护自己呀!为了表达我对您的爱,我把你的白头发珍藏在日记本里了。当天晚上,妈妈又去“偷看”儿子的日记,非常感动。看到最后一句:“我把你的白头发珍藏在日记本里”,她找了半天没看到白头发,以为是自己弄丢了,就从头上拔了一根白发,夹在儿子的日记本里。第二天,儿子打开日记本,看到了白头发,就对妈妈说:“妈,您又偷看我的日记了。”妈妈说:“我没看,那根白头发不是好好的在里面夹着吗?”儿子笑了:“您的狐狸尾巴露出来了吧?我根本就没搁什么白头发,那根白发是您自己搁的。”

  读了那两个故事,我情不自禁地想:“那些家长为什么要偷看孩子的日记?这样一点儿好处都没有。还有,那些孩子为什么和自己的爸爸妈妈那么的陌生呢?”

  从上面的例子来看,我有一对好父母,他们从来不偷看我的日记,他们从来不背叛我,他们和我很亲近,从来不陌生。

  我有一对比上面说的爸爸妈妈还要好几十倍、几百倍、几千倍、几万倍,甚至几亿倍的爸爸、妈妈,实在是太幸运了!所以,我下决心要做一个乖孩子。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书笔记7

  “一定是特别的缘份,才可以一路走来变成了一家人……”宝贝从你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我们这一生的缘份,一生的相互陪伴,鼓励,帮助和呵护,妈妈因为有你而自豪,而骄傲。宝贝,妈妈爱你。

  相对于我们的父母来讲,我们都是孩子,我们都在成长,都在经历欢笑,痛苦,失望,成败,一切的一切……我们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踏着有朝气有活力的步子一步一步的朝着自己的理想前进着,然后妈妈只是比你稍微迈得快了点,妈妈在前方等你,但是精神和信念会一直围绕着你周围,相信你是最棒的,加油!

  看完“知心姐姐”的书,我记忆犹然而新,瞬间学到了很多东西,然后在对照以前自己走过的童年,似乎我有很多事儿都做的不够完美。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我们做家长的为了自己事业,工作无日无夜的打拼,却无视了我身边的小宝贝,漠视了家庭带来的温暖,以自己的立场为中心,把家庭也当作“作战场地”,随意忽之来,即之去,甚至把自己的小时候的不足以及缺点,都强加给后代身上,希望他们不在走我们的后路,都想把最好的留给她;我的想法是善意的,但是由于没有一个好的参照物本,没有一个正确的学习对象,导致我的做法有诸多的不当,家教的严厉,宝贝的叛逆,复杂烦闷的心态一样接一样的到来。忙碌成了我们做家长的借口,忙就没时间跟宝贝沟通,走不进他们的世界,倾听不了他们内心的声音,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小孩们也有自己伟大的理想,也有他们执着追求的东西,看到这本书上提到的很多心痛的故事,才知道我们家长有时却在隐隐约约会刺伤他们幼小的心,有时可能直接“扼杀”在摇蓝里,一句漠不关心的话,一个不起眼的眼神,一个无知的动作,随时随地都在伤害他们。然后从现在我会以“知心姐姐”为榜样,以她为中心,用她的方法去改变我跟宝贝的沟通交流,然后用那些小故事来参照自己,活学活用,努力使她们在一个阳光有爱心有创造力的家庭滋滋成长,也许以后会有稍稍的不足和漏洞,但希望宝贝,老师与我们相濡以沫——,互相监督,互相成长!最后谢谢老师的提醒让我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让我在最短时间及时发掘这些错误,我们一定会细细聆听……

  分数不是根本,理想才是现实,理想的种子,要生根,发芽,长大,开花,结果必须有阳光雨露的滋润。先做人后做事,我们一起学习,一起锻炼,我们一定会快乐,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书笔记8

  看过一本书叫做《告诉孩子,你真棒!》,是说这样可以让孩子鼓起勇气面对生活。而我却想说不需要别人的夸赞,我们照样可以告诉自己很棒,勇敢对待一切。 ——题记

  小时候要上学,都是爸爸或妈妈带我出去,多不舒服,总感到是被束缚了。

  而现在长大了,可以是我独自满怀豪情闯天下了,等车,乘车,有时还得换车,十几分钟的路程到学校……每天风雨无阻、雷打不动,节奏紧凑、速度快捷、精神抖擞、英姿飒爽。

  遗憾的是我不会骑自行车,如果我会骑自行车,那才更叫节奏紧凑速度快捷精神抖擞英姿飒爽呢!我们的很多同学都是骑自行车的,骑得跟飞一样,可是我只能在寒冬腊月或是烈日酷暑下等车,实在很不爽,而且很惋惜。

  为什么这么说呢?空穴来风,事出有因的。因为以前我不说是个自行车高手,也好歹会骑啊。可是,可是由于多年不骑,渐渐生疏直至沦落到今日是一点都不会了。

  我曾经鼓起勇气想去再学一遍,可是一想到以前摔的那几个大伤疤,我有些犹豫了。而且听人说骑车是不会忘记的,我却忘了,似乎也在告诉我说多么不适合这项运动,我也就彻底打消了这个念头。

  但是,直到那天的社会调查,我才发现不会骑车是多么不方便和丢脸的事情。我的组员们人手一辆单车,而我只好这边蹭蹭,那边求求,让他们载我一程。这对于我这好面子的人来说真是受不了。于是下定决心,在暑假非学会它不可!

  暑假终于在我的好学的上进心中到来了。我迫不及待地拉着妈妈去文化活动中心前的那块空地上学了起来。一开始的确是摇摇欲坠,一点也不稳当:可是毕竟有过底子,第二天就能灵活自如的了。简直太兴奋了!我差点高兴得从车上跳下来,可是想到也许会摔跤,三思而后决定先从车上下来再跳。结果一蹦三尺高!

  从那天起,我就享受着独特的风景。原本我觉得走在路上是我在移动,可骑声车之后,我觉得我没动,是边上移步换景了,真是太美妙了。

  我常饶着活动中心的大楼转悠,早上是顺时针的,可以看到朝阳,太阳光撕开云片,将自己的光芒照射出来,暖暖的,又充满了朝气,让我感觉到它就像近来我们这边忽然增多的小宝宝们一样可爱。

  晚上又逆时针的骑着,看到的是晚霞余辉,看到它是多么恋恋不舍这片大地,却又身不由己。这是我们身边辛勤工作的老人们,我们该好好对待他们,就像崇敬太阳,对着它大喊"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书笔记9

  上个月学校给每位教师发了一本卢勤著作——《告诉孩子你真棒》,当时就有一种急切拜读的渴望是因为这个题目吸引了我。读完此著我深深感到正如余心言老师所说的:教育孩子做的得法、巧妙、自然,才能收到最大的效果。回顾自己多年的班主任经历,我也深切地感到,在我们的教育中,思想转变、教育观念的更新以及教师个人素质的提高还只是停留在口号上,离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在此略表个人的看法,不妥之处望同仁批评指正。

  感悟一:一位名人曾经一语中的地说,什么是教育?当遗忘了学校所教的知识后遗留下来的,那就是教育。

  可是,教育改革虽然已经进行了好多年,我们这些一线的教师,不还是汲汲于往学生的头脑里硬塞能够获取高分的东西吗?学生把读过的东西或者教师讲述的东西背得烂熟,回答得很流畅等等未必能促进学生智力才能的发展。学生在“掌握”这些知识时,是毫无热情和无动于衷的。经常听到教师提醒学生说:“你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你要好好考虑自己的命运,自己的前途。”

  可是要一个人考虑自己的前途,就应当让他在自我教育方面实际地做一点事情,让他通过某一件事情去考验和尝试自己的力量,去锻炼自己。但是,我们在校的学生在精神生活中的自我检验和自我锻炼究竟有多少呢?所以“高分低能”出现了,“杀母事件”出现了,“中途退学”出现了……更可怕的是,心中只装着这些“实际用途的知识”的学生还未走出校门,就已经失落了做人的良知。

  这些现实暴露了我们教育的苍白和某种失败,然而更令心担忧的是还有一些暂时没暴露出来的东西——精神的空虚和无聊。试想学生们空虚的心灵世界又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的教育又会遗失什么?

  苏霍姆林斯基说,少年,也像年幼儿童一样,往往只是被教育的对象。教育者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地用在怎样把更多的关于周围世界的知识、更多的科学真理和道德准则灌输到学生的头脑里去。少年认识了许多事物和了解了许多知识,但他并不认识和了解自己。

  我深信: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给学生自我教育要比安排他怎样过星期天困难得多;要比抓住他的手不放,直到他走出校门,一下子被摆脱了各种校规和限制的自由空气陶醉得不知所措,那要困难和复杂的多。只有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才能构建高尚的精神生活。

  感悟二:目前农村学校跟城里学校有很大差别。从农村中学毕业出来的青年人,有60%以上永远离开了农村而一去不返,出身农村而在高等院校毕业的人则有90%以上成了城市居民。如果这一部分人继续离开农村,那么农村的生产发展必将有一天会停滞,整个社会的利益会受到很大影响,也谈不上农村的进步精神生活的提高。

  为什么常常看到,一个儿童跨进学校的大门以后,只过了2、3年,就不想学习了?为什么有的学生把学习看作“活活地受罪”?更使我们感到不安的是一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所报的那种漠不关心、毫不在乎的态度,使部分班主任教师简直无法工作。

  以上问题不得不使我们教育工作者重新审视目前的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我们往往在经意与不经意之间要求所有学生达到教育的所有目标,学习一步也没有跨出教科书的框框,却忽略了我们将要做的那一切,将如何在我们所教育的人们的心灵里折射和反映出来。我们目前的教育要意识到人的差距而施教,不要为了分数而让学生在自己实在没有天分的领域苦苦奋斗,而早早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许多教育学家和教学法家的那些善意的、聪明的忠告和建议,我总觉得很像奥麦尔柯爷爷那件倒霉的事:只关心种子而忘记了种地,那等于撒下种子去喂麻雀。

  我们农村的教师不仅要用知识来育人,更重要的是能够用知识的欢乐和一种充实的精神生活的幸福去感染别人,为全面推进当前的新农村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书笔记10

  无论是作为父母还是老师,我们都知道在教育孩子时要赏识孩子,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道理,可在实际教育过程中,真正能坚持做到这些的确实很少。我自己也是情绪好时还做得还不错,遇到情绪不好时,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不用酝酿就喷薄而出了。最近时间,我阅读了一本有关教育的书《告诉孩子你真棒》,受益匪浅。

  书中讲述了孩子压抑的学习环境。父母缺乏对孩子的信任,在长期“吵、压、推”的环境下,孩子们失去了快乐,也失去了自信。当他们要做一件事时,首先会想到失败,想到自己不行。他们没有尝试的勇气,没有信心的动力。其实,这种懦弱的思想不能排除父母过分的管教和压制。萧伯纳有句名言:“有自信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庸为神奇。”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自信就是一双翅膀,当你给以鼓励的动力,给以“我行”的航标时,它会飞得更高,更快,才能看到前方亮丽的风景。这种动力,这个航标需要父母以及老师的付出、给予。

  从生命科学的角度看,每个孩子都拥有巨大的潜能,但在生命成长的过程中都难免有自卑情绪,关键是如何让孩子抛掉自卑。正如书中所说的要用“我能行”激励孩子,首先我们就要坚定孩子“能行”。放手让孩子去实践,去亲身体验失败与成功的滋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学会赏识教育,为孩子的人生点亮星星之火。拥有自信的孩子是幸运的,我们为何不让每一个孩子成为幸运的。总之,欣赏孩子,信任孩子,要求我们不是表面相信而是要发自内心的。当孩子遇到困难,我们要及时的用信任鼓励的语言大声告诉孩子:“你很棒,你一定行!”当我们用全面发展眼光看待孩子时,要相信他们会带给我们惊喜。作为一名教师,一名孩子的母亲,我非常感谢这本书,它使我眼前一亮,思维打开,也使我明白了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当也将成为不*凡的人。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书心得3篇(扩展6)

——孩子你真棒读后感3篇

孩子你真棒读后感1

  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十多年的从教经验和见闻让我深深体会到教育对于一个人发展的巨大作用:它可以成就一个人,同时也可以埋没一个人。我们经常希望自己身边的每一个孩子都健康活泼、积极向上,但遗憾的是尽管孩子们从整体上令众人称赞、让自己欣慰,却不免有个别在习惯上落伍者。

  显然这是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仔细观察每一个群体,不难发现,孩子之间的差别总是很难消除。事实上如果企图消灭这种差别的想法也是愚蠢的。我们教师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所以在课堂上实施的是公*的教育,在幼儿园接受同样的教育,为什么孩子之间的差别会有这么大?

  既然学校教育很难将孩子之间拉开差距,那么我们不得不去寻找另外的原因:学校教育之外,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孩子的差距?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每个孩子所处的家庭环境不同,接受了不同的家庭教育,家长的观念、行动决定了孩子的发展潜能。我们不能把家庭教育的作用无限扩大,但至少它是万万不可忽视的!

  自己曾经接过无数个新小班,对新小班的孩子多了一些了解,我的观察发现,当孩子走踏入幼儿园的那一刻起,便不在一条起跑线上了。

  在班里曾有两个孩子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名孩子的座位在前面,整个身子朝左,两手不停的摆动着,俨然像是软骨的样子。当我要求他面向老师坐好的时候,他并没有遵从,而是嬉笑着看着我,慢腾腾的说,“我在家里就这个样子,就这样坐。”另一名孩子在最后面,双腿盘坐在椅子上,嘴里吮着自己手指头。我感到自己的教育面临着又一次新的挑战。

  事实求是的讲,在这一年的教育中,对这两名孩子付出了较多的精力,但他们的表现却很难达到令自己期望的程度。或者说,他们的发展结果与我在他们身上的努力实在相差甚远。我始终坚信教育的巨大作用。但这样的结果让我不得不重新对教育进行思考。

  教育的起点在哪里?趁着“五一”长假,我开始阅读一些早期家庭教育的书籍。

  其中在读了金惠梅的《孩子你真棒》这本书后,对“鼓励”的作用和早期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1、父母决定孩子的未来。常听到不少父母如是说:“唉!现在的孩子,真是太难伺候了。哪像我们以前,爸爸妈妈要我们往东,我们就不敢往西!”没错,时代不同了,现在的孩子和那个时代的我们比起来,真的是不可同日而语!家长如果希望孩子做一个普通的人,按照目前的学校教育模式让孩子按部就班就可以了。学校教育有自己健全的教育目标和模式,足以承担起培养一个合格公民的任务。家长如果对孩子有更高的想法,就必须为此付出家庭自己的努力,必须以坚定的信念教育孩子,家庭教育的目标必须以家庭教育的实施来实现,决不是单纯的去配合学校教育完成。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教育孩子上有共同点,为了孩子更好的发展,但也有很大的差别,学校不以某个孩子的成败为评价目标,家庭教育则别无选择。一个孩子对学校来说是百分之一甚至千份之一,而对于家庭来说则是百分之百。在教育孩子方面,有自己的主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好学校教育助手,让学校成为检验孩子发展效果*台是第一位的。

  一句话:现在的孩子可以说是聪明太多了,同时现在的社会也到处都在强调着“民主”和“自由”。如果我们仍旧沿袭上一代所传承下来的教育方法,那你的管教方法将是失效、不合用的。而《孩子你真棒》这本书中与我们进一步探讨了许多“鼓励”孩子的好方法,让我们可以和孩子轻轻松松地相处,帮助孩子激励内在,让他们充分自我成长,产生自信,去面对未来更多不可预知的挑战!

  2、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鼓励是新时代父母的教养主略)

  书中说:“家是孩子情感的发源地、人格发展的孕育地、学习启蒙的摇篮。”自己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小时候背过的《节气歌》、《朝代歌》以及学生时代死记硬背的诗词歌赋,而今想重新往自己脑子里输入一些知识的时候,却感到有些费力了,不得不承认已经错过了记忆的黄金时期。有时和孩子们一起背《唐诗》、念《儿歌》、讲《故事》等,为了不至于落后,不得不发挥自己理解记忆的本能,还免不了时常要加个班。背过的东西经常要与遗忘规律进行斗争,稍有不慎,就忘记了。儿时的记忆存储却惊人的牢固,仿佛被写保护了一样,想忘也忘不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要给孩子适时、适度地鼓励和关怀他们主动学习的原因。

  人的能力都有自己最佳的发展时期,错过了最佳发展期之后,则潜能开始递减。一旦错过了潜能的发展期,有些是无法弥补的,有些东西,一旦错过很难找回,孩子诸多能力的发展是不可逆的。所以每一个家长,在对孩子实施教育之前,有必要学习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提前全面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对于抓住最佳时机进行孩子的潜力开发是大有裨益的。然而许多父母觉得管得太松,怕孩子不学好;管得太紧,又怕孩子有逆反情绪;不管孩子,又担心孩子跟不上别人。唉!真是父母难为啊!

  但此书中向我们阐明了:鼓励孩子的目的和原则。也让我明白了,为人父母者,鲜少有不为子女担心烦恼的,这可以说是为人父母的天性,也可以说是为人父母者的天职之所在。教育子女难免是需要一些技巧和方法的,如何称赞和批评孩子,都是一门学问,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适时、适度地给予孩子鼓励和关怀,如此这样做的成效,都将会远远大过于不停地唠叨或提醒。这也就是我们新时代父母的教养策略。

  在最后,使我更进一步明确了此书不仅是针对广大的父母,更是我们幼教工作者的指南:教师的称赞、鼓励或批评,则是影响孩子对自己看法和评价的重要来源。特别是我们在教育孩子时别忘了多说说“孩子你真棒!”。

孩子你真棒读后感2

  当我认真读完《告诉孩子你真棒!》这本书时,我特别的高兴,我知道了“你真棒”这三个字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对孩子们来讲是何等的重要,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我想,用赞赏、表扬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对孩子来说一定是一味很有效的药丸。他们对将来充满信心——相信自己——不惧怕困难,勇敢地做好迎战的准备,不自信的孩子,长大以后,很可能是个懦弱的人。做事畏首畏尾,犹豫不决。即使机会来了也会失之交臂。

  通过反思,我又何尝不是这样,当孩子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做的时候,我自己也就失去了信心,本来那种兴奋的激情随之消失了,通过言语和面部表情完全表露出来了,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了打击,产生我不行的想法,让自信的大厦从此坍塌。看着孩子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是不是为教书而教书;是不是应该多学习一些教学的艺术,像卢勤那样爱孩子,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懂得孩子,让孩子生活在“你能行”的环境中,让孩子慢慢地由消极变为积极,将“你能行”变成“我能行”。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建立自信,重塑理想之殿堂。

  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做到:

  一、尊重孩子的人格,给孩子鼓励。

  尊重人格是不分时间、地点的,也不分优点和缺点多少。如果一位老师在孩子有成绩时就尊重他,在出现问题时就不尊重他,任意褒贬,这样就错了。老师不妨用心理换位的方法想一想,自己有了缺点、错误时,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孩子渴望被尊重,首先是家长和老师的尊重。尊重孩子,就不能对孩子说有辱人格、有伤自尊的语言。其实我们在教学中对孩子说:“你有了很大的进步,我希望你能继续努力”、“你今天画的真漂亮”、……等鼓励的言语暗示孩子时,他们就会特别兴奋,喜悦全洋溢在脸上,从他们的面部表情就可以看出他们内心的想法,好象在说我会更加努力做到最好;往往很多时候我们也会脱口而出:“我已经讲了很多遍啦,怎么还明白呀”“你怎么这么笨”,对孩子的过失,做不到宽容和理解,一味的表示不满,给孩子带来过多的*。看到沮丧写在孩子的脸上时,我们没有深思过这样的行为会不会让孩子丧失自信。

  二、为孩子提供成功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快乐。

  任何微小的成功,都能增强人的自信心。一个孩子,当他写好一个字,做对一道题,正确回答了老师的问题,他都有成功的喜悦,会期望自己下一次做得更好。作为老师和家长,给孩子帮助,让他有点滴的成功体验,并不是多么难的事情。在一个个小小的成功中,积累一分一分的自信。

  我们要多为孩子提供获的成功的机会,给他带来一次次良好成功体验,使他们在情感上获得满足和产生愉快的感受,从而对绘画产生浓厚的兴趣。如可把孩子的画稍加以装裱挂在家里引人注意的地方,也可让他们在过节时作为礼物送给亲人、朋友、老师;还可让孩子用美术作品作为生日礼物。这样为孩子创造一次次成功的机会,让孩子有成功的快乐和欣慰感,会促使儿童更加渴望学好这门艺术。

  三、用显微镜去寻找孩子的闪光点

  只要我们的目光里含钙就会让学生充满信心与快乐,每一阵风都有可能成为花朵绽放或凋萎的理由,一个不经意的否定,可以击毙生命初始的尊严;一个被怜惜的缺点,可以升华为傲视群芳的旖旎。让我们的孩子尝试到灵魂受宠的滋味吧——记住只要我们的目光里含钙孩子的身上才能长出傲骨。

  心雨同学是一位极不受欢迎的同学,我每节课去上课的时候,同学们都会络绎不绝地告他的状,我实在没有办法,就努力去寻找他的闪光点,却怎么也找不到。所以,我只好对他说:“我希望你以后能注意,我相信你一定会做的非常好。”但是一点效果也没有。结果有一次我发现他在用水彩笔画画,我也明知道不是他的笔。但我还是非常惊喜,这可是开天辟地头一回呀!我立即表扬了他:“你真棒,画的真有趣,我希望你能继续努力,我相信你一定能成为最棒的。”从此他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几乎再也没有同学告他的状,并且还成为了一名受同学欢迎的同学。

  这件事证明了,一个从没有受到赞扬的同学,忽然得到一次肯定后,就会充满信心,朝气蓬勃,积极向上。所以我们要根据他们的水*努力去寻找他们的闪光点,让学生有一定的成就感,树立自信心,才能激发起他们不断求知的欲望。学生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孩子就像一朵向日葵一样,渴望阳光渴望爱,只有感受到家人的爱,家人的肯定和承认,他才能健康成长。

  总之,我们要尊重孩子的人格,为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快乐,经常鼓励孩子,努力去寻找孩子的闪光点,学会欣赏孩子,还要毫不吝啬地把我们的赞美表达出来,告诉孩子:“你是最棒的!”人人都需要赞美,需要被认可,更何况是孩子,因此,我想告诉所有关心孩子成长的人们,调动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吝惜给予他们赞美,且要及时。给孩子一个自信的世界,让孩子感觉今天比昨天学得好。让孩子带着自信步入人生的每一段旅程。

孩子你真棒读后感3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后感作者:绿萝教育孩子,从来都是一件大事,牵动着千千万万父母的心,因为,孩子就是我们生命的延续,人生百年,转瞬即逝,有了孩子,我们的愿望,我们的理想,才能子子孙孙,传之久远。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孩子们在性格及心理上的种种问题都摆在了我们眼前,让我们感到措手不及,无处下手。《告诉孩子你真棒》虽然是写给父母的一本书籍,但是也给从事教育工作的我们以深深的启示,使我们的教育工豁然开朗。

  一、夸,就是给孩子以赏识,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常听人们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天下的孩子相貌不同,个性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渴望听到喝彩!我想这也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说是"赏识教育"。"孩子,你真棒!"一句出自肺腑的表扬,这就是赏识的开始。然而,赏识并不是随意的表扬、一味的说好话,赏识是需要学习的,做到赏识有度,才能取得实在的效果。作为父母,需要学会赏识,作为一名教师,更要学会赏识,父母只有一个孩子,老师有几十个孩子,他们需要在赏识中学习,使孩子在赏识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家长、教师的评价对孩子的成长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对孩子来说,有没有天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兴趣,有没有自信。自信对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有人说自信是人的半个生活,但我要说自信就是一个人命运的主宰。一个不断被批评的孩子会有什么后果?灰心丧气、毫无斗志、自卑无能,总觉得自己永远失败,一事无成。这样的事例身边就有,想一想我们每次挨批评后的样子吧。

  因此,大胆为你的孩子、你的学生喝彩吧!别瞧人家!请相信,你的孩子、你的学生会创造奇迹!

  二、信,就是对学生充满信心,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我能行"。

  书中讲述许多父母,整天逼着孩子学习,缺少的正是对孩子的信心。对孩子"推着、压着、吵着、骂着"的父母,也恰恰是缺少对孩子的自信。你说他行,他就行;你说他不行,他就不行;你为他喝彩,他会给你一个又一个惊喜;你说他不如别人,他会用行动证明他真的很笨。大人就是这样来用语言来塑造孩子的。仔细思量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当学生学不如我所预期的那样好的时候,我自己首先失去信心,并在言语和行动中表露出来,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打击、产生我就不这块料的想法,让自信的大厦从此坍塌。作为老师的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是不是为教书而教书,是不是应该多学习一些教学的艺术。应该要用书中说的要用"我能行"激励孩子,就要坚信孩子"能行",放手让孩子去实践,亲身体验失败的滋味和成功的喜悦。像卢勤那样爱孩子爱我们的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懂得学生,让学生生活在"你能行"的环境中,让学生慢慢地由消极变为积极,将"你能行"变成"我能行",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感觉,让"我能行"陪伴学生成长,建立自信,重塑理想之殿堂。

  自信心,是人们自己相信自己,追求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积极的表现的心理倾向,是人类健康的核心!在许多伟人的身上,我们都可以看到这种超凡的自信心,正是在这种自信心的驱动下,他们敢于对自己提出高要求,并在失败中看到成功的希望,鼓励自己不断地努力,获得最终的成功。拥有自信心的学生是幸运的,只要你再为他加点劲,他就能展翅飞向天边,而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则需要你去用心去鼓励,用心去启发,才能为他指出一条通往知识殿堂的光明大道。

  总之,作为老师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帮助孩子成功,要经常鼓励孩子,用全面的眼光看待孩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教孩子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法。我们不苛求每一个都像伟人那样,成就一番宏伟大业,但我们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教师的激励下,树立起最起码的自信心,无论何时都能说出:我能行。学会欣赏孩子,给孩子一个自信的世界,让孩子感觉今天比昨天学得好。让孩子带着自信步入人生的每一段旅程。

  三、放,就是该放手时就放手,不要把孩子固定在自己的小圈子里。

  孩子渴望得到自主的发展,而作为家长和教师的我们,为了不让孩子多走冤枉路,就主动帮助孩子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在无意识当中剥夺了孩子体验快乐的权利。其实,有很多事情我们可以完全放手让孩子自主发展,让他们在探索解决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克服困难的成功感,给孩子们以证明自己能力的机会。

  我们要想学会放,就必须成为孩子的观众,为孩子的成功喝彩。其实孩子在学习的路上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身边有一位"督学者"。这会让他们的心理产生压力,从而产生一定的抵触和厌烦的心理,使其原有的兴趣和一点点的主动性都会消失掉。如果我们作为一名忠实的观众在孩子的面前,为孩子的成功喝彩,孩子就一定会喊出"我能行"。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书心得3篇(扩展7)

——《告诉孩子,你真棒!》的读后感3篇

《告诉孩子,你真棒!》的读后感1

  做父母,对孩子最大的期望是什么?应该给她怎样的“幸福”童年?我想这是很多父母考虑过的问题。

  当我的孩子还在幼儿园的时候,看见小学生的家长们为了孩子的学习四处“奔波”,我认为那是不可思议的!我有我的教育理念,我希望我的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当我的孩子快乐的跨入小学的校门,看见有的家长们喊着“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觉得无法理解!因为我有我的教育观,我希望我的孩子快乐学习生活!

  但是,当我周末还快乐地象小鸟一样,带着我的孩子到处参加各种活动的时候,当我时不时沮丧着,看着孩子在学校里的一次次成绩的时候,我开始犹豫我的家庭教育理念了。

  现实似乎让我迷失了原来的方向。

  我对孩子的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苛刻,好似掉进了万恶的“漩涡”,无法自拔!直到有一天,班主任唐老师在孩子作业上的批语——“太多了吧!会增加孩子负担!”(前一天我给孩子的听写作业,整整三张纸!)这让还沉浸在对孩子听写结果不满的我,顿时有了一些不知所措。

  翻开“知心姐姐”卢勤的《告诉孩子,你真棒!》这本书——“以分为本变以人为本,成长比分数重要”,其中“小和尚打油的故事”给了我深深的震撼!“厨师的苛刻要求,给小和尚带来无比紧张,结果油洒了一半;而老和尚注意的是过程,结果小和尚心情放松,碗里的油一滴未洒。”我恍然大悟,想起唐老师的批语,在孩子作业的签字栏欣然写下:“唐老师,您好!昨天确实给孩子听写太多了……但孩子坚持的态度让我感动!……我觉得您是从关心孩子长远发展来考虑的,是正确的提醒,所以我一定听取您的建议!谢谢您!祝您全家幸福安康!”我想这就是唐老师和卢勤的书给我带来的改变。

  当我看见孩子的分数,我不再一味地责备,而有了一份坦然,因为毕竟我们应该“以人为本”,而不是“以分为本”,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成长永远比分数重要。

  那么,我的孩子应该如何成长?我应该给她怎样的幸福童年呢?

  有一次,班主任唐老师因为改错了我女儿的试卷,在班级群里表示歉意。本来为孩子能够得到满分想回去夸赞下孩子,告诉她“这是她努力的结果,她有多么了不起!”——虽然结果不是最重要的。但是因为改错了,她的满分已经不存在了,那回家我是应该表扬孩子?还是批评孩子?这成了我思考的问题。回到家,只见女儿欣喜地拿出试卷(唐老师的良苦用心,没有涂改掉之前的100分),满嘴堆笑地说:“妈妈,满分哦!”我先是一愣,但立马笑了,因为我知道,我的教育契机又来了。“知心姐姐”告诉我“一个人的习惯、为人处世、道德品质不能马虎,品格是支撑人一生一世的关键。”那么,我的孩子应该“品格胜于分数”!我笑着说:“是啊,真替你高兴!不过今天你们班有个小朋友的试卷,唐老师不小心改错了一题,所以原来他的100分就没有了;但是唐老师勇于在班级群里承认自己的错误,真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啊!”女儿听了沉默了。我又接着说:“是不是你啊?”女儿抬头看了看我,怯怯地小声说:“是的!”我开心的笑了:“你很棒哦,勇于承认错误很了不起,能够诚实地告诉妈妈,你更值得表扬!就像唐老师一样!”女儿和我相拥而笑,说要好好订正试卷。这一切比起满分,要更来得珍贵啊!

  “育人先育德”,诚信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什么是人生的起跑线?我想明礼诚信、老老实实做人,这才是人生真正的起跑线!

  想起这快一学期的时光,孩子和我的点点滴滴;想着班主任唐老师简短精辟、一语道破的中肯话语;想着《告诉孩子,你真棒!》这本书讲述的很多教育艺术;当我面对孩子的时候,我又多了一些成熟和睿智。我可以理解我的孩子,相信我的孩子,相信她是有潜力的,相信她的今天会比昨天强,相信她能养成良好的习惯,相信她懂得感恩,相信她是一个有梦想的孩子……总之,我庆幸——“有个女儿真好”!

  我爱她,一定会陪着她找到这些“幸福”的源泉,让她拥有一个完整幸福的人生!这就是我们父母对孩子最大的期望!

《告诉孩子,你真棒!》的读后感2

  本书是《*少年报》高级编辑卢勤所著的,《*少年报》告诉孩子,你真棒。卢勤长期主持《*少年报》的“知音姐姐”栏目,多年与孩子及家长们接触,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因此在如何与孩子相处的问题上很有发言权。

  本书分为八个章节,其中第一章和第五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了我不少的启示。第一章节从家庭教育出现的五大冲突告诉我们,作为家长,过高的期望,带来孩子的无望;过度的保护,带来孩子的无能;过分的溺爱,带来孩子的无情;过多的干涉,带来孩子的无奈;过多的指责,带来孩子的无措。

  现在的家庭大多只有一个子女,对于孩子的教育日趋重视,总希望给孩子最好的,就在这种心态下,驱使家长犯了不少错。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逼子成龙,龙就会变成虫。正像法国诗人海涅所言:“即使种下的是龙种,收获的也可能是跳蚤。”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该知道这个道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许多老师经常会抱怨,同样在教,为什么有的孩子这么聪明,有的孩子却怎么也教不会,孩子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发展的浅力也是无穷的,我们要学会的就是等待,学会等待就能收获成功。孩子不会的,你再说一遍;孩子不好的,你慢慢引导他改正。因为我们都知道,什么事情都不会一步到位,一下子成功的。

  第五章“怎样发掘孩子的浅能”。告诉我们爱孩子的四种原则:用爱的眼睛发现孩子;用爱的责任惩罚孩子;用爱的理由拒绝孩子;用爱的意志磨练孩子。我们都知道教育孩子需要一定的方法,这个章节,卢勤主要以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院长助理王晶女士的育儿经验作为案例,记录王晶女士是怎样把自己的女儿培养成为一个自主自立自强的棒孩子。当中我受到了不少启发。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让我感受颇深:王晶的女儿黄思路上幼儿园的第一天,像大多数的孩子一样,哭着要找妈妈、要回家。老师被她哭得心软,就把她送回家。王晶送走了老师,对女儿说:“小朋友们都在幼儿园,还没到放学的时间,谁也不能回家。现在,你只能自己去上幼儿园了。”女儿哭着喊着,可是王晶最终还是没给孩子开门,而是让她一个人走回了幼儿园。可能有些人会认为这个母亲太狠心,这位母亲告诉我们:“我所以不迁就孩子,是因为我心里想的不是孩子现在可怜不可怜,我想到的是将来。她将来大部分时间是不在我身边过的,如果我现在为她准备一个‘温室’,她会变得骄弱不堪,等她独立生活的时候才会很可怜。”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也说过:“当一个孩子哭着要东西的时候,不论他是想更快地得到那个东西,还是为了使别人不敢不给,都应当干脆地加以拒绝”“如果你一看见他流泪就给他东西,就等于鼓励他哭泣,是在教他怀疑你的好意,而且还以为对你的硬讨比温和地索取更有效果。”

  《告诉孩子,你真棒》是一本提倡换位思维的书,该书本身就是一个换位思维的产物,很少有说教的词语和空洞的理论,而是完全从一个个形象的小故事出发来阐明事理,同时提供非常多的操作细节经验与读者分享。虽然这是一本写给家长的书,但是阅读本说时,一段段活生生的案例,一句句意味深长的话语,让我感叹到教育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作为教师的我们,我们肩上的责任很重,如何让孩子拥有良好的品格和习惯,适应这个变化中的世界呢?教师与父母的言传身教就变得异常重要了。言传身教不仅是行动,更要看效果,而好的效果和正确的策略方法是连在一起的。这本书,给了我一个指引的方向。

《告诉孩子,你真棒!》的读后感3

  看到《告诉孩子:你真棒!》这本书我十分高兴,我知道“你真棒”这三个字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对孩子,尤其是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讲是何等的重要,这一点我还是深有体会的。我想,用赞赏、表扬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孩子一定会有很好的效果的。

  看完《告诉孩子:你真棒!》之后,我领悟到,教育是一种爱的表现形式,爱孩子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如何掌握教育孩子的科学与艺术就是我所必须、迫切要掌握的。

  爱孩子,这是人共有情感。但是,如果只知道爱,就如高尔基所说,那是“母鸡也会”做的事。人之所以异于其它动物,更在于人懂得教育自己的后代。前人在千百年中积累的知识、经验,可以通过教育,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传授给后代让后代可以在新的起跑线上向前开拓,形成“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的局面。

  爱孩子,应是每个教师最起码的道德。爱那些聪明伶俐、一笑两酒窝的孩子容易,爱那些不怎么讨人喜欢的孩子那就要一颗真正的爱心。

  神圣的师爱是广博的,它应该是面向全体幼儿的“博爱”。如何爱孩子?首先得有一颗爱孩子的心,有了一颗爱孩子的心,你就能够尊重孩子,就能够倾听孩子倾诉心曲,从而比较懂得孩子,比较理解孩子成长的规律。

  “你真棒!”这句话,正是开启孩子心灵宝藏的一把金钥匙。

  天下的孩子相貌不同,个性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渴望听到喝彩!

  在幼儿园有众多的孩子,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生活环境,发展情况也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都是父母的宝贝,他们希望在大集体中得到肯定,更渴望听到喝彩!那就更需要我们用爱的眼睛去发现孩子,放大孩子的亮点。心中有爱就能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就能发现“棒”的孩子,去挖掘孩子的才能。

  孩子是天使,他们对我们的评价十分敏感,你爱他,喜欢他,他通过你的眼神就能感受得到,一旦他接受了你爱的.信息,你说什么他都能听到心里去。我们爱的眼神,来自爱的发现,这一点对于幼儿园的小朋友更为重要,不管是在游戏中、学习中、*时生活的一点一滴中,要让所有来幼儿园的孩子高高兴兴的来园,带着收获(可能是对他的表扬、肯定、鼓励或是爱的抚摸等等。)兴高采烈的回家。这就是我的职责,我所努力的方向。

  我们要是拥有了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孩子会感谢我们,但更重要的是要用爱的鼓励调动孩子;用爱的感觉滋养孩子;用爱的行为影响孩子;用爱的理由拒绝孩子;用爱的责任惩罚孩子;用爱的意志磨练孩子;用爱的激情回报孩子。心中有爱才能发现爱,光会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还不够,还要毫不吝啬地把我们经赞美表达出来,告诉孩子:“你是最棒的!”人人都需要赞美,需要被认可,更何况是孩子,因此,我想告诉所有爱孩子、关心孩子成长的人们,调动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吝惜给予他们赞美,且要及时。

  我的职业决定,上班时间就是孩子的时间。天天跟孩子在一起的我,要求我必须每天都要充满激情地去面对我的孩子们。爱是激情的源泉,激情是爱的表达,如果我哪一天没有了我的激情,就没有了吸引孩子魅力,所以我必须向知心姐姐学习,学习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发现孩子,爱孩子,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懂得孩子的心。学会了像知心姐姐那样用心去观察、关爱每个孩子,那我就会有用不完的激情,永远拥有能吸引孩子的魅力。

  我的责任是给孩子帮助、支持、鼓励,也给孩子必要的保护,这些事怎样做得得法、巧妙、自然,能收到最大的效果。这就是科学与艺术,这就是我的目标。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书心得3篇(扩展8)

——告诉你幸福作文3篇

告诉你幸福作文1

  它坐落于宁乡中西部地区,楚江之畔。那里风景优美,一年四季景色宜人。那里的人们淳朴热忱,生活幸福美满。那里的交通四通八达,北靠长沙,南通娄底,东出韶山,西连桃江,同时洛湛铁路和省道s209贯穿全境。另外它还享有“*青铜文化之乡、*首饰文化之乡、*石器文化之乡”等美誉。而它就是我美丽的家乡——老粮仓镇。今天,就让我带大家一起去领略下家乡的大好风光吧!

  阳光明媚的春天,温和的春风像一位慈祥的母亲,它轻轻地把老粮仓从睡梦中唤醒。时而,它也会亲吻着你的脸颊,让你感受它慈母般的温暖。它还经常会伴着花妹妹在树林里、草地上、校园中、你跟前跳舞,阵阵芳香随着它们婀娜的舞姿四处弥漫,让你感觉舒畅无比、心旷神怡。

  七月的夏日,透蓝的天空悬着火球似的太阳,云彩好似被太阳烧化了,大体上消失得无影无踪。只有几朵调皮的云儿由于偷偷外出玩耍,因此逃过了一劫。它们兴高采烈地跑到河面上照镜子,你瞧瞧我,我比比你,把清澈见底的楚江都印花了。

  秋天的中秋之夜,那又大又圆的皎月像银盘一般高悬在一望无际的夜幕上,带着一丝丝寒意的月光把家乡的楚江照得闪闪发亮。这时,人们有的坐在楼顶,有的倚坐于河边,还有的围坐在草坪里,欣赏着这动人的月色,享受着这中秋团圆的喜悦。微微风动,水面便荡起了层层涟漪,波光粼粼的楚江,霎时更增添了几分生气与热闹。

  秋去冬来,家乡的一切都变得寂静了。树叶和小草都回归了大地妈妈的怀抱,楚江也变得深沉。唯有偶尔的一场皑皑白雪,给家乡适时换件衣裳,增添了无限趣味。大雪天,只见天上那飞舞的雪花,像是漫天的白色蒲公英,又像是无数幼小而不可名状的生命,在茫茫的空中颤动、荡漾。

  啊!美丽的老粮仓,我可爱的"家乡,不知何时起,你早已在我心中慢慢生根、发芽,如今已然长成了参天大树。在我的心里,你永远是一处独一无二的美景,我将爱你到永远!

  评语:小作者切题十分精准,内容安排粗略适宜。做到了段段有重点,处处有美景。本文作者从家乡的四季着手,运用大量的拟人修辞,把家乡的景物写得活灵活现,美丽动人。从文中,作者在写春风、春花时,从人体的触觉和嗅觉来精心描绘;炎炎夏日虽然酷热,但看小作者的几朵云儿,却另有一番与众不同的感受;秋夜,小作者着重写家乡的楚江,一条普通的河流在作者笔下,更显灵气;而冬天家乡的漫天飞雪更是一幅美丽的画卷,由此都可以看出作者独具匠心,同时对家乡充满了无限热爱与赞美之情。

告诉你幸福作文2

  据*社科院,《*城市竞争力蓝皮书》的调查结果显示,石家庄是居民的幸福感,在全国排名第一。身为一名石家庄市民。我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亲爱的朋友,让我把我的幸福告诉你——我终于有了一个不再“流动”的温馨的家了,终于看到妈妈脸上的笑容了。

  我很小的时候,爸爸就去世了,我一直和妈妈相依为命。印象中,妈妈总是一次次地找房子,一次次地搬家。妈妈既要照顾我,又要养家,经济很紧张。我们租不起单元房,只能租城中村的小单间,但这样的房子每间也由200元涨到400元左右,房东收电费高,每度电收电费七、八毛钱,而且电表跑得像百米冲刺一样快,每月的电费近200元,弄得我晚上写作业都舍不得开灯。一个月的费用下来,差不多五、六百块钱。这种房子,一般七、八户挤在一层楼,大家共用厨房、卫生间、阳台,非常不方便,环境吵杂,常常不得休息。我多希望有一个不再“流动”的属于自己的家啊!多希望妈妈不再为不断上架的房价发愁啊!多希望有一个温馨的不再吵杂的环境啊!多希望。

  20xx年7月,我们申请了廉租房;20xx年7月,我们搬进了新居。我们的新居是那种独立的单元式的小户型,房子是*装修好了的,搬来就能住。小区的绿化非常好,环境幽雅,小区门口的对面就是公园,方便大家休息、娱乐,小区往南500米左右,是北二环,紧邻中华大街,交通十分便利。这样幽雅舒适的住宅,每月只需50元房租,20多月的物业费,水电费正常交费,我们每月的电费仅需25元左右,是原来的1/8,一个月的总费用也就是100多元,是以前费用的1/5或1/6。大大缓解了我们的经济压力,更重要的是我们终于有了家的感觉,不用再“流浪”了,居住环境也比以前改善了很多,我能从妈妈的脸上看到笑容了。

  廉租房政策像一束明媚的阳光,温暖着各个困难家庭,解决了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让我们切实感受了党和*的关怀。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将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为建设幸福文明的石家庄而努力学习,掌握各种本领,时刻准备着为建设幸福美丽的石家庄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告诉你幸福作文3

  幸福就像一块透明的玻璃,*日里你感觉不到他的存在,在有光的情况下,从不同的角度看去,它的确是存在的。幸福是水,没有定向,恰似有弯溪水,即使没有方向,也能因感动而快乐流淌。

  幸福是生活的源泉,幸福更是美好的明天,幸福时时刻刻陪伴在我的身边,记得那是去年的一件事了

  夕阳西下,放学了。我回到家,感觉家里有一股喜气洋洋的气氛。走进客厅就闻到一股美味佳肴的清香。好奇心驱使我走进厨房,问起了正在忙碌中的妈妈:妈妈,今天是不是有客人来呀?您为什么做一桌子美味佳肴呢?妈妈摇摇头说:今天没有客人来,我呀!是因为你!妈妈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嘉嘉,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小寿星!呀,我的生日到了!我一拍脑门。这时,妈妈端着生日蛋糕走过来,笑着说:嘉嘉,你怎么把自己的生日给忘了呢?我门铃响了,爸爸回来了,妈妈把这些美味佳肴摆上了。我一看,桌上有我最爱吃的糖醋排骨,红烧肉还有一些老家常在生日吃的东西,我的眼睛不觉湿润了。妈妈说:孩子,去年我跟你爸太忙了,没来得及给你过生日,今天是你的生日,一定要快快乐乐地过。爸爸说:嘉嘉,你猜我给你买什么礼物了呀?是什么呀?爸爸。是你最喜欢的整套作文书。哇!真棒!谢谢爸爸!这时,妈妈把蛋糕盖掀开来,插上蜡烛,对我说:嘉嘉,快来许个愿,吹蜡烛吧!好!许完愿,我吃着美味可口的蛋糕,还唱了生日快乐。那天,我别提有多高兴了。哈哈,笑声在我家回荡着。

  我的生活充满了幸福,幸福是一种感觉,快乐的感觉,满足的感觉,这就是幸福。一件小事就能让一个人幸福。幸福,如泉水,甘甜可口。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书心得3篇(扩展9)

——赏识你的孩子读书心得 (菁选3篇)

赏识你的孩子读书心得1

  这一段时间我拜读了周弘的《赏识你的孩子》感受颇深。让我对赏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赏识教育的本质就是“爱”,就是被关注,被承认,学会赏识就是学会爱。我们常说:我很爱孩子,那你学会赏识了吗?让赏识重新回到孩子的身边吧!

  读了这部作品,再回过头来看我们这些孩子们,发现孩子们身上的优点多了起来,显得更加可爱了。同时,我也深深的体味到,这一个个闪光点能在孩子们身上得到聚集,不正是在其成长过程中一次次赏识、鼓励的结果吗!

  孩子的成长需要鼓励和赏识。孩子的进步离不开鼓励和赏识。我们班班里调皮,爱玩的孩子较多,因此孩子们每天会发生这样那样的矛盾。在处理矛盾时,我发现用赏识的眼光看孩子,孩子就充满自信,用赞许的语言鼓励孩子,孩子就充满朝气,用欣赏的态度和孩子交流,孩子就充满激情。但我觉得爱也要有个度,毫无原则的溺爱,其实是害孩子,科学的教育才是对孩子的真爱,因此对个别调皮孩子我也是严格要求,决不含糊。

  同时,更要教育孩子学会鼓励和赏识。鼓励应该是双向的,不能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赏识的索取者,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目光中充满赏识的赋予者。老师赏识孩子,同时,也要引导孩子要学会欣赏老师,孩子和老师要实现“阳光互动”。我今天学习周弘老师的教育方法,是在学习如何真正的爱孩子,学习正确地播撒爱的雨露和阳光的窍门,是我教育能力的一次提升和加强。

  这次学习很有意义,写这篇读后感,是对自我提高的一次教育。同时我也会将这份深切的体会带到我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赏识的爱会让*和孩子在欢乐*同成长进步。赏识你的孩子吧,只有这种理性的爱才会让孩子在美丽的人生世界翩翩起舞,自由翱翔!

赏识你的孩子读书心得2

  我喜欢周弘老师的《赏识你的孩子》一书,对其中的关于赏识教育法的那部分内容颇有感触。周弘老师写道:“记得女儿七岁刚接触应用题时,有一次,十道题只做对了一道,我满怀深情的对女儿说:‘简直不可思议,这么小的年龄做这么难的题,第一次居然就做对了一道。’女儿这时露出了喜悦的表情,她还想进一步证明自己。就说:‘爸爸,你小时侯会不会做?’爸爸说:‘我肯定不会做,象你这个年龄,这么难的应用题,爸爸连碰都不敢碰。’女儿顿时信心倍增,仿佛插上了飞翔的翅膀,自由的翱翔在数学知识的天空里,仅用三年时间学完了小学六年的课程。”十道题错九道的事我们也遇到过,可是我是怎么做的呢?周婷婷作为一个智障孩子,由于父亲对其进行赏识,从而获得了一个全新的生命,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而面对健全的孩子们呢?我是怎样做的?真是值得反思啊。

  “用教育孩子学走路学说话的方法去教育任何一个阶段的孩子”——我认为这是赏识教育的精华所在,也是赏识教育的基本方法。其实在初为人父、初为人母时,每一个父母都是赏识教育的行家!当孩子的第一声啼哭聆听在妈妈耳里时,当孩子睁开眼睛迎接这个世界时,做父母的眼里、心里盛满了欣赏、赞美、自豪——这是我创造的生命!当孩子呀呀学语,发出第一个ba音时,哪怕这只是一个模模糊糊,一半靠想出来的“爸”音,做父亲的也会兴高采烈的满口应承,嘴里会不停地感“宝宝乖宝宝乖……”当孩子摇摇晃晃得独自站立于这个世界时,爸爸妈妈会兴奋得到处宣传“我宝宝会站起来了!我宝宝会自己站着了……”并会及时地给孩子一个深情的、充满激情的拥抱和无数激动的亲吻!——这就是赏识教育!每一个婴儿都是在父母的赏识中成长!每一个父母都是赏识教育的行家!

  然而,是从何时起,又是如何使父母从赏识教育的行家褪变为粗暴的当权者的呢?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赏识教育却在和孩子、和家长渐行渐远。是孩子变了还是爸爸妈妈变了?孩子在长大,家长的期待也在膨胀。当孩子的成长慢于家长的期待时,家长从对孩子的赏识慢慢地变成对孩子的指责,指责孩子这也不会,那也不会;这也比人家差,那也不如人家……眼里看到的尽是缺点,鲜有进步。教育似乎就此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赏识你的孩子》志在唤醒家长沉睡已久或正准备沉睡的、作为赏识教育行家的本领!周弘以教育自己聋哑女儿的各种小故事及解决各种问题孩子为例子,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介绍赏识教育的方法,让家长在邻居式的谈话中了解赏识教育、学习赏识、懂得赏识。使家长在感动中接受赏识教育、在恍然大悟中领会赏识教育的真谛!一个个小例子,便是一种种教育理论,便是一个个教育方法!不管你是初中毕业的爸爸还是大学毕业的妈妈,只要用心,都能从《赏识你的孩子》里读懂教育孩子的方法,读懂赏识,学会赏识一切!从而改善自身心态,改变对世界的态度。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潜能,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学习能力只不过是人若干种能力中的一种,如果我能从其他方面发现学生的亮点,比如对一个爱劳动的学生,对一个上完课后能主动帮老师把没关的电脑关上的学生,对一个偶尔才完成作品并得意向我展示的学生说一声:“你做得真好!”虽然只是短短一句话,但能满足学生心灵深处最强烈的渴求,满足了所有学生无形的需要。同成年人一样,他们也希望被人需要,被人认同。读完书后,我就开始用赏识的眼光看学生,当然只赏识他们的优点,长处,不能对他们的毛病也采取放任和欣赏的态度,即使批评他们也要尽量不露痕迹,让学生认为即使批评,也是站在朋友的立场,为他们着想而出发的。

  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孩子的成长道路犹如跑道和战场,父母、老师应该为他们多喊“加油”高呼“冲啊”,哪怕孩子一千次跌倒,也要坚信他们能一千零一次站起来。“只问播种,不问收获,像春风吹过大地,永不回头。”——这是周弘教育女儿的态度;“全放下,为天下”是周弘对教育的态度!生命如水,赏识人生;善待生命,学会赏识!

  信任孩子——学会崇拜,学会自豪,尊重孩子——学会倾听,学会请教,理解孩子——学会感激,学会陪伴,激励孩子——学会发掘,学会分享,宽容孩子——学会反思,学会等待,提醒孩子——学会批评,学会分担。我要把这种爱的教育运用到教学中,学会赏识学生,就真地如周弘老师说的那样,赏识的言语和行动,像温暖的阳光,能融解人心中的冰山,在我们的赏识下,我觉得学生是健康快乐而又自信的孩子,在快乐地成长。

赏识你的孩子读书心得3

  赏识教育源于一位伟大的父亲——周弘。他利用传统教育中赏识的巨大能量,把女儿周婷婷由一个令人同情的聋哑孩子培养成为我国第一位聋人大学生,14岁就读硕士。

  他在《赏识你的孩子—一个父亲对素质教育的感悟》一书中首次提出了赏识教育的概念。赏识教育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运用欣赏、鼓励的态度去看待、评价受教育者的一言一行;它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符合生命成长的规律。它能重塑孩子的健康自信,发现和发挥学生的长处和潜能,使其最终走向成功。

  “没有长不住庄稼的地,只有种不好庄稼的农民。”形象地比喻了教师、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要想找到成功的教育方法,首先要使自己成为一个“会种庄稼的农民”,也就是说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教育、不会教育的家长。虽然周弘老师讲述是自己女儿在家庭中中的教育,但对我们教育工作都也同样适用,特别是教师要面对几十个性格、兴趣、家庭背景完全不同的孩子,更要了解每一位孩子,选择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尽最帮助他们体会到自己的潜力。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其实“赏识教育”也曾多次出现在我们的身边,也运用在教育孩子上。“赞赏、鼓励”其实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教育方式,乍听起来好似并没有什么内涵。也有人曾疑问,是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呢,那孩子调皮、惹事的,是否还能用此方法进行教育呢?通过周老师讲述之后,使疑问得到解答,也让我们对如何正确地赏识孩子有了新的体会与认识。残疾的孩子成为神童,其中,包涵了大人们多少的汗水、泪水,通过分享了周老师的成功教育方法以后,给我本人的启发也很大,*是否持着正确地教育观念对孩子进行教育,就象周老师所说:“给孩子创造一种充满生机的氛围,让他在学习、成长中体会到快乐。” 每当想起孩子们听到老师表扬说:“你真棒,真能干”的时候,他们那种喜滋滋的样子,无形中也增添了他们对自己的自信心,只有我们多给孩子表扬与鼓励,不仅能给他们带来愉快的心情,也能使他们的心理上得到一种满足感。不要收起那句话“你真行”,要多多的用他,让学生增加自信心的同时也对生活起了一个积极向上的作用。

  赏识导致成功,抱怨走向失败。早在1968年,著名的皮克马利翁效应证明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赏识会促其成功。实验表明:具有“培养前途者”的学生名单,被专家有意识的泄露后,他们个性逐渐变得开朗、活泼,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我国的聋哑女孩周婷婷也是在赏识教育的氛围中走向成功的典型。她自幼又聋又哑,但在父亲周弘“赏识—成功”法的教育下,在老师的帮助下,周婷婷走出了无声的世界。她不仅能言善辩,而且还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享受了更多的人生幸福和成就感。

  你得赏识孩子的前提是爱孩子,没有爱也就没有了其他,只有真心实意的去爱孩子,才能把教育孩子,抚养孩子看成是自己的事情,而不是别人的事情,爱,是真心的爱,正象周弘所说,教育孩子就象农民种地,不能总是报怨地的不是,而总在找自己的方法是不是对头,我们教育也一样,不能总在埋怨孩子的不是,而要找自己的方法是不是对头。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教育,这是我们教育首先应弄清的第一个问题。没有真正做到这一点,没有全心全意的去爱自己的学生,就没有全心全意的投入,也就没有真正的做到把爱心献给学生,献给自己的教育事业,也就谈不上为他们的现在和未来服务,也就谈不上为他们的终生负责。我们爱自己子女一样去爱学生,有了爱生这个前提,他们得到更多的不再是训斥,而是循循善诱的教导,是耐心的谈话,他们也不会再认为学习是一件苦差事,而是乐学和善学了。

  《赏识你的孩子》一书中,我还深深体会到:学会赏识是教师的一门必修课,即不仅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还要为学生设置恰当的奋斗目标,而且要善于将目标分解为阶段性的可实现的目标,以保持学生的自信力;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每一个进步,加以肯定,加以鼓励,加以强化。简言之,就是让学生在“我是好学生”的心态中奋发,不让学生在自暴自弃的“我是坏学生”的意念中沉沦。赏识教育是一种新鲜而古老的教育方法,也是一种神奇而又变通的教育方法。在我看了周弘老师《赏识你的孩子》一书中的"赏识教育,更增强了我对赏识教育。

  赏识,抓住了孩子渴望被关注、被重视的心理,让孩子在“我能行”“我是好孩子”“你真棒!”“你很出色!”“这办法真妙!” “我真为你骄傲!”的感觉中走向成功,它符合孩子那种希望得到他人肯定和欣赏的心理。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加以赏识。”

  赏识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方法,更是一种教育理念,愿我们广大教师和家长能从周泓的赏识教育中探得教育的真谛,让我们共同以一种赏识的观念、赏识的方法来看待孩子的成长与发展。让赏识教育的阳光普照教师师心灵的每个角落,让赏识教育带我们走出教育的误区,让我们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让我们师生共同发展,让我们赞叹我们的生命,让我们天天快乐地成长和学习!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书心得3篇(扩展10)

——我的爸爸你真棒作文

我的爸爸你真棒作文1

  我有一个做事很棒的爸爸。

  今年爸爸39岁了。他身体特别健壮,*时他穿着休闲服显得非常潇洒。他有一头短短的头发,不知道什么时候,也有几根白头发了。那那是为了我,为了这个家而操劳的呀!一双剑眉下有两只明亮的眼睛。这眼睛常常流落出慈爱的目光。这目光给过我温暖,这目光给过我鼓励,这目光还给过我责备。一双粗糙的手虽然没有干过什么大事,可是他为我撑起了这个温暖的家。

  有一天,我在学校削铅笔的时候用力太重,一下子把削笔器的摇把给掰坏了。回到家,我和爸爸说了这个事,这是我最喜欢的削笔器。爸爸看着我难过的样子,就说:“好了好了,我想想办法。”第二天,爸爸拿着削笔器去班上修理了一下。晚上,爸爸就把我的.削笔器拿回来了。那摇把是铜的,非常漂亮。我们赶快看看他能不能削笔!我削了一支铅笔,哇!好快呀!我和妈妈都夸爸爸真“棒”。还有一次,那是去年的冬天,我们楼里的暖气坏了,家里非常冷。回到家里都要穿上棉服。物业来人了,但他们没有修理好,我和奶奶都冻感冒了,非常严重。爸爸看家里实在太冷了,他就决定和物业的人一起修理。这是爸爸的强项,他一看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爸爸和几个人又刨又挖,终于找到了出现问题的管道,用火烤了很长时间。功夫没有白费,终于修好了。暖气慢慢的热了,屋子也暖和了。楼上楼下的人都夸爸爸。

  瞧!这就是我能干的爸爸,爸爸你真“棒”。

推荐访问:告诉 心得 孩子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书心得3篇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书心得1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书心得100字